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槲芪散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6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薇 杨华升 +2 位作者 何秀娟 李秀惠 钱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槲芪散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生存时间、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槲芪散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槐耳颗粒,均治疗24周。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槲芪散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生存时间、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槲芪散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槐耳颗粒,均治疗24周。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生存时间及临床总证候疗效。结果槲芪散治疗组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生存时间及临床总证候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槲芪散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肝癌的介入治疗可发挥增效减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槲芪散 经动脉化疗栓塞 免疫功能 槐耳颗粒
下载PDF
槲芪散及其君药槲寄生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树红 吕喆 +4 位作者 李霞 丰平 孔庆利 孙海梅 王学江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2-65,共4页
目的:研究槲芪散及其君药槲寄生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槲芪散及其君药槲寄生提取物作用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后,用四甲基偶氮唑比色法(MTT)检测SMMC-7721细胞增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MMC-772... 目的:研究槲芪散及其君药槲寄生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槲芪散及其君药槲寄生提取物作用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后,用四甲基偶氮唑比色法(MTT)检测SMMC-7721细胞增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MMC-7721的端粒酶活性。结果:(1)MTT结果显示槲芪散、槲寄生多糖和总碱能抑制SMMC-7721细胞,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作用增强。(2)槲芪散、槲寄生多糖和槲寄生总碱能明显降低SMMC-7721端粒酶的活性。结论:槲芪散及槲寄生多糖和总碱均能抑制SMMC-7721增殖,降低SMMC-7721端粒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芪散 寄生 端粒酶 MTT 实时PCR SMMC-7721
下载PDF
方剂槲芪散及君药槲寄生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霞 丰平 +3 位作者 文朝阳 朱淼 刘树红 王学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963-1969,共7页
目的:探讨方剂槲芪散(HQS)及其君药槲寄生提取物多糖和总碱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药物槲芪散(0.3125,0.625,1.25g/L),槲寄生多糖(0.625,1.25... 目的:探讨方剂槲芪散(HQS)及其君药槲寄生提取物多糖和总碱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药物槲芪散(0.3125,0.625,1.25g/L),槲寄生多糖(0.625,1.25,2.5,5g/L)及槲寄生总碱(3,6,12g/L)作用48,72及96h对细胞(密度1×10\+8/L)增殖的体外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凋亡;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内活性氧浓度.结果:MTT结果显示HOS及槲寄生提取物有较好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呈现出时间.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除了HOS和槲寄生总碱48h时间点外,A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OS72h:1.022±0.13 vs 1.207±0.04,P<0.01:96h:1.235±0.20 vs 1.602±0.05,P<0.01;槲寄生多糖48h:0.570±0.03 vs 0.744±0.01,P<0.01;72h:0.803±0.04 vs 1.207±0.04,P<0.01:96h:0.860±0.13 vs 1.602±0.05,P<0.01;槲寄生总碱72h:0.919±0.14 vs 1.233±0.04,P<0.01;96h:0.701±0.07 vs 1.819±0.04,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经药物作用72h后,槲寄生多糖及总碱组G1期细胞比例增加(81.0%,86.9% vs 70.0%,P<0.01),S期(5.9%,7.4% vs 13,5%,P<0.01)和G2期(13.1%,5.7% vs 16.4%,P<0.01)比例降低,HOS组G1期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S期比例降低(1.5% vs 13.5%,P<0.01),G2期比例增加(28.2% vs 16.4%,P<0.01);三者均使细胞凋亡增加(HQS:14.8% vs 6.0%,P<0.01;槲寄生多糖:11.7% vs 6.0%,P<0.01;总碱:6.7% vs 6.0%,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发现,当细胞内荧光强度呈现不断升高趋势时,加入3种药物后,荧光强度瞬间下降,然后稳定在一低水平,未见明显波动.当荧光开始稳定在一基线时,加入槲寄生总碱,荧光强度陡然增强后又迅速下降到低水平,并维持一段时间,而加入HQS及槲寄生多糖未见此变化.结论:HQS、槲寄生多糖和总碱均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芪散 寄生提取物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活性氧
下载PDF
槲芪散可通过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大鼠肝癌前病变的形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若菲 白云飞 +4 位作者 王芸姣 杜尊赎 韩文祺 王学江 江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1-668,共8页
目的:探讨槲芪散是否通过调控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大鼠肝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Solt-Farber二步法复制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于肝大部切除术后3 d开始给予槲芪散(8 g/kg)灌胃治疗,4周后收集血清和肝脏标本。分别采用HE染色、... 目的:探讨槲芪散是否通过调控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大鼠肝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Solt-Farber二步法复制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于肝大部切除术后3 d开始给予槲芪散(8 g/kg)灌胃治疗,4周后收集血清和肝脏标本。分别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检测肝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 S-transferase-π,GST-π)、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OV6、白蛋白(albumin,ALB)、Hedgehog信号分子Shh、Smo、Gli2及下游靶分子cyclin D、cyclin E的表达水平;利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水平;给予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环杷明观察槲芪散在体外对肝卵圆细胞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槲芪散可降低肝癌前病变大鼠血清ALT、AST和GGT水平,减轻肝癌前病变大鼠肝脏的病理变化,降低肝癌前病变标志物GST-π和AFP的表达;槲芪散可促使肝卵圆细胞标志物OV6和肝细胞标志物ALB的表达;槲芪散可激活肝脏Hedgehog信号通路,增加Shh、Smo、Gli2及其下游靶分子cyclin D、cyclin E的表达。结论:中药复方槲芪散可通过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促进肝前体细胞增殖和诱导肝前体细胞向肝细胞分化,抑制肝癌前病变的形成,促进肝脏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前病变 HEDGEHOG信号通路 肝前体细胞 槲芪散
下载PDF
槲芪散及槲寄生提取物对肝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鹏雁 安建多 +3 位作者 王池 王学从 武鑫瑞 王学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91-296,共6页
目的探讨方剂槲芪散及其君药槲寄生提取物多糖、总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槲芪散对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凋亡;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 目的探讨方剂槲芪散及其君药槲寄生提取物多糖、总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槲芪散对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凋亡;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槲芪散及槲寄生提取物有较好的抑制肿瘤细胞增生的作用,高剂量组除了槲芪散和槲寄生总碱48 h时间点外,OA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呈现出时间-剂量依赖性;经药物作用48 h后,槲寄生多糖及总碱组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和G2期细胞比例降低,槲芪散组G1期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S期比例降低,G2期比例增加,3者均使细胞凋亡增加;加入不同浓度的槲芪散、槲寄生多糖及总碱,低浓度时荧光增强不明显,而高浓度均导致细胞内荧光强度瞬间增强,升高到一定水平后,基本维持在一高水平,除槲寄生总碱组有略微下降外,其余2组未见明显下降趋势。结论槲芪散、槲寄生多糖及总碱均能抑制肿瘤细胞增生,促进细胞凋亡,且这3种药物引起胞内钙超载可能是诱导HepG2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芪散 寄生提取物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细胞内游离钙离子
下载PDF
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大鼠肝脏线粒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丰平 刘树红 +3 位作者 李霞 李向利 王学江 史争鸣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大鼠肝脏线粒体结构的影响。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建立Solt-Earber二步肝癌前短期动物模型,以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大鼠进行治疗。通过电镜观察大鼠肝脏的线粒体结构变化。结果:二乙基亚硝胺所引起的肝癌前病... 目的:探讨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大鼠肝脏线粒体结构的影响。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建立Solt-Earber二步肝癌前短期动物模型,以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大鼠进行治疗。通过电镜观察大鼠肝脏的线粒体结构变化。结果:二乙基亚硝胺所引起的肝癌前病变大鼠可出现肝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和嵴消失,槲芪散可减轻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结论:槲芪散可减轻由二乙基亚硝胺所引起的肝癌前病变大鼠肝脏线粒体结构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前病变 槲芪散 线粒体结构
下载PDF
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端粒酶活性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孟霞 刘树红 +3 位作者 李霞 丰平 卢静 王学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6-42,共7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肝癌前病变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方剂槲芪散(HQS)、君药槲寄生对其活性的调控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模型组、HQS大剂量组[8 g/(kg·d)]、小剂量组[4 g/(kg·d)]、槲寄生碱组[8 mg/(kg·d)]及正常组。运用经...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肝癌前病变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方剂槲芪散(HQS)、君药槲寄生对其活性的调控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模型组、HQS大剂量组[8 g/(kg·d)]、小剂量组[4 g/(kg·d)]、槲寄生碱组[8 mg/(kg·d)]及正常组。运用经典的Solt-Farber二步法复制大鼠肝癌前病变的模型,采用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的表达;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AFP的表达;采用Quantitative Telomerase Detection Kit(QTD Kit)测定肝脏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的方法测定IκB-α在胞浆蛋白中的含量。结果 HQS和槲寄生总碱治疗后,肝脏中γ-GT阳性灶面积、AFP的阳性细胞数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同时显示治疗组大鼠肝脏中NF-κB P65的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IκB-α在胞浆中的蛋白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所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QS和槲寄生总碱能够抑制肝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其作用是通过抑制凋亡相关基因NF-κB的过表达,增加IκB-α的表达,进而降低端粒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芪散 端粒酶 肝癌前病变 NF-ΚB P65 IΚB-Α 大鼠
下载PDF
槲芪散阻断肝癌前病变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文朝阳 丰平 +4 位作者 李霞 朱森 韩玉英 钱英 王学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槲芪散及其拆方阻断肝癌前病变的作用。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建立Solt-Farber二步大鼠肝癌前短期实验模型,用槲芪散全方(Ⅰ号方)及槲芪散拆方(Ⅱ号方)进行干预,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肝癌前病变大鼠肝组织的DNA相对含量... 目的:探讨槲芪散及其拆方阻断肝癌前病变的作用。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建立Solt-Farber二步大鼠肝癌前短期实验模型,用槲芪散全方(Ⅰ号方)及槲芪散拆方(Ⅱ号方)进行干预,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肝癌前病变大鼠肝组织的DNA相对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癌前病变组织中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ase)、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的活性。采用琼脂糖电泳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总活力及其同功酶、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同功酶Ⅱ(γ-GT-Ⅱ)。结果:槲芪散Ⅰ号方可减少大鼠肝癌前病变部位的γ-GT灶的发生数和灶面积,血清中γ-GT-Ⅱ阳性率明显下降。DI接近于正常肝细胞;可将调节能量代谢的酶类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ATPase与G-6-Pase增生灶呈阳性反应。结论:槲芪散具有明显阻断肝癌前病变的作用,而槲芪散拆方无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芪散/药效学 肝癌前病变 机制研究
下载PDF
槲芪散及其君药槲寄生提取物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文朝阳 李霞 +3 位作者 丰平 朱淼 刘树红 王学江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槲芪散(HQS)及其君药槲寄生提取物多糖、总碱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的抑制作用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凋亡;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 目的:探讨槲芪散(HQS)及其君药槲寄生提取物多糖、总碱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的抑制作用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凋亡;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经药物作用48h后,槲寄生多糖及总碱组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和G2期比例降低,HQS组G1期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S期比例降低,G2期比例增加,三者均使细胞凋亡增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发现,加入不同浓度的HQS、槲寄生多糖及总碱,低浓度时荧光增强不明显,而高浓度均导致细胞内荧光强度瞬间增强,升高到一定水平后,基本持续维持在一高水平,除槲寄生总碱组有略微下降外,其余两组未见明显下降趋势。结论:HQS、槲寄生多糖和总碱均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并且初步认为药物引起胞内钙超载可能是三者诱导SMMC-7721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芪散 寄生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细胞内游离钙离子
下载PDF
槲芪散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晶滢 李秀惠 +2 位作者 张寅 勾春燕 李丽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观察钱英教授创制的槲芪散对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槲芪散治疗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分别于基线及治疗4周、12周检测和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肝功能等情况,与对照组加以比较。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钱英教授创制的槲芪散对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槲芪散治疗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分别于基线及治疗4周、12周检测和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肝功能等情况,与对照组加以比较。结果:治疗4周、12周,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呈现恶化趋势,治疗第12周时,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升高的程度较对照组降低,降低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槲芪散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有一定优势,可提高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中医药治疗 槲芪散
下载PDF
槲芪散及其君药槲寄生对大鼠肝癌前病变组织中促凋亡因子Omi/HtrA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向利 丰平 +3 位作者 钱英 董坤 刘树红 王学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探讨槲芪散及其君药槲寄生干预肝癌前病变组织中癌细胞凋亡机制。方法:用电镜观察模型组、正常组以及槲芪散大小剂量组、槲寄生单体组肝细胞线粒体形态学的变化,用免疫组化SP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肝组织丝氨酸... 目的:探讨槲芪散及其君药槲寄生干预肝癌前病变组织中癌细胞凋亡机制。方法:用电镜观察模型组、正常组以及槲芪散大小剂量组、槲寄生单体组肝细胞线粒体形态学的变化,用免疫组化SP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肝组织丝氨酸蛋白酶Omi/HtrA2的表达。结果:槲芪散治疗组肝细胞线粒体形态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除正常组外,模型组,槲芪散大、小剂量治疗组,槲寄生单体组均有Omi/HtrA2的表达,模型组、正常组、大剂量治疗组、单体组之间丝氨酸蛋白酶的表达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芪散及其君药槲寄生能够改善肝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降低Omi/HtrA2总量的表达,并且促使Omi/HtrA2从线粒体释放,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芪散 丝氨酸蛋白酶 OMI/HTRA2 肝癌前病变 凋亡
下载PDF
槲芪散抗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药效及对肝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续畅 刘泽洲 +4 位作者 李志红 李健 唐炳华 牛建昭 李军祥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95-97,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槲芪散抗四氯化碳(CCl4)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初步探讨该药对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CCl4-橄榄油"混悬液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槲芪散(高、低两个剂量)灌胃给药,治疗时间4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 目的:观察槲芪散抗四氯化碳(CCl4)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初步探讨该药对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CCl4-橄榄油"混悬液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槲芪散(高、低两个剂量)灌胃给药,治疗时间4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中Ⅰ型胶原(ColⅠ)、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纤粘连蛋白(FN)的含量,肝组织石蜡切片进行HE、Mallory、TUNEL(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结果: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ColⅠ、HA、LN、FN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阳性对照药(肝脾康)、槲芪散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血清ColⅠ及槲芪散低剂量治疗组大鼠血清LN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HA及FN含量未见明显改变。组织病理学检测可见,肝脾康及槲芪散治疗组大鼠肝组织胶原含量显著减少、病理程度显著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脾康及槲芪散治疗组大鼠肝组织增殖细胞减少、凋亡细胞显著增多。结论:槲芪散抗实验性肝纤维化药效显著,其初步药理机制是抑制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的过度合成,抑制肝细胞的过度增殖,促进肝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芪散/药效学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槲芪散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薛晓伟 丰平 +2 位作者 董坤 赵娜 王学江 《实验动物科学》 2010年第4期27-32,共6页
目的观察高度白酒和红葡萄酒对肝脏的不同作用;分别从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两个方面阐述高度白酒可引起小鼠的酒精性肝损伤;同时探讨槲芪散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理学机制。方法将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红葡萄酒组、白酒模型... 目的观察高度白酒和红葡萄酒对肝脏的不同作用;分别从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两个方面阐述高度白酒可引起小鼠的酒精性肝损伤;同时探讨槲芪散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理学机制。方法将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红葡萄酒组、白酒模型组和槲芪散治疗组。造模14 d后,取血,采用酶标仪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hyde,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过碘酸-雪佛氏染色(schiffperiodicacidshiff,PAS染色);酶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以及ATP酶(adenosinetriphosphatase,ATPase)的活性。结果白酒模型组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抗氧化酶类SOD和CAT的活性显著减低(P<0.05);能量代谢的相关酶类ATPase、SDH以及G-6-P活性下降;红葡萄酒组HE染色显示红葡萄酒对肝脏无损伤。槲芪散能够显著降低因高度白酒造成的血清MDA含量(P<0.05),提高抗氧化酶SOD(P<0.05)和CAT(P<0.05)的活性;同时能量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提高以及肝糖原储备增加。结论实验表明长期大量酒精摄入能够造成酒精性肝损伤,而红葡萄酒对肝脏无损伤;槲芪散对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损伤 氧化应激 能量代谢 槲芪散
下载PDF
槲芪散抗肝癌前病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学江 钱英 +2 位作者 丰平 文朝阳 姜大巍 《北京中医》 2001年第4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癌前病变 实验研究 槲芪散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槲芪散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连印 车念聪 +1 位作者 付修文 钱英 《北京中医》 2001年第3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槲芪散 治疗 中医药疗法 疗效
下载PDF
槲芪散对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丰平 文朝阳 王学江 《北京中医》 2002年第4期244-245,共2页
关键词 保护作用 实验性肝损伤 槲芪散 药理学
下载PDF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槲芪散或槐耳颗粒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17
作者 陆青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119-3120,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槲芪散或槐耳颗粒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再给予槲芪散治... 目的:对比分析经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槲芪散或槐耳颗粒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再给予槲芪散治疗;对照组42例,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再给予槐耳颗粒治疗。口服槲芪散或槐耳颗粒的时间为期24周。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治疗后1年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再联合使用槲芪散可以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有效率、生存率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槲芪散 槐耳颗粒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血清同功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学江 钱英 +2 位作者 丰平 文朝阳 姜大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35-37,共3页
应用黄曲霉菌毒素B1(AFB1)诱发肝癌癌前病变模型 ,研究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血清同功酶的影响。采用琼脂糖电泳法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中乳酸脱氢酶 (LDH)总活力及其同功酶、碱性磷酸酶 (ALP)同功酶、血清r 谷氨酰转肽酶同功酶Ⅱ (r GT Ⅱ )... 应用黄曲霉菌毒素B1(AFB1)诱发肝癌癌前病变模型 ,研究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血清同功酶的影响。采用琼脂糖电泳法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中乳酸脱氢酶 (LDH)总活力及其同功酶、碱性磷酸酶 (ALP)同功酶、血清r 谷氨酰转肽酶同功酶Ⅱ (r GT Ⅱ )。结果 :模型组血清中ALP1、r GT Ⅱ、LDH的活力异常升高 ,且LDH5>LDH4 ;而用槲芪散处理后 ,这些酶的活力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癌前病变 槲芪散 血清同功酶
原文传递
槲芪散对DEN诱导的肝癌前病变大鼠肝脏血流的影响
19
作者 赵娜 丰平 +4 位作者 许晴 刘树红 薛晓伟 王鹏雁 王学江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大鼠肝脏血流的影响,探讨槲芪散干预肝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依据Solt-Farber程序建立肝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应用高分辨率超声影像系统检测大鼠肝脏门静脉、肝静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利用酶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 目的:研究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大鼠肝脏血流的影响,探讨槲芪散干预肝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依据Solt-Farber程序建立肝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应用高分辨率超声影像系统检测大鼠肝脏门静脉、肝静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利用酶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能量代谢相关酶G-6-Pase葡萄糖-6-磷酸酶、SDH琥珀酸脱氢酶、ATPase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结果:肝癌前病变大鼠的门静脉内径及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加、肝静脉内径及肝静脉血流速度减少。经槲芪散干预的肝癌前病变大鼠的门静脉内径及门静脉血流速度减少、肝静脉内径及肝静脉血流增加。肝癌前病变大鼠能量代谢相关酶G-6-Pase葡萄糖-6-磷酸酶、SDH琥珀酸脱氢酶、ATPase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发生变化,槲芪散对此变化有干预作用。结论:槲芪散可以减轻肝癌前病变大鼠肝脏的瘀血状态,促进肝脏糖异生及有氧氧化,改善肝脏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芪散 肝癌前病变 肝脏血流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癌前病变大鼠肝脏内的分化及槲芪散的影响
20
作者 武鑫瑞 安建多 +2 位作者 王鹏雁 禹晓童 王学江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源性肝脏干细胞是否参与肝癌前病变的形成,评价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的干预作用。方法:取80g体重的雄性Wistar大鼠的股骨和胫骨,用PBS冲洗骨髓,按密度梯度离心法原代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MSCs),... 目的:探讨骨髓源性肝脏干细胞是否参与肝癌前病变的形成,评价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的干预作用。方法:取80g体重的雄性Wistar大鼠的股骨和胫骨,用PBS冲洗骨髓,按密度梯度离心法原代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MSCs),用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追踪标记物将MSCs进行标记。将大鼠分为6组:即常规饲养组、模型组、模型+MSCs移植组、肝大部切除+MSCs移植组、槲芪散治疗组8g/kg、槲寄生总碱治疗组8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动物在行肝大部切除术后,选择剩余肝脏不同部位表面注射经GFP标记好的MSCs,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FP标记MSCs并计算标记率。用免疫荧光化学的方法检测肝脏内GFP标记的细胞。用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及Western Blot的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肝脏-GT的表达及大鼠肝脏AFP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及及模型+MSCs移植组的肝脏中-GT灶的数量及面积显著增多,且AFP的表达明显升高,以模型+MSCs移植组的变化更为明显,与槲芪散及槲寄生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MSCs参与了肝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而槲芪散及槲寄生总碱能够改善肝脏内环境,影响归巢于肝脏的MSCs的分化方向,诱导MSCs分化为正常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癌前病变 槲芪散 寄生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