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风氧化带的槽波响应特征及探测方法应用研究
1
作者 刘硕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91-95,共5页
为了研究煤层风氧化带的槽波响应特征,建立包含煤层风氧化带的工作面三维层状模型,对波场模拟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槽波速度和振幅衰减系数CT成像方法实现了对煤层风氧化带的探测,并在王洼二矿215041工作面开展现场实验。结果表明:煤层风... 为了研究煤层风氧化带的槽波响应特征,建立包含煤层风氧化带的工作面三维层状模型,对波场模拟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槽波速度和振幅衰减系数CT成像方法实现了对煤层风氧化带的探测,并在王洼二矿215041工作面开展现场实验。结果表明:煤层风氧化带的槽波响应特征为槽波速度与主频升高、振幅能量衰减,以速度和振幅衰减系数的槽波CT成像方法可以实现对煤层风氧化带的探测;现场实验中槽波振幅能量衰减系数CT成像方法准确率为93.3%,探测精度高于槽波速度CT成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风氧化带 响应特征 速度CT成像方法 振幅衰减系数CT成像方法
下载PDF
黏弹煤层介质断层构造槽波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焦文杰 姬广忠 +1 位作者 唐学武 刘振明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0,共7页
隐伏断层是影响工作面透明化建设、煤矿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地质因素之一,槽波地震勘探是目前探测断层的常用方法。目前,槽波理论研究主要基于煤层弹性各向同性条件,但煤层是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的层状沉积岩体,具有较强的黏弹性。基... 隐伏断层是影响工作面透明化建设、煤矿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地质因素之一,槽波地震勘探是目前探测断层的常用方法。目前,槽波理论研究主要基于煤层弹性各向同性条件,但煤层是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的层状沉积岩体,具有较强的黏弹性。基于Kelvin-Voigt黏弹性理论,采用三维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边界吸收采用PML吸收边界算法,研究了煤层黏弹性和断层断距对槽波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黏弹介质煤层中地震波能量衰减增强,高频部分能量衰减严重,黏弹介质更加接近实际煤层的衰减特性;槽波遇到断层后,z分量高阶Rayleigh槽波发生透射和绕射现象,产生了新的转换波组基阶与高阶Rayleigh槽波;煤层的横波品质因子Qs=50时,基阶槽波具有明显的频散曲线形状,Qs衰减至10时,高阶Rayleigh槽波仍有清晰记录,槽波能量峰值向低频移动;随着断层断距的增大,绕射和透射作用逐渐增强,转换波组能量逐渐增大,断层后z分量的转换波组能量逐渐增强,槽波能量峰值向高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煤层 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 响应特征 断层 高阶Rayleigh
下载PDF
槽波地震技术在大同煤田地质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郭曼 杜少鹏 +1 位作者 左兆龙 徐吉丰 《陕西煤炭》 2024年第7期147-151,共5页
大同煤田煤层为特厚煤层,地质条件复杂。通过整理近几年槽波地震技术在大同煤田的应用情况,详细总结大同煤田东北部煤矿二采区和三采区的地质规律和槽波地震法的探测效果。结果显示,大同煤田东北部3~5号煤煤层平均厚度约15 m,属特厚煤层... 大同煤田煤层为特厚煤层,地质条件复杂。通过整理近几年槽波地震技术在大同煤田的应用情况,详细总结大同煤田东北部煤矿二采区和三采区的地质规律和槽波地震法的探测效果。结果显示,大同煤田东北部3~5号煤煤层平均厚度约15 m,属特厚煤层,主要发育地质构造为小断层、煤厚变化和夹矸,且矸层数较多,局部区域受火成岩侵入影响;煤层槽波发育中等至良好,在夹矸和火成岩发育部位,槽波发育较为一般,槽波埃里相速度约1 000 m/s,不同工作面相速度差异不大;槽波解释物探成果以断层、煤层变薄煤厚变化、煤层破碎区及夹矸影响区为主,局部受火成岩侵入和背斜轴部影响。其中,推测断层大都落差较小,且未发现有短轴直径大于20 m的陷落柱存在。经地质资料验证,槽波技术适合在大同煤田进行地质构造探查,槽波解释成果可为该煤田安全生产提供地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大同煤田 地质构造 发育特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含断层煤层反射槽波数值模拟及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超慧 陶祥忠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0-215,共6页
槽波勘探是煤矿井下勘探的重要手段,其借助槽波在煤层中传播具有能量强,传播距离远等优点,实现采煤工作面断层或其他地质异常体的探测。透射槽波勘探研究较为成熟,已在煤矿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反射槽波逐渐得到关注,利用反射槽... 槽波勘探是煤矿井下勘探的重要手段,其借助槽波在煤层中传播具有能量强,传播距离远等优点,实现采煤工作面断层或其他地质异常体的探测。透射槽波勘探研究较为成熟,已在煤矿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反射槽波逐渐得到关注,利用反射槽波预测断层落差是今后槽波勘探的研究方向,其理论依据研究并不充分。为了明确反射槽波能量特征与断层落差间的关系,建立6个不同落差的断层模型(断层落差分别为煤层厚度的1/8、1/4、1/2、3/4、1倍、2倍),设计反射槽波勘探观测系统,基于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算法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提取6个不同模型的反射槽波振幅信息,分析反射槽波能量随偏移距以及断层落差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带通滤波对反射槽波能量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断层落差小于1倍煤厚,随着落差增加,反射槽波能量逐渐增加;断层落差继续增加,反射槽波能量逐渐降低;断层落差不同,其对应的反射槽波能量随偏移距的变化趋势一致,但断层落差大于3/4煤厚时,远近偏移距反射能量出现显著差异;100~150 Hz和150~200 Hz带通滤波分别对断层落差小于1/2煤厚和大于3/4倍煤厚的反射槽波能量影响显著。因此,基于反射槽波能量分布特征进行断层落差探测,理论依据充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勘探 反射能量特征 三维数值模拟 断层落差
下载PDF
槽波技术在阳泉矿区地质异常体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范徳元 吴国庆 马彦龙 《煤田地质与勘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39,共7页
通过回顾近几年槽波地震探测技术在阳泉矿区的发展历程及应用情况,总结阳泉矿区槽波发育特征,详细分析阳泉矿区发育的断层、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的槽波探测效果,并对各区域矿井槽波特征进行总结,针对发育不同构造的矿井,分析总结相应的... 通过回顾近几年槽波地震探测技术在阳泉矿区的发展历程及应用情况,总结阳泉矿区槽波发育特征,详细分析阳泉矿区发育的断层、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的槽波探测效果,并对各区域矿井槽波特征进行总结,针对发育不同构造的矿井,分析总结相应的槽波传播规律和解释方法。结果表明:槽波探测工作面在阳泉矿区达到200多个,在15号煤层探测应用最多,达到58个工作面,主要解决断层、陷落柱、挠曲、顶底板破碎带等地质异常体的探测问题,探测结果总体准确率在82.2%以上;阳泉矿区槽波发育特征:3~6 m煤厚槽波发育中等至良好,煤厚小于2 m的晋南地区,槽波发育一般;槽波Airy相速度960~1000 m/s,不同地区速度相差不大;Airy相频率与煤厚相关,煤层越厚,Airy相频率越低;相同煤层中,槽波Airy相速度与频率相差不大;根据回采验证情况,不同煤层及地区,探测效果差别较大;对槽波探测不同地质异常体的问题,从数据采集、处理与综合解释上给出了建议;今后需进一步加强槽波对构造煤、瓦斯富集区、应力异常等地质灾害的探测研究,深化槽波在地质保障领域的应用范围,为矿井安全生产及工作面透明化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技术 阳泉矿区 槽波特征 地质异常 探测效果
下载PDF
透射槽波探测技术在同煤塔山矿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马彦龙 朱书阶 +4 位作者 勾永全 杨开珍 李刚 吴国庆 姜宇升 《中国矿业》 2021年第S01期195-199,共5页
同煤大唐塔山矿煤层为特厚煤层,地质条件复杂,断层是制约安全高效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之一,如何查清回采工作面断层的分布情况是亟需解决的难题。基于槽波地震探测原理,采用槽波透射法,通过特厚煤层槽波探测断层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在特厚... 同煤大唐塔山矿煤层为特厚煤层,地质条件复杂,断层是制约安全高效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之一,如何查清回采工作面断层的分布情况是亟需解决的难题。基于槽波地震探测原理,采用槽波透射法,通过特厚煤层槽波探测断层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在特厚煤层中槽波波场响应特征及探测断层断距的精度,并在工作面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实际模型的顶底板岩性与煤层物性差异明显,槽波发育较好;18m厚煤层槽波主频为80Hz,埃里相速度为1 000~1 100m/s,对模型数据进行60~100Hz的带限滤波,通过成像,槽波可以探测断距为5m以上的断层;结合回采情况,同煤大唐塔山矿宜采用透射槽波地震探测技术对构造进行探查,槽波解释成果可为矿井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技术 断层探测 数值模拟 槽波特征 同煤塔山矿
下载PDF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Multiple-Row Slotted Breakwaters 被引量:1
7
作者 Moussa S. Elbisy Ehab M. Mlybari Medhat M. Helal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16年第2期123-135,共13页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multiple-row vertical slotted breakwaters. We developed a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an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and a least squares technique for Stokes seco...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multiple-row vertical slotted breakwaters. We developed a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an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and a least squares technique for Stokes second-order waves. The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for limiting cases of double-row and triple-row wall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Comparisons with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of the reflection, transmission, and dissipation coefficients (CR, Cr, and CE) for double-row wall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athematical model adequately reproduces most of the important features. We found that for double-row walls, the CR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wave number, kd, and with a decreasing permeable wall part, din. The Cr follows the opposite trend. The CE slowly increases with an increasing kd for lower kd values, reaches a maximum, and then decreases again. In addition, an increasing porosity of dm woul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CR while increasing the Cr. At lower values of kd, a decreasing porosity increases the CE, but for high values of kd, a decreasing porosity reduces the Ce. The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triple-row walls, the effect of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hamber widths on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s not significant, except when kd〈0.5 Double-row slotted breakwaters may exhibit a good wave-absorbing performance at kd〉0.5, where by the horizontal wave force may be smaller than that of a single wall.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ouble-row and triple-row vertical slotted breakwaters is margi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tted breakwaters Stokes second-order waves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 reflection coefficient dissipation coefficient horizontal wave for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