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单一模式和双模式刺激下gamma节律与ERP的同步效应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明时 刘瑾 +1 位作者 诸强 陈韵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84-889,共6页
探讨视觉单一刺激、听觉单一刺激和视听双模式刺激的情况下,诱发脑电中的gamma节律的活动与刺激和ERP成分的同步效应.利用小波变换提取EEG诱发电位中的gamma节律成分,并用Gabor变换对其进行时频分析,结果发现gamma节律的活动不仅与外源... 探讨视觉单一刺激、听觉单一刺激和视听双模式刺激的情况下,诱发脑电中的gamma节律的活动与刺激和ERP成分的同步效应.利用小波变换提取EEG诱发电位中的gamma节律成分,并用Gabor变换对其进行时频分析,结果发现gamma节律的活动不仅与外源性的刺激信号有关,而且与ERP的内源性成分(如N2b、P300)也具有明显的同步关系.同时,通过gamma节律在视听交叉模式下的活动规律也体现了人脑在多感觉模式下感觉的交叉与综合.根据在听力信号刺激后100~200 ms左右出现的gamma活动增强,认为gamma波活动可能与大脑对声音信号的感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节律 双感觉模式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N2b GAMMA 同步效应 模式刺激 ERP 节律 内源性成分 GABOR变换 诱发电位 小波变换
下载PDF
斜视性弱视幼猫模式刺激治疗前后P-VEP改变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桂香 胡聪 杨先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1-361,共1页
本实验比较了敏感期斜视性弱视幼猫经过标准化和量化的模式刺激及遮盖治疗后视皮质的P-VEP改变,评价模式刺激治疗斜视性弱视幼猫的可靠性.
关键词 斜视性弱视 幼猫 模式刺激 治疗 P-VEP
下载PDF
模式刺激对斜视性弱视猫治疗效果的P-VEP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桂香 胡聪 +1 位作者 徐进 杨先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 观察六面标准化模式刺激治疗箱治疗斜视性弱视幼猫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 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 VEP)改变 ,评价模式刺激治疗箱治疗斜视性弱视幼猫效果的可靠性。方法  4周龄正常、斜视和治疗组幼猫各 12只。斜视... 目的 观察六面标准化模式刺激治疗箱治疗斜视性弱视幼猫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 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 VEP)改变 ,评价模式刺激治疗箱治疗斜视性弱视幼猫效果的可靠性。方法  4周龄正常、斜视和治疗组幼猫各 12只。斜视组和治疗组均在 4周龄时行外直肌切断 +部分切除手术 ,产生内斜视。8周龄时 ,治疗组行非斜视眼眼睑缝合造成遮盖治疗模型 ,其中 6只猫只接受自然刺激治疗 ( 组 ) ,另 6只猫追加模式刺激治疗( 组 )。麻醉下记录 P- VEP,比较治疗 、 组治疗前后 P1 波振幅和潜时变化。结果 斜视性弱视眼治疗 4周和 8周后 ,其 P- VEP P1 波振幅和潜时改变在 2治疗组之间均具有统计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性弱视 幼猫 模式刺激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模式刺激治疗后斜视性弱视猫图形视诱发电位的改变(英文)
4
作者 刘桂香 胡聪 +1 位作者 徐进 杨先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2期7325-7327,共3页
背景:图形视诱发电位在弱视形态和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用于弱视治疗方法和评价疗效方面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斜视性弱视幼猫经六面标准化模式刺激治疗箱治疗后的图形视诱发电位改变,评价模式刺激治疗箱治疗斜视性弱视... 背景:图形视诱发电位在弱视形态和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用于弱视治疗方法和评价疗效方面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斜视性弱视幼猫经六面标准化模式刺激治疗箱治疗后的图形视诱发电位改变,评价模式刺激治疗箱治疗斜视性弱视幼猫效果的可靠性。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完成,4周龄健康家猫36只,雌雄不分,体质量350~420g,本院动物实验室饲养。干预: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斜视组和斜视治疗组各12只。斜视组和治疗组均在4周龄时行外直肌切断+部分切除手术,产生内斜视。8周龄时,治疗组行非斜视眼眼睑缝合造成遮盖治疗模型,其中6只猫只接受自然刺激治疗(治疗Ⅰ组),另6只猫追加模式刺激治疗(治疗Ⅱ组)。主要观察指标:麻醉下记录各组图形视诱发电位,观察治疗后与治疗前、斜视未治疗组和对照组P1波振幅和潜时变化,比较治疗Ⅰ,Ⅱ组治疗前后振幅和潜时变化差值。结果:两治疗组治疗后4,8周P1波潜时缩短、振幅增高,与治疗前及同周龄未治疗斜视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两治疗组治疗4,8周时治疗前后P1波潜时、振幅的均数差值比较,除治疗后4周两组振幅均数差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振幅潜时均数差值和4周潜时均数差值比差异均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性弱视 幼猫 模式刺激 治疗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正常学龄儿童不同模式刺激的P300特征
5
作者 刘晓燕 左启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17-219,共3页
本文利用单音、图形、汉字三种刺激对60名正常学龄儿童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三种刺激时P300潜伏期均随年龄增长而呈缩短趋势,而随着刺激难度的增加,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左右半球间潜伏期无明显差异。在图形和汉字刺激时,... 本文利用单音、图形、汉字三种刺激对60名正常学龄儿童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三种刺激时P300潜伏期均随年龄增长而呈缩短趋势,而随着刺激难度的增加,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左右半球间潜伏期无明显差异。在图形和汉字刺激时,枕部潜伏期较额部明显缩短。提示在学龄儿童,两半球可能共同参与其认知过程并具有相似的加工时间,且复杂视觉刺激具有串行加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00 刺激模式 儿童 认知
下载PDF
不同刺激模式对SSVEP信号质量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陈钰华 尹晶海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第35期133-135,共3页
该研究旨在探究多维实验参数变化对SSVEP(Steady-State Visually Evoked Potential)信号质量的影响。通过对实验参与者进行多维实验,包括频率、亮度、对比度和视觉角度等参数的变化,分析这些参数对SSVEP信号的影响,并对其信号质量进行... 该研究旨在探究多维实验参数变化对SSVEP(Steady-State Visually Evoked Potential)信号质量的影响。通过对实验参与者进行多维实验,包括频率、亮度、对比度和视觉角度等参数的变化,分析这些参数对SSVEP信号的影响,并对其信号质量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多维实验参数的变化对SSVEP信号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SSVEP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SSVEP 刺激模式 信号分析 特征工程
下载PDF
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
7
作者 滕训达 张静 +2 位作者 魏子洁 李思 高宏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61-0065,共5页
探讨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选取来自我院心身医学科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患者102名。将其分为高频、低频治疗组并进行配对。对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具体剂量由主管医师视病情予以调整。... 探讨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选取来自我院心身医学科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患者102名。将其分为高频、低频治疗组并进行配对。对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具体剂量由主管医师视病情予以调整。排除脱落患者,最终高频组有患者47例,低频组46例。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高频左侧rTMS与低频右侧rTMS分别联合舍曲林的治疗方案对卒中后患者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自杀意念、睡眠质量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两种刺激模式疗效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舍曲林 抑郁症状 刺激模式
下载PDF
不同刺激模式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反应特性 被引量:41
8
作者 周娜 吴子明 +4 位作者 张素珍 郭维维 于黎明 杨伟炎 韩东一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83-485,共3页
目的 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可用于评价球囊功能及其对称性,比较3种刺激模式VEMP的振幅与潜伏期,希望得出适合临床应用的方法。方法 测量21名健康成人3种刺激模式(双侧短声、1侧短声和1侧短... 目的 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可用于评价球囊功能及其对称性,比较3种刺激模式VEMP的振幅与潜伏期,希望得出适合临床应用的方法。方法 测量21名健康成人3种刺激模式(双侧短声、1侧短声和1侧短声对侧白噪声)的VEMP的潜伏期、振幅,计算出3种情况下的振幅及潜伏期的均值、双侧振幅比值、双侧振幅不对称性。结果 3种刺激模式刺激侧振幅与潜伏期无明显差异,但1侧短声刺激对侧振幅低于刺激侧,潜伏期比刺激侧长2-3 ms。双侧短声刺激p13波和n23波出现率为100%,1侧短声对侧白噪声刺激p13和n23出现率最低,无特别应用的意义。3种刺激方式VEMPs振幅变化较大。结论 VEMP是一种稳定的肌源性电位,双侧短声刺激和1侧短声刺激都不失为较好的刺激方法,双侧给声对双侧听力正常者较为适宜。应用双侧VEMP的振幅比值和对称性,判断双侧球囊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源性电位 反应特性 前庭诱发 球囊功能 刺激模式 诱发电位
下载PDF
一种用于自由活动动物的微型多模式遥控刺激器 被引量:12
9
作者 宋卫国 柴洁 +1 位作者 韩太真 原魁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3-188,共6页
本文采用集成有射频功能的片上系统(nRF24E1),研制了一种用于自由活动小动物的微型多模式遥控刺激器。刺激参数的设置及结果分析均由10 m外的个人计算机进行。通过离体实验,即刺激蛙坐骨神经干时产生动作电位并可观察到伪迹;及在体大鼠... 本文采用集成有射频功能的片上系统(nRF24E1),研制了一种用于自由活动小动物的微型多模式遥控刺激器。刺激参数的设置及结果分析均由10 m外的个人计算机进行。通过离体实验,即刺激蛙坐骨神经干时产生动作电位并可观察到伪迹;及在体大鼠的训练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行为学实验,即在Y臂迷宫中训练大鼠听到不同声音完成左右运动,如果完成正确给予前脑内侧束以电刺激,我们观察到5 d内大鼠的正确率增加3倍,达到93.5%。上述实验都验证了该刺激器的有效性与稳定性。本系统具有体积小(18 mm×28 mm双层线路板)、重量轻(不含电池5 g)、简单、实用、可靠等特点,能有效地用于自由活动小动物的实验研究。为基于电刺激的小动物行为训练(动物机器人)及相关神经生理学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 电生理 nRF24E 1 动物机器人 模式微型刺激
下载PDF
轻、中度缺氧对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及不同刺激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宏伟 马瑞山 +1 位作者 倪鹤鹦 王兴邦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轻、中度缺氧对脑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影响,比较不同刺激模式诱发的ERP对缺氧的敏感性。方法12名受试者在地面、2500m和4300m模拟高度(吸入低氧混合气)分别进行视觉Oddbal、Sternberg记... 目的观察轻、中度缺氧对脑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影响,比较不同刺激模式诱发的ERP对缺氧的敏感性。方法12名受试者在地面、2500m和4300m模拟高度(吸入低氧混合气)分别进行视觉Oddbal、Sternberg记忆量(MSET)为1和MSET为3的任务测试,记录ERP的P3潜伏期、波幅和反应时(RT)及反应错误率(ER)。结果4300m高度缺氧时P3潜伏期显著延长,任务难度较大时(Sternberg模式MSET=3)ER增高;2500m高度缺氧时各指标无明显改变;以Sternberg模式MSET=1诱发的ERP波形清晰,缺氧时P3潜伏期延长显著。结论4300m高度缺氧对ERP有明显影响,P3潜伏期是评定缺氧时脑认知能力降低的敏感指标。Sternberg模式MSET=1诱发的ERP对缺氧敏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刺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血氧饱和度 事件相关电位 刺激模式 RT
下载PDF
四种诱发大鼠运动病刺激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付静宜 孙祖玥 +1 位作者 于立身 刘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比较 4种刺激模式对运动病的诱发效应。方法 :将 60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三角形 组、三角形 组、梯形 组和梯形 组。以刺激前后食高岭土量为指标 ,对三角形 组和 组分别采用三角形刺激模式 (频率 0 .1 Hz,峰速 2 4... 目的 :比较 4种刺激模式对运动病的诱发效应。方法 :将 60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三角形 组、三角形 组、梯形 组和梯形 组。以刺激前后食高岭土量为指标 ,对三角形 组和 组分别采用三角形刺激模式 (频率 0 .1 Hz,峰速 2 4 0°/ s)刺激 1 h和 1 .5 h,对梯形 组和 组分别采用梯形刺激模式 (加速度 1 0°/ s2 ,峰速 2 4 0°/ s,持续 5 min,减速至 0 )刺激 1 h和 1 .5 h,诱发运动病。结果 :在所用的 4种刺激模式中 ,三角形 组和梯形 组高岭土摄入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梯形 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同时三角形 组和梯形 组高岭土摄入量与三角形 组比差异也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用三角形 组或梯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动病 病因学 刺激模式 高岭土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最佳刺激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莉 龙潭 +2 位作者 郭群 赵广宇 张作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41-42,共2页
目的 在各种刺激模式的视觉诱发电位记录中,寻找一种能获取最大反应的刺激参数的组合。方法 记录5例正常人10眼不同时间频率、不同棋盘格大小和不同颜色光刺激的瞬态及稳态P-VEP,分析比较不同刺激方式组合的P100波幅值及峰潜时,找出所... 目的 在各种刺激模式的视觉诱发电位记录中,寻找一种能获取最大反应的刺激参数的组合。方法 记录5例正常人10眼不同时间频率、不同棋盘格大小和不同颜色光刺激的瞬态及稳态P-VEP,分析比较不同刺激方式组合的P100波幅值及峰潜时,找出所有组合中获得波幅值最大,峰潜时最接近100ms的一组。结果 瞬态记录,时间频率为2Hz、棋盘格大小16×12、刺激颜色为黑-白转换时所获得的P100波幅值最大,并且峰潜时最接近100ms。稳态记录时,时间频率8.5Hz、棋盘格大小16×12、刺激颜色为黑-白转换时P100波幅值最高,而时间频率8.5Hz、棋盘格大小32×24、刺激颜色为黑-白转换时峰潜时最接近100ms。结论 瞬态P-VEP记录时,时间频率2Hz、棋盘格大小16×12、刺激颜色为黑-白转换为最佳刺激模式的组合。因记录稳态P-VEP时,主要的临床指标为其P波幅值。因此,时间频率8.5Hz、棋盘格大小16×12、刺激颜色为黑-白转换为最佳刺激模式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最佳刺激模式 眼电生理检查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词图语言任务在卒中后失语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中的刺激模式及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晓琳 张斌龙 +6 位作者 樊瑞文 徐敏杰 黄幸 舒鑫 李昌明 谭中建 常静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8-672,共5页
卒中后失语的认知神经学机制研究为语言学各个层面的阐释提供了研究思路。词图研究范式的不同刺激模式及语言刺激模型可根据语言损伤的特点应用于不同损伤类型的失语症康复中,结合功能磁共振成像可以更客观地呈现脑损伤及恢复机制,语言... 卒中后失语的认知神经学机制研究为语言学各个层面的阐释提供了研究思路。词图研究范式的不同刺激模式及语言刺激模型可根据语言损伤的特点应用于不同损伤类型的失语症康复中,结合功能磁共振成像可以更客观地呈现脑损伤及恢复机制,语言任务和影像学的交互应用也成为失语症机制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图语言任务 卒中后失语 功能磁共振成像 刺激模式 语言模型 综述
下载PDF
不同刺激模式下人工耳蜗使用者EABR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琨 张学渊 +1 位作者 陈小宏 黄青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76-82,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模式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波形和阈值的影响。方法对9名Nucleus 24M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分别测试电极E3,E10,E20(分别代表蜗底、蜗中、蜗顶)在不同刺激模式(MP1+2、MP1、MP2、BP+1、CG)下的EAB...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模式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波形和阈值的影响。方法对9名Nucleus 24M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分别测试电极E3,E10,E20(分别代表蜗底、蜗中、蜗顶)在不同刺激模式(MP1+2、MP1、MP2、BP+1、CG)下的EABR阈值,比较分析强度为200~255电流级(currentlev-el,CL;约阈上30电流级)刺激时各电极在五种刺激模式下引出的EABRⅢ波和Ⅴ波引出率、潜伏期及其幅值。结果(1)Ⅲ波总检出率为44.44%,电极3,10,20的Ⅲ波检出率分别为22.22%,42.22%,68.89%,蜗顶较高(!2=58.2,df=4,P﹤0.01)。单极模式下的Ⅲ波检出率较高(!2=28.5,df=4,P﹤0.01)。(2)MP2刺激模式下Ⅲ波平均潜伏期为2.06ms,电极3,10,20间无统计学差异(P=0.299﹥0.05)。(3)MP1+2,MP1,MP2,BP+1,CG模式下EABRⅤ波检出率分别为96.3%,94.4%,96.3%,14.8%,33.3%,单极模式下(MP1+2,MP1,MP2)的Ⅴ波检出率较高(!2=75.667,df=4,P<0.005)。三个电极位点间无明显差别(!2=2.600,df=2,P=0.273>0.05)。(4)在蜗顶诱发EABR的电刺激阈值较低,E20和E3(P=0.001<0.01)、E20和E10(P=0.002<0.01)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单极、双极、共地模式的阈值依次升高,而单极模式MP1、MP2、MP1+2之间无统计学差异。(5)电极3,10,20的Ⅴ波潜伏期分别为4.09±0.16ms,4.02±0.19ms,3.70±1.21ms,蜗顶的Ⅴ波潜伏期短于蜗中段和蜗底(P=0.001<0.01,P=0.001<0.01)。刺激模式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309>0.05)。(6)EABRⅤ波振幅在电极位点间(P=0.06>0.05)及刺激模式间(P=0.093>0.05)均无统计学差异。但个体差异大,可认为蜗顶和单极刺激模式倾向于获得较大的振幅。(7)本实验同时采用了同侧和对侧记录,发现同侧记录的波形和对侧记录的波形相似,部分反而更清晰,波形分化更好,随刺激强度的下降Ⅴ波消失稍晚。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术后单极刺激下易检测出EABR波形,检出率高,波形分化较好,波幅大,而采用双极及共地模式EABR阈值较高或难以引出波形。为此,建议在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进行EABR测试时可首选单极刺激模式,从易诱发出振幅较大的波形的蜗顶电极开始,并且有可能的话进行同侧与对侧同时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 人工耳蜗 阈值 刺激模式
下载PDF
基于FES cycling训练的刺激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洪源 魏伟 马长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FES cycling训练的刺激模式的设计方法,使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腿部肌肉能够协调运动,获得较高的运动效率。方法:对训练中的蹬踏运动结构进行建模,同时结合腿部肌肉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对运动中的运动效率进行分析,以运动...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FES cycling训练的刺激模式的设计方法,使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腿部肌肉能够协调运动,获得较高的运动效率。方法:对训练中的蹬踏运动结构进行建模,同时结合腿部肌肉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对运动中的运动效率进行分析,以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获取运动效率最高的刺激模式。结论和结果:得到一种运动效率更高的刺激模式,同时也为不同结构形式的FES cycling刺激模式的设计提供了一种较为通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脚踏车训练系统 刺激模式 动力学 模型
下载PDF
不同刺激模式对炎症性肠病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安启娴 董瑞敏 何夕昆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74-97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模式对炎症性肠病(IBD)大鼠的影响,为IBD的预防及护理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无刺激组、可预知刺激组、不可预知刺激组4组,每组10只。无刺激组、可预知刺激组、不可预知刺激组建立IBD模型,正...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模式对炎症性肠病(IBD)大鼠的影响,为IBD的预防及护理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无刺激组、可预知刺激组、不可预知刺激组4组,每组10只。无刺激组、可预知刺激组、不可预知刺激组建立IBD模型,正常组不造模。造模后,正常组和无刺激组不给予任何其他刺激,观察14 d;可预知刺激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刺激,连续刺激14 d;不可预知刺激组根据制定的随机刺激表,每天抽取无规则的刺激方式予以刺激,连续刺激14 d。于第15天先进行旷场实验,处死,取血测5-HT浓度,并测定结肠指数、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及各脏器指数。结果无刺激组和可预知刺激组中央格数、外周格数和5-HT浓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和无刺激组比较,不可预知刺激组中央格数、外周格数均显著减少(P<0.05,P<0.01),5-HT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刺激组、可预知刺激组及不可预知刺激组结肠指数和MPO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无刺激组比较,可预知刺激组结肠指数显著升高(P<0.01),不可预知刺激组结肠指数和MPO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刺激组、可预知刺激组及不可预知刺激组胸腺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脾脏指数均显著升高(P<0.01);与无刺激组比较,可预知刺激组、不可预知刺激组脾指数均显著升高(P<0.01);4组肾指数和肝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模型大鼠中,结肠指数与外周格数(r=0.974 6,P<0.05)、中央格数(r=0.908 8,P<0.05)、5-HT浓度(r=0.904 4,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对IBD大鼠给予过度的不可预知压力刺激,会导致大鼠出现明显的抑郁行为,反而可减少结肠炎症病变,可能与5-HT水平降低有关,提示5-HT有可能成为IBD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模式 炎症性肠病 结肠指数
下载PDF
视觉听觉同时刺激模式下ERP的同步性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丽娜 周群 +1 位作者 刘铁军 尧德中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5年第1期4-6,10,共4页
目的:研究视觉、听觉脑区在认知过程中的同步性.方法:设计了视觉、听觉同时刺激模式下的脑电实验,采用128道高密度脑电采集系统,记录了14位年龄在18~29岁之间的在校男性大学生的诱发脑电信号数据,并运用希尔伯特(Hilbert)相位同步算法... 目的:研究视觉、听觉脑区在认知过程中的同步性.方法:设计了视觉、听觉同时刺激模式下的脑电实验,采用128道高密度脑电采集系统,记录了14位年龄在18~29岁之间的在校男性大学生的诱发脑电信号数据,并运用希尔伯特(Hilbert)相位同步算法对视觉、听觉区域的事件相关电位(ERP)进行同步量化.结果:在视听觉同时利用模式下,视觉脑区(枕叶)和听觉脑区(颞叶)之间的同步指数明显大于它们与其他脑区间的同步指数.结论:人在感知和认知事物时,相关的脑区间自动产生了神经活动的同步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模式 听觉 脑区 脑电信号 视觉 颞叶 诱发 男性 事件相关电位 年龄
下载PDF
体质辨识下耳穴压豆联合分阶段刺激泌乳模式对早产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丹 张志芳 田丽园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21期3059-3062,共4页
目的探究体质辨识下耳穴压豆联合分阶段刺激泌乳模式对早产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接诊的86例早产母婴分离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分阶段刺激组41例和联合干预组45例... 目的探究体质辨识下耳穴压豆联合分阶段刺激泌乳模式对早产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接诊的86例早产母婴分离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分阶段刺激组41例和联合干预组45例,分阶段刺激组采用分阶段刺激泌乳模式进行干预,联合干预组采用体质辨识下耳穴压豆联合分阶段刺激泌乳模式进行干预。观察比较2组产妇产后负性情绪、泌乳情况、产后泌乳量、母乳喂养行为及产后3 d乳房硬度。结果干预前2组产妇产后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2组产妇SDS评分、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联合干预组产妇产后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分阶段刺激组(P均<0.05)。联合干预组产后泌乳时间短于分阶段刺激组,泌乳量充足时间长于分阶段刺激组,产后24 h、48 h、72 h泌乳量均多于分阶段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干预组产后72 h、4个月母乳喂养占比均高于分阶段刺激组(P均<0.05)。联合干预组产后第2天、第3天乳房硬度均优于分阶段刺激组(P均<0.05)。结论体质辨识下耳穴压豆联合分阶段刺激泌乳模式可有效缩短早产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泌乳时间,延长泌乳量充足时间,增加乳汁分泌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辨识 耳穴压豆 分阶段刺激泌乳模式 早产 乳汁
下载PDF
不同模式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世泽 张琦珍 +2 位作者 陈韶光 林艺如 房超青 《医疗装备》 2022年第19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模式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泉州市第三医院就诊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到4个rTMS干预组,分为伪刺激组、1 Hz组、10 Hz组、θ短阵快速...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模式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泉州市第三医院就诊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到4个rTMS干预组,分为伪刺激组、1 Hz组、10 Hz组、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TBS)组,各30例。各组分别接受伪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L-DLPFC)1 Hz低频刺激、L-DLPFC 10 Hz高频刺激、TBS模式的rTMS治疗,比较4组治疗前后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结果治疗前后,伪刺激组的WCS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1 Hz组、10 Hz组、TBS组的WCS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Hz组、10 Hz组、TBS组的WCST评分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BS组的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其他组(P<0.05)。结论rTMS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且TBS模式的疗效优于其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刺激模式 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 认知功能 左侧背外侧前额叶
下载PDF
刺激模式与电极偏移影响DBS颅内电场分布的仿真研究
20
作者 王欣 靳静娜 +2 位作者 王贺 刘志朋 殷涛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8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刺激模式与电极偏移对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颅内感应电场的影响。方法:建立包含边缘系统的有限元真实头模型,仿真分析DBS颅内电场分布,并对比不同刺激模式和电极偏移对颅内电场分布的影响。结果:DBS颅内... 目的:探究刺激模式与电极偏移对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颅内感应电场的影响。方法:建立包含边缘系统的有限元真实头模型,仿真分析DBS颅内电场分布,并对比不同刺激模式和电极偏移对颅内电场分布的影响。结果:DBS颅内电场主要集中在电极触点处,其中正负刺激模式下的颅内电场强度最大,且同等电场强度分布区域约是单负刺激和双负刺激的2倍。当电极偏移5 mm时,电场强度衰减约600倍;当电极偏移12 mm时,电极强度衰减约8 000倍。结论:正负刺激诱发的颅内电场最强、分布区域最广;电极偏移会造成颅内电场明显衰减。研究结果将为DBS刺激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并将为电极插入精度的确定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脑刺激 颅内电场分布 刺激模式 电极偏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