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区域声传播特性
1
作者 毕思昭 彭朝晖 +1 位作者 王光旭 张灵珊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61,共10页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是在西北太平洋夏季出现的温跃层中温度、盐度和密度具有垂向均一性的水团。由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的存在,深海声速剖面呈现出双跃层结构,对深海远程声传播产生较大的影响。该文对比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是在西北太平洋夏季出现的温跃层中温度、盐度和密度具有垂向均一性的水团。由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的存在,深海声速剖面呈现出双跃层结构,对深海远程声传播产生较大的影响。该文对比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区域夏冬两季典型声速剖面环境下的声传播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声速剖面环境下,声源位于浅层声道宽度内时,声传播为浅层声道的类深海声道传播与会聚区传播的复合形式。掠射角较小的声线被限制于浅层声道中,增加了会聚区内的到达结构,并且增强了在影区的声能量,在第二影区内的传播损失比冬季声速剖面环境下最多低近60 dB。推导了浅层声道的截止频率的近似表达式,分析结果表明,截止频率主要由浅层声道的宽度和正梯度段的声速差值决定,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区域浅层声道截止频率主要集中在100 Hz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模态水 会聚区 到达结构 截止频率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声传播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旭 程琛 刘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4-102,共9页
利用 Argo 剖面数据和水声学数值模型,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STMW)形成区因季节性环境差异所引起的水声传播变化特征。声场计算结果表明,STMW 形成区域的声传播为近表层波导与会聚区的复合形式,其中会聚区终年存在,表面... 利用 Argo 剖面数据和水声学数值模型,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STMW)形成区因季节性环境差异所引起的水声传播变化特征。声场计算结果表明,STMW 形成区域的声传播为近表层波导与会聚区的复合形式,其中会聚区终年存在,表面波导在秋、冬两季混合层加深的环境条件下出现,次表层波导在夏季 STMW 潜沉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上层海洋中两类不同形式的波导使表层和次表层的声能分布呈反相变化,波导内与波导外的声能差异可达10~15 dB(声波频率为1000 Hz)。STMW 的季节性变化还会引起会聚区的位置差异,具体情况与声源深度有关。声源在20 m 时,夏季会聚区距离最远,秋季、春季次之,冬季最近,夏季和冬季相差6.6 km;声源在150 m 时,夏季会聚区距离缩短了3.1 km,其他季节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水 西北太平洋 次表层波导 BELLHOP 模型
下载PDF
基于Argo浮标资料的西北太平洋模态水的空间结构及年际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宋翔洲 林霄沛 +2 位作者 Myrtle-Rose Padmore 郑沛楠 钱慧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于国际Argo资料中心提供的从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的浮标剖面资料,对西北太平洋模态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合WOA01(the World Ocean Atlas 2001)资料,选定模态水主要形成区(30°~35°N,140°~155°E)作为... 基于国际Argo资料中心提供的从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的浮标剖面资料,对西北太平洋模态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合WOA01(the World Ocean Atlas 2001)资料,选定模态水主要形成区(30°~35°N,140°~155°E)作为研究区域,利用3月份的平均资料,给出西北太平洋模态水的空间结构为:北边界位于34.5°N附近,南边界可达30°N以南,东边界位于151.5°E,西边界可达140°E以西,深度为350m以浅。通过对模态水核心区的逐月资料分析,揭示了其温度、盐度等的季节变化,并提出一种判别模态水范围的盐度判别法。结合海平面高度异常变化,初步分析了涡旋对模态水的影响,发现涡旋只能暂时改变核心区模态水的温盐结构,之后该区域模态水将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根据模态水2004-2007年的水文数据特点,发现在过去4a中模态水性质基本稳定,变化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水 空间结构 季节变化
下载PDF
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混合层热动力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潘爱军 万小芳 刘秦玉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8,共11页
利用NCEP海洋数据和COADS海气通量资料,通过诊断分析,揭示了海表热力强迫、垂直夹卷、埃克曼平流和地转平流效应在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形成过程中的贡献。研究表明,在北太平洋副热带3个模态水形成海域冬季混合层降温过程中,海表热力强... 利用NCEP海洋数据和COADS海气通量资料,通过诊断分析,揭示了海表热力强迫、垂直夹卷、埃克曼平流和地转平流效应在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形成过程中的贡献。研究表明,在北太平洋副热带3个模态水形成海域冬季混合层降温过程中,海表热力强迫和垂直夹卷效应是主导因素,二者的相对贡献分别约为67%和19%(西部模态水)、53%和21%(中部模态水)、65%和30%(东部模态水);并且在东部模态水形成海域,埃克曼平流和地转平流皆是暖平流效应,而在西部和中部模态水形成海域,仅有地转平流是暖平流效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海洋平流(地转平流、埃克曼平流)对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形成海域秋、冬季混合层温度的年际、年代际异常有显著影响,在西部模态水形成海域,海表热力强迫(62%)和地转平流(32%)是导致混合层温度年际、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因子;在中部模态水形成海域,混合层温度的年际、年代际变化是埃克曼平流(32%)、地转平流(30%)和海表热力强迫(25%)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对而言,东部模态水形成海域混合层温度的年际、年代际异常主要受海表热力强迫(67%)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 副热带模态水 混合层 海表热力强迫 海洋平流 垂直夹卷
下载PDF
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潜沉率的年际变化及其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胡海波 刘秦玉 刘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28,共7页
根据Huang和Qiu 1995年的潜沉率计算公式,采用同化的海洋模式资料和海洋-大气界面的通量观测资料,计算了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3个模态水形成区逐年的潜沉率,研究了潜沉率产生年际变化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模态水... 根据Huang和Qiu 1995年的潜沉率计算公式,采用同化的海洋模式资料和海洋-大气界面的通量观测资料,计算了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3个模态水形成区逐年的潜沉率,研究了潜沉率产生年际变化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模态水形成区潜沉率的年际变化主要周期分别为6,2~5和2a;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的3个形成区的潜沉率都发现年代际的变化特征:在1985年以前,西部模态水形成区的潜沉率年际变化最为显著,但1985后年际变化振幅明显减小;在中部模态水形成区,1975-1992年间潜沉率随时间的变化的振幅较大,潜沉率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值也达到33.99m/a,而在1970-1975年间和1993-1998年间潜沉率都小于20m/a;西部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的潜沉率的年际变化与这里海面的净热通量的年际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中部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潜沉率的年际变化则取决于局地Ekman流的年际变化,而在东部模态水形成区局地风应力旋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潜沉率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沉率 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层结稳定性“豁口”与北太平洋副热带中部模态水形成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潘爱军 刘秦玉 刘征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7,共11页
本文首先指出北太平洋副热带中部模态水(简称中部模态水)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局地"特征,其形成海区在(165°E^160°W,38°N^42°N)区间.海气通量分析表明单纯的外部大气强迫场(太阳短波辐射、净热通量和风应力... 本文首先指出北太平洋副热带中部模态水(简称中部模态水)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局地"特征,其形成海区在(165°E^160°W,38°N^42°N)区间.海气通量分析表明单纯的外部大气强迫场(太阳短波辐射、净热通量和风应力旋度)不能解释中部模态水形成海区的"局地"性;进一步对上层海洋层结季节变化特征的分析发现秋季(9~10月)在北太平洋中部上层海洋(<75m)(165°E^160°W,38°N^42°N)区间存在特殊的浮力频率低值区——层结稳定性"豁口".该层结稳定性"豁口"作为"预条件(Precondition Mechanism)"机制对中部模态水形成的"局地"特征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一个上层海洋混合层热平衡方程,通过诊断分析揭示该层结稳定性"豁口"是由海表热力强迫、垂向挟卷、Ekman平流和地转平流效应共同导致的,"豁口"东、西边界的确定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海表热力强迫、Ekman冷平流和地转暖平流的纬向分布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 模态水 海洋层结 海洋平流 层结稳定性“豁口”
下载PDF
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异常与东亚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关系的一些新认识 被引量:1
7
作者 常蕊 张庆云 李荣凤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5-663,共9页
根据1958-2001年SODA(Si mple Ocean Data Assi milation)海洋同化资料和NCAR/NCEP再分析资料,利用等密度面P-矢量计算法,分析探讨了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简称STMW)季节演变和年际变化与前期东亚-北太平洋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的... 根据1958-2001年SODA(Si mple Ocean Data Assi milation)海洋同化资料和NCAR/NCEP再分析资料,利用等密度面P-矢量计算法,分析探讨了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简称STMW)季节演变和年际变化与前期东亚-北太平洋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分析指出:(1)STMW的体积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4月体积最大、强度最强,夏秋逐渐减弱,12月体积最小、强度最弱。研究进一步指出,STMW体积的季节变化与西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的海表风应力及净热通量的季节演变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北太平洋中纬度大气环流季节性演变的特征。(2)年际尺度上,5-7月STMW指数具有显著的3年左右的振荡周期,其年际变化不仅与海洋自身动力过程有关,还与前冬亚洲-太平洋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引起STMW形成区风应力动力混合及海表净热通量等因子异常有关:冬季东亚季风环流偏强(弱),STMW形成区洋面风应力的动力混合作用及海表热力蒸发加强(减弱),使得海洋对流混合加强(减弱),进而加强(抑制)了混合均匀的低位涡水体进入温跃层,随着季节演变,造成5-7月STMW强度加强(减弱)。5-7月STMW强弱年际变化是前期亚洲-太平洋中高纬度大气-海洋相互作用过程的综合反映,前冬东亚环流强弱变化与5-7月STMW强度变化的联系可能是通过东亚环流的强弱变化影响STMW形成区的动力混合及海表热通量过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 季节、年际变化 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
下载PDF
夏季副热带西部模态水异常与我国秋、冬季气温年际变化的关系
8
作者 常蕊 张庆云 李荣凤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3-310,共8页
利用合成、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夏季副热带西部模态水(简称STMW)异常与我国秋、冬季气温年际变化的联系,发现:1)秋、冬季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大气环流异常对我国的气温变化起了重要作用,夏季STMW异常通过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大气环流异常进... 利用合成、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夏季副热带西部模态水(简称STMW)异常与我国秋、冬季气温年际变化的联系,发现:1)秋、冬季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大气环流异常对我国的气温变化起了重要作用,夏季STMW异常通过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大气环流异常进而与我国秋、冬季的气温变化联系在一起。2)夏季ST-MW正(负)异常时,同年秋季我国西北、东北和江淮地区的气温异常偏低(偏高);冬季时,东北、西北地区气温偏高(低)。3)这种联系主要是通过东亚—太平洋地区大气环流的典型分布实现的:夏季STMW异常偏强(弱)时,同年秋季与黑潮附近的冷(暖)海温相对应,西北太平洋上空大气环流出现负(正)的高度距平,气旋性(反气旋性)环流西侧的偏北(南)气流引导(阻碍)东亚大陆中高纬冷空气南下,同时东欧地区的高压(低压)向东南方向伸展,对我国西北地区秋季冷空气的活动起到了增幅(削弱)作用,我国东北、西北和江淮大部分地区的冷空气活动偏强,气温普遍偏低(高)。黑潮区附近的冷(暖)海温持续热力作用下,海洋不断得到(失去)热量,积累到冬季,促使黑潮区域的海表面温度(SST)逐渐向正(负)异常转变。冬季的大气环流场也对应发生调整:西北太平洋上空出现显著的高压(低压)异常,反气旋(气旋)西侧的偏南(北)气流减弱(加强)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冷空气强度,气温偏高(低);亚洲中纬度地区受低压(高压)距平控制,我国西北地区的冷空气活动较弱(强),气温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西部模态水秋、冬季气温 黑潮附近海表面温度 亚洲大气环流
下载PDF
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盐度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睿坤 边志刚 +3 位作者 刘子洲 刘聪 翟方国 顾艳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21,共13页
副热带模态水(Subtropical Mode Water;STMW)在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全球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结果,研究了北太平洋STMW核心层盐度(Core Layer Salinity;CLS)的年代际变化及其物理机制。结果表明,CLS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其空... 副热带模态水(Subtropical Mode Water;STMW)在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全球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结果,研究了北太平洋STMW核心层盐度(Core Layer Salinity;CLS)的年代际变化及其物理机制。结果表明,CLS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其空间分布则与背景流场分布特征有关。侵蚀区CLS滞后生成区CLS约1~2年,这主要是海流平流输运引起的。生成区内,STMW的季节循环一般可分为生成期(12-4月)、隔离期(5-6月)和侵蚀期(7-11月),生成期混合层盐度(Mixed Layer Salinity;MLS)决定着隔离期和侵蚀期的CLS,而MLS年代际变化则主要由同太平洋年代际涛动存在负相关性的海表面淡水通量的变化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 太平洋年代际涛动 副热带模态水 年代际变化 季节循环 通量 背景流场 气候变化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与模态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10
作者 葛啸 刘秦玉 王立宜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9-287,共9页
本研究依据2004—2011年Argo观测资料的数据,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STCC)和副热带西部模态水(STMW)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不同时间尺度上STCC强度和STMW体积变化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再一次表明: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 本研究依据2004—2011年Argo观测资料的数据,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STCC)和副热带西部模态水(STMW)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不同时间尺度上STCC强度和STMW体积变化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再一次表明: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中存在南、北两支向东的副热带逆流(STCC),这2支逆流分别位于18°-20°N和23°-25°N纬带,月平均流速在5-20cm·s^-1。而位于西北太平洋温跃层内的低位势涡度(PV小于2.0×10^-10 m^-1·s^-1)的STMW主要出现在140°-170°E,25°-31°N的海域,介于25.0-25.6σθ等位势密度面之间,核心位势密度为25.3σθ。日界线以西的2支STCC强度和STMW体积都存在较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2支STCC强度的季节变化相类似,在5—7月中都较强,在11月较弱,这与前人提出的STCC在春季最强略有差异。STMW的体积在4—8月较大,9月后开始减小,该现象证实了在季节变化中STMW体积的增加和减少可以影响STCC的增强和减弱。2支STCC强度的年际变化几乎没有一致性,但STMW体积和局地风应力旋度的年际变化与STCC北支强度年际变化关系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逆流 副热带模态水 北太平洋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下载PDF
北太平洋副热带中部模态水潜沉区的热收支——一个全球海洋模式数据的结果
11
作者 聂珣炜 高山 王凡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共9页
使用一个全球海洋环流模式的18 a(1993-2010年)数据,对北太平洋副热带中部模态水(CMW)潜沉区混合层内热收支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季节和年际变率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讨论了热收支与太平洋年代际震荡(PDO)之间的相互关联。结果... 使用一个全球海洋环流模式的18 a(1993-2010年)数据,对北太平洋副热带中部模态水(CMW)潜沉区混合层内热收支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季节和年际变率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讨论了热收支与太平洋年代际震荡(PDO)之间的相互关联。结果表明, CMW潜沉区的热收支是海表热力强迫与海洋动力过程之间的平衡。其中混合作用,特别是湍流扩散是海洋动力过程的主要分量,对该海区混合层内部的热量耗散起到关键的作用。该海区的热收支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信号,在春夏季与秋冬季存在明显的差异。热收支的年际变化与PDO的超前滞后相关性分析表明,该海区的混合层温度(MLT)具有显著的PDO信号,同时PDO与MLT两者随时间的变化信号([]/P t??与[]/T t??)之间也有强相关性。[]/P t??与海表热力强迫项(SEF)显著的相关性表明, SEF可能会对PDO信号的产生及变化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P t??与夹卷项的高相关性则间接证明潜沉的 CMW的温度存在 PDO 信号;作为海洋动力过程的主体,扩散项和平流项均会对PDO信号变化做出滞后响应。本研究增进了对CMW潜沉区混合层内海水温度变化特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模态水(CMW) 北太平洋 潜沉 热收支 太平洋年代际震荡(PDO)
下载PDF
太平洋副热带东部模态水的年际变化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祥 罗义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共13页
根据2004—2014年的全球海洋Argo网格数据集(BOA_Argo)和ECMWF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冬季太平洋副热带东部海区的水团变性率及水团形成率,对南北太平洋副热带东部新生成模态水的年际变化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太... 根据2004—2014年的全球海洋Argo网格数据集(BOA_Argo)和ECMWF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冬季太平洋副热带东部海区的水团变性率及水团形成率,对南北太平洋副热带东部新生成模态水的年际变化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太平洋副热带东部模态水(NPESTMW)和南太平洋副热带东部模态水(SPESTMW)的新生成体积及核心密度在2004—2014年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NPESTMW主要经历了2005—2009年和2010—2013年2次持续4~5a的体积和密度增加过程,其中体积最大值出现在2009年,最小值则出现在2005和2014年。南半球SPESTMW则经历了2007—2009年和2010—2013年共两次持续3~4a的体积和密度减小过程,其中体积的最小值出现在2009、2013年,最大值出现在2010年。合成分析发现,由冬季海面热通量异常引起的深混合层内与模态水密度相当的水团表层形成率异常,可能是导致NPESTMW和SPESTMW新生成水体积年际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SPESTMW新生成水的年际变化受局地风应力旋度的年际变化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东部副热带模态水 年际变化 浮力通量
下载PDF
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机制分析
13
作者 代秋亭 刘子洲 +3 位作者 刘聪 翟方国 顾艳镇 李元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88-1103,共16页
采用来自大洋环流模式ECCO2(the estimating the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of the ocean,phase II project)的再分析数据对1992-2019年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subtropical mode water,STMW)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采用来自大洋环流模式ECCO2(the estimating the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of the ocean,phase II project)的再分析数据对1992-2019年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subtropical mode water,STMW)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TMW形成体积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于1992-1997年、2000-2005年和2011-2017年期间为正异常,而于1998-1999年和2006-2010年期间为负异常,由晚冬生成区混合层体积的年代际变化引起。STMW形成厚度和面积均呈现类似的年代际变化。合成分析表明,STMW形成体积正异常期间,黑潮延伸体上游南侧STMW生成区,海表涡动能相对负异常期间减小,同时预先层结相对负异常期间减弱,并伴随着海表高度异常。通过混合层收支分析发现,混合层形成体积年代际变化与海洋预先层结调控的混合层底卷吸作用变化同步且大小相当,而与海气形成率变化无关。增强(减弱)的海洋预先层结通过调控STMW形成区冬季混合层底卷吸过程,阻碍(促进)冬季混合层加深,最终使得STMW形成体积减少(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STMW形成体积年代际变化受与太平洋年代际涛动相关的风应力旋度异常的远场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水 海表面高度 层结 涡动能 太平洋年代际涛动
下载PDF
气候变化情景下东南印度洋亚南极模态水的演变趋势研究
14
作者 邱子珊 徐腾飞 +1 位作者 魏泽勋 聂珣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1,共21页
基于参与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8个地球系统耦合模式所输出的历史模拟结果,本文通过与观测对比,评估了CMIP6模式对东南印度洋亚南极模态水的模拟能力,并预估了在中等强迫情景和高强迫情景下,该模态水潜沉率、体积及性质的变... 基于参与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8个地球系统耦合模式所输出的历史模拟结果,本文通过与观测对比,评估了CMIP6模式对东南印度洋亚南极模态水的模拟能力,并预估了在中等强迫情景和高强迫情景下,该模态水潜沉率、体积及性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Argo观测相比,CMIP6模式中南印度洋混合层偏深且上层海洋的位势密度偏小,因此其模拟的东南印度洋亚南极模态水潜沉率偏大而位势密度偏小。不同CMIP6模式之间模拟的东南印度洋亚南极模态水潜沉区存在差异,混合层侧向输入是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在历史模拟和两种情景试验中,东南印度洋亚南极模态水均呈现出潜沉率和体积减小、温度升高、盐度和密度降低的趋势。其中,在高强迫情景下,变化趋势最大,中等强迫情景次之,历史模拟中的变化趋势最小。这表明,辐射强迫越强,东南印度洋海表温度升高和淡水输入增加的趋势越大,导致混合层变浅及其南北梯度减小的趋势越快,东南印度洋亚南极模态水潜沉率、体积和性质变化的趋势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东南印度洋 亚南极模态水 潜沉率 气候变化 情景试验
下载PDF
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形成区海洋涡旋对冬季垂直混合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潘爱军 刘秦玉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523-1530,共8页
利用国际ARGO观测中心2001年2~3月在黑潮再循环环流圈投放的浮标资料, 结合TRMM观测的海表温度资料和T/P-ERS卫星高度计资料, 分析了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形成区海洋涡旋对冬季上混合层的影响. 反气旋式暖涡增强了冬季局地的垂向... 利用国际ARGO观测中心2001年2~3月在黑潮再循环环流圈投放的浮标资料, 结合TRMM观测的海表温度资料和T/P-ERS卫星高度计资料, 分析了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形成区海洋涡旋对冬季上混合层的影响. 反气旋式暖涡增强了冬季局地的垂向混合过程, 形成较深的混合层及温度跃层, 有助于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的形成. 发现上世纪90年代, 96~98年对应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形成区的黑潮及黑潮延伸体海区的涡旋活动以气旋式冷涡为主, 较多的气旋式冷涡有效抑制了冬季上层海洋的垂向混合过程; 而93~95年则相反, 较多的反气旋式暖涡加强了冬季上层海洋的垂向混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 海洋涡旋 垂直混合 黑潮延伸体 混合层
原文传递
海洋涡旋在模态水形成与输运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丽晓 刘秦玉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83-898,共16页
模态水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海洋次表层的高分辨率观测,对空间尺度为百公里的海洋中尺度涡旋如何影响空间尺度大于千公里的模态水的认识仍然欠缺。为了解决这一科学难题,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实施了一次成功的海上... 模态水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海洋次表层的高分辨率观测,对空间尺度为百公里的海洋中尺度涡旋如何影响空间尺度大于千公里的模态水的认识仍然欠缺。为了解决这一科学难题,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实施了一次成功的海上观测试验。系统梳理了基于该观测数据所发表的有关涡旋影响模态水潜沉和输运的主要研究成果:(1)捕捉并揭示了中尺度涡导致混合层水潜沉的过程和动力机制;(2)发现了中尺度涡携带模态水迁移的新路径;(3)阐明了模态水多核结构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揭示了黑潮延伸体海域中尺度涡旋影响大尺度模态水的物理本质,为该海域多时空尺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通过对该次观测试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得到了如下新的科学推论:海洋次中尺度过程对模态水的形成和耗散也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延伸体 海洋涡旋 模态水 潜沉与输运 多核结构
原文传递
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的两支东向逆流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薇 刘海龙 刘秦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11-820,共10页
分析SODA同化资料 ( 1 95 0~ 1 999年 )所描述的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表层—次表层的东向逆流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从气候平均场看 ,北太平洋副热带的东向流主要包括东、西两部分 ,其中 ,太平洋中部夏威夷岛西侧的东支逆流位置偏... 分析SODA同化资料 ( 1 95 0~ 1 999年 )所描述的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表层—次表层的东向逆流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从气候平均场看 ,北太平洋副热带的东向流主要包括东、西两部分 ,其中 ,太平洋中部夏威夷岛西侧的东支逆流位置偏南 ,强度夏季最大 ,春季最弱。海表风应力的旋度异常产生的Ekman抽吸是东支逆流形成的主要原因。位于西太平洋的西支逆流位置偏北 ,春季—夏季强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 副热带海区 逆流 副热带模态水 气候平均场
下载PDF
Habitat evaluation for target species following deep-water channel project in the Yangtze River
18
作者 徐宿东 李锐 殷锴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5年第4期559-565,共7页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a 12.5 m deepwater channel project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habitat evaluation of species in the engineered area. A coupled eco-hydrodynam...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a 12.5 m deepwater channel project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habitat evaluation of species in the engineered area. A coupled eco-hydrodynamic model, which combines a hydrodynamic model (ADCIRC) and a 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 model is developed for target fish (Coilia nasus) and benthos (Corbicula fluminea) in the Yangtze River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ecological changes and optimize the regulation scheme.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ilia nasus and Corbicula flumine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rget species and water environment factors is established. The verification results of tidal level, velocity and biological density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upling model performs well when predicting ecological suitability in the studied reg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a slight improvement in the potential habitat availability for the two species studied as the natural hydraulic conditions change after the deep-water channel regulation 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water channel project hydrodynamic model 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ecological engineering
下载PDF
Saline Water Irrigation Scheduling Through a Crop-Water-Salinity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a Soil-Water-Salinity Dynamic Model 被引量:16
19
作者 WANG Yang-Ren KANG Shao-Zhong +2 位作者 LI Fu-Sheng ZHANG Lu ZHANG Jian-Hua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03-317,共15页
Using a crop-water-salinity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a soil-water-salinity dynamic model, optimal irrigation scheduling was developed to maximize net return per irrigated area. Plot and field experiments were used to o... Using a crop-water-salinity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a soil-water-salinity dynamic model, optimal irrigation scheduling was developed to maximize net return per irrigated area. Plot and field experiments were used to obtain the crop water sensitivity index, the salinity sensitivity index, and other parameters. Using data collected during 35 years to calculate the 10-day mean precipitation and evaporation, the variation in soil salinity concentrations and in the yields of winter wheat and cotton were simulated for 49 irrigation scheduling that were combined from 7 irrigation schemes over 3 irrigation dates and 7 salinity concentrations of saline irrigation water (fresh water and 6 levels of saline water). Comparison of predicted results with irrigation data obtained from a large area of the field showed that the model was valid and reliab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vestment cost of the irrigation that employed deep tube wells or shallow tube wells, a saline water irrigation schedule and a corresponding strategy for groundwat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were proposed. For wheat or cotton, if the salinity concentration was higher than 7.0 g L-1 in groundwater, irrigation was needed with only fresh water; if about 5.0 g L-1, irrigation was required twice with fresh water and once with saline water; and if not higher than 3.0 g L-1, irrigation could be solely with saline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water-salinity production function irrigation scheduling saline water irrigation water-salinity dy- namic model
下载PDF
The South Pacific Subtropical Mode Water in the Tasman Sea 被引量:2
20
作者 HU Haibo LILT Qinyu +1 位作者 LIN Xiaopei LIU Wei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7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From the synopical CTD sections in the WOCE PR11 repeated cruises, the South Pacific Subtropical Mode Water (SPSTMW) has been identified in the region of the Tasman Front Extension (TFE) around 29?S to the east of Aus... From the synopical CTD sections in the WOCE PR11 repeated cruises, the South Pacific Subtropical Mode Water (SPSTMW) has been identified in the region of the Tasman Front Extension (TFE) around 29?S to the east of Australia. In the depth range of 150-250 m, the SPSTMW appears as a thermostad with vertical temperature gradient lower than 1.6℃(100 m)-1 and a tem- perature range of 16.5-19.5℃ and as a pycnostad with PV lower than 2×10-10 m-1 s-1 and a potential density range of 25.4-26.0 kg m-3. Like the subtropical mode waters in the North Atlantic and North Pacific, the formation of the SPSTMW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vective mixing during the austral wintertime as manifested from the time series of the Argo floats. And cold water entrains into the mixed layer with the deepening mixed layer from September to the middle of October. During the wintertime formation process, mesoscale eddies prevailing in the TFE reg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PSTMW formation, and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SPSTMW distribution in the next year. The deeper (shallower) mixed layer in wintertime, consistent with the depressed (uplifted) permanent thermocline, is formed by the anticyclonic (cyclonic) eddies, and the substantial mode water thicker than 50 m is mainly found in the region of the anticyclonic eddies where the permanent thermocline is deeper than 45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TMW PR11 repeated cruises Argo floats EDD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