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既有底框砖房组合加固方法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1
作者 荆鑫 尹保江 +3 位作者 程绍革 李建赢 宗立阳 丁相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3,共10页
针对一些临街商住建筑和自建房,提出在既有底框砖房的底层增设砖抗震墙与内置门式刚架的组合加固方法,设计并制作了两个1∶2缩尺底框砖房模型,进行了加固和非加固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基于试验现象和数据,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结构... 针对一些临街商住建筑和自建房,提出在既有底框砖房的底层增设砖抗震墙与内置门式刚架的组合加固方法,设计并制作了两个1∶2缩尺底框砖房模型,进行了加固和非加固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基于试验现象和数据,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结构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等。结果表明,采用组合加固方法后,结构自振周期减小、阻尼比增大、底层塑性变形集中和平面扭转效应明显减小,显著提升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底框砖房 组合加固法 门式刚架 模拟地震振动试验
下载PDF
大型超高钢结构电视塔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何敏娟 梁峰 马人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0,共4页
通过对大型超高钢结构电视塔1/40整体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测试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在8度多遇、8度基本以及8度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阻尼比、频率变化和塔楼顶部位移,并根据试验结果和相似理论,分析了原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试... 通过对大型超高钢结构电视塔1/40整体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测试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在8度多遇、8度基本以及8度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阻尼比、频率变化和塔楼顶部位移,并根据试验结果和相似理论,分析了原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原型结构前三阶自振频率为0.303 Hz(X向平动)、0.317 Hz(Y向平动)和0.625 Hz(扭转),对应的振型周期依次为3.3 s、3.15 s和1.6 s,其扭转周期与前两阶平动周期的比值分别为0.48和0.51,且在8度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为1/807和1/99,表明原型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较好,能够抵抗所在地区设防烈度下各水准地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电视塔 模拟地震振动试验 动力特性 动力反应 抗震性能
下载PDF
某高位转换框支剪力墙超限高层结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栋 卢文胜 吕西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42-149,共8页
某高位转换框支剪力墙超限高层结构,在5层设箱式转换层,其下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其上为剪力墙结构,因部分剪力墙结构不落地而形成竖向刚度不连续的结构体系。对该结构体系的特点、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方案的设定、材料的选取、动力相似关... 某高位转换框支剪力墙超限高层结构,在5层设箱式转换层,其下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其上为剪力墙结构,因部分剪力墙结构不落地而形成竖向刚度不连续的结构体系。对该结构体系的特点、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方案的设定、材料的选取、动力相似关系的确定以及模型结构的简化设计进行了介绍。测试了1/20整体模型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在8度多遇、基本和罕遇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位移和应变反应等,研究了模型结构的破坏机理和破坏模式,并根据试验结果,用相似关系原理得到了原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层间位移、楼层剪力等动力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前3阶振型频率分别为5.101 Hz(X向平动)、5.466 Hz(Y向平动)和7.652 Hz(整体扭转),原型结构对应的前3阶振型周期分别为1.456 s、1.362 s和0.970 s,扭转为主第一周期与平动为主第一周期之比为0.66。在8度罕遇水准地震作用下,原型结构框支层、转换层和转换层以上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1/805、1/317和1/145,框支柱及转换梁等构件完好,可见该结构布置合理,整体结构抗震性能较好,能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之抗震设防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高位转换 模拟地震振动试验 地震反应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多层单排配筋剪力墙结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曹万林 杨兴民 +2 位作者 张建伟 杨亚彬 董宏英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16-1523,共8页
为了研究多层单排配筋剪力墙住宅结构,分析单排配筋混凝土剪力墙与双排配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差异,设计制作了一个1∶4缩尺的4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模型,该模型的一侧墙体配筋为双排钢筋,另一侧墙体配筋为单排钢筋.对其进行了模... 为了研究多层单排配筋剪力墙住宅结构,分析单排配筋混凝土剪力墙与双排配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差异,设计制作了一个1∶4缩尺的4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模型,该模型的一侧墙体配筋为双排钢筋,另一侧墙体配筋为单排钢筋.对其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其动力特性以及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破坏形态.试验表明,单排配筋剪力墙平面内的抗震性能好于双排配筋剪力墙,由于单排配筋翼缘和腹板的共同工作,其平面外性能与双排配筋剪力墙差异不大,单排配筋剪力墙可用于7度和8度区多层剪力墙住宅结构的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单排配筋 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抗震性能 模拟地震振动试验
下载PDF
特别不规则体型高层钢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晓 王翠坤 +1 位作者 赵鹏飞 牟在根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555-558,548,共5页
通过对一特别不规则体型高层钢结构进行了1/12整体模型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测试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阻尼比及其在7度多遇、7度基本、7度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和位移反应等,并根据试验结果和相似理论,推导、分析了原型结构的地... 通过对一特别不规则体型高层钢结构进行了1/12整体模型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测试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阻尼比及其在7度多遇、7度基本、7度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和位移反应等,并根据试验结果和相似理论,推导、分析了原型结构的地震反应。最后对原型结构的抗震设计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钢建筑 模拟地震振动试验 地震反应 阻尼比
下载PDF
三层钢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及性能分析
6
作者 施杰 田石柱 《四川建材》 2024年第2期56-57,共2页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根据相关规范对原型三层三跨两榀钢框架进行1/10非完全缩尺,施加三种地震波输入振动台使钢框架结构进行振动获取其加速度、位移和应变动力响应并进行抗震性能分析,为后续研究结构...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根据相关规范对原型三层三跨两榀钢框架进行1/10非完全缩尺,施加三种地震波输入振动台使钢框架结构进行振动获取其加速度、位移和应变动力响应并进行抗震性能分析,为后续研究结构抗震中结构参数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地震模拟振动试验 数值模拟对比 抗震性能分析
下载PDF
立式储罐滚动隔震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孙建刚 崔利富 +2 位作者 王振 刘伟兵 李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101,共10页
为了降低强震作用下立式储罐的地震响应,根据机械动力学原理设计了滚动隔震装置,同时,根据相似比理论设计了原型为1 000 m3储罐的1∶4缩尺滚动隔震储罐模型。选取3条位移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对滚动隔震储罐模型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 为了降低强震作用下立式储罐的地震响应,根据机械动力学原理设计了滚动隔震装置,同时,根据相似比理论设计了原型为1 000 m3储罐的1∶4缩尺滚动隔震储罐模型。选取3条位移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对滚动隔震储罐模型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滚动隔震后结构体系的基本周期被拉大,避开了地震动的卓越频率;滚动隔震后沿罐壁高度方向加速度峰值降低明显,减震率最高可达75%;罐壁环向应力在储罐的底部和中上部最大,轴向应力在储罐的底部最大,隔震后均有较大降低,隔震效果明显;不同地震动的隔震效果不同,El Centro波的隔震效果最好,同种地震动作用下随着地震能量的加大,隔震效果降低;滚动隔震不能有效降低晃动波高。建议实际工程应采取控制晃动波高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储罐 滚动隔震 地震模拟振动试验 位移地震激励 地震响应
下载PDF
TRIZ冲突解决原理在汽车振动模拟试验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学军 杨剑虹 张会彦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第8期5-6,共2页
介绍了TRIZ理论的核心冲突解决原理及其应用过程,在汽车振动模拟试验中的应用,应用该理论中的39个工程参数、阿奇舒勒冲突矩阵和40个发明原理进行了汽车振动模拟试验中测试时间与精度一对技术冲突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TRIZ 冲突解决原理 工程参数 冲突矩阵 发明原理 汽车振动模拟试验
下载PDF
立式浮顶储罐并联基础隔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建刚 崔利富 +2 位作者 王振 刘伟兵 李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5-131,共7页
立式浮顶储罐在强震作用下会发生罐壁屈曲、卡顶、浮顶下沉等震害。为降低储罐地震响应,以1 000 m3储罐为原型,按1:5的几何相似比设计缩尺模型,并以隔震周期为0.5 s进行并联隔震装置设计,给出其力学本构关系。采用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方... 立式浮顶储罐在强震作用下会发生罐壁屈曲、卡顶、浮顶下沉等震害。为降低储罐地震响应,以1 000 m3储罐为原型,按1:5的几何相似比设计缩尺模型,并以隔震周期为0.5 s进行并联隔震装置设计,给出其力学本构关系。采用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方法,选取四种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动对模型罐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隔震层顶部加速度卓越频率有所降低,周期延长;隔震后储罐加速度、层间位移及动应力地震响应明显降低,但晃动波高有所放大;三向地震激励与单向地震激励相比,加速度地震响应明显放大,对晃动波高影响较小。建议储罐抗震减震设计时应考虑三向地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浮顶储罐 并联基础隔震 模拟地震振动试验 三向地震激励 地震响应
下载PDF
农村房屋新型隔震与抗震砌体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10
作者 曹万林 周中一 +2 位作者 王卿 董宏英 张建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9-213,共5页
为提高农村房屋的抗震减震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基础滑移隔震构造的砌体房屋和一种异形保温砌块带构造柱砌体房屋,并均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进行了4个农村房屋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模型包括:1个基础滑移隔震砌体房屋和... 为提高农村房屋的抗震减震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基础滑移隔震构造的砌体房屋和一种异形保温砌块带构造柱砌体房屋,并均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进行了4个农村房屋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模型包括:1个基础滑移隔震砌体房屋和1个对比的抗震房屋;1个异形保温砌块带构造柱砌体房屋和1个对比的普通保温砌块砌体房屋。通过试验,研究了基础滑移隔震结构的工作机制,分析了抗震结构的抗倒塌能力与墙体破坏过程。研究表明:提出的基础滑移隔震结构,构造简单,造价低廉,工作可靠,当峰值加速度为0.1g时滑移隔震系统便可启动,可显著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异形保温砌块带构造柱砌体房屋与普通保温砌块砌体房屋相比,其承载力高,刚度退化慢,延性较好,综合抗震能力显著提高。本文研发的新型基础滑移隔震砌体结构和异形保温砌块砌体结构,适于农村房屋的建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房屋 基础滑移隔震 异形保温砌块 砌体结构 模拟地震振动试验
下载PDF
高层钢筋混凝土斜交网格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思凝 郭迅 刘红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7-132,共6页
为对高层钢筋混凝土斜交网格结构的破坏机理及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对一高层钢筋混凝土斜交网格建筑进行了1/25的模型模拟振动台试验。在试验中针对模型进入非线性后,相似关系中的弹性模量比并非定值的问题,采用了分级相似关系,使试验... 为对高层钢筋混凝土斜交网格结构的破坏机理及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对一高层钢筋混凝土斜交网格建筑进行了1/25的模型模拟振动台试验。在试验中针对模型进入非线性后,相似关系中的弹性模量比并非定值的问题,采用了分级相似关系,使试验结果能更贴近原型反应。研究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在不同地震烈度作用下的加速度反应及关键位置的应变变化情况,探究造成结构破坏的原因,找出模型结构破坏的薄弱环节。根据斜交网格结构的受力特点,结合模型破坏形态,总结高层钢筋混凝土斜交网格建筑的优缺点,并为高层斜交网格建筑的平面形式设计及材料选择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高层斜交网格结构 地震模拟振动试验 分级相似关系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土-结构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模型简化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艳茹 苗崇刚 戴君武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2-108,共7页
考虑到地震模拟振动台本身的承载能力限制、土体及边界条件模拟的复杂性、模型缩尺比例不能过小等因素,提出了一种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中简化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方法,并以某海上高耸塔结构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利用有限元软件... 考虑到地震模拟振动台本身的承载能力限制、土体及边界条件模拟的复杂性、模型缩尺比例不能过小等因素,提出了一种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中简化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方法,并以某海上高耸塔结构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利用有限元软件ETABS9.0.0建立了两个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模型A)和简化模型(模型B)。其中,模型B上部结构与模型A相同,通过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反复调整基础结构形式,使两个模型的上部结构地震反应相同。调整得到的模型B,即为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简化模型,可为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相互作用 地震模拟振动试验 高耸塔结构 简化方法
下载PDF
广州新电视塔整体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潘汉明 周福霖 梁硕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8-85,共8页
广州新电视塔塔高610m,由一座高达454m的主塔和一个高156m的天线桅杆构成,建成后将是世界第一高电视塔。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试验室设计了一个1/50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多种地震波的49种工况下的振动台试验。测试了模型结构的动... 广州新电视塔塔高610m,由一座高达454m的主塔和一个高156m的天线桅杆构成,建成后将是世界第一高电视塔。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试验室设计了一个1/50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多种地震波的49种工况下的振动台试验。测试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阻尼比及其各种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位移、扭转和应变反映,分析了模型结构的破坏情况,并根据试验结果和相似理论,研究了原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结构第1阶、第2阶振型频率与原型结构计算换算频率相差15%―18%左右,第3阶、第4阶频率相差30%左右,其对应阻尼比依次为3.317%、2.277%、1.555%和1.259%,其扭转、平动第一周期比为0.211,且在多遇、设防烈度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平均分别为1/320、1/154和1/72,显示结构在经历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后,结构总体上满足设计目标的抗震设防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新电视塔 高耸结构 模拟地震振动试验 人工地震波 模态分析
下载PDF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抗震分析与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欢军 王斌 +1 位作者 吕西林 陈云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8,37,共7页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造型和结构体系独特,主体结构为4个钢筋混凝土筒体加组合楼盖,筒体间楼盖向上层层展开出挑,呈四棱台斗冠状。倒梯形的建筑造型使上部楼层的转动惯量增大,导致结构的第一振型为扭转振型,不满足现行高层结构设...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造型和结构体系独特,主体结构为4个钢筋混凝土筒体加组合楼盖,筒体间楼盖向上层层展开出挑,呈四棱台斗冠状。倒梯形的建筑造型使上部楼层的转动惯量增大,导致结构的第一振型为扭转振型,不满足现行高层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为了研究该结构的抗震性能,检验和改进结构设计,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整体结构进行了抗震分析,同时又进行了比例为1/27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计算结果表明,虽然中国馆的第一振型为扭转,但结构的扭转反应不大,和振动台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原型分析和模型试验表明结构的损伤发展符合预期的破坏形式,能够满足预定的抗震设防目标。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改进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振型 抗震分析 模拟地震振动试验 地震损伤
下载PDF
地震导致山体变形破裂机制地质力学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向宁 王兰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340,共8页
地震导致山体变形破裂是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文中通过一些典型实例的地质分析,总结归纳了高地震烈度区山体变形破裂失稳有一定代表性的倾外层状体斜坡滑坡型、高陡块(层)状体斜坡崩塌型、软弱基座体斜坡滑坡型等3种典型性地质力学模式... 地震导致山体变形破裂是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文中通过一些典型实例的地质分析,总结归纳了高地震烈度区山体变形破裂失稳有一定代表性的倾外层状体斜坡滑坡型、高陡块(层)状体斜坡崩塌型、软弱基座体斜坡滑坡型等3种典型性地质力学模式。自主创新研制、设计、探索了一套振动条件下地质力学模拟试验的设备模型和方法,并对3种典型性地质力学模型进行机制模拟试验。通过变形破裂演化过程模拟再现试验,从中揭示出一些振动条件下变形破裂的典型迹象和重要证据,充分再现了典型地震失稳机制的形成条件、相关性因素以及演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提供科学可靠的试验数据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震烈度区 山体变形破裂机制 地质力学模式 振动模拟试验
下载PDF
钢隔震墩框架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尚守平 罗惟贤 +1 位作者 王振 肖逸夫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43-2051,共9页
针对广大村镇地区多层框架房屋抗震需求的现状,根据隔震理论,提出一种新型钢隔震墩。以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钢隔震墩作为框架结构隔震装置,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通过在振动台台面及各层楼板布置拾振器测得各... 针对广大村镇地区多层框架房屋抗震需求的现状,根据隔震理论,提出一种新型钢隔震墩。以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钢隔震墩作为框架结构隔震装置,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通过在振动台台面及各层楼板布置拾振器测得各部分加速度及位移时程关系,分析上部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及隔震墩的隔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加速度峰值的地震波输入下,框架一层底板输出的加速度峰值较台面输入加速度峰值降低约50%~75%,2层顶板与1层底板的相对位移最大值为0.90mm。向钢隔震墩内灌注沥青油膏后,上部框架层间位移进一步减小。钢隔震墩用于框架结构时隔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钢隔震墩 地震模拟振动试验 隔震效果
下载PDF
RC框架-格构混凝土填充墙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立红 唐柏赞 陈军法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33-737,共5页
水泥聚苯模壳格构混凝土填充墙体是一种集保温、阻燃、经济于一体的新型墙体,本文对一栋1:1比例单层足尺钢筋混凝土框架-水泥聚苯模壳格构混凝土填充墙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高宽比大... 水泥聚苯模壳格构混凝土填充墙体是一种集保温、阻燃、经济于一体的新型墙体,本文对一栋1:1比例单层足尺钢筋混凝土框架-水泥聚苯模壳格构混凝土填充墙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高宽比大于2的纵墙平面内呈弯剪破坏,高宽比为1的横墙则为剪切破坏。按模型设计的不同连接方式,都能保证填充墙与框架的协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格构填充墙结构 抗震能力 模拟地震振动试验
下载PDF
刚性滑板-复位橡胶免承压支座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武杰 赖正聪 +3 位作者 封云龙 白羽 周立超 张田庆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08-117,181,共11页
研发了一种新型自复位滑移摩擦隔震支座,该支座竖向支承和水平复位元件相互独立分离,摩擦耗能和自复位功能分别由刚性滑块和弹性橡胶完成。阐述了该支座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提出并检验了该型支座的理论恢复力模型。设计并制作了3层装配... 研发了一种新型自复位滑移摩擦隔震支座,该支座竖向支承和水平复位元件相互独立分离,摩擦耗能和自复位功能分别由刚性滑块和弹性橡胶完成。阐述了该支座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提出并检验了该型支座的理论恢复力模型。设计并制作了3层装配式钢框架足尺模型,选用2条天然波及1条人工波,对基础隔震及非隔震结构进行7度(0.15g)多遇、设防及罕遇地震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支座的各组成部分本构关系独立明确、传力路径清晰,便于组装更换;采用该支座的隔震结构在各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明显小于非隔震结构,隔震效果随试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大而趋于显著;隔震层滞回曲线饱满,可有效吸收耗散地震能量,各支座始终保持较好的竖向稳定性,未出现倾覆提离现象,震后结构隔震层复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滑移摩擦支座 自复位 足尺模型 地震模拟振动试验
下载PDF
冲击荷载诱发的环境振动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斌 杨彪 张凤亮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41-947,共7页
冲击荷载诱发的环境振动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大型冲压机械在其运行过程中会对基础产生较大的冲击荷载,经基础和土介质向外传播,可能引起附近的地基及其他建筑结构产生振动,从而影响一些精密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基于一例大型冲压车... 冲击荷载诱发的环境振动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大型冲压机械在其运行过程中会对基础产生较大的冲击荷载,经基础和土介质向外传播,可能引起附近的地基及其他建筑结构产生振动,从而影响一些精密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基于一例大型冲压车间环境振动的预测分析,给出了一套预测车间在冲压设备运行过程中诱发环境振动的实用方法。首先进行现场模拟振动试验,得出冲击振动在土体中的传播衰减规律。建立相应的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校准土体的力学模型和计算参数。结合同类冲压车间的实测结果,确定振源的振动大小。最后建立车间基础-土体-受振基础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分析预测冲压机械诱发环境振动及其在土体中的传播衰减规律,讨论环境振动对附近精密仪器设备的影响,以确保精密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振动 冲击荷载 预测分析 模拟振动试验 土-结构相互作用
下载PDF
特高压TYD1000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抗震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卢智成 邱宁 +3 位作者 程永锋 钟珉 孙宇晗 鲁先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694-3701,共8页
为了准确评估特高压电气设备的抗震能力,依据特高压电气设备的试验方法,利用地震模拟振动台对特高压TYD1000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过程中测量了设备多个关键部位的地震响应,包括加速度、应力(或应变),并比较分析了试... 为了准确评估特高压电气设备的抗震能力,依据特高压电气设备的试验方法,利用地震模拟振动台对特高压TYD1000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过程中测量了设备多个关键部位的地震响应,包括加速度、应力(或应变),并比较分析了试验前后设备结构动力特性的变化,包括基频和阻尼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地震波激励作用下,特高压互感器中瓷套与金属法兰之间连接的水泥胶装部位出现塑性变形或损伤,导致该设备动力特性在试验前后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设备地震响应呈现非线性变化关系。因此,对该类型设备进行抗震能力评估时,非线性特征作为1项重要因素需要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瓷套 抗震能力 地震模拟振动试验 非线性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