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4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波函数模方逐步归一化修正的注记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忠源 吴承埙 丁培柱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31-432,共2页
采用RK法和逐步归一化修正计算了一个简单例子,结果表明,归一化修正虽能使波函数模方保持归一,但其它物理量如能量和态的布居几率仍不合理,甚至变得更坏。
关键词 波函数模方 归一化修正 量子系统 量子力学
下载PDF
量子力学波函数模方的实验测定
2
作者 陈学俊 郑延友 +1 位作者 唐应武 王岩 《物理与工程》 1993年第3期1-9,共9页
实验上测定量子力学波函数模方问题是新近兴起的一个前沿课题,也是量子力学发展过程中值得赞赏的一个新进展,从现有的情况看,在原子分子层次内,这种实验是相当成功的;在原子核层次内,这种实验也基本上是成功的.预计,这一研究将极大地促... 实验上测定量子力学波函数模方问题是新近兴起的一个前沿课题,也是量子力学发展过程中值得赞赏的一个新进展,从现有的情况看,在原子分子层次内,这种实验是相当成功的;在原子核层次内,这种实验也基本上是成功的.预计,这一研究将极大地促进量子力学的发展,产生量子力学的一个新分支:实验量子力学,本文对实验测定量子力学波函数模方的原理、方法和进展作了简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方 原子单位 动量表象 原子分子 工科物理 束缚态 宏观量子现象 微分截面 氢原子 原子核物理
下载PDF
基于Smart3D及模方的实景三维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红梅 路元 《广东水利水电》 2023年第6期77-81,88,共6页
运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Smart3D三维建模技术和模方修模技术构建了水资源A2标的电子沙盘和智慧工地等实景三维模型,解决了空中三角测量计算失败的问题,删除了悬浮物,修复植被拉花,道路及水面凹凸不平,空洞等模型缺陷。最终构建了满足... 运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Smart3D三维建模技术和模方修模技术构建了水资源A2标的电子沙盘和智慧工地等实景三维模型,解决了空中三角测量计算失败的问题,删除了悬浮物,修复植被拉花,道路及水面凹凸不平,空洞等模型缺陷。最终构建了满足项目需求的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并形成了一整套技术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rt3D 模方 实景三维 电子沙盘
下载PDF
基于模方迭代算法的惯组参数辨识研究
4
作者 李金钊 莫营 李渤通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2年第5期127-132,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为减少在参数辨识技术中对转台的依赖,采用模方迭代法对惯组参数进行辨识。首先建立惯组系统的误差模型;然后,利用模方迭代辨识技术对惯组参数进行辨识,包括模方迭代算法原理的阐述以及标定过程的设计;最后,对传统标定方法和... 本文研究了为减少在参数辨识技术中对转台的依赖,采用模方迭代法对惯组参数进行辨识。首先建立惯组系统的误差模型;然后,利用模方迭代辨识技术对惯组参数进行辨识,包括模方迭代算法原理的阐述以及标定过程的设计;最后,对传统标定方法和本文所采用的标定方法进行实验对比,证明模方迭代辨识法在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辨识 惯组系统 模方迭代算法
下载PDF
伊顿模方系列添新 多机柜方案“再升级”
5
《电气应用》 2016年第17期2-2,共1页
随着IT技术与各领域用户业务日益走向深度融合,针对机房建设的特殊应用需求也不断增长。中小企业用户基于自身规摸、资金实力以及业务持续增长等因素,针对机房基础设施设备和解决方案的应用也具有特殊需求,它们需要以高效率、省空间和... 随着IT技术与各领域用户业务日益走向深度融合,针对机房建设的特殊应用需求也不断增长。中小企业用户基于自身规摸、资金实力以及业务持续增长等因素,针对机房基础设施设备和解决方案的应用也具有特殊需求,它们需要以高效率、省空间和灵活扩容为出发点,建设更适合中小行业用户日常应用、灵活高效的现代化机房。伊顿摸方系列解决方案.是伊顿根据中小行业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在2015年推向市场的中小型机房一体化解决方案。近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顿 机房建设 中小型机 模方 中小企业用户 机柜 一体化解决 用户业务 日常应用 持续增长
下载PDF
基于两模两方模式的变应性鼻炎方证相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敏 周刚 +1 位作者 李晓莉 王庆国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方证相应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对策,为方证相应科学内涵的揭示寻求新方法。[方法]回顾方证相应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变应性鼻炎为例,分析代表不同治法的小青龙汤和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该病实验研究的现状,进一步提出两模两方的研... [目的]探讨方证相应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对策,为方证相应科学内涵的揭示寻求新方法。[方法]回顾方证相应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变应性鼻炎为例,分析代表不同治法的小青龙汤和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该病实验研究的现状,进一步提出两模两方的研究方法。[结果]建立变应性鼻炎单纯和阳虚复合性动物模型,通过检测Th1/Th2平衡漂移方向来判断两种模型正邪盛衰的程度,用单纯散寒的小青龙汤与温经散寒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对不同AR模型进行交叉干预,能够对病机治法一致与否的客观疗效进行验证。[结论]"两模两方"有助于揭示方药与病证之间的关联度大小,能够突出中医学思维特征与现代科学设计融合的特色,是方证关系研究的最新实验模式。这种研究思路是深化方证相应研究的必然要求,以该模式开展变应性鼻炎相关研究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麻黄附子细辛汤 小青龙汤 证相应
下载PDF
板坯形状对方截面无模旋压轴向可旋深度的影响
7
作者 贾震 李研 +2 位作者 韩志仁 肖咏 范作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262-2267,共6页
利用实验方法对比了方形和圆形板坯形状对方截面无模旋压轴向可旋深度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首先采用确定初始步长的方法推导了可无限扩展的方截面旋轮路径公式,在此基础上分别模拟了方形和圆形板坯的无模旋压过程,并... 利用实验方法对比了方形和圆形板坯形状对方截面无模旋压轴向可旋深度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首先采用确定初始步长的方法推导了可无限扩展的方截面旋轮路径公式,在此基础上分别模拟了方形和圆形板坯的无模旋压过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然后提出了轴向可旋深度的评估方法,并以此为判据,对比分析了同轴向旋压深度下圆形和方形板坯工况的后续可旋性,发现方形板坯工况优于圆形板坯工况,进而揭示其机理为:方形板坯工况旋压过程中剩余法兰形状与旋轮路径切合性较好,促进了金属径向流动均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面无旋压 板坯形状 轴向可旋深度 金属流动
下载PDF
镶块式六方模中六方镶块的设计方法
8
作者 朱玉林 李永红 《紧固件技术》 1993年第4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螺母 冷镦 镶块式 镶块
下载PDF
六方切边模的冷挤压成形工艺
9
作者 杨宏芳 赫万奇 《紧固件技术》 1999年第1期4-5,共2页
关键词 紧固件 切边 冷挤压
下载PDF
六方切边模有限元的分析
10
作者 M.康迈克.J.莫芬恩 左小琴 《紧固件技术》 2003年第3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切边 有限元分析 冷镦 紧固件
下载PDF
基于发射车摇架的弹载捷联惯组标定方法
11
作者 李光春 光星星 +1 位作者 苏沛东 陈为海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8-173,共6页
基于发射车摇架,提出一种弹载捷联惯性组件标定方法。在摇架转动自由度范围内,引入发射车小横滚角,实现用5位置法惯组误差参数的全辨识,并用模方逼近法改进刻度因子的辨识,以保证标定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标定方法,保证了弹体捷... 基于发射车摇架,提出一种弹载捷联惯性组件标定方法。在摇架转动自由度范围内,引入发射车小横滚角,实现用5位置法惯组误差参数的全辨识,并用模方逼近法改进刻度因子的辨识,以保证标定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标定方法,保证了弹体捷联惯组标定精度,降低了对高精度标定转台的依赖,为野外弹载惯组的日常维护提供了安全可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组 位置标定法 发射车摇架 横滚角 模方逼近
下载PDF
求解矩阵方程的一种新方法
12
作者 朴春俊 刘福才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01年第4期15-16,共2页
如果在矩阵方程中 ,矩阵A是稳定矩阵 ,则f(P) =‖PA +A′P +Q‖2 →minimun .最小。本文利用该原理解矩阵方程。
关键词 模方 矩阵 李雅普诺夫函数 迭代
下载PDF
关于球Bessel方程本征值问题的几个重要结果
13
作者 吕金城 原新生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5,共3页
主要讨论了球Bessel方程在一般区间上的本征值问题,特别是方程在更为一般的第三边界条件下的本征值问题。首先说明了该问题是自共轭本征值问题,然后利用自共轭本征值问题的性质,给出了该问题确定本征值的特征方程和本征函数,并利用球Bes... 主要讨论了球Bessel方程在一般区间上的本征值问题,特别是方程在更为一般的第三边界条件下的本征值问题。首先说明了该问题是自共轭本征值问题,然后利用自共轭本征值问题的性质,给出了该问题确定本征值的特征方程和本征函数,并利用球Bessel函数与半奇数阶Bessel函数的关系计算了本征函数的模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Bessel 本征值问题 本征函数 模方
下载PDF
一类矩阵微分方程的Magnus级数解法
14
作者 林敏 陈建华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30-33,共4页
本文基于矩阵微分方程的Magnus级数解法,给出了三种实用的Magnus级数方法,并且证明了对一类常见的微分方程,上述三种方法是模方守恒和辛积守恒的.
关键词 矩阵微分 Magnus级数 模方守恒 辛积守恒
下载PDF
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及不同软件修模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立波 黄文骞 +2 位作者 石志远 胡泽群 李泽宇 《地理空间信息》 2023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为构建精细化的实景三维模型,三维建模及模型修饰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针对建模软件自动生成的三维模型效果欠佳的现状,总结分析了实景三维模型的常见问题,包括三维模型破洞、悬浮物、移动物体异常匹配、规则物体变形4个方面的内容,利... 为构建精细化的实景三维模型,三维建模及模型修饰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针对建模软件自动生成的三维模型效果欠佳的现状,总结分析了实景三维模型的常见问题,包括三维模型破洞、悬浮物、移动物体异常匹配、规则物体变形4个方面的内容,利用3款不同的修模软件对模型常见问题进行修复,从修模方法与效果、软件功能、使用便捷性及处理效率等方面对3款软件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软件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修模质量和效率,为实景三维模型问题的处理提供了解决思路,也为修模软件的选择提供了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 型修饰 软件 Dp-Modeler Meshmixer 模方
下载PDF
模尔外得公式及其应用
16
作者 周德明 《数学教学研究》 1991年第1期22-24,共3页
一、模尔外得公式设△ABC的三个内角为A、B、C,其对边分别为a、b、c,则 (a+b)/c=(cos(A-B)/2)/sinC/2,(a+b)/c=(sin(A-B)/2)/cosC/2称为模尔外得公式。证明由正弦定理,得 (a+b)/c=(2RsinA+2RsinB)/2RsinC=(sinA+sinB)/sinC =(2sin(A+B)/... 一、模尔外得公式设△ABC的三个内角为A、B、C,其对边分别为a、b、c,则 (a+b)/c=(cos(A-B)/2)/sinC/2,(a+b)/c=(sin(A-B)/2)/cosC/2称为模尔外得公式。证明由正弦定理,得 (a+b)/c=(2RsinA+2RsinB)/2RsinC=(sinA+sinB)/sinC =(2sin(A+B)/2cos(A-B)/2)/2sinC/2cosC/2=(cos(A-B)/2)/sinC/2。同理可证得 (a-b)/c=(sin(A-B)/2)/cosC/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定理 可证 尔求 当且仅当 模方 角形 珠角 原式 七甲 令式
下载PDF
时间相关外场中量子系统时间演化的辛格式 被引量:6
17
作者 石爱民 吴承埙 +1 位作者 周忠源 丁培柱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7-32,共6页
对显含时间的可分线性哈密顿系统构造了2阶模方守恒-辛格式和显式辛格式,并计算了1维有限宽无限深势阱中的电子与模拟激光场的相互作用,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为数值研究时间相关外场中的量子系统,特别是强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提供... 对显含时间的可分线性哈密顿系统构造了2阶模方守恒-辛格式和显式辛格式,并计算了1维有限宽无限深势阱中的电子与模拟激光场的相互作用,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为数值研究时间相关外场中的量子系统,特别是强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提供了合理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含时间哈密顿系统 模方守恒-辛格式 显式辛格式
下载PDF
优化算法的量子动力学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鹏 陈雅琴 +6 位作者 辛罡 焦育威 尹鑫钰 杨国松 周岩 穆磊 王方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288-296,共9页
对优化算法量子动力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简要快报.以动力学的视角来认识优化算法的迭代演化过程,建立了优化算法的量子动力学方程.以量子动力学方程为理论平台,利用目标函数的Taylor近似,剥离出了优化算法的基本迭代操作,并构造出了量子... 对优化算法量子动力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简要快报.以动力学的视角来认识优化算法的迭代演化过程,建立了优化算法的量子动力学方程.以量子动力学方程为理论平台,利用目标函数的Taylor近似,剥离出了优化算法的基本迭代操作,并构造出了量子动力学模型下优化算法的基本迭代过程.实验结果证明基本迭代过程具有良好的优化性能.优化算法的量子动力学证明了量子理论可以有效的描述优化问题和优化算法,并解决了长期以来优化算法领域缺乏完备理论基础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动力学 优化算法 薛定谔 波函数模方 基本迭代过程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for High⁃Throughput Elastic Modulus Measurement of Substrate⁃Supported Thin Films
19
作者 HAN Meidong LI Yu +1 位作者 ZOU Jinluo HE Wei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4年第5期555-563,共9页
Micro/nano-thin film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micro/nan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NEMS)and flexible electronics,and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 Micro/nano-thin film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micro/nan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NEMS)and flexible electronics,and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components.However,accurat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in films still faces challenges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film-substrate structure,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efficiency of traditional techniques is insufficient.In this paper,a high-throughput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in films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strain variance method,the feasibility of which is analyz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and the specific tensile configuration with array-distributed thin films is designed and optimized.Based on the str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ilm-substrate region and the uncoated region,the elastic modulus of multiple films is obtained simultaneously,and the influences of film width,spacing,thickness,and distribution on the measurement of elastic modulus are elucid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 in film width has a more obvious effect on the elastic modulus determination than film spacing and thickness,i.e.,the larger the film width is,the closer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to the theoretical value,and the change in calculation results tends to be stabilized when the film width increases to a certain length.Specifically,the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the elastic modulus of eight metal films on a polyimide(PI)substrate with a length of 110 mm and a width of 30 mm can be realized,and the testing throughput can be further increas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the substrate length.This study provides an efficient and low-cost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in films,which is expecte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hin film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THROUGHPUT thin films elastic modulus finite element method strain variance method
下载PDF
A Hybrid Dung Beet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ith Simulated Annealing for the Numerical Modeling of Asymmetric Wave Equations
20
作者 Wei Xu-ruo Bai Wen-lei +2 位作者 Liu Lu Li You-ming Wang Zhi-yang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513-527,618,共16页
In the generalized continuum mechanics(GCM)theory framework,asymmetric wave equations encompass the characteristic scale parameters of the medium,accounting for microstructure interactions.This study integrates two th... In the generalized continuum mechanics(GCM)theory framework,asymmetric wave equations encompass the characteristic scale parameters of the medium,accounting for microstructure interactions.This study integrates two theoretical branches of the GCM,the modified couple stress theory(M-CST)and the one-parameter second-strain-gradient theory,to form a novel asymmetric wave equation in a unified framework.Numerical modeling of the asymmetric wave equation in a unified framework accurately describes subsurface structures with vital implications for subsequent seismic wave inversion and imaging endeavors.However,employing finite-difference(FD)methods for numerical modeling may introduce numerical dispersion,adversely affecting the accuracy of numerical modeling.The design of an optimal FD operator is crucial for enhancing the accuracy of numerical modeling and emphasizing the scale effects.Therefore,this study devises a hybrid scheme called the dung beetle optimization(DBO)algorithm with a simulated annealing(SA)algorithm,denoted as the SA-based hybrid DBO(SDBO)algorithm.An FD operator optimization method under the SDBO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the numerical modeling of asymmetric wave equations in a unified framework.Integrating the DBO and SA algorithms mitigates the risk of convergence to a local extreme.The numerical dispersion outcomes underscore that the proposed SDBO algorithm yields FD operators with precision errors constrained to 0.5‱while encompassing a broader spectrum coverage.This result confirms the efficacy of the SDBO algorithm.Ultimately,the numerical modeling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new FD method based on the SDBO algorithm effectively suppresses numerical dispersion and enhances the accuracy of elastic wave numerical modeling,thereby accentuating scale effects.This result is significant for extracting wavefield perturbations induced by complex microstructures in the medium and the analysis of scale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DIFFERENCE Asymmetric wave equation Numerical modeling DBO algorithm SA algorith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