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诗歌意象的不确定性与模糊审美
被引量:9
- 1
-
-
作者
王长俊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91-96,共6页
-
文摘
诗歌意象常常没有确定的边界、性状和意义,显示出模糊性,对其所作的阐释往往带有随机性。诗歌意象的这种不确定因素,决定了诗歌审美是一种模糊审美。
-
关键词
诗歌意象
不确定
模糊审美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杨牧诗歌模糊审美的表现及特征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林平
-
机构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天府新论》
200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
文摘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杨牧 ,由于采用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之长 ,其诗歌具有模糊美的审美特征。杨牧诗歌模糊审美的表现及特征主要体现在 :返朴归真———约定的模糊美 ;想象联想———构思的模糊美 ;以约驭博———内容的模糊美 ;储蓄蕴藉———意蕴的模糊美 ;意象比拟———修辞的模糊美。
-
关键词
杨牧
诗歌
模糊审美
表现
特征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模糊审美:90年代小说的叙事风格
被引量:8
- 3
-
-
作者
黄发有
-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7-36,共10页
-
-
关键词
90年代小说
模糊审美
作家
主题意象
叙事风格
小说创作
欲望
作品
贾平凹
张承志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巧用模糊审美培养创新能力
- 4
-
-
作者
孙明生
-
机构
建水县建民中学
-
出处
《红河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3-86,共4页
-
文摘
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存在着许多模糊美的因素。文学形象本身具有间接性、意象性、概括性和模糊性的特征,使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产生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模糊审美正是利用文学语言信息的隐含性、间接性和解读信息的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对文本进行想象性再创造,从而实现个性化创造力培养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
-
关键词
模糊审美
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
教学方式
课程改革
实践能力
中学
素质教育
-
Keywords
appreciation of dim beauty
creative ability
reading text
individual character
course reform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浅谈文学模糊审美与翻译
- 5
-
-
作者
朱叶飞
-
机构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海外英语》
2012年第22期180-182,共3页
-
文摘
文学模糊已经成为文学的必然部分,但为什么文学模糊能产生审美,文学模糊审美与翻译之间有哪些联系,该文试着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证明其审美性,并通过读者,作者,文本,译者这四级来讨论其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
模糊审美
-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文艺创作中的模糊审美
- 6
-
-
作者
李建东
-
机构
新乡市社科联
-
出处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1-5,共5页
-
文摘
科学的界定与认知的模糊,任何时候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在具体学科上的运用。所谓模糊性就是事物在性态与类属上所具有的界限不确定、不清晰与不分明,从逻辑上来说,便是客观事物的内涵、外延现着“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模糊状态。事物中为什么会有这种模糊的现象呢?这是由于一切客观事物与思维现象本身就具有确定性与模糊性相统一的普遍特征。
-
关键词
文艺创作
模糊性
模糊审美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文学艺术作品
模糊处理
客观事物
模糊语言
创作心理
阿Q
-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英汉翻译的模糊性及翻译模糊性审美构成
- 7
-
-
作者
杨佑文
-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外语系
-
出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73-74,89,共3页
-
-
关键词
英汉翻译
模糊性
模糊审美评价
翻译标准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