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经网络LMBP算法的正则模糊文法推导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卓东 舒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65-67,共3页
用实时间回馈(RTRL)算法和实编码基因遗传(RCGA)算法训练二阶递归神经网络进行模糊文法推导,表现出了精度高的良好性能,但速度较慢。然而作为目前最快的递归神经网络算法Levenberg-Marquard(tLMBP)算法在模糊文法推导中的应用却很少引... 用实时间回馈(RTRL)算法和实编码基因遗传(RCGA)算法训练二阶递归神经网络进行模糊文法推导,表现出了精度高的良好性能,但速度较慢。然而作为目前最快的递归神经网络算法Levenberg-Marquard(tLMBP)算法在模糊文法推导中的应用却很少引起学者们的关注。通过实验对LMBP算法在正则模糊文法推导中的优势与缺陷等性能进行分析,实验显示了LMBP算法在模糊文法推导中的快速收敛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递归神经网络算法(LMBP) 模糊文法推导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任铃 张忠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第17期6-7,共2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评估复杂电力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在提出的算法中,可靠性表达式中的系数是通过模糊集理论来推导的。可靠性表达式中的系数由系统的割集数、前馈通道数和系统的连接能力决定。该算法实现了根据系统的运行数据...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评估复杂电力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在提出的算法中,可靠性表达式中的系数是通过模糊集理论来推导的。可靠性表达式中的系数由系统的割集数、前馈通道数和系统的连接能力决定。该算法实现了根据系统的运行数据和经验,对电力系统可靠性进行在线评估。此算法是通过详细的逻辑推导和精确的数据验证而得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性 模糊集理论 模糊推导方法
下载PDF
应用模糊模型预测高压电网中的闭合过电压
3
作者 刘粤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72-74,共3页
在接通较长的无负载支路时 ,会出现幅度较大的闭合过电压。本文利用前人得到的数据 ,设计了一些模糊规则 ,并以此建立了一个可以预测有关过电压信息的模糊模型 ,同时给出了应用该模型的两个例子。
关键词 模糊模型 高压电网 闭合过电压 并联补偿 闭合电阻 模糊集合 模糊推导 高压输变电线路 电压预测
下载PDF
一个基于流程的数据清洗框架的研究
4
作者 董明 张芸 曹渠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9期157-158,171,共3页
以往的数据清洗方法需要基于模式进行规则编码,费时、困难,而且后期难以修改规则。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似重复记录的消除框架,可以使用户在无需编码的条件下简单地完成数据清洗工作。该框架具有开放的算法库、函数库以及基于模糊规则和成... 以往的数据清洗方法需要基于模式进行规则编码,费时、困难,而且后期难以修改规则。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似重复记录的消除框架,可以使用户在无需编码的条件下简单地完成数据清洗工作。该框架具有开放的算法库、函数库以及基于模糊规则和成员函数的模糊推导系统,使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适用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框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清洗 重复记录 可扩展框架 模糊推导系统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MIMO雷达的距离-角度耦合去除新方法
5
作者 王久友 刘传保 张二伟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在MIMO雷达中使用频分复用波形时,波束合成后会产生距离-角度耦合现象。为保证MIMO雷达测角、测距的正确性,需通过波形设计、信号处理等手段消除该耦合的影响。针对当前研究在该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提出一种去除距离... 在MIMO雷达中使用频分复用波形时,波束合成后会产生距离-角度耦合现象。为保证MIMO雷达测角、测距的正确性,需通过波形设计、信号处理等手段消除该耦合的影响。针对当前研究在该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提出一种去除距离-角度耦合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先后发射顺序载频和逆序载频的两组正交波形,并对两组回波信号在时域进行复数相乘完成信号间的相位补偿,从而实现了数字波束合成后距离-角度耦合的消除。创新点在于推导出了频分复用MIMO雷达的模糊函数,给出了距离-角度耦合关系式,指出了距离-角度耦合的本质,并给出了一种有效的去除方法。通过仿真对该方法的探测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MIMO雷达处理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距离-角度耦合,同时还降低了距离副瓣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雷达 距离-角度耦合消除 系统模型 模糊函数推导 相位补偿 性能验证
下载PDF
Bottleneck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Improved Adaptive 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 (ANFIS) i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System 被引量:4
6
作者 曹政才 邓积杰 +1 位作者 刘民 王永吉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081-1088,共8页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SM)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complicated hybrid processes involved continuously variable dynamical systems and discrete event dynamical systems. The optimization and scheduling of semico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SM)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complicated hybrid processes involved continuously variable dynamical systems and discrete event dynamical systems. The optimization and scheduling of semiconductor fabrication has long been a hot research direction in automation. Bottleneck is the key factor to a SM system, which seriously influences the throughput rate, cycle time, time-delivery rate, etc. Efficient prediction for the bottleneck of a SM system provides the best support for the consequent scheduling. Because categorical data (product types, releasing strategies) and numerical data (work in process, processing time, utilization rate, buffer length, etc.)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bottleneck, an improved adaptive 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 (ANFIS)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to predict bottleneck since conventional neural network-based methods accommodate only numerical inputs. In this improved ANFIS, the contribution of categorical inputs to firing strength is reflected through a transformation matrix. In order to tackle high-dimensional inputs, reduce the number of fuzzy rules and obtain high prediction accuracy, a fuzzy c-means method combining binary tree linear division method was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initial structure of fuzzy inferenc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main-bottleneck and sub-bottleneck of SM system can be predicted accurately with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system bottleneck prediction adaptive 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