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兼谈对中国角逐诺贝尔文学奖的启示 被引量:27
1
作者 丁国旗 范武邱 毛荣贵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0-44,共5页
汉英翻译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面对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而难有作为,追根溯源,这种遗憾源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即:汉语表达注重整体感应,是一种意境性语言,而英语则追求条分缕析,讲究逻辑,借助形合,漠视所谓的整... 汉英翻译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面对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而难有作为,追根溯源,这种遗憾源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即:汉语表达注重整体感应,是一种意境性语言,而英语则追求条分缕析,讲究逻辑,借助形合,漠视所谓的整体感应.汉语中因模糊生成的诸多美学效果难以原汁原味地复制或移植到译语中去.以英语的优势来补偿汉语模糊语言美学效果在翻译转换过程中的缺损,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这对中国文学角逐诺贝尔文学奖不无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美感 磨蚀 汉英翻译 诺贝尔文学奖
下载PDF
《水浒传》中人物绰号英译后模糊美感的磨蚀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冬梅 范头姣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83-84,共2页
从英汉语言的模糊性对比视角浅析了《水浒传》的英译本中对原文人物绰号所蕴含的简约、形象、准确的模糊美感由于中、西方审美思维的差异而遭受的磨蚀情况,并由此引发对我国典籍英译的点滴思考。
关键词 《水浒传》 绰号 模糊美感 汉译英 磨蚀
下载PDF
汉英翻译中模糊美感磨蚀的成因 被引量:1
3
作者 蔡爱春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97-99,共3页
汉语言区别于西方印欧语系的根本之处在于它的模糊性。汉语言的模糊美感在音、形、意三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译者无时无刻不在品味遗憾,而汉英翻译的最大遗憾莫过于汉语模糊美感在英译过程中的磨蚀。翻译过程中模... 汉语言区别于西方印欧语系的根本之处在于它的模糊性。汉语言的模糊美感在音、形、意三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译者无时无刻不在品味遗憾,而汉英翻译的最大遗憾莫过于汉语模糊美感在英译过程中的磨蚀。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磨蚀的成因主要来自英汉语法结构差异和意境营造失真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翻译 模糊美感 磨蚀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角下看诗歌的翻译模糊美感磨蚀——以《无题》诗三个译本进行比较
4
作者 王轶普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101-102,共2页
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磨蚀了诗歌翻译的模糊美感,翻译的模糊美,是汉英两种文化共同的需要,接受美学应更加注重高译者的语言功底,以保证诗歌翻译中模糊美感的磨蚀。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诗歌翻译 模糊美感磨蚀
下载PDF
浅析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磨蚀的体现及成因
5
作者 张晶晶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60-63,共4页
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是众多译者长期以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由于汉英两民族在性格特征、思维方式以及审美意识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在汉译英过程中难以再现汉语的模糊美,因此不可避免的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模糊美感的磨蚀,具体体... 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是众多译者长期以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由于汉英两民族在性格特征、思维方式以及审美意识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在汉译英过程中难以再现汉语的模糊美,因此不可避免的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模糊美感的磨蚀,具体体现在语法、句法及意境的差异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英 模糊美感 磨蚀
下载PDF
《边城》中模糊数量词的英译及其模糊美感的磨蚀
6
作者 李映迪 《海外英语》 2012年第4X期147-148,共2页
以杨宪益所译《边城》为例,探讨文中模糊数量词的英译及其模糊美感磨蚀的问题。译者用"以精确译模糊","以模糊译模糊","省略模糊语"等方法欲使英译与原文达到尽可能的一致,但由于英汉语在模糊语言生成机... 以杨宪益所译《边城》为例,探讨文中模糊数量词的英译及其模糊美感磨蚀的问题。译者用"以精确译模糊","以模糊译模糊","省略模糊语"等方法欲使英译与原文达到尽可能的一致,但由于英汉语在模糊语言生成机制上的差异,造成了模糊语言美感难以避免的磨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城 汉英翻译 模糊数量词 模糊美感 磨蚀
下载PDF
汉语模糊语言美感在英译中的遗憾
7
作者 贺耀萱 《科技信息》 2009年第33期261-262,共2页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深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研究的行列。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汉语模糊语言美感所在,及其在英译传递中...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深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研究的行列。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汉语模糊语言美感所在,及其在英译传递中的磨蚀,以此得出汉语模糊语言美感在英译传递中的审美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模糊美感 磨蚀
下载PDF
识解理论框架下诗歌翻译中模糊美磨蚀现象 被引量:3
8
作者 车明明 田婷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47-150,共4页
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能否有意识地、完美地再现原作的模糊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识解方式。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以中国古典诗歌及其英译为例,围绕汉诗英译中的模糊美感再现的问题,阐释了识解方式对模糊美感的磨蚀作用,并探... 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能否有意识地、完美地再现原作的模糊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识解方式。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以中国古典诗歌及其英译为例,围绕汉诗英译中的模糊美感再现的问题,阐释了识解方式对模糊美感的磨蚀作用,并探讨了模糊美感再现的一些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解 模糊美感 磨蚀
下载PDF
模糊美学视野下的环巢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涛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65-68,共4页
根据模糊美学和旅游学基本理论,对模糊美学在环巢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建议保护旅游资源的原有模糊美,创造人工景观与设施的模糊美,策划具有模糊美的旅游体验项目,关注影响旅游者模糊美感的其他环节。旨在拓展旅游资源开... 根据模糊美学和旅游学基本理论,对模糊美学在环巢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建议保护旅游资源的原有模糊美,创造人工景观与设施的模糊美,策划具有模糊美的旅游体验项目,关注影响旅游者模糊美感的其他环节。旨在拓展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学科视角,并促使环巢湖地区发展成为富于审美价值的旅游目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开发 巢湖 模糊美学 模糊 模糊美感
下载PDF
模糊美学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张涛 《池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78-81,共4页
根据模糊美学和旅游开发学基本理论,提出模糊美学在旅游开发中应用的六种方法 :保护旅游资源的原有模糊美,创造人工景观与设施的模糊美,策划具有模糊美的旅游体验项目,设计具有模糊美的旅游纪念品,运用文艺作品渲染模糊美,为旅游者解读... 根据模糊美学和旅游开发学基本理论,提出模糊美学在旅游开发中应用的六种方法 :保护旅游资源的原有模糊美,创造人工景观与设施的模糊美,策划具有模糊美的旅游体验项目,设计具有模糊美的旅游纪念品,运用文艺作品渲染模糊美,为旅游者解读模糊美。旨在拓展旅游开发研究的学科视角,为旅游规划设计者在旅游开发工作中创造富于审美价值的旅游产品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开发 模糊美学 应用方法 模糊 模糊美感
下载PDF
基于模糊美学的三河古镇旅游开发研究
11
作者 张涛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2-85,共4页
运用模糊美学理论,通过实地考察,对三河古镇模糊美的主要类型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三河古镇旅游开发建议。认为应保护原有模糊美,塑造住宿和餐饮设施的模糊美,策划具有模糊美的旅游体验项目,设计特色旅游纪念品,向旅游者传播、... 运用模糊美学理论,通过实地考察,对三河古镇模糊美的主要类型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三河古镇旅游开发建议。认为应保护原有模糊美,塑造住宿和餐饮设施的模糊美,策划具有模糊美的旅游体验项目,设计特色旅游纪念品,向旅游者传播、解读模糊美。旨在促使三河古镇发展成为具有更高审美价值的旅游目的地,亦供环巢湖地区其他古镇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美学 三河古镇 旅游开发 模糊 模糊美感
下载PDF
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研究
12
作者 牛艳争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360-361,共2页
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表达美的意境、传达诗的意象的最佳方法,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英汉两个民族在心理原型和思维方式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所包含的模糊美感在从源语言... 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表达美的意境、传达诗的意象的最佳方法,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英汉两个民族在心理原型和思维方式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所包含的模糊美感在从源语言转向目标语言的过程中多有磨蚀。本文试对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做一个尝试性的研究,分析模糊语言的模糊美感在翻译过程中的磨蚀成因,探讨可以使用什么翻译策略对模糊美感进行合理的语际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语言 模糊美感 翻译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