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丽江-小金河断裂第四纪以来的左旋逆推运动及其构造地质意义——陆内活动地块横向构造的屏蔽作用 被引量:70
1
作者 向宏发 徐锡伟 +3 位作者 虢顺民 张晚霞 李洪武 于贵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8-198,共11页
通过卫、航片解释、野外活断层调查实测与年龄测试分析发现 :斜切中国西南“川滇菱块”的横向构造———丽江 -小金河断裂为一断面高角度倾向NW的逆左旋走滑型活动断裂。通过盆地复位和同沉积盆地的位错分析 ,确定了该断裂第四纪以来的... 通过卫、航片解释、野外活断层调查实测与年龄测试分析发现 :斜切中国西南“川滇菱块”的横向构造———丽江 -小金河断裂为一断面高角度倾向NW的逆左旋走滑型活动断裂。通过盆地复位和同沉积盆地的位错分析 ,确定了该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水平位错量为 7 4~ 7 6km。断裂两侧差异隆升及相应堆积物的分析表明 ,中更新世以来 ,断裂垂直位错量达 5 0 0~ 70 0m以上。由此计算得到丽江 -小金河断裂第四纪和中更新世以来的水平与垂直位错速率分别为 3 7~ 3 8mm/a和 1 0~1 5mm/a。水平位错及相关年龄测试资料表明 ,该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位错速率在 2 6~4 0mm/a之间 ,中值为 3 3mm/a ;全新世以来的平均位错速率在 2 5~ 5 0mm/a之间 ,中值为3 5mm/a。第四纪各时段以来滑动速率的较好相似性表明 ,长期以来 ,该断裂的活动具相对稳定性和活动地块边界的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逆推运动 陆内活动地块 横向构造 屏蔽作用 逆走滑运动 第四纪 丽江-小金河断裂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异常多尺度横向构造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孟小红 石磊 +2 位作者 郭良辉 佟拓 张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933-3941,共9页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布格重力异常特征,采用优化滤波法和归一化总水平梯度垂直导数法对研究区重力异常进行多尺度分离和横向构造分析.分离出的多尺度重力异常特征表明:1)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大致以东经106°线为界,有一条...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布格重力异常特征,采用优化滤波法和归一化总水平梯度垂直导数法对研究区重力异常进行多尺度分离和横向构造分析.分离出的多尺度重力异常特征表明:1)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大致以东经106°线为界,有一条醒目的重力异常梯级带,即贺兰山—六盘山—川滇南北构造带的北段,其东西两侧布格重力异常特征在形态和走向上截然不同,意味着两侧密度结构和构造特征存在明显差异.2)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定边以北,重力异常高带走向由北东向转为近南北向,推测定边附近存在一个密度或构造界面,其两侧物质组成和构造特征具有差异,对比大尺度重力异常和中尺度重力异常,表明异常特征的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上地幔深部结构引起的.3)青藏高原东北部各块体深部边界位置与地表构造分布不同,反映出该区构造复杂,深浅构造差异大.4)由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及随后印度板块持续向北的挤压作用,造成青藏高原东北缘中、下地壳物质在巨大的北东向推挤力和鄂尔多斯刚性块体阻挡的共同作用下,沿着相对软弱的秦岭造山带方向蠕动.依据多尺度重力异常及其横向构造特征,综合推断出研究区内五条断裂带,即秦岭地轴北缘断裂带、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香山—天景山断裂带、烟筒山断裂带和青铜峡—固原断裂带,并分析了它们在地壳深部的可能展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重力异常 横向构造 多尺度分离 梯度分析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南段重力异常及不同深度的横向构造特征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鑫 张景发 +4 位作者 姜文亮 蒋洪波 田甜 高敏 付萍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0-385,共16页
为研究郯庐断裂带南段及周边构造的深部特征、空间展布、交切关系,文中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的布格重力场进行场源分离,剖析不同深度下的地壳横向构造;同时采用Parker变密度模型对莫霍面深度进行反演分析。研究表明,郯庐断裂... 为研究郯庐断裂带南段及周边构造的深部特征、空间展布、交切关系,文中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的布格重力场进行场源分离,剖析不同深度下的地壳横向构造;同时采用Parker变密度模型对莫霍面深度进行反演分析。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南段表现为NNE走向的大型重力区域场梯度条带,切割深度达岩石圈地幔,其两侧密度结构及构造特征差异明显。沉积层及上地壳密度结构复杂,郯庐带东支2条断裂形成线性异常纵贯区域;而西支2条断裂线性异常较弱,截切EW向的重力异常体断续延展。中、下地壳密度结构简单,断裂带形成宽缓的低异常条带,反映了白垩纪—古近纪伸展环境下造成的地堑式构造。西支2条主干断裂纵穿合肥市,沿肥东凹陷西缘向S延伸,由于舒城以南的高密度圈闭体遮挡,尖灭于舒城县一带;而肥中、六安—合肥、肥西—韩摆渡EW向的深大断裂交切于西支,未延伸至东支。该区近代小震多发生于断裂构造所对应的重力高、低异常转化带之间,尤其是断裂之间的交会处与郯庐构造带内部,郯庐断裂带南段为历史强震空区段,考虑到断裂带莫霍面陡变及与多条深大断裂交切等深部环境,中强震危险性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南段 布格重力异常 小波多尺度分析 横向构造 莫霍面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部的横向构造带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红格 刘池洋 +1 位作者 王建强 张东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0-496,共7页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东西向构造带的属性,为找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横向构造带的概念和特征入手,通过西缘中部在地质、地球物理和遥感等资料与相邻地区的差异分析为主要方法。结果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部确实存在一个东西向的横...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东西向构造带的属性,为找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横向构造带的概念和特征入手,通过西缘中部在地质、地球物理和遥感等资料与相邻地区的差异分析为主要方法。结果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部确实存在一个东西向的横向构造带,且具有形成时间早,多期活动的特点。晚侏罗世是主要的活动时期,造成了西缘南北部构造的明显差异。其形成演化是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动力学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结论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的横向构造带具有显著的分区特征,为油气、煤和铀矿共存成藏(矿)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部 构造特征
下载PDF
阴山中-西段横向构造及其控矿意义的遥感-航磁复合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燕守勋 朱振海 +2 位作者 黄晓霞 郝天瑶 张明华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4-459,T004,共7页
在调整构造学术思想先导下 ,运用遥感 航磁复合分析技术实证东西向古亚洲构造系中南北向横向构造普遍存在的设想 ,以阴山中 西段为研究区 ,发现了多条横向构造带 ,它们在既有的区域构造格局分析与地质图件上少有反映或没有反映。新发... 在调整构造学术思想先导下 ,运用遥感 航磁复合分析技术实证东西向古亚洲构造系中南北向横向构造普遍存在的设想 ,以阴山中 西段为研究区 ,发现了多条横向构造带 ,它们在既有的区域构造格局分析与地质图件上少有反映或没有反映。新发现的典型横向构造分析表明 ,控制花岗岩等岩浆活动的横向构造带是“诊断性”控矿构造 ,在走向构造控制矿带展布的情况下 ,其控制矿床的就位 ,具有矿产勘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构造 遥感 航磁 复合分析 控矿构造 阴山 岩浆活动
下载PDF
黄骅坳陷横向构造转换带与基底三分结构的重磁证据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淑玲 Yaoguo Li +1 位作者 孟小红 付立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6-555,共10页
黄骅坳陷盆地结构及构造单元展布受深断裂及盆地基底的控制与影响,利用重磁异常可以较大范围地揭示出控制盆地构造格局的深断裂及基底结构特征.本文综合考虑研究区盆地基底的宏观磁性差异以及存在的剩磁影响,采用对磁化方向依赖性小的... 黄骅坳陷盆地结构及构造单元展布受深断裂及盆地基底的控制与影响,利用重磁异常可以较大范围地揭示出控制盆地构造格局的深断裂及基底结构特征.本文综合考虑研究区盆地基底的宏观磁性差异以及存在的剩磁影响,采用对磁化方向依赖性小的磁异常模量数据,研究了黄骅盆地区域横向构造转换带的展布与磁性基底结构.识别出五条NW向与优势构造走向高角度相交的区域横向构造转换带和两条呈"T"型展布的隐伏深断裂;研究区基底具有三分性结构特征,隐伏深断裂可能为三分基底的拼合线;基底结构差异及区域横向构造转换带共同控制了黄骅盆地"南北分区,东西分带"的宏观构造格局及沉积构造单元的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磁异常模量 横向构造转换带 基底三分结构
下载PDF
台湾海峡地区横向构造及其对东南沿海地震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沈金瑞 许世远 傅文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5-541,共7页
台湾海峡两岸存在一系列断续分布、横贯台湾海峡的NW向断裂,研究表明为一系列具有走滑运动的横向构造,根据地壳运动、区域变形和断裂特征分为巴士断裂带、台中-晋江断裂带和宁德-三貂角断裂带。中部的台中-晋江断裂带是一条控制地壳运... 台湾海峡两岸存在一系列断续分布、横贯台湾海峡的NW向断裂,研究表明为一系列具有走滑运动的横向构造,根据地壳运动、区域变形和断裂特征分为巴士断裂带、台中-晋江断裂带和宁德-三貂角断裂带。中部的台中-晋江断裂带是一条控制地壳运动南北差异的重要分界断裂,断裂带以北的东南沿海北部和台湾北部地壳整体向东运动,与琉球俯冲带右行走滑运动方向基本相同,形成一致的变形取向;断裂带以南处于华南地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相向运动挤压变形环境,地壳变形比北部强烈。东南沿海地震强度增强趋势、地震南强北弱与该应变场和横向走滑有关:(1)由于该断裂以南比以北地区应力应变场变化大,多场耦合复杂,耦合程度降低,造成蠕动变形不均产生应力闭锁,孕育地震发生。(2)福建东部比台湾海峡地壳均一性差、地球物理场变化明显,组成更为复杂的多元、多场耦合,耦合场稳定性差,容易受横向构造活动干扰,产生弹性变形而孕育地震强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横向构造 构造藕合作用 台湾海峡 东南沿海
下载PDF
断层横向构造在逆冲型地震破裂中的作用——以汶川地震小鱼洞断层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鹏 刘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296-3307,共12页
大地震破裂大多由横向构造(如阶区、弯曲和分叉)所分割的多个段落组成.2008年5·12汶川地震破裂沿北东走向上穿过了多个横向构造部位,特别在震中北东45km的位置,小鱼洞断层、北川断层和彭灌断层三者之间呈现复杂的断裂切割相交关系... 大地震破裂大多由横向构造(如阶区、弯曲和分叉)所分割的多个段落组成.2008年5·12汶川地震破裂沿北东走向上穿过了多个横向构造部位,特别在震中北东45km的位置,小鱼洞断层、北川断层和彭灌断层三者之间呈现复杂的断裂切割相交关系.复杂断层几何结构对破裂的扩展是有抑制还是促进的作用?在相交的断裂段之间是否存在最优的破裂顺序?本文以库仑应力分析为手段,探讨在汶川同震破裂初始30s内,破裂在多分支断裂中选择扩展路径时的可能应力相互作用.库仑应力分析显示:如果北川断层先发生破裂,其滑动对小鱼洞断层和彭灌断层均产生强烈负应力的抑制作用,而彭灌断层的滑动却反而对小鱼洞断层和北川断层浅部有强烈正应力的促进作用.因此,从准静态应力分析角度,彭灌断层先于北川断层发生破裂的可能性较大,这一破裂顺序与小鱼洞断层参与同震破裂过程的事实相符.此外,小鱼洞断层在链接北川和彭灌断层的同震位移中可能起到桥梁作用,但非静态应力的影响.横向构造在逆冲型地震破裂扩展过程中起到的牵引作用使得逆冲型地震破裂能够比走滑型地震跨越更宽的阶区.横向构造是逆冲断裂带内广泛发育的构成单元,因此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最大潜在震级测算中应该考虑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小鱼洞断层 横向构造 库仑应力分析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雅砻江调水区横向构造的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学潮 张辉 +3 位作者 刘振红 石守亮 杨威 赵自强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30-35,共6页
雅砻江调水区的横向构造按成因可分为两种,剪切成因的横向构造不具有区域规模,有明显的构造断面,其形成与北西向构造有密切关系,具有多期活动性,后期的复活多是继承性的,与北西向构造的交汇部位是孕震的重要地段.张性的横向构造... 雅砻江调水区的横向构造按成因可分为两种,剪切成因的横向构造不具有区域规模,有明显的构造断面,其形成与北西向构造有密切关系,具有多期活动性,后期的复活多是继承性的,与北西向构造的交汇部位是孕震的重要地段.张性的横向构造具有典型的弥散性,由一组构造面断续分布的断层、褶皱、裂隙及相关地貌组合而成,但延伸规模较大,是一种典型的叠加性构造,形成于早第四纪;其形成是基底隐伏断裂在张或剪应力的作用下重新活动的结果,变形强度由下到上逐渐减弱,变形逐步扩散;横向构造的发育既有对南水北调工程不利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构造 地质特征 弥散性 成因机制 南水北调工程
下载PDF
台中—晋江横向构造带对福建现代地壳变形和地震的影响
10
作者 沈金瑞 《莆田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90-94,共5页
台中—晋江横向构造带是一条重要的断裂带,控制了福建地区新生代地壳变形和现今地壳运动的南北差异。研究表明,受该断裂带控制,形成福建现代地壳运动南北分区,地壳活动南强北弱、南升北降的特点;历史中强地震基本分布在断裂以南的东部... 台中—晋江横向构造带是一条重要的断裂带,控制了福建地区新生代地壳变形和现今地壳运动的南北差异。研究表明,受该断裂带控制,形成福建现代地壳运动南北分区,地壳活动南强北弱、南升北降的特点;历史中强地震基本分布在断裂以南的东部和邻近海域地区,形成南部地震集中区;1999—2006年环境剪应力值高值区集中分布在台中—晋江横向构造带以南,也反映了南强北弱、南北分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横向构造 地壳运动 地震 环境剪应力
下载PDF
论横向构造置换 被引量:10
11
作者 傅昭仁 单文琅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9-65,共7页
根据不同的构造变形体制,可以将构造的置换划分为纵向置换和横向置换两个基本类型。其中,以地壳伸展构造为背景,在地壳下部构造层次,由分层水平韧性剪切机制为主导而产生的横向构造置换是形成变质岩层成层面理和分异层带的主要原因。它... 根据不同的构造变形体制,可以将构造的置换划分为纵向置换和横向置换两个基本类型。其中,以地壳伸展构造为背景,在地壳下部构造层次,由分层水平韧性剪切机制为主导而产生的横向构造置换是形成变质岩层成层面理和分异层带的主要原因。它的识别对于建立变质岩区构造地层系统和地质填图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构造 伸展构造 褶叠层
下载PDF
浅谈横向构造带及其对沉积作用和油气成藏的影响
12
作者 张东东 贾楠 +1 位作者 王建强 梁利平 《地下水》 2012年第5期136-139,共4页
横向构造带是与主体构造体系在走向、几何形态、构造类型上有所不同的一种构造,其与油气藏的分布密切相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概述横向构造带的概念、类型、成因及其与沉积作用和油气藏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歧口凹陷港西-港东断裂之间的横... 横向构造带是与主体构造体系在走向、几何形态、构造类型上有所不同的一种构造,其与油气藏的分布密切相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概述横向构造带的概念、类型、成因及其与沉积作用和油气藏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歧口凹陷港西-港东断裂之间的横向构造进行分析,认为该横向构造为继接斜坡带,由地质结构不均一和地质作用不均一综合控制形成,对沉积作用和油气疏导、聚集等具有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构造 沉积作用 油气藏 港西-港东断裂带
下载PDF
台湾海峡两岸横向构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马宗晋 徐杰 +2 位作者 聂逢君 张进 王乾盈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1-451,共11页
台湾海峡及其两岸的山势走向都是北东或北北东向,但根据对该地区地貌、地表构造、深部地震结果和重力场等分析,都发现有彼此相应的横向构造,而且从台湾西部山麓平原地震带8次6级以上地震等震线均有方形或长方形的特征,也可以推论台湾岛... 台湾海峡及其两岸的山势走向都是北东或北北东向,但根据对该地区地貌、地表构造、深部地震结果和重力场等分析,都发现有彼此相应的横向构造,而且从台湾西部山麓平原地震带8次6级以上地震等震线均有方形或长方形的特征,也可以推论台湾岛具有明确的南北分段性.1999年集集地震的地表运动由GPS测定的结果亦为佐证台湾岛内横向构造可以与福建沿海更为直观的北西和东西向横构造对比.两岸横向构造的论定有助于对台湾海峡地质构造的认识,文中给出的台湾海峡及两岸的构造概要图,编入了可供进一步研究的北西和近东西向两组横向构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研究 台湾海峡两岸 横向构造 集集地震 GPS 地质构造 地震构造 构造概要图
原文传递
中亚天山地区横向构造的航天遥感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志刚 李林 《环境遥感》 CSCD 1996年第4期273-279,共7页
运用中小比例尺航天图象。对中亚天山地区的横向构造进行研究,探讨深部构造信息的地表遥感特征及深部不均一性与地表不均一性的关系,并分析了天山地区大-超大型金、铜矿床的遥感地质背景。
关键词 遥感 横向构造 天山 地质构造 深部构造
原文传递
临清拗陷东部横向变换构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明健 张训华 +2 位作者 张运波 何登发 李文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1,110,共7页
临清拗陷东部自中生代以来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特征极为复杂,整体呈现"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在对研究区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临清拗陷东部横向变换构造带的发育特征及形成原因,探讨其油气地质意义.... 临清拗陷东部自中生代以来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特征极为复杂,整体呈现"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在对研究区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临清拗陷东部横向变换构造带的发育特征及形成原因,探讨其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临清拗陷东部的横向变换构造带划分为三级,主要发育在边界断层的上盘,是造成研究区南北分块的原因;盆地基底结构先存构造、不均匀的伸展作用,以及主要断层沿走向的分段活动,控制横向变换构造带的形成;横向变换构造带的发育影响和控制油气聚集,这些区带具备良好的油气聚集条件,是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清拗陷东部 横向变换构造 横向变换构造带分类 特征 成因 油气地质条件
下载PDF
高邮凹陷一级横向变换构造带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清华 劳海港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0,163,共5页
高邮凹陷横向变换构造带具有不连续的"S"形展布特征。利用地震、地质等资料研究高邮凹陷主要断裂沿走向构造特征的变化,圈定了具有分区意义的横向变换构造带,分析不同构造部位发育的横向变换构造样式及其特征。同时,横向变换... 高邮凹陷横向变换构造带具有不连续的"S"形展布特征。利用地震、地质等资料研究高邮凹陷主要断裂沿走向构造特征的变化,圈定了具有分区意义的横向变换构造带,分析不同构造部位发育的横向变换构造样式及其特征。同时,横向变换构造带不仅控制有机质的形成环境,而且自身也可以形成各种圈闭,成为不同次凹油气混注的油气富集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真武伸展断裂 吴堡走滑断裂 横向变换构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分区及其特征 被引量:57
17
作者 赵红格 刘池洋 +1 位作者 王峰 王建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3-179,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受秦岭-祁连山构造带和阿拉善地块长期活动的影响,地质构造复杂。通过重力、航磁、遥感和地震等多种资料的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由于中区横向构造带表现明显,可以将其分为北区、中区和南区。根据各区内分布的次级...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受秦岭-祁连山构造带和阿拉善地块长期活动的影响,地质构造复杂。通过重力、航磁、遥感和地震等多种资料的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由于中区横向构造带表现明显,可以将其分为北区、中区和南区。根据各区内分布的次级隐伏构造或明显的东西向断裂,北区分为桌子山段和横山堡段;中区由转换带和马家滩段组成;南区进一步分为沙井子北段、固原段和华亭南段;区段之间构造特征差异显著。目前发现的天然气多集中分布在横山堡段的逆冲断块和背斜中,石油多分布于马家滩段及其邻近的逆冲推覆构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构造 构造特征 构造分区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下载PDF
晋县凹陷及邻区构造演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斌谊 刘池阳 +2 位作者 杨旭升 王耀明 陈建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8-442,共5页
通过对冀中拗陷晋县凹陷及邻区束鹿、前磨头凹陷的构造及其演化特征和石油地质特征分析,认为晋县凹陷基本构造特征为:"南北分区,东西分带",其形成和演化可分为孔店—沙四期(Ek—Es4)、沙三—沙二期(Es3—Es2)和沙一—东营期(... 通过对冀中拗陷晋县凹陷及邻区束鹿、前磨头凹陷的构造及其演化特征和石油地质特征分析,认为晋县凹陷基本构造特征为:"南北分区,东西分带",其形成和演化可分为孔店—沙四期(Ek—Es4)、沙三—沙二期(Es3—Es2)和沙一—东营期(Es1—Ed)3个阶段;冀中拗陷南区构造演化和石油地质特征自西向东具有凹陷规模由大变小,次级构造单元由宽变窄,形成时期由早变晚,下第三系烃源岩层位数由多变少、时代由老变新、资源量由富变贫,次级横向构造带比较发育且有逐步由强变弱的趋势等规律。最后探讨了南区构造演化的形成机制,认为南区诸凹陷的演化与衡水横向变换构造带演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县凹陷 构造演化 衡水断裂 形成机制 横向构造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块西部构造研究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锋 赵红格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92-399,共8页
基于20世纪70—80年代对鄂尔多斯地块西部构造的研究,所得出的地块西部南北统一的东西挤压逆冲推覆构造模式,随着目前该区油气勘探实践发展及研究的逐渐深入,已经越来越难以解释地质实际问题。同时,地块西部统一的东西向运动及南北成带... 基于20世纪70—80年代对鄂尔多斯地块西部构造的研究,所得出的地块西部南北统一的东西挤压逆冲推覆构造模式,随着目前该区油气勘探实践发展及研究的逐渐深入,已经越来越难以解释地质实际问题。同时,地块西部统一的东西向运动及南北成带的构造模式值得认真推敲;该区不存在大规模的前陆盆地;关于横向构造带、南北分区以及南北运动模式等问题的相继提出,说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地块西部区域构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值得重新审视。在分析总结该区构造特征及发育模式时需要不断地加强全面研究,并对原有的认识进行不断的补充、修订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地块 推覆模式 前陆盆地 横向构造 南北运动
下载PDF
滇西勐海西定地区南段组褶叠层构造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远山 张斌辉 +5 位作者 陈敏华 王宏 牛浩斌 董其升 任希杰 曹聪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6-641,共16页
滇西勐海西定地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西南“三江”造山带南段昌宁-孟连结合带东侧的双江-澜沧俯冲增生杂岩带内。该区分布有一套晚古生代的浅变质碎屑岩系——南段组(DCn)。该套地层既显示层型面状构造型式,又发育有顺层片理、顺层掩卧... 滇西勐海西定地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西南“三江”造山带南段昌宁-孟连结合带东侧的双江-澜沧俯冲增生杂岩带内。该区分布有一套晚古生代的浅变质碎屑岩系——南段组(DCn)。该套地层既显示层型面状构造型式,又发育有顺层片理、顺层掩卧褶皱、粘滞型石香肠及顺层韧性剪切带等构造形迹,具明显的分层剪切变形、横向构造置换和顺层固态流变特点,构成较典型的褶叠层构造。本文对其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总结,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成果认为,南段组褶叠层构造总体形成于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闭合后同碰撞造山收缩挤压背景下的伸展剪切机制。同时指出,南段组是经过构造改造重建而形成的构造地层单元,应称其为南段岩组;现今露头剖面所见南段岩组岩性组合及厚度只代表改造后构造地层的岩性组合特征及褶叠层的露头厚度,不能完全代表南段组原沉积地层的韵律组合及沉积地层厚度;应按构造地层单位进行划分、填图和研究。褶叠层构造作为浅变质岩区一种普遍的构造型式,是对岩石变形组合特征的客观认识,其构造型式、形成机制、形成层次以及形成时间的研究对分析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和深化大陆动力学机制的认识具有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勐海西定地区 南段组 褶叠层构造 分层剪切变形 横向构造置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