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向非对称高低墩桥梁地震响应分析及抗震措施研究
1
作者 余波 汤庆超 +1 位作者 张隆顺 陈耀章 《公路与汽运》 2022年第1期99-103,108,共6页
为探究横向非对称高低墩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力学特征,以某山区高速桥梁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空间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不同高度桥墩在地震荷载下的弹塑性力学行为,结果显示低墩在受力中更不利,易发生剪切破坏,而高墩承载能力富... 为探究横向非对称高低墩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力学特征,以某山区高速桥梁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空间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不同高度桥墩在地震荷载下的弹塑性力学行为,结果显示低墩在受力中更不利,易发生剪切破坏,而高墩承载能力富余度较大。为改善高低墩受力,提出3种改善措施,效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高差控制时两墩柱受力更均匀;基于延性抗震设计理论,当墩柱进入塑性阶段时需控制墩柱不发生剪切破坏,建议将墩柱高差控制在4 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横向非对称高低墩 地震力 受力研究 抗震措施
下载PDF
横向非对称钢拱桥设计及BIM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杰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1年第7期78-82,114,M0009,共7页
随着交通行业的发展,跨径大、复杂程度高的桥梁越来越经常被采用,BIM技术在此类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一座非对称钢拱桥的设计要点进行梳理,从设计角度概述此类桥梁的设计流程和设计难点,并采用BIM三维技术参与协同设计,论述BIM... 随着交通行业的发展,跨径大、复杂程度高的桥梁越来越经常被采用,BIM技术在此类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一座非对称钢拱桥的设计要点进行梳理,从设计角度概述此类桥梁的设计流程和设计难点,并采用BIM三维技术参与协同设计,论述BIM技术在设计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非对称钢拱桥 体系设计 BIM 设计流程
下载PDF
横向非对称简支钢桁梁桥受力性能研究
3
作者 陈熠锋 《公路与汽运》 2023年第5期111-114,共4页
为验证横向非对称简支钢桁梁桥结构的可靠性,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其变形及应力进行分析,研究其受力性能。结果表明,弦杆竖向位移及应力的变化规律与常规钢桁梁一致,上弦杆横向位移很大,同一侧主桁腹杆应力... 为验证横向非对称简支钢桁梁桥结构的可靠性,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其变形及应力进行分析,研究其受力性能。结果表明,弦杆竖向位移及应力的变化规律与常规钢桁梁一致,上弦杆横向位移很大,同一侧主桁腹杆应力不是关于跨度中心对称,主桁平面外受力变形较大。对于横向非对称简支钢桁梁,不能简单地取一侧主桁进行平面计算,应考虑结构横向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横向非对称钢桁梁 简支钢桁梁桥 受力性能
下载PDF
热轧铝板带横向非对称平衡调控建模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马立勇 刘义伦 付卓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0-135,共6页
针对铝板带热连轧过程中出现的来料厚差、来料初始偏心和初始设定辊缝差等横向非对称诱因的特点,分别建立了平衡调控模型。利用MSC.Marc软件进行了JP1235铝合金热轧有限元分析,将实验所得JP1235铝合金材料本构关系及某铝板带五连轧生产... 针对铝板带热连轧过程中出现的来料厚差、来料初始偏心和初始设定辊缝差等横向非对称诱因的特点,分别建立了平衡调控模型。利用MSC.Marc软件进行了JP1235铝合金热轧有限元分析,将实验所得JP1235铝合金材料本构关系及某铝板带五连轧生产设备生产数据应用于调控模型中,对横向非对称诱因扰动下轧件的跑偏情况和施加平衡调控后的轧件跑偏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平衡调控数学模型能够有效地减小横向非对称扰动造成的轧件横向跑偏:初始偏心的调控模型在系统响应1.2 s左右跑偏量基本为0,初始厚度横向楔形和初始辊缝差的平衡调控对轧件的跑偏缓解程度都在60%以上。模拟结果证明平衡调控模型有效,达到了理想纠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铝板带 横向非对称 平衡调控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横向非对称流 被引量:2
5
作者 霍雷 张卫宁 +2 位作者 陈相君 张景波 唐圭新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65-871,共7页
对末态粒子方位角分布的研究可以获得反应中有关横向非对称流的信息 .研究了碰撞中侧向流与椭圆流间的方位角关联 ,给出了一种定量测量反应中椭圆流大小的方法 。
关键词 方位角分布 侧向流 椭圆流 高能重离子碰撞 横向非对称 末态粒子 反应平面离散
原文传递
重离子碰撞中的横向非对称流与多粒子方位角关联(英文)
6
作者 霍雷 张景波 +2 位作者 张卫宁 陈相君 唐圭新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9-252,共4页
非对心重离子碰撞中 ,横向非对称核物质流的存在引起了末态的多粒子方位角关联 .对 6 0 0AMeVAu+Au碰撞的QMD模拟数据分析表明 ,不同事件中侧向流与椭圆流在横向上的夹角存在明显的涨落 ,多粒子方位角关联揭示了相互作用区域核物质运动... 非对心重离子碰撞中 ,横向非对称核物质流的存在引起了末态的多粒子方位角关联 .对 6 0 0AMeVAu+Au碰撞的QMD模拟数据分析表明 ,不同事件中侧向流与椭圆流在横向上的夹角存在明显的涨落 ,多粒子方位角关联揭示了相互作用区域核物质运动的空间 -动量相关性 .椭圆流对碰撞系统的演化过程反映敏感 ,在中间快度区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碰撞 横向非对称 多粒子方位角关联 侧向流 椭圆流 核反应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锚头内部非对称横向作用力对植入式FBG传感器传感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吴俊 舒岳阶 傅志芳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14,18,共5页
锚头内部分布式应变测量是“智能缆索技术”的关键难题。通过对锚头内部轴向分布式应变监测方案的分析,推导了在非对称横向作用力作用下,FBG 两个偏振方向的中心波长变化关系式。利用 ABAQUS 建立了 LMLPES7-211 型典型锚头结构的有限... 锚头内部分布式应变测量是“智能缆索技术”的关键难题。通过对锚头内部轴向分布式应变监测方案的分析,推导了在非对称横向作用力作用下,FBG 两个偏振方向的中心波长变化关系式。利用 ABAQUS 建立了 LMLPES7-211 型典型锚头结构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在给定约定边界条件下对锚头内部结构的受力状态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获得了不同锚固深度传感器植入位置的横向应力值。根据典型位置非对称横向作用力值仿真分析了不同锚固深度横向作用力对 FBG 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分析发现由于 2 个方向的应力大小不同,虽产生较小的应力双折射现现象,但 FBG 径向 x,y 方向的波长差值均小于 1 pm,且输出光谱也未出现裂变、抖动的情况,说明传感器植入位置处锥形锚杯横向作用力对FBG 应力双折射的影响较小,可不考虑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缆索 光纤布拉格光栅 非对称横向作用力 锚头 反射光谱
下载PDF
常泰长江大桥专用航道桥恒载非对称力学行为分析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恒 李少骏 梁志雯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CAS 2022年第4期14-18,共5页
常泰长江大桥专用航道桥为世界上最大跨径公铁两用钢桁拱桥,因其下层桥面双线铁路的偏侧布置,其横向荷载的不对称性给结构设计带来了很大挑战。本文分别以对称结构对称索力、对称结构不对称索力和不对称结构三种方案,对大桥进行了横向... 常泰长江大桥专用航道桥为世界上最大跨径公铁两用钢桁拱桥,因其下层桥面双线铁路的偏侧布置,其横向荷载的不对称性给结构设计带来了很大挑战。本文分别以对称结构对称索力、对称结构不对称索力和不对称结构三种方案,对大桥进行了横向非对称荷载下的结构行为分析和设计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道床构造优化、采用非对称吊杆力和调整部分关键杆件截面等措施,可以实现对恒载下的竖向位移差、横向位移及扭转变形的控制,从而达到合理成桥状态。同时,采用非对称索力和杆件截面不会对结构安装造成额外的困难,抗风、抗震等动力特性也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拱桥 公路铁路两用桥 横向非对称荷载 桥梁设计
下载PDF
Study on Lateral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ypersonic Lifting-Configuration 被引量:1
9
作者 Qing Gao Jianhua Li +1 位作者 Junbo Zhao Qian Li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4年第12期2053-2057,共5页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lateral stability of hypersonic lifting-configurations, wind-tunnel tests of roll static and dynamic stability for typical hypersonic lifting-configurations are carried out. The res...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lateral stability of hypersonic lifting-configurations, wind-tunnel tests of roll static and dynamic stability for typical hypersonic lifting-configurations a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e roll is static unstable in small angles; the roll dynamic test curves present obvious non-linearit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odel vibrates violently even When the angle of attack is small, which may be provoked by the non-symmetry transition from the small transverse flow around the nose of model. Subsequent research adopts longitudinal trips to generate symmetry transition at the fore-body of the model. As a result, the lateral stability of the aircrafts is apparently improv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teral stability of hypersonic aircrafts is very weak, and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is lateral perturbation of flow over the nose, among which asymmetric transition weighs the most. Adoption of longitudinal trips could spur fixed transition of lateral flow, reduce the transition asymmetry of lateral flow, and strengthen the lateral stability of hypersonic aircrafts at the same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onic lifting-configuration lateral stability wind-tunnel test asymmetric transition.
下载PDF
Effects of angle of attack on wing rock motion induced by the flows over slender body with low swept wing 被引量:1
10
作者 XU SiWen DENG XueYing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67-74,共8页
The patterns of wing rock motion at 52.5° angle of attack have already been investigated in detail (Rong, 2009; Wang, 2010). These patterns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ose at other angles of attack. This ph... The patterns of wing rock motion at 52.5° angle of attack have already been investigated in detail (Rong, 2009; Wang, 2010). These patterns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ose at other angles of attack. This phenomenon indicates that angle of attack affects wing rock motion. The present study alms to examine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wing rock motion at different angles of attack. The flow mechanisms of the motion patterns are also revealed, especially the uncommanded lateral motions, including wing rock and lateral deflection, induced by regular asymmetric separated flow from wings at low angles of attack and fore- body asymmetric vortices at angles of attack of 27.5°〈 α 〈 70°. The test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testing Reynolds number, wind tunnel,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and test model, are all the same as those used in a previous study at a = 52.5°. Finally, the experimental technique of rotating nose of the model to suppress the wing rock or lateral deflection, which is induced by forebody asymmetric vortex flow, is applied. The uncommanded lateral motions are successfully suppressed by this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ommanded motions forebody asymmetric vortices effect of angle of attack artificial tip perturbation flow contro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