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的移植”与“纵的继承”——论王鼎钧的散文写作
1
作者 吴泰松 《华文文学》 2023年第2期60-65,共6页
王鼎钧在散文创作中既注重对散文文体的探索,又善于在散文中表现现代主义的精神。一方面,他在散文“横的移植”中融入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从现代诗、现代小说中汲取艺术养分。同时在散文写作中加入诗歌的想象、小说的事件和戏剧的张... 王鼎钧在散文创作中既注重对散文文体的探索,又善于在散文中表现现代主义的精神。一方面,他在散文“横的移植”中融入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从现代诗、现代小说中汲取艺术养分。同时在散文写作中加入诗歌的想象、小说的事件和戏剧的张力,既革新散文的写作方式,又体现出对人的存在主义困境和海峡两岸分断创伤等方面的思考;另一方面,在散文“纵的继承”中,他对夏丏尊、丰子恺现代小品文书写传统,“京派”散文的文化选择和审美艺术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接受,并在小品文中敏锐地捕捉到中国台湾自60年代以来因经济发展带来的冷战文化氛围的缓和。最后,他的散文还看到中国台湾乡土社会的变化,并且对中国台湾由乡土文明转向都市文明产生的撕裂感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鼎钧 横的移植 “纵的继承” 现代小品文
下载PDF
华人文学团体在中加文学交流上的民间角色:以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梁丽芳 《华文文学》 CSSCI 2014年第5期102-107,共6页
海外华人素有结社的传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忍受了两次隔离的加拿大华人,他们的文化活动例如粤剧、白话剧、阅书报社等不但没有停止,反而非常活跃。中加之间的交流受冷战影响分隔多年,建交后,官方举办的中加文学交流不多,边缘的民间... 海外华人素有结社的传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忍受了两次隔离的加拿大华人,他们的文化活动例如粤剧、白话剧、阅书报社等不但没有停止,反而非常活跃。中加之间的交流受冷战影响分隔多年,建交后,官方举办的中加文学交流不多,边缘的民间文学团体,反而能扮演更灵活更活跃的桥梁角色。本文以1987年成立的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为例,从其沙龙性质的组织、九次国际性会议、文学讲座、互访出版等方面的记录,说明侨民与原籍国之间,在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上所能扮演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的移植 结社 华人文学团体 会议 互访 出版
下载PDF
台湾现代派文学 被引量:1
3
作者 《探索(浙江)》 1986年第1期25-25,共1页
六十年代,台湾文坛的主流是现代派。现代派主要由两部份人组成,一部份来自社会,尤多来自军队,一部份来自学院。前者以《现代诗》、《蓝星》、《创世纪》三诗社为代表,提倡“横的移植”,反对“纵的继承”,后者则以《笔汇》、《文学杂志... 六十年代,台湾文坛的主流是现代派。现代派主要由两部份人组成,一部份来自社会,尤多来自军队,一部份来自学院。前者以《现代诗》、《蓝星》、《创世纪》三诗社为代表,提倡“横的移植”,反对“纵的继承”,后者则以《笔汇》、《文学杂志》和《现代文学》为主要阵地。现代派主要作家,小说方面有白先勇、王文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文学 台湾文坛 陈若曦 横的移植 主要作家 王文兴 诗社 西方现代主义 成功的作品 创世纪
下载PDF
台湾现代诗文化抉择的困惑
4
作者 滕岳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87-91,共5页
五十年代初,从大陆背负着“现代派根球”飘过海峡的诗人——纪弦,在台湾以反传统的姿态敲响了“新诗再革命”的鼓点,承接了二三十年代发端并开始生长的中国现代主义艺术之源,同化并顺应了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继而经过“蓝星”、“现代”... 五十年代初,从大陆背负着“现代派根球”飘过海峡的诗人——纪弦,在台湾以反传统的姿态敲响了“新诗再革命”的鼓点,承接了二三十年代发端并开始生长的中国现代主义艺术之源,同化并顺应了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继而经过“蓝星”、“现代”、“创世纪”三大诗社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惨淡经营,可谓波峰叠起,茕茕大观。七十年代,一股否决他们的旋风掠过诗坛上空,台湾现代诗便在它的鼎盛时期以坍塌般的速度向传统倒去。 这一完整的命运故事,透过历史的审美的双重镜头来考察,决非某些文学史家所说的“反传统——回归传统”或“西化——回归传统”的简单模式。台湾现代派诗人尽管从一开始就宣称“新诗乃是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现代诗 文化抉择 余光中 纪弦 现代派诗人 回归传统 创世纪 横的移植 传统文化 超现实主义
下载PDF
界牌边一朵咯血的杜鹃——读洛夫诗《边界望乡》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槟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1996年第2期73-74,共2页
盛行于50年代后期、30年来影响广泛的台湾乡愁文学为海外的游子尽情地抛洒怀乡之泪,洛夫的这首创作于70年末的《边界望乡》便是其中一掬,是一朵界牌边的凋残的杜鹃的咯血,动人情肠,感人肺腑。
关键词 洛夫诗 乡愁文学 祖国大陆 杜鹃 余光中 界牌 50年代后期 游子 横的移植 告示牌
下载PDF
玄到尽头成笑话——碧果:《静物》
6
作者 流沙河 《当代文坛》 1983年第1期47-51,共5页
五十年代台湾跃出一群青年诗人,嗓门甚高,锋头甚健,都自称现代派,闹着要发动一场“新诗再革命”。怎样革呢?一曰纵的割断,二曰横的移植。纵的割断,割断传统。横的移植,移植西方的种种主义,诸如达达主义啦,超现实主义啦……名目繁多,笔... 五十年代台湾跃出一群青年诗人,嗓门甚高,锋头甚健,都自称现代派,闹着要发动一场“新诗再革命”。怎样革呢?一曰纵的割断,二曰横的移植。纵的割断,割断传统。横的移植,移植西方的种种主义,诸如达达主义啦,超现实主义啦……名目繁多,笔者说不清楚,不过可以统而言之,叫做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在台湾诗坛的崛起,恐怕不好简单地定性为历史的错误。它要崛起,自有其非崛起不可的理由;它能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物 笑话 台湾诗坛 现代主义 现代派 罗门 横的移植 万物 余光中 洛夫
下载PDF
回归传统 融汇中西(摘录)——记张默的诗路历程
7
作者 熊国华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1991年第2期54-54,共1页
作为一个“为永恒服役”的探险者,张默在横的移植和纵的继承方面,都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创作实践,他 的漫长曲折的诗路历程,都为中国现代诗回归民族传统、实现对西方现代派和东方古典诗学的双重超越... 作为一个“为永恒服役”的探险者,张默在横的移植和纵的继承方面,都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创作实践,他 的漫长曲折的诗路历程,都为中国现代诗回归民族传统、实现对西方现代派和东方古典诗学的双重超越,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默 融汇中西 回归传统 回归民族传统 横的移植 古典诗学 双重超越 中国现代诗 西方现代派 探险者
下载PDF
流派纷呈 风姿绰约——台湾散文创作谈片
8
作者 李志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1991年第1期51-55,共5页
如果比较一下大陆文学和台湾文学发展形态上的差异,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在台湾,散文这种文学样式的发展水平,要比大陆散文的创作发达得多。在台湾,几乎各家大报均在文艺副刊中以大量的篇幅刊载发表散文作品。散文作品集的出版也... 如果比较一下大陆文学和台湾文学发展形态上的差异,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在台湾,散文这种文学样式的发展水平,要比大陆散文的创作发达得多。在台湾,几乎各家大报均在文艺副刊中以大量的篇幅刊载发表散文作品。散文作品集的出版也数量可观,有的甚至成为畅销书。不夸张地说,台湾散文的确赢得了岛内外众多读者的喜爱与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散文 流派纷呈 冰心散文 散文作品 横的移植 台湾文学 西方文明 台湾作家 题材 归真返朴
下载PDF
试论台湾现代诗的西化与回归
9
作者 罗振亚 《绥化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25-29,共5页
关键词 台湾现代诗 现代派 现代诗人 西方现代主义 超现实主义诗歌 诗社 横的移植 纪弦 余光中 三十年代
下载PDF
引传统为现代的诗学观念——评蓝海文的“新古典主义”诗歌主张
10
作者 杨剑龙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1999年第4期72-75,共4页
1986年9月13日,香港著名诗人蓝海文先生创作的诗歌《诗》宣告了他对于新诗创作的深刻思考,这大概是他的“新古典主义”的先声.在诗中他写道:“自从抽离了根/曾经遍访四方/身上开满异域花朵/而身却似游魂飘荡一棵流浪的树/终于回到故乡/... 1986年9月13日,香港著名诗人蓝海文先生创作的诗歌《诗》宣告了他对于新诗创作的深刻思考,这大概是他的“新古典主义”的先声.在诗中他写道:“自从抽离了根/曾经遍访四方/身上开满异域花朵/而身却似游魂飘荡一棵流浪的树/终于回到故乡/把很重新植进土壤/新绿就在枝上成长”1987年6月,蓝先生在《世界中国诗刊》第7期上发表了《回归传统,迈向新古典主义》的社论,正式提出了“新古典主义”的倡导,引起诗坛的强烈反响,蓝海文先生执著地在理论与创作实践中不断努力完善“新古典主义”.十多年后的今天,蓝先生在《关于“新古典主义”》一文中出指出:“‘新古典主义’是经过数十年实践,自中华文化沃土上潜移默化、健康茁壮成长起来的,它是传统和现代的焊接点,而且已经走成一条健康而宽坦的道路.”如何评价“新古典主义”诗歌主张?如何看待“新古典主义”主张的贡献与不足?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作些粗浅的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古典主义 蓝海文 诗学观念 新诗创作 现代派文学 中国新诗 新诗发展 横的移植 中国诗歌传统 人格精神
下载PDF
“民国视野”与台湾文学——以战后初期“民国文学”与“台湾文学”的交锋为例
11
作者 张俐璇 《励耘学刊》 2016年第2期8-28,共21页
战后初期,从1945年到1949年,短短四年时间,是台湾文学史发展过程中,少见洋溢“左翼思潮”的时光,同时也是“台湾文学”与“民国文学”初相会的时期。本文带入民国历史文化语境,指出在民国机制下“登台”的左翼文学,是战后首波“横的移植... 战后初期,从1945年到1949年,短短四年时间,是台湾文学史发展过程中,少见洋溢“左翼思潮”的时光,同时也是“台湾文学”与“民国文学”初相会的时期。本文带入民国历史文化语境,指出在民国机制下“登台”的左翼文学,是战后首波“横的移植”,为台湾注入富于五四与鲁迅经验的“三民主义现实主义”以及“新现实主义”思潮;同时也将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争议转嫁来台,因此台湾《新生报》“桥”副刊上的“新现实主义文学论争”,实质上正是民国机制的问题另辟台湾战地的讨论。同时,“台湾文学”自身也有对日治时期文学发展的“纵的继承”,因而与民国文学呈现出的左翼/异关怀,已有“阶级与省籍”“理论与实务”的分化。战后初期台湾文学与民国文学交锋的结果,实是二者各行其道,无论是合纵抑或连横,皆不可得。不过,“民国视野”至少为既有的台湾文学研究带来了三项新的可能:一是重新看待“桥副刊论争”的方法;二是关于省籍的问题,并非“本省/外省”的“人”的问题,而是更大的“台湾/民国”的“机制”碰撞结果;三是关于“中国”,因此有“民国/共和国”的区隔,以及深化讨论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初期 台湾文学 民国文学 现实主义 横的移植
下载PDF
一套“新体诗歌”和“三无”心理状态
12
作者 吴奔星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3-57,71,共6页
一套“新体诗歌”和“三无”心理状态吴奔星近几年来,我读了不少新体诗与旧体诗,佳作固然不少,却很难发现多少一见倾心、令人难忘之作。推己及人,不觉有所感悟,觉得诗人写诗也要解放思想:一是要从"文学革命"以来传统的佳作以及... 一套“新体诗歌”和“三无”心理状态吴奔星近几年来,我读了不少新体诗与旧体诗,佳作固然不少,却很难发现多少一见倾心、令人难忘之作。推己及人,不觉有所感悟,觉得诗人写诗也要解放思想:一是要从"文学革命"以来传统的佳作以及借鉴西方各种主义的代表作的模式中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体诗 创新意识 主体意识 毛泽东 艺术个性 发展意识 继承与借鉴 历史使命 创作实践 横的移植
原文传递
关于两岸文学交流的一些想法
13
作者 周良沛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9-82,共4页
关于两岸文学交流的一些想法周良沛讨论台湾文学,在这么多专家面前,确实不敢开口。因为研究,总得在阅读了大量自己喜欢的,也必须还有自己不喜欢的作品以及有关资料后,于比较之中去进行。然而,除了有些朋友送我的集子之外,我却没... 关于两岸文学交流的一些想法周良沛讨论台湾文学,在这么多专家面前,确实不敢开口。因为研究,总得在阅读了大量自己喜欢的,也必须还有自己不喜欢的作品以及有关资料后,于比较之中去进行。然而,除了有些朋友送我的集子之外,我却没有能力再作什么选择,何况,也不是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文学研究 文学交流 梁实秋 台湾新文学运动 白先勇 大陆 横的移植 现代派 “伤痕文学” “伤痕”
原文传递
突围小记胡乔木
14
作者 卞之琳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3-33,共1页
突围小记胡乔木卞之琳大约在1959年初“大跃进”退潮声中,有一天下午,我参加了一次新诗小型座谈会出来,正要走回家去,在大门口遇见乔木也散会出来,正独自上他的专用小车。他跟我打了招呼(我在会上没有发言,也就没有接触),... 突围小记胡乔木卞之琳大约在1959年初“大跃进”退潮声中,有一天下午,我参加了一次新诗小型座谈会出来,正要走回家去,在大门口遇见乔木也散会出来,正独自上他的专用小车。他跟我打了招呼(我在会上没有发言,也就没有接触),招我顺路搭一小程车。我们在车上几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歌 卞之琳 胡乔木 反批评文章 座谈会 自觉写作 白话新诗 《文学评论》 发展问题 横的移植
原文传递
台港当代诗人评介
15
作者 周良沛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86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台湾、香港诗,是“五四”后新诗的有机组成部份,绝非新诗研究中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内地读者与文学工作者,都很需要有关资料,为此我编选了一套诗丛,名为《台湾、香港新诗窗》,将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下面发表的文字,就是我对入选... 台湾、香港诗,是“五四”后新诗的有机组成部份,绝非新诗研究中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内地读者与文学工作者,都很需要有关资料,为此我编选了一套诗丛,名为《台湾、香港新诗窗》,将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下面发表的文字,就是我对入选诗人所做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研究 台港 创世纪 台湾现代诗 作品 横的移植 意象 诗社 诗才 耗废
原文传递
两岸文学交流之己见
16
作者 周良沛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6年第3期71-75,共5页
两岸文学交流之己见周良沛讨论台湾文学,在专家面前,确实不敢开口。因为研究,总得在阅读了大量自己喜欢的,也必须还有自己不喜欢的作品以及有关资料,于比较之中去进行。然而,除了有些朋友送我的集子之外,我却没有能力再作什么选... 两岸文学交流之己见周良沛讨论台湾文学,在专家面前,确实不敢开口。因为研究,总得在阅读了大量自己喜欢的,也必须还有自己不喜欢的作品以及有关资料,于比较之中去进行。然而,除了有些朋友送我的集子之外,我却没有能力再作什么选择。何况,也不是什么书都可以买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文学 文学交流 台湾现代诗 梁实秋 台湾新文学运动 白先勇 伤痕文学 大陆 横的移植 艺术特色
原文传递
呼唤大意象诗
17
作者 耿建华 《诗探索》 1999年第1期173-174,共2页
20世纪近尾声,新诗也已经80余岁了。世纪初《女神》那青年人的热火激情已难再觅。诗作为民族最敏感的神经似已麻木,许多诗人患了神经麻木症。青年诗歌缺少烈火激情,只看自己鼻子尖,全然不见五四巨匠的阔大诗境。小意象多、散弄玄虚者多。
关键词 意象诗 大诗人 青年诗歌 麻木症 新诗 精神写照 尾声 横的移植 神经 诗魂
原文传递
“实视”与“灵视”——罗门战争诗论
18
作者 张叹凤 《华文文学评论》 2021年第1期94-103,共10页
罗门虽然属于台湾地区三大现代派诗社之一的"蓝星诗社"阵营,是"蓝星"骨干与代表诗人之一,实际上他活跃于台湾地区各个诗社群体报刊版面,作品风格甚至更接近"现代诗社"①,即更多"横的移植",受... 罗门虽然属于台湾地区三大现代派诗社之一的"蓝星诗社"阵营,是"蓝星"骨干与代表诗人之一,实际上他活跃于台湾地区各个诗社群体报刊版面,作品风格甚至更接近"现代诗社"①,即更多"横的移植",受欧美现代派乃至后现代派影响十分明显。在题材方面,也多与"创世纪"军中诗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星诗社 横的移植 作品风格 后现代派 灵视 台湾地区 诗论 创世纪
原文传递
论吉狄马加长诗创作的空间转向与新义生成
19
作者 姜超 《太湖》 2020年第4期17-25,共9页
从1980年代诗集《初恋的歌》斩获全国奖项以来,吉狄马加笔耕不辍,以沉实多思的姿态行稳致远,不断吟变革、咏沧桑,在新世纪其诗歌更见精进。在年齿增长的同时,吉狄马加不断展开族裔追怀、文化省思,创作了《大河》《致马雅可夫斯基》《我... 从1980年代诗集《初恋的歌》斩获全国奖项以来,吉狄马加笔耕不辍,以沉实多思的姿态行稳致远,不断吟变革、咏沧桑,在新世纪其诗歌更见精进。在年齿增长的同时,吉狄马加不断展开族裔追怀、文化省思,创作了《大河》《致马雅可夫斯基》《我,雪豹……》等一系列长诗。这些组章以如椽之笔描述了时代的风起云涌,它们绝不是细酌对春风式的浅吟低唱,而是从日常出发的灵魂揽照。诗人要写出好诗,吉狄马加认为要做到"纵的继承"与"横的移植"的融合。"纵的继承",即从本国度本民族汲取精神养分;"横的移植",即兼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广博的视野带来大格局,深厚的修为增添大境界,吉狄马加诗思纵横捭阖,如法国诗人雅克·达拉斯评述的"以高山上雄鹰的视力,明察平原上的现代变化"一样,在天空与大地之间行走,宛若一位优秀的民族抒情歌手于古今纵横的空间里倾情歌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狄马加 马雅可夫斯基 横的移植 空间转向 达拉斯 法国诗人 文化省思 捭阖
原文传递
台湾现代诗赏析
20
作者 王立世 《黄河》 2020年第5期121-131,共11页
我乃旷野里独来独往的一匹狼。/不是先知,没有半个字的叹息。/而恒以数声凄厉已极之长嗥/摇撼彼空无一物之天地,/使天地战栗如同发了疟疾;/并刮起凉风飒飒的,飒飒飒飒的;/这就是一种过瘾。——纪弦《狼之独步》纪弦是台湾现代主义诗歌... 我乃旷野里独来独往的一匹狼。/不是先知,没有半个字的叹息。/而恒以数声凄厉已极之长嗥/摇撼彼空无一物之天地,/使天地战栗如同发了疟疾;/并刮起凉风飒飒的,飒飒飒飒的;/这就是一种过瘾。——纪弦《狼之独步》纪弦是台湾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他主张对西方现代主义"横的移植",并强调诗的"知性"和"纯粹性"。在他的影响下,整个台湾诗风大变,现代诗迅速成长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弦 西方现代主义 台湾现代诗 横的移植 纯粹性 台湾现代主义诗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