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5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私非“恶”:小议荀子与韩非子的人性论
1
作者 徐克谦 《临沂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8-25,共8页
荀子和韩非子关于人性的观点往往被贴上“性恶论”的标签并受到贬斥。然而荀、韩论人性,不过是指出了人具有好利恶害、自私自利的特性,但这种特性本身并不是一种与道德之“善”相对立的“恶”。先秦哲学家所说的“恶”未必具有今人深受... 荀子和韩非子关于人性的观点往往被贴上“性恶论”的标签并受到贬斥。然而荀、韩论人性,不过是指出了人具有好利恶害、自私自利的特性,但这种特性本身并不是一种与道德之“善”相对立的“恶”。先秦哲学家所说的“恶”未必具有今人深受西方形而上学影响而根深蒂固的善恶范畴对立之“恶”的意义。从中国先秦时期的哲学观来看,所谓善恶只是相对的、程度不同的价值,未必是两个绝对对立的范畴实体。好利恶害、自私自利不仅不是“恶”,而且还可以说是“小善”“次善”,是由近及远、由低向高推导出大德大善的基础。确认自私不是“恶”,不仅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也可以加深我们对于中国先秦时期伦理道德观念特质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韩非子 人性论 性善论 性恶论 性朴论
下载PDF
色彩不是“形”的修饰与附庸——关于色彩的审美性与表现性
2
作者 陈孟昕 《中国画画刊》 2024年第1期68-79,共12页
中国文化在几千年中演绎了以五色为基础的丹青艺术,上可追溯至半坡原始古朴的彩陶、原始岩画、石窟壁画。以考古学、历史学实证的方式,就工笔画的色彩绘制机制而言,可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的楚墓帛画《人物御龙》《人... 中国文化在几千年中演绎了以五色为基础的丹青艺术,上可追溯至半坡原始古朴的彩陶、原始岩画、石窟壁画。以考古学、历史学实证的方式,就工笔画的色彩绘制机制而言,可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的楚墓帛画《人物御龙》《人物龙凤》看到其端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马王堆 春秋战国 楚墓 石窟壁画 原始岩画 原始古朴 帛画 考古学
下载PDF
宗法的历史困境与荀子的应对之道——论荀子哲学体系对周秦之变的理论助推
3
作者 李友广 《文史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100,166,167,共14页
周秦之变是贯穿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主题,规定着先秦诸子的思维理路与思考方向。处于周秦之变中的诸子如何应对社会的转型与时代的变化,这是先秦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论题。作为身处战国晚期的荀子,他主要通过天人相分彰显人文理性精神... 周秦之变是贯穿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主题,规定着先秦诸子的思维理路与思考方向。处于周秦之变中的诸子如何应对社会的转型与时代的变化,这是先秦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论题。作为身处战国晚期的荀子,他主要通过天人相分彰显人文理性精神、援法入礼弱化宗法伦理、以性朴欲趋恶导向制度建设、圣王合一尊君王权威四个方面建构起了适应和助推周秦之变的哲学体系。从荀子到韩非之间的这种弱私门、张公室、强君权的思维理路,既是战国时期家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然难以调和的体现,也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前在思想领域发出的有力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秦之变 天人相分 援法入礼 性朴欲趋恶 圣王合一
下载PDF
《周礼》重“漆林之征”考
4
作者 张文静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7,共10页
《周礼》所构建的赋税体系中,有一条现今并未发现在先秦两汉时期实际实施过的征课政策,即“唯其漆林之征二十而五”,对漆林进行高税率课税。后世学者对此非常科税收政策,遵循两条解释理路:一为“抑末”、二为“返朴”。不过,这两种解释... 《周礼》所构建的赋税体系中,有一条现今并未发现在先秦两汉时期实际实施过的征课政策,即“唯其漆林之征二十而五”,对漆林进行高税率课税。后世学者对此非常科税收政策,遵循两条解释理路:一为“抑末”、二为“返朴”。不过,这两种解释与《周礼》文本都不够契合。本文通过考察古代中国经济作物的征税政策,结合《周礼》文本与唐代茶税出现的历史背景,对漆林征课做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林之征 抑末 返朴 唐代茶税
下载PDF
性恶与性朴:荀子人性论的二重向度与性恶论新解
5
作者 唐雪伦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4期51-62,共12页
基于前人对荀子人性论的分析,性可以分为物性和人性两面,性朴是就物性而言,性恶是就人性而言,二者并不矛盾,可以相互综合。物性为人与一切生物所共有,人性为人所特有,人性不同于物性,性恶才是人性。荀子从思想实验出发,论述了其性恶论... 基于前人对荀子人性论的分析,性可以分为物性和人性两面,性朴是就物性而言,性恶是就人性而言,二者并不矛盾,可以相互综合。物性为人与一切生物所共有,人性为人所特有,人性不同于物性,性恶才是人性。荀子从思想实验出发,论述了其性恶论的真正内涵:顺性则必然为恶。圣人逆性,所以能够克服自己的性恶来“化性起伪”。“伪”是人性由恶转善的必经之途,只有通过后天的礼义教化等人为之“伪”,才能真正实现从善、达善。因此,人之性可分为“朴—恶—善”三个层次。通过试图赋予荀子人性论一种二重向度的阐释,可形成对其更为整体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物性 人性 性朴论 性恶论
下载PDF
材朴与心知之合:论荀子式的美德论建构
6
作者 冯硕 《管子学刊》 2024年第2期30-39,共10页
关于荀子美德论建构问题,森舸澜区分了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认为美德的修养需要依赖内在的向善倾向,而不能仅仅依靠外在利益和目标。荀子不支持内在道德倾向,故而森舸澜批评荀子实际上暗中引入了内在主义理论。我们将回应其内在和外在主... 关于荀子美德论建构问题,森舸澜区分了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认为美德的修养需要依赖内在的向善倾向,而不能仅仅依靠外在利益和目标。荀子不支持内在道德倾向,故而森舸澜批评荀子实际上暗中引入了内在主义理论。我们将回应其内在和外在主义的划分,并论证荀子完全可能承认人性中具有培养美德可资利用的内在材料、要素或倾向。荀子的成善、成德理论离不开心知对有利于道德的自然情感的认知、肯定、珍视和尊重,属于有知之善,而区别于孟子作为无知之善的四端自然萌发的生长式图像。荀子的心知不仅包含反思性的知、经验性的知以及默会的知,而且还须具有道德创造能力和总体视角能力,这对实现荀子式的心性转化是必要的。最后,我们试图提供一幅以“心知—材朴”为核心的兼内外的荀子式美德论建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美德 性恶 材朴 化性
下载PDF
论“70后”朝鲜族作家朴草兰小说中的老庄思想
7
作者 金红梅 《东疆学刊》 2024年第2期88-93,共6页
朴草兰是有代表性的“70后”朝鲜族作家之一。在20余年来的小说创作中她一直在探讨“我是谁”“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等人生的根本问题。“追寻自我”是朴草兰作品的重要主题。她运用老庄思想的诸要素,哲理性地展现... 朴草兰是有代表性的“70后”朝鲜族作家之一。在20余年来的小说创作中她一直在探讨“我是谁”“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等人生的根本问题。“追寻自我”是朴草兰作品的重要主题。她运用老庄思想的诸要素,哲理性地展现了小说人物在“追寻自我”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状态,这无疑是一种值得肯定且具有创新性的文学实践。通过文学书写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价值观,是朴草兰小说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草兰 朝鲜族作家 庄子 自我
下载PDF
求真:朴趾源《热河日记》中的绘画指向
8
作者 李玲玲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9-54,共6页
一直以来,由于朴趾源的《热河日记》中关于绘画思想的笔墨尚简,鲜有学者以画论角度进入文本。但朴趾源以中西比较的视野分析绘画,充分显示了处于转型之际的民族对于“文化自信”建设的渴望。因此,以《热河日记》中关于绘画的片段式言语... 一直以来,由于朴趾源的《热河日记》中关于绘画思想的笔墨尚简,鲜有学者以画论角度进入文本。但朴趾源以中西比较的视野分析绘画,充分显示了处于转型之际的民族对于“文化自信”建设的渴望。因此,以《热河日记》中关于绘画的片段式言语为基础,探究朴趾源绘画理论的哲学前提,即由科学的自然观、以“利用厚生”为目的的社会观和现实主义的美学观为表征的唯物主义表现,分析朴趾源从经验到本质真实的绘画发生逻辑和以“求实”“切情”“真趣”为内涵的绘画内容,无不为理解当时的朝鲜进入现代性的方式和现代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提供审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河日记》 朴趾源
下载PDF
珊瑚朴的生境分析及种苗培育措施
9
作者 李乾恩 刘忠颖 《种子科技》 2024年第5期82-84,共3页
阐述了珊瑚朴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提出了种苗繁殖措施及园林应用,为加速城市绿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种苗保证,再创秀美河山,利国利民。
关键词 珊瑚朴 形态特征 野生环境 种苗繁殖 园林应用
下载PDF
基于“朴”文化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研究
10
作者 郝斐斐 《工业设计》 2024年第8期141-144,共4页
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其人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的延续。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我国传统人居环境出现景观异质化、文化基因断裂等问题。文章试图引入朴素更新理念,以实现传统村落可... 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其人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的延续。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我国传统人居环境出现景观异质化、文化基因断裂等问题。文章试图引入朴素更新理念,以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朴”文化与传统村落的物质空间环境、非物质文化环境、社会场域环境进行耦合,以期探索出一条以传统村落保护为核心,符合传统村落审美观、生态观、认知观、实践观的人居环境更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人居环境 更新 朴素 “朴”文化
下载PDF
昆明地区滇朴大苗移植技术
11
作者 何涛 杨金松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期96-99,共4页
基于树势平衡原理,并结合在昆明市工程项目中的实践,对昆明地区滇朴大苗移植前、移植中及移植后的技术方法作了总结与探讨,以期为提高滇朴大苗移植成活率和景观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滇朴 大树移植 全冠移植 保活技术
下载PDF
《札朴·滇游续笔》字词中的云南特色文化探析
12
作者 李宣麒 孙雅芬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3期107-111,共5页
云南地区多山川,地理气候复杂多样,自古以来便是彝族、白族、傣族等众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富集区。经过历史的积淀,其独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在清人桂馥的学术笔记——《札朴》中留下了斑斓的一卷。本文从文化语... 云南地区多山川,地理气候复杂多样,自古以来便是彝族、白族、傣族等众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富集区。经过历史的积淀,其独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在清人桂馥的学术笔记——《札朴》中留下了斑斓的一卷。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切入,整理本卷所收字词条目,并分析其收词特点,力图展现该卷的收词情况以及清中期云南人的饮食、经济、民俗等方面的社会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札朴·滇游续笔》 字词 云南 特色文化
下载PDF
朴趾源《热河日记》中的书画美学思想
13
作者 上官文金 《极目》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朴趾源的《热河日记》不仅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见闻行纪,而且是一部反映其本人深具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书画美学著作。作为古代朝鲜实学派的代表人物,朴趾源在“东学西渐”之时,对东西方绘画美学的差异,示以坚定的东方美学自信。... 朴趾源的《热河日记》不仅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见闻行纪,而且是一部反映其本人深具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书画美学著作。作为古代朝鲜实学派的代表人物,朴趾源在“东学西渐”之时,对东西方绘画美学的差异,示以坚定的东方美学自信。同时,朴趾源集哲学家、诗人于一身的文人书画审美取向也在中朝文人书画交流中展露无遗,对书画创作的认识同样植根于中国美学精神,又独具创造性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趾源 《热河日记》 书画美学 域外汉籍
下载PDF
从“鄙夷”到“师夷”:朝鲜士人朴趾源的“对清观”及其转变
14
作者 徐炎红 《文教资料》 2024年第2期55-58,共4页
明清更代,深受朱熹华夷观影响的朝鲜士人对清朝并不认同,这种局面至18世纪后期才有所改观。一批具有实学思想的朝鲜士人先后出使北京,在深入观察清朝社会后,对清朝产生了认同感,促使朝鲜“北学派”产生。朴趾源作为“北学派”的代表人... 明清更代,深受朱熹华夷观影响的朝鲜士人对清朝并不认同,这种局面至18世纪后期才有所改观。一批具有实学思想的朝鲜士人先后出使北京,在深入观察清朝社会后,对清朝产生了认同感,促使朝鲜“北学派”产生。朴趾源作为“北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热河日记》形象地展示出他在康乾盛世影响下从排斥清朝到以清朝为师的思想转变过程。追根溯源,这反映的是朝鲜士人对中华儒家文化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趾源 “对清观” 《热河日记》 “康乾盛世”
下载PDF
澳大利亚:环保理念下的花园之国
15
作者 李振平 《留学》 2024年第16期38-40,共3页
澳大利亚的环境保护堪称世界之最,无论哪个季节,无论走到哪里,除却阴雨天气,扑入人们眼帘的永远是湛蓝如洗的苍穹和轻盈飘动的白云。原始古朴的国家公园、清新静谧的城市绿地、游人如织的金色海滩、人迹稀少的山野小镇、无处不在的花香... 澳大利亚的环境保护堪称世界之最,无论哪个季节,无论走到哪里,除却阴雨天气,扑入人们眼帘的永远是湛蓝如洗的苍穹和轻盈飘动的白云。原始古朴的国家公园、清新静谧的城市绿地、游人如织的金色海滩、人迹稀少的山野小镇、无处不在的花香鸟语、漫山遍野的牛羊牧场、遍地飘香的葡萄酒坊,令人心旷神怡,如醉如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雨天气 世界之最 环境保护 环保理念 澳大利亚 原始古朴 城市绿地 葡萄酒
下载PDF
厚朴排气合剂联合针刺穴位对重症监护室多发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16
作者 秦国顺 沈洁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4期109-111,共3页
目的 探讨厚朴排气合剂联合针刺穴位对重症监护室多发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多发伤术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按干预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 探讨厚朴排气合剂联合针刺穴位对重症监护室多发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多发伤术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按干预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穴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厚朴排气合剂干预。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干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腹内压、肠功能障碍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厚朴排气合剂联合针刺能促进多发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厚朴排气合剂 针刺 胃肠功能
下载PDF
输卵管吻合术结合军朴红藤归芍汤在输卵管再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王玲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9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输卵管吻合术结合军朴红藤归芍汤在输卵管再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拟于毕节市赫章县妇幼保健院行输卵管再通治疗的输卵管结扎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 目的:观察输卵管吻合术结合军朴红藤归芍汤在输卵管再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拟于毕节市赫章县妇幼保健院行输卵管再通治疗的输卵管结扎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输卵管吻合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军朴红藤归芍汤治疗。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输卵管再通率、妊娠情况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术前1 d,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hs-CRP、IL-6水平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卵管再通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观察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输卵管吻合术结合军朴红藤归芍汤在输卵管再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术后炎性反应,提高输卵管再通有效率和宫内妊娠率,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吻合术 军朴红藤归芍汤 炎性因子 输卵管再通 复孕率
下载PDF
前朴化痰降气汤加减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
18
作者 王翔阳 《大医生》 2024年第12期90-92,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前朴化痰降气汤加减与无创通气联合疗法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且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22年5月至2023年9月于张家港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的142例AECOPD... 目的旨在探讨前朴化痰降气汤加减与无创通气联合疗法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且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22年5月至2023年9月于张家港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的142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71例。参照组患者采取无创通气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前朴化痰降气汤加减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气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痰多积分、喘息气短积分、二氧化碳分压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两组患者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前朴化痰降气汤加减与无创通气联合用于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颇为良好,能够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优化血气指标水平,推动肺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朴化痰降气汤加减 无创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Ⅱ型呼吸衰竭
下载PDF
“性朴”即“性恶”——由《庄》观《荀》的新辩护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巍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25,共10页
荀子以“本始材朴”言性,实际是因袭了道家的修辞传统,因为以“朴”喻性主要是道家文本特别是《庄子》中的典范譬喻。但道家对人性之“朴”抱有美好想象,因此推崇性朴、贬低教化,这又是荀子不能接受的立场。所以他对人性的论述,虽然名... 荀子以“本始材朴”言性,实际是因袭了道家的修辞传统,因为以“朴”喻性主要是道家文本特别是《庄子》中的典范譬喻。但道家对人性之“朴”抱有美好想象,因此推崇性朴、贬低教化,这又是荀子不能接受的立场。所以他对人性的论述,虽然名义上针对孟子,却在思想的客观呈现上与道家的性朴观念尖锐对立。尤其是,荀子对人性恶的主张可被视为对“本始材朴”之性做出了与道家截然相反的判断。因此在荀子眼中,性朴并非中性,而是本能地趋向于恶,也即性朴与性恶是可兼容的。那么将荀子刻画为性朴论者,以瓦解其作为性恶论者的传统形象,这种名为“性朴论”的流行解释就很难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庄子》 性朴 性恶 道家
下载PDF
我为什么不接受“性朴说”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泽波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破除传统观念,将荀子之“性恶”重新界定为“性朴”,业已成为近年来荀子研究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但这种做法在材料是不是足够、向善是不是可能、孟子是不是擅作等方面,都有诸多可商榷之处。此外,它还涉及一个根本性问题,即人性究竟是不... 破除传统观念,将荀子之“性恶”重新界定为“性朴”,业已成为近年来荀子研究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但这种做法在材料是不是足够、向善是不是可能、孟子是不是擅作等方面,都有诸多可商榷之处。此外,它还涉及一个根本性问题,即人性究竟是不是为朴?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来自天生,固然有不严格之处,但“固有”这一说法包含着道德根据是先在的意思,有重要理论意义,而孟子论性善必讲善之“才”和善之“端”,其学理价值更不容低估。荀子则认为人生下来只是一张白纸,不了解道德根据的先在性和逆觉性,在学理上有重大缺失。我敬佩相关学者的探索精神,尊重他们的努力,但仍坚持传统的“性恶论”,不接受“性朴”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孟子 性善 性恶 性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