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紫葳科植物Stereospermum personatum得到的抗氧化剂(+)-环橄榄树脂素
1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05年第6期41-41,共1页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环橄榄树脂素和添加剂的新型药物组合物,其用作抗氧化剂且从一种新的原料紫葳科植物Stereospermum personatum制得。本发明还提供了从植物原料即紫葳科植物stereospermum personatum分离出活性化合物(+)-环橄榄...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环橄榄树脂素和添加剂的新型药物组合物,其用作抗氧化剂且从一种新的原料紫葳科植物Stereospermum personatum制得。本发明还提供了从植物原料即紫葳科植物stereospermum personatum分离出活性化合物(+)-环橄榄树脂素的方法以及化合物(+)-环橄榄树脂素作为抗氧化剂的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橄榄 药物组合物 紫葳科植物 活性化合物 分离工艺
下载PDF
茜草地上部分木脂素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茂婷 杨柳 +3 位作者 胡江苗 张虹 施香琴 刘守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4856-4859,共4页
目的对茜草Rubia cordifolia地上部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等多种色谱材料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11个木脂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表丁香脂素(1)、开环... 目的对茜草Rubia cordifolia地上部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等多种色谱材料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11个木脂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表丁香脂素(1)、开环异落叶松脂素(2)、(-)-3,4-二香草基四氢呋喃(3)、lignans(+)-demethoxypinoresinol(4)、(+)-丁香脂素(5)、异落叶松脂素(6)、橄榄树脂素(7)、(7S,8R)-二氢脱氢双松柏醇(8)、4,5′-二甲基落叶松脂醇(9)、(+)-7R,8S-5-methoxydihydrodehydroconifery alcohol(10)、5,5′-二甲氧基-7-氧代落叶松脂醇(11)。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 (-)-表丁香 开环异落叶松 橄榄 (7S 8R)-二氢脱氢双松柏醇
原文传递
毛酸浆浆果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贾远敏 陈重 +2 位作者 许琼明 李笑然 杨世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研究毛酸浆Physalis pubescens浆果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中压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核磁共振谱、质谱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毛酸浆浆果中分离得到1... 目的研究毛酸浆Physalis pubescens浆果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中压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核磁共振谱、质谱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毛酸浆浆果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7,3′-三甲基槲皮素(1)、山柰酚(2)、金圣草酚(3)、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4)、2α,3β,23-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5)、白头翁皂苷A(6)、白头翁皂苷D(7)、咖啡酸(8)、1-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9)、N-反式-阿魏酰酪胺(10)、新橄榄脂素(11)、梣皮树脂醇(12)、松脂醇(13)、蔗糖(14)、尿苷(15)、β-谷甾醇(16)。结论化合物5~7、9~15为首次从酸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酸浆 浆果 白头翁皂苷A 橄榄脂素
原文传递
定心藤枝叶中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蒋芝华 冯兴阳 +6 位作者 郭微 王伊童 王婷婷 柴玲 刘艳萍 黄泽豪 付艳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2-287,共6页
目的研究定心藤属植物定心藤Mappianthus iodoide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系统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 目的研究定心藤属植物定心藤Mappianthus iodoide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系统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定心藤枝叶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9-hydroxy-4,6-megastigmadien-3-one(1)、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2)、blumenol A(3)、9,10-di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4)、5,12-epoxy-9-hydroxy-7-megastigmen-3-one(5)、5,12-epoxy-6,9-hydroxy-7-megastigmen-3-one(6)、黑麦草内酯(7)、落叶松树脂醇(8)、异落叶松树脂醇(9)、5′-甲氧基落叶松树脂醇(10)、橄榄脂素(11)、去氢双松柏醇(12)、chushizisin I(13)、3,3-didemethoxyverrucosin(14)、4-epi-larreatricin(15)和glycerol monolinoleate(16)。其中化合物1~7为降碳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8~15为木脂素类化合物,化合物16为脂肪酸类化合物。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定心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茱萸科 定心藤 降碳倍半萜 黑麦草内酯 落叶松树 橄榄脂素 去氢双松柏醇
原文传递
雪里见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胜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503-1505,共3页
目的研究雪里见球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雪里见球茎中化学成分,采用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β-胡萝卜苷(2),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3),新橄榄脂... 目的研究雪里见球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雪里见球茎中化学成分,采用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β-胡萝卜苷(2),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3),新橄榄脂素(4),oldhamactam(5),O-ethyllycorenine(6),α-细辛醚(7),(R)-bgugaine(8),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9),芹菜素-6-C-半乳糖-8-C-阿拉伯糖苷(10),异夏佛托苷(11)和尿苷(12)。结论化合物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3、4、7、10、11和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里见 芹菜-7-O-β-D-葡萄糖醛酸苷 橄榄脂素 Α-细辛醚 芹菜-6-C-半乳糖-8-C-阿拉伯糖苷
原文传递
缬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左月明 张忠立 +2 位作者 曾金祥 罗永明 何丽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研究败酱科缬草属植物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反复利用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缬草氯仿和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橄榄树脂素-4-O-β-D... 目的研究败酱科缬草属植物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反复利用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缬草氯仿和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橄榄树脂素-4-O-β-D-葡萄糖苷(1)、落叶松脂醇-4,4′-O-β-D-双葡萄糖苷(2)、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3)、落叶松脂醇(4)、8-羟基-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5)、松脂素-8-O-β-D-葡萄糖苷(6)、8,9′-二羟基-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7)、松脂素(8)、缬草苷A(9)、香草醛(10)、β-谷甾醇(11)。结论化合物1~3、6、7、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 败酱科 橄榄-4-O-β-D-葡萄糖苷 落叶松醇-4 4′-O-β-D-双葡萄糖苷 -8-O-β-D-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朝鲜白头翁抗炎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长福 孙世芹 +1 位作者 王有志 辛萍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508-2514,共7页
目的 筛选朝鲜白头翁Pulsatilla cernua的抗炎有效部位并研究其化学成分。方法 将朝鲜白头翁干燥根以7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洗脱,依次得到水及30%、50%、95%乙醇洗脱组分,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以确定... 目的 筛选朝鲜白头翁Pulsatilla cernua的抗炎有效部位并研究其化学成分。方法 将朝鲜白头翁干燥根以7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洗脱,依次得到水及30%、50%、95%乙醇洗脱组分,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以确定其抗炎有效部位;采用各种柱色谱分离纯化抗炎有效部位中的化合物,根据理化特征并结合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朝鲜白头翁根经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50%乙醇洗脱组分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对其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8-羟基松脂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1)、3, 4:3′, 4′-bis (methylenedioxy)- 9′-hydroxyl-lignane-9-methyl-O-β-D-glucopyranoside(2)、prinsepiol-4-O-β-D-glucopyranoside(3)、(+)-环合橄榄树脂素-6-O-β-D-葡萄吡喃糖苷(4)、6-O-(E)-feruloyl-β-glucopyranoside(5)、6-O-(E)-feruloyl-α-glucopyranoside(6)、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7)、常春藤苷基-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 (1→3)-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8)和常春藤苷基-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9)、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0)、刺囊酸-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1)和羽扇豆醇(12)。结论 朝鲜白头翁50%乙醇洗脱组分为其抗炎有效部位,该部位中得到的化合物2~4、6、8和9为首次从白头翁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白头翁 抗炎 (+)-环合橄榄-6-O—β-D-葡萄吡喃糖苷 常春藤苷基-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 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 羽扇豆醇
原文传递
黄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郑昌杰 崔文燕 +4 位作者 王润玲 晁亮 全帅 吕开源 刘岱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90-1897,共8页
目的研究黄花败酱草Patrina scabiosae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数据和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花败酱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8个化... 目的研究黄花败酱草Patrina scabiosae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数据和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花败酱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6-甲氧基-7-(1′-二十一碳酰氧基-3′-羟基-2′-丙氧基)香豆素(1)、齐墩果酸(2)、熊果酸(3)、棕榈酸(4)、月桂酸(5)、α-生育醌(6)、山楂酸(7)、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8)、2,6-二甲氧基苯醌(9)、3β-乙酰氧基-12-烯-28-熊果酸(10)、α-生育螺环B(11)、22E-3β-羟基-5α,6α-环氧麦角甾-22-烯-7-酮(12)、2α-羟基熊果酸(13)、亚油酸(14)、β-谷甾醇棕榈酸酯(15)、3-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1-丙酮(16)、橄榄树脂素(17)、常春藤皂苷元(18)。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黄花败酱内酯。化合物6、8、9、11、12、16、17为首次从败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酱属 黄花败酱草 黄花败酱内酯 α-生育醌 2 6-二甲氧基苯醌 橄榄
原文传递
矮石斛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尚志梅 成蕾 +3 位作者 刘贵园 张茂生 李晓飞 肖世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36-2040,共5页
目的研究兰科石斛属植物矮石斛Dendrobium bellatul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经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矮石斛全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羟基-4-甲氧基-3,6-二甲基苯甲酸... 目的研究兰科石斛属植物矮石斛Dendrobium bellatul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经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矮石斛全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羟基-4-甲氧基-3,6-二甲基苯甲酸(1)、4′,5-二羟基-3,3′-二甲氧基联苄(2)、3,3′-二羟基-4,5-二甲氧基联苄(3)、二氢松柏醇二氢对羟基桂皮酸酯(4)、aloifolI(5)、山药素Ⅲ(6)、dendrosinenB(7)、2,5,7-三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8)、对羟基苯丙酸(9)、对羟基肉桂酸(10)、阿魏酸(11)、咖啡酸(12)、dendrosinen D(13)、新橄榄树脂素(14)、3-羟甲基-9-甲氧基-2-(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2,3,6,7-四氢菲[4,3-b]呋喃-5,11-二醇(15)。结论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兰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石斛 2-羟基-4-甲氧基-3 6-二甲基苯甲酸 4′ 5-二羟基-3 3′-二甲氧基联苄 山药 橄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