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化学计量学鉴定不同甜橙精油挥发性成分
1
作者 刘菲斐 陈晋 +3 位作者 陈健乐 刘东红 叶兴乾 程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5-163,共9页
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及快速气相电子鼻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对采用冷压(cold pressing,CP)、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microwaveassisted hydrodistillation,MAHD... 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及快速气相电子鼻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对采用冷压(cold pressing,CP)、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microwaveassisted hydrodistillation,MAHD)和旋转锥蒸馏塔(spinning cone column,SCC)法提取的甜橙(血橙和脐橙为代表)精油进行挥发性成分差异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式提取的甜橙精油风味组成存在明显差异,CP提取精油喜爱度最高且具有更强的果香、甜香和花香,MAHD精油具有更强的脂香、青香和木香,而SCC萃取液香气浓度较低;GC-IMS共鉴定出64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为萜烯类、醇类和醛类,其次是酸类、酯类和其他化合物,指纹图谱结果显示,萜烯类在CP和MAHD精油中含量明显高于SCC萃取液,而醇类和醛类在MAHD精油和SCC萃取液中含量明显高于CP精油;基于相对气味活性值鉴定出β-月桂烯和芳樟醇是甜橙精油风味的主要贡献者;GC-IMS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变量投影重要性筛选出13种区分6种精油的标志性差异挥发性化合物;此外,快速气相电子鼻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也能够成功区分6种甜橙精油挥发物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油 挥发性化合物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高温改性钢渣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甲基橙和苯酚的反应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苏冰琴 王健 +2 位作者 林昱廷 郭越 李瑞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52,共14页
采用高温改性钢渣活化过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PMS)降解甲基橙(methyl orange,MO)和苯酚(phenol,AR)。考察了改性钢渣投加量、PMS浓度、初始pH值、反应温度对MO和AR降解效果的影响。在改性钢渣质量浓度为9.0 g/L、PMS物质的量浓度为... 采用高温改性钢渣活化过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PMS)降解甲基橙(methyl orange,MO)和苯酚(phenol,AR)。考察了改性钢渣投加量、PMS浓度、初始pH值、反应温度对MO和AR降解效果的影响。在改性钢渣质量浓度为9.0 g/L、PMS物质的量浓度为12.0 mmol/L、初始pH值为7.0、反应温度为25℃的条件下,反应90 min,30 mg/L MO和15 mg/L AR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0.5%和100%。材料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高温改性钢渣比表面积增大、孔隙率高、催化氧化PMS性能好,且重复利用仍有较好的原位恢复性能。自由基淬灭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实验说明,高温改性钢渣/PMS反应体系存在非自由基(1 O 2)和自由基(SO_(4)^(-)·和·OH),发挥了碱活化PMS和铁氧化物活化PMS的共同作用,最终将MO和AR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改性钢渣 过硫酸盐 甲基 苯酚 降解效率 反应机制
下载PDF
具有核壳结构的预分散C.I.颜料橙34的制备
3
作者 张天永 王昱童 +3 位作者 刘万兴 李彬 姜爽 吕东军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色母粒是传统预分散有机颜料剂型,制备工艺相对复杂,着色时过滤分散值较大,颜料分散性亟待提高。以3,3′-二氯联苯胺(DCB)和对甲苯基吡唑酮为原料,经重氮化偶合反应得到C.I.颜料橙34(PO34)与水的混合液,加热条件下使PO34与外层熔融的11... 色母粒是传统预分散有机颜料剂型,制备工艺相对复杂,着色时过滤分散值较大,颜料分散性亟待提高。以3,3′-二氯联苯胺(DCB)和对甲苯基吡唑酮为原料,经重氮化偶合反应得到C.I.颜料橙34(PO34)与水的混合液,加热条件下使PO34与外层熔融的110型聚乙烯蜡(PE)结合,获得了颗粒均匀、分散性好的预分散PO34新剂型(PPO34)。通过调控PE与PO34的质量比、PE的粒径、加热时间与加热温度、搅拌速率等实验条件,研究其对预分散颜料应用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形貌、着色性能数据对比得到PPO34制备较适宜条件为:m(PE)∶m(PO34)为1∶1、41~60目PE、加热时间20 min、加热温度90℃、机械搅拌速率为200 r·min^(-1)。上述条件制得的PPO34粒径均一,具有明显核壳结构。与原始PO34相比,疏水性能显著增强,含水量低,过滤时间短,避免了生产中滤饼板结和强力粉碎产生的粉尘,更加环保高效;与传统色母粒相比,分散性能更好,在保持与原颜料相近的色光、明暗度、饱和度和色相等颜料性能前提下,提高了颜料着色强度,改进了其他多方面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颜料34 聚乙烯蜡 预分散 核壳结构 颜料改性
下载PDF
酸橙夏季光合作用特性研究
4
作者 孙年喜 莫让瑜 +1 位作者 谭均 彭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145-148,224,共5页
[目的]研究酸橙夏季光合作用特性。[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酸橙不同位置叶片净光合速率、酸橙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结果]酸橙不同方位和不同部位叶片净光合速率存在一定差异;酸橙夏季净光合... [目的]研究酸橙夏季光合作用特性。[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酸橙不同位置叶片净光合速率、酸橙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结果]酸橙不同方位和不同部位叶片净光合速率存在一定差异;酸橙夏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存在“午睡”现象,其光合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4:30;气孔导度的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相似。从光响应曲线看,酸橙光饱和点高,光强为0~2000μmol/(m^(2)·s),净光合速率不断上升,最大为13.44μmol/(m^(2)·s),光补偿点为28.33μmol/(m^(2)·s),表观光量子效率为0.036。从CO_(2)响应曲线看,酸橙CO_(2)饱和点在1500μmol/mol,CO_(2)补偿点为60.65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79。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酸橙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空气相对湿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水汽压亏缺等生理生态因子关系密切。[结论]酸橙是一种喜阳的C_(3)型植物,且对弱光有较强的适应及利用能力,对CO_(2)具有较强的同化能力,同时在夏季高温低湿环境下,酸橙光合作用受各种生理生态因子影响,此期光合有效辐射不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关键因子,空气相对湿度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通过环境选择或增加相对湿度的措施,可缓解酸橙夏季“午睡”现象,提高净光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特性 净光合速率 响应曲线
下载PDF
海藻酸钠-活性炭固定化藻菌球的制备及其对碱性橙Ⅱ的降解
5
作者 赵联芳 丁奎元 于雪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1-792,共12页
以海藻酸钠和活性炭为包埋剂、CaCl_(2)为交联剂,采用吸附-包埋法制备了固定化藻菌球,处理偶氮染料碱性橙Ⅱ.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制备条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藻菌球外部和内部的结构,并考察了其重复利用性能.结果表明,藻菌球的最佳制备... 以海藻酸钠和活性炭为包埋剂、CaCl_(2)为交联剂,采用吸附-包埋法制备了固定化藻菌球,处理偶氮染料碱性橙Ⅱ.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制备条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藻菌球外部和内部的结构,并考察了其重复利用性能.结果表明,藻菌球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海藻酸钠、活性炭、CaCl_(2)质量浓度分别为2.58%、0.838%、2%;固定化生物量为1.139%(质量浓度),泥和藻的质量比为2:1;固定化时间为14h.当进水染料浓度在50~250mg/L,进水pH值在6~10.5范围内,脱色率均可达到90%以上,TOC的去除率在74%~90%之间.由紫外-可见全波长扫描图谱和GC-MS扫描图谱可知,碱性橙Ⅱ中的氮氮双键、共轭体系以及苯环结构均被破坏,发生脱色降解反应,实现了对该偶氮染料的矿化.藻菌球经过5次重复利用,仍可保持较高的脱色率和TOC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菌共生系统 固定化 响应面法 碱性 降解过程
下载PDF
微波强化过二硫酸盐降解橙黄G的作用机理
6
作者 陈红英 郑贾娜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1-569,共9页
以橙黄G作为反应体系的目标污染物,通过自由基鉴定、微波(MW)致热效应与非致热效应、紫外光谱扫描、三维荧光分析、总氮(TN)和总有机碳(TOC)的测定等试验,探究微波强化过二硫酸盐(MW-PDS)体系降解橙黄G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MW-PDS体系... 以橙黄G作为反应体系的目标污染物,通过自由基鉴定、微波(MW)致热效应与非致热效应、紫外光谱扫描、三维荧光分析、总氮(TN)和总有机碳(TOC)的测定等试验,探究微波强化过二硫酸盐(MW-PDS)体系降解橙黄G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MW-PDS体系的主要自由基为硫酸根自由基(SO_(4)^(-)·)和羟基自由基(·OH),且SO_(4)^(-)·起主导作用,SO_(4)^(-)·和·OH的贡献率随pH的升高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MW通过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强化过二硫酸盐(PDS)降解污染物的效果,致热效应能提高体系的温度,非致热效应可通过降低活化能加快体系反应速率,PDS在MW辐射作用下高效吸收MW能并断裂自身O—S键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SO_(4)^(-)·来降解污染物。MW-PDS体系具有反应时间短、药剂投量小和去除效率高的优势,在实际废水处理中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过二硫酸盐 黄G 高级氧化
下载PDF
PVA/CS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研究
7
作者 胡鑫鑫 梁志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45-47,共3页
现阶段随着印染行业迅速发展,在为大众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导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印染行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使用颜料和染料为其产品上色,此过程中会有污染物产生。目前,关于染料治理的研究得到重点关注。本文以聚乙烯醇/壳聚糖(PV... 现阶段随着印染行业迅速发展,在为大众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导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印染行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使用颜料和染料为其产品上色,此过程中会有污染物产生。目前,关于染料治理的研究得到重点关注。本文以聚乙烯醇/壳聚糖(PVA/CS)这一多孔复合材料为基础,探究该材料制备工艺,并通过实验,证明其对酸性染料的吸附性能。最终结果表明:制备的PVA/CS多孔复合材料,具备吸附酸性染料的功能,尤其是吸附甲基橙这一纺织工业常用染料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CS多孔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甲基 吸附性能
下载PDF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甲基橙废水COD的试验研究
8
作者 严进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7-90,共4页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处理甲基橙废水,研究了电极电压、电极间距、甲基橙废水浓度、甲基橙废水pH值、NaCl质量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电极间距2.0 cm、电解电压20 V、初始甲基橙溶液pH=3...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处理甲基橙废水,研究了电极电压、电极间距、甲基橙废水浓度、甲基橙废水pH值、NaCl质量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电极间距2.0 cm、电解电压20 V、初始甲基橙溶液pH=3、NaCl质量浓度0.5 g/L、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电化学氧化处理甲基橙废水(质量浓度为500 mg/L,COD为1200 mg/L),其出水COD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甲基橙废水处理效果良好,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法 甲基废水 COD去除率
下载PDF
添加橙油对橙汁风味和稳定性的影响
9
作者 崔翠翠 刘月 +2 位作者 荣光 曾鸣 宋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133,共8页
以橙汁为研究对象,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不同橙油添加量的橙汁样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利用感官... 以橙汁为研究对象,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不同橙油添加量的橙汁样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利用感官测试对橙汁品质进行感官评价。同时对橙汁样品的稳定性进行快速分析。结果表明,添加橙油后的橙汁的香气化合物种类由19种增加至71种,主要包括萜类、醇类、酯类、醛类和酮类,且随着橙油添加量的增加,明显增加的化合物依次为D-柠檬烯、β-月桂烯、α-蒎烯、芳樟醇、侧柏烯和癸醛,其中橙油的关键性香气物质为萜类、醇类和醛类。当添加0.10%的橙油时,橙汁的滋味和整体风味最优。此外,添加不同比例的橙油显著地影响橙汁的稳定性,当橙油添加比例大于0.10%时,橙汁逐渐出现上浮下沉以及上浮严重的现象。本研究揭示了橙油对橙汁风味和稳定性的影响效果,可为今后橙汁加工和橙汁饮料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化合物 稳定性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茶树橙花叔醇和芳樟醇樱草糖苷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力岚 杨军 王让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1-886,共16页
橙花叔醇与芳樟醇是广泛分布于植物中的挥发性萜烯醇类化合物,在茶树新梢中主要以樱草糖苷形式存在,提高其含量对茶叶香气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茶树橙花叔醇和芳樟醇樱草糖苷的遗传机制,本研究以169个茶树自然杂交后代单株为关... 橙花叔醇与芳樟醇是广泛分布于植物中的挥发性萜烯醇类化合物,在茶树新梢中主要以樱草糖苷形式存在,提高其含量对茶叶香气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茶树橙花叔醇和芳樟醇樱草糖苷的遗传机制,本研究以169个茶树自然杂交后代单株为关联群体,利用均匀分布在茶树染色体上的675,245个SNP标记,对3个年份下茶树新梢中橙花叔醇与芳樟醇樱草糖苷含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结果表明,橙花叔醇与芳樟醇樱草糖苷含量的表型变异系数为60.83%~80.08%,广义遗传力分别为51.29%与61.87%,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具有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特征。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50个显著关联位点,各位点分别对橙花叔醇和芳樟醇樱草糖苷含量变化的贡献率均超过20%,其中橙花叔醇樱草糖苷含量(nerolidol primeveroside content,NPC)变化位点最大贡献率为38.73%,芳樟醇樱草糖苷含量(linalool primeveroside content,LPC)变化位点最大贡献率为39.07%。通过等位变异效应分析,鉴定出4个主效SNP位点及其优异等位变异,并发现1个可同时调控NPC和LPC的一因多效位点。结合已有的文献报道和基因的功能注释,筛选出每个显著位点置信区间内最有可能的候选基因共59个,主要涉及茶树的糖类代谢、转录调控、萜烯类生物合成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其中26个基因在适制绿茶品种和适制乌龙茶品种单芽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深入解析茶树橙花叔醇和芳樟醇樱草糖苷含量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新的信息,为加速培育高香型优异茶树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花叔醇樱草糖苷 芳樟醇樱草糖苷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
下载PDF
磁性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用于类芬顿反应催化降解橙黄Ⅱ 被引量:1
11
作者 苗青山 杨璟 +3 位作者 张铁成 李文鹏 陕绍云 苏红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47,共7页
为了提高非均相类芬顿体系的催化效率,采用原位生长法和直接混合法分别合成了Fe_(3)O_(4)修饰的磁性多壁碳纳米管(Fe_(3)O_(4)-MWCNTs)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作为类芬顿催化剂降解偶氮染料橙黄Ⅱ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XRD)、... 为了提高非均相类芬顿体系的催化效率,采用原位生长法和直接混合法分别合成了Fe_(3)O_(4)修饰的磁性多壁碳纳米管(Fe_(3)O_(4)-MWCNTs)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作为类芬顿催化剂降解偶氮染料橙黄Ⅱ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和磁学性能(VSM)检测对制备的Fe_(3)O_(4)-MWCNTs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形貌及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原位生长法获得的Fe_(3)O_(4)-MWCNTs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磁学性能,且Fe_(3)O_(4)纳米粒子均匀分布于碳纳米管的表面。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Fe_(3)O_(4)-MWCNTs磁性纳米复合催化剂用量为0.025 g、H_(2)O_(2)用量为555μL、pH值为2.5、反应温度为25℃、橙黄Ⅱ溶液初始浓度为50 mg/L的条件下,6 h后橙黄Ⅱ的去除率达到99.9%。该复合材料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磁分离循环使用四次后对橙黄Ⅱ的去除率仍能保持在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芬顿反应 Fe_(3)O_(4) 多壁碳纳米管 黄Ⅱ 降解
下载PDF
巴西:甜橙减产
12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5期45-45,共1页
2024年4月10日,巴西柑桔植保基金Fundecitrus与Markestrat、FEARP/USP和FCAV/Unesp合作,发布了2023/2024年圣保罗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柑桔带的甜橙产量。甜橙总产量为30 722万箱(40.8 kg/箱)。其中,哈姆林、韦斯廷、红玉、伏令夏橙、Sel... 2024年4月10日,巴西柑桔植保基金Fundecitrus与Markestrat、FEARP/USP和FCAV/Unesp合作,发布了2023/2024年圣保罗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柑桔带的甜橙产量。甜橙总产量为30 722万箱(40.8 kg/箱)。其中,哈姆林、韦斯廷、红玉、伏令夏橙、Sele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林 伏令夏 圣保罗州 植保 巴西
下载PDF
重庆三峡库区塔罗科血橙不同树形的冠层特性、产量和品质分析
13
作者 田洋 喻莹 +8 位作者 何瑞杰 何满 郑永强 吕强 谢让金 马岩岩 邓烈 朱文祥 易时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8,共10页
以11年生枳橙砧塔罗科血橙为试验对象,设计圆头形、主干形、开心形等3种树形处理,研究不同树形对血橙冠层特性、快速叶绿素荧光、果实产量及品质等的影响,提出重庆三峡库区塔罗科血橙最适宜的树形,为血橙优质丰产树形培养和树体改造提... 以11年生枳橙砧塔罗科血橙为试验对象,设计圆头形、主干形、开心形等3种树形处理,研究不同树形对血橙冠层特性、快速叶绿素荧光、果实产量及品质等的影响,提出重庆三峡库区塔罗科血橙最适宜的树形,为血橙优质丰产树形培养和树体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种树形的冠层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冠层透光性从强到弱依次为开心形、主干形、圆头形;主干形和开心形的PSII原初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春梢叶片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o)明显提升,反应中心的热消耗(DIo/RC)和秋梢叶片单位面积热耗散能量(DIo/CSo)显著降低.主干形和开心形均能有效提升春、秋梢叶片的光合结构性能(PI abs,PI total),以主干形处理相对最佳.2022-2023年度产量、单果质量、固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从高到低均依次为主干形、开心形、圆头形,可溶性固形物和花色苷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开心形、主干形、圆头形.因此,重庆三峡库区塔罗科血橙宜选择主干形树形进行培养,以获得最佳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三峡库区 塔罗科血 树形 冠层特性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常山柚橙不同树龄和繁殖方式的遗传变异分析
14
作者 张艺 宋立志 +5 位作者 刘胜军 阮林 王霞 宋剑锋 汪丽霞 徐强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本研究以20~100年实生和嫁接的常山柚橙(Citrus×aurantium L.‘Changshanhuyou’)为材料,进行全基因组背景分析、体细胞变异检测和果实品质评价。结果显示,常山柚橙与药用枳壳基原品种黄皮酸橙(C.aurantium L.‘Huangpi’)、代代花... 本研究以20~100年实生和嫁接的常山柚橙(Citrus×aurantium L.‘Changshanhuyou’)为材料,进行全基因组背景分析、体细胞变异检测和果实品质评价。结果显示,常山柚橙与药用枳壳基原品种黄皮酸橙(C.aurantium L.‘Huangpi’)、代代花(C.aurantium L.‘Daidai’)、朱栾(C.aurantium L.‘Chuluan’)和塘橙(C.aurantium L.‘Tangcheng’)聚类在一起,两者与酸橙(C.aurantium L.)的遗传相似度在76.99%~91.06%。随着常山柚橙树龄的增加,其果实品质发生变化,且体细胞变异总数增加。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砧不会改变常山柚橙的果实品质,但其接穗中体细胞变异总数增加,其中变异基因涉及衰老修复和逆境防御过程。综上所述,常山柚橙是酸橙变种,且在常规生产年限内,其果实品质稳定,遗传物质保持不变,但体细胞变异数量逐渐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柚 药用柑橘 嫁接 遗传变异 体细胞变异
下载PDF
暴露高活性晶面TiO_(2)的制备及其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15
作者 于磊 许文龙 +1 位作者 崔若彤 刘会娥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28-2133,共6页
以硫酸钛[Ti(SO_(4))_(2)]作钛源,以氢氟酸作形貌控制剂,通过一锅水热法制备了暴露高活性{001}晶面的TiO_(2)光催化剂,采用SEM、TEM、XRD、XP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甲基橙染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原料的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 以硫酸钛[Ti(SO_(4))_(2)]作钛源,以氢氟酸作形貌控制剂,通过一锅水热法制备了暴露高活性{001}晶面的TiO_(2)光催化剂,采用SEM、TEM、XRD、XP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甲基橙染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原料的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TiO_(2)光催化剂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Ti摩尔比为1.0,水热反应温度为180℃,水热反应时间为12 h时制备的TiO_(2)催化剂性能最佳,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到92.5%。TiO_(2)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活性晶面 TiO_(2) 光催化 甲基 染料降解
下载PDF
阳离子型聚N-羟甲基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对废水中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研究
16
作者 从金月 黄超群 +3 位作者 贾伟娜 刘冰 王璇 于良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7-263,共7页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阳离子型聚N-羟甲基丙烯酰胺水凝胶(CPNMA),并对其吸附废水中甲基橙(MO)的性能进行探究。利用SEM、FT-IR、TG及XPS对CPNMA进行表征。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发现,在25℃下CPNMA对MO的吸附行为更符合...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阳离子型聚N-羟甲基丙烯酰胺水凝胶(CPNMA),并对其吸附废水中甲基橙(MO)的性能进行探究。利用SEM、FT-IR、TG及XPS对CPNMA进行表征。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发现,在25℃下CPNMA对MO的吸附行为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平衡时间为960 min,理论最大吸附量为371.6 mg/g。分析了吸附温度和溶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35℃及溶液pH=6时CPNMA可以呈现出最佳的吸附效果。综合分析,CPNMA的吸附机理包括氢键、静电作用、范德华力、n-π相互作用、表面吸附和孔隙填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羟甲基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水凝胶 甲基 吸附
下载PDF
水稻橙叶植原体在病株中积累及其经电光叶蝉传播的主要特征
17
作者 周斯琦 杨小蓉 +3 位作者 王郅怡 杨新 张彤 周国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08-2115,共8页
【目的】探究水稻橙叶植原体(Rice orange leaf phytoplasma,ROLP)在水稻植株体内的扩散和积累以及其经由主要介体电光叶蝉传播的特征,以加深对水稻橙叶病发生规律的认识,为病菌继代保存和田间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半定量... 【目的】探究水稻橙叶植原体(Rice orange leaf phytoplasma,ROLP)在水稻植株体内的扩散和积累以及其经由主要介体电光叶蝉传播的特征,以加深对水稻橙叶病发生规律的认识,为病菌继代保存和田间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半定量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OLP在感病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积累动态及在叶蝉体内的增殖动态;以2~3龄电光叶蝉若虫为传菌介体,测定其在病程约20 d的菌源病株上取食不同时间的获菌率;采用稻苗感病试验测定病菌在叶蝉体内的循回期;通过单虫单苗共培养试验测定病菌经电光叶蝉向3~4叶期水稻幼苗传播的效率。【结果】水稻幼苗感病后,病菌先在受侵染叶片中缓慢增殖,10~15 d后经主茎向下扩展,随后在分蘖的茎和叶组织中大量增殖,约30 d后引致分蘖发病;病株受侵染叶片的上部茎和叶组织中仅有微量或没有病菌存在,根部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到微量病菌。2~3龄电光叶蝉在菌源植株上取食15、25和35 d的获菌率分别为26.67%、71.11%和85.56%。病菌在叶蝉体内的循回期为25 d左右,度过循回期的带菌叶蝉单虫单苗取食12、24和48 h可分别使24.44%、46.67%和47.78%的水稻苗染病。【结论】ROLP在水稻植株体内呈不均匀分布,以感病30 d前后的分蘖茎和叶组织中含量最高,受侵叶片的上部茎和叶组织中无病菌分布。病菌经电光叶蝉高效传播的获菌取食时间、体内循回期和传菌取食时间分别为15 d、25 d和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叶病 植原体 电光叶蝉 病菌增殖动态 传播特征
下载PDF
酸橙新品种“蜀枳一号”多点品种比较试验
18
作者 谢芯玥 许世亮 +5 位作者 魏家欣 薛慧玲 王欢 罗超 李羿 夏燕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7,共5页
“代代”酸橙(Citrus aurantium‘Daidai’)是传统中药材枳壳(干燥未成熟果实)、枳实(干燥幼果)极其重要的来源。“蜀枳一号”新品种是由广安市邻水县收集到的“代代”优良资源选育而来,于202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代代”酸橙(Citrus aurantium‘Daidai’)是传统中药材枳壳(干燥未成熟果实)、枳实(干燥幼果)极其重要的来源。“蜀枳一号”新品种是由广安市邻水县收集到的“代代”优良资源选育而来,于202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在四川省资阳市、泸州市、广安市和重庆市潼南区开展的品种比较试验表明,“蜀枳一号”有良好的丰产性能,单位面积的枳壳、枳实和代代花(干燥花蕾)产量在所有参试品系和对照品系(广安地方种质)中最高,2020年度分别比对照品系平均增产5.78%、5.44%和5.50%,2021年度分别比对照品系平均增产6.12%、5.60%和5.58%;枳壳的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和枳实的辛弗林、浸出物含量均最高,2020年度分别比对照品系高56.92%、60.46%、35.42%和49.68%,2021年度分别比对照品系高55.05%、86.28%、56.41%和27.99%;枳壳和枳实的水分和总灰分与对照品系无显著差异。“蜀枳一号”产量高,品质突出,在川渝两地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代 蜀枳一号 新品种 品比试验
下载PDF
橙足海参多肽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19
作者 金丹莉 程逸潮 +3 位作者 洪杏德 付晶晶 董秀萍 陈跃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30,共9页
以橙足海参(Cucumaria frondosa)为原料,通过水解度、可溶性多肽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等理化指标的分析,结合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探究了... 以橙足海参(Cucumaria frondosa)为原料,通过水解度、可溶性多肽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等理化指标的分析,结合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探究了复合酶酶解法制备海参多肽的最佳工艺参数。利用切向流超滤技术对海参酶解液进行分离,考察了不同分子量段的海参多肽在体外消化前后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时间5.0 h、温度50.0℃和pH值7.0,在此条件下测得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38.43%。当分子量<3000 Da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IC 50达到2.76 mg/mL,ABTS自由基清除率IC 50达到2.61 mg/mL,总还原力为0.31,FRAP为0.16μmol/mL Fe^(2+)当量。同时,体外消化结果显示,海参多肽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上升,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和FRAP下降,但是仍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海参多肽在消化前后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为其功能性食品组分的添加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海参多肽 复合酶酶解 响应面分析 切向流超滤 体外消化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改性磁性生物质炭对酸性橙7的吸附
20
作者 刘传福 张晨 +4 位作者 吴正德 张健 於中烨 陈宏彬 邱祖民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2024年第1期42-51,共10页
以竹粉水热炭(BC)作为基底,负载Fe 3O 4磁性材料使其具有磁性,同时经共沉淀法在磁性水热炭表面生长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来提升吸附性能。将制备的材料用于吸附酸性橙7,探究了不同pH、离子浓度、水质、微塑料、腐殖酸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 以竹粉水热炭(BC)作为基底,负载Fe 3O 4磁性材料使其具有磁性,同时经共沉淀法在磁性水热炭表面生长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来提升吸附性能。将制备的材料用于吸附酸性橙7,探究了不同pH、离子浓度、水质、微塑料、腐殖酸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SEM、BET、XRD、FT-IR、VS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吸附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和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在40℃下,平衡吸附量能达到271.64 mg·g^(-1),该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循环吸附效果,循环4次仍具有较好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水热炭 层状双氢氧化物(LDH) 酸性7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