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橙红色荧光粉Ba_(3-x)S_(r)Nb_(2)O_(9):xSm^(3+)光致发光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明明 许英朝 +4 位作者 孟宪国 周琼 吴盼盼 陆逸 鹿晨东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49,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类新型橙红荧光粉Ba_(3-x)S_(r)Nb_(2)O_(9):xSm^(3+),通过XRD图谱鉴定了样品的纯相结构。根据激发发射光谱,紫外激发406 nm下,该荧光粉在596 nm处呈现出明亮的橙红光发射,Sm3+的猝灭浓度为0.04。结合变温光谱,...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类新型橙红荧光粉Ba_(3-x)S_(r)Nb_(2)O_(9):xSm^(3+),通过XRD图谱鉴定了样品的纯相结构。根据激发发射光谱,紫外激发406 nm下,该荧光粉在596 nm处呈现出明亮的橙红光发射,Sm3+的猝灭浓度为0.04。结合变温光谱,分析得出在高温453 K下,其PL发射强度仍保持在室温下的76.5%,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此外,通过将样品与蓝色LED芯片简易封装,在激发电流160 mA下,Sm^(3+)掺杂荧光粉在色坐标(0.3314,0.3381)下发出明亮的白光,接近理想白光(x=0.33,y=0.33),显色指数高达93.3。结果表明,作为新型铌酸锶钡基质的荧光粉,在掺杂稀土Sm3+后,在紫外白光发光二极管(UV-WLEDs)中具有极高的应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掺杂 Sm^(3+) WLEDs 橙红色荧光粉 光致发光
下载PDF
Sm^(3+)离子激活Y_(2)MgTiO_(6)橙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2
作者 蒋小康 高峰 +1 位作者 尹红梅 周恒为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3-708,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橙红色发光的Y_(2-2x)MgTiO_(6)∶2xSm^(3+)(YMT∶2xSm^(3+),0≤x≤0.11)荧光粉。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致发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YMT∶Sm...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橙红色发光的Y_(2-2x)MgTiO_(6)∶2xSm^(3+)(YMT∶2xSm^(3+),0≤x≤0.11)荧光粉。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致发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YMT∶Sm^(3+)样品为纯相,无任何杂质;荧光粉颗粒尺寸为2~3μm,分散性较好且无明显团聚。在407 nm的近紫外光激发下,样品的发射光谱在500~700 nm波长范围内存在三个显著的发射峰,分别是603 nm(~4G_(5/2)→~6H_(7/2))和650 nm(~4G_(5/2)→~6H_(9/2))处较强的红光,以及566 nm(~4G_(5/2)→~6H_(5/2))处较弱的绿光。Sm^(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为5 mol%,理论计算出Sm^(3+)离子的临界转移距离为1.619 nm。当Sm^(3+)浓度超过5 mol%时,出现明显的浓度猝灭效应,该效应归因于Sm^(3+)离子之间电四极子-电四极子(q-q)相互作用。YMT∶Sm^(3+)荧光粉的CIE色度坐标位于橙红光区域,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近紫外激发 Sm^(3+) 橙红色荧光粉
下载PDF
橙红色荧光粉Ca_3Y_2(Si_3O_9)_2∶Sm^(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表征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志平 梁晓双 +4 位作者 赵引红 侯春彩 王灿 董宏岩 刘利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57,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3Y2-2x(Si3O9)2∶2xSm3+系列荧光粉,并表征了材料的发光特性.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得到的样品为纯相Ca3Y2(Si3O9)2晶体;样品的激发光谱主要来源于Sm3+的特征激发;分别采用紫外、近紫外和蓝光作为激发源,样品均发射...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3Y2-2x(Si3O9)2∶2xSm3+系列荧光粉,并表征了材料的发光特性.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得到的样品为纯相Ca3Y2(Si3O9)2晶体;样品的激发光谱主要来源于Sm3+的特征激发;分别采用紫外、近紫外和蓝光作为激发源,样品均发射橙红光.在402nm近紫外光激发下,Ca3Y2(Si3O9)2∶Sm3+发射光谱主要由3个峰组成,发射峰值分别位于565nm、604nm和651nm,归属于Sm3+的4G5/2→6HJ/2(J=5,7,9)跃迁,其中发射主峰位于604nm处.通过时间分辨光谱测得Sm3+的4G5/2能级的荧光寿命.随着Sm3+摩尔浓度的增加,样品发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当x=0.02时发光强度达到最大,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红色 荧光粉 发光 SM^3+ 浓度猝灭机理
下载PDF
一种新的橙红色长余辉荧光材料Y_2O_2S∶Sm^(3+) 被引量:26
4
作者 雷炳富 刘应亮 +2 位作者 唐功本 叶泽人 石春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8-210,共3页
A new Sm 3+ doped yttrium oxysulfide phosphor, which has the long-lasting phosphorescence, was synthesized by flux fusion method. The phosphors showed three typical transitions of Sm 3+ ( 4G 5/2→ 6H J, J=5/2,7/2,9/2)... A new Sm 3+ doped yttrium oxysulfide phosphor, which has the long-lasting phosphorescence, was synthesized by flux fusion method. The phosphors showed three typical transitions of Sm 3+ ( 4G 5/2→ 6H J, J=5/2,7/2,9/2), and the emission peaks located at 570, 606 and 659 nm respectively. A prominent luminescence and phosphorescence in orange-red can be seen in this phosphor when illuminated with UV light or visible light. The synthesized phospho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 excitation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and the after-glow intensity decay curv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Y 2O 2S∶ Sm 3+ phosphor is another efficient orange-red phosph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红色长余辉荧光材料 Y2O2S 硫氧化钇 钐离子 掺杂 荧光材料
下载PDF
具橙红色颖壳标记性状的优质香稻不育系花香A的选育与利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志雄 张志勇 +3 位作者 向跃武 王平 蔡平钟 蒲志刚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16,44,共3页
花香A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采用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优质香稻不育系,具有生育期适中、不育性稳定、米质优、香味浓、配合力强、中抗稻瘟病、颖壳呈橙红色等特点,于2007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 花香A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采用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优质香稻不育系,具有生育期适中、不育性稳定、米质优、香味浓、配合力强、中抗稻瘟病、颖壳呈橙红色等特点,于2007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该不育系配制的组合多数米质优良、产量高,其中花香7号(花香A/川恢907)于2007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不育系 花香A 橙红色标记 优质 航天育种
下载PDF
橙红色荧光粉Ca_3Y_2Si_3O_(12)∶Sm^(3+)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疆 张萍 +1 位作者 蒋春东 邱泽忠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72-776,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1 400℃下经二次煅烧合成了橙红色荧光粉Ca3Y2-xSi3O12∶xSm3+,研究了Sm3+离子掺杂浓度及助熔剂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XRD结果显示,所合成的荧光粉的主晶相为Ca3Y2Si3O12。荧光光谱分析表明,Ca3Y2Si3O12∶Sm3+硅酸...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1 400℃下经二次煅烧合成了橙红色荧光粉Ca3Y2-xSi3O12∶xSm3+,研究了Sm3+离子掺杂浓度及助熔剂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XRD结果显示,所合成的荧光粉的主晶相为Ca3Y2Si3O12。荧光光谱分析表明,Ca3Y2Si3O12∶Sm3+硅酸盐荧光粉可以在320~500 nm范围内得到有效激发,并发射橙红光。在402 nm激发下,样品发射光谱中的主发射峰分别位于562 nm(4G5/2→6H5/2)、598 nm(4G5/2→6H7/2)和646 nm(4G5/2→6H9/2),其中598 nm处峰值最大。改变Sm3+离子掺杂浓度发现:荧光粉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佳Sm3+掺杂量x(Sm3+)为5%,浓度猝灭机理为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讨论了几种助熔剂的影响,NH4F、CaF2和NaCl均降低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只有H3BO3能够显著增强样品的发光,其最佳掺杂质量分数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橙红色 Sm3+离子掺杂 高温固相法 助熔剂
下载PDF
水稻橙红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被引量:2
7
作者 蒲志刚 张志勇 +4 位作者 张志雄 向跃武 蔡平钟 张婷 李仕贵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6-419,438,共5页
从水稻材料H9808航天诱变的后代中筛选出1株与色素相关的突变体,该突变植株在幼穗分化期新出幼叶的叶脉为橙红色,到拔节后期植株节间及下部约1/3的茎秆均呈现橙红色,在茎杆节底部中心有一橙红色的原点,抽穗时颖壳为橙红色,并保持到种子... 从水稻材料H9808航天诱变的后代中筛选出1株与色素相关的突变体,该突变植株在幼穗分化期新出幼叶的叶脉为橙红色,到拔节后期植株节间及下部约1/3的茎秆均呈现橙红色,在茎杆节底部中心有一橙红色的原点,抽穗时颖壳为橙红色,并保持到种子成熟,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在突变体与9311杂交的F2代隐性群体中,利用SSR标记将橙红色基因定位在2号染色体RM5350和RM12601标记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55cM和1.38cM。再利用新设计的InDel标记,进一步将该基因定位在S1和S2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41和0.25,为克隆水稻橙红色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航天诱变 橙红色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下载PDF
色素万寿菊W217橙红色花色遗传性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浦 王平 +3 位作者 沈向群 吴志刚 张玉静 李娜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57,共4页
采用W 217×W 203组合的P1、P2、F1、B1、B2和F2共6个世代的花色色调值,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色素万寿菊橙红色花性状最优遗传模型为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 采用W 217×W 203组合的P1、P2、F1、B1、B2和F2共6个世代的花色色调值,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色素万寿菊橙红色花性状最优遗传模型为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以主基因遗传效应为主,多基因效应为辅。主基因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作用很大,主基因遗传力受环境影响较小。在F2群体中主基因遗传率为49.13%,多基因遗传率为48.25%;在B1群体中主基因遗传率为84.23%;在B2群体中主基因遗传率为74.41%,多基因遗传率为18.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 橙红色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模型
下载PDF
橙红色荧光粉YBO_3: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晓蓉 任建学 +1 位作者 何晓燕 欧阳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3-205,共3页
采用水溶液共沉淀法合成了网格状,高度结晶的YBO3:Eu3+橙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致发光光谱(PL)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为六方结构YBO3,没有形成其他的物相。样品在593n... 采用水溶液共沉淀法合成了网格状,高度结晶的YBO3:Eu3+橙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致发光光谱(PL)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为六方结构YBO3,没有形成其他的物相。样品在593nm发射下,观察到YBO3:Eu3+的激发光谱其主峰位置在392nm处。相应的,以392nm作为激发波长可以观察到样品的发射光谱其主峰位置在593nm处。在紫外灯照射下,样品呈现出明亮的橙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性能 YBO3:Eu3+ 橙红色荧光粉 掺杂
下载PDF
(Sr_(1-x)Ba_x)_(3-y)SiO_5:y Eu^(2+)橙红色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尚进 邱克辉 +2 位作者 鲁雪光 赵昆 张莉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9-72,105,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还原气氛下合成橙红色荧光粉(Sr1-xBa)x3-ySiO5∶y Eu2+,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样品的晶体结构与Sr3SiO5相同,(Sr1-xBa)x3-ySiO5∶y Eu2+的荧光光谱为宽带谱,激发峰发射...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还原气氛下合成橙红色荧光粉(Sr1-xBa)x3-ySiO5∶y Eu2+,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样品的晶体结构与Sr3SiO5相同,(Sr1-xBa)x3-ySiO5∶y Eu2+的荧光光谱为宽带谱,激发峰发射主峰分别位于365nm和592~609nm。随着Eu2+和Ba2+掺杂浓度的不同,样品的热稳定性和发射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最终,并对其机理进行简单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1-xBa)x3-ySiO5:y Eu2+ 橙红色发光材料 红移 蓝移 热稳定性
下载PDF
近紫外白光LED用Sr3-xMgSi2O8∶x%Sm^3+(x=1~10)高效橙红色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温慧霞 尹喜爱 +2 位作者 李红喜 樊彬 赵文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0-193,共4页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Sm^3+离子掺杂Sr3MgSi2O8橙红色荧光粉,研究了Sr3-xMgSi2O8∶x%Sm^3+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激发和发射光谱表明,样品可被近紫外350~420nm波段激发,最强激发峰位于402nm处,发射光谱呈现出Sm^3+的特...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Sm^3+离子掺杂Sr3MgSi2O8橙红色荧光粉,研究了Sr3-xMgSi2O8∶x%Sm^3+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激发和发射光谱表明,样品可被近紫外350~420nm波段激发,最强激发峰位于402nm处,发射光谱呈现出Sm^3+的特征橙红色,谱带峰值分别在563nm、601nm、644nm,对应于4G5/2→^6H5/2、4G5/2→^6H7/2和4G5/2→^6H9/2特征跃迁。最强发射对应的掺杂浓度为5%(摩尔分数,下同),浓度猝灭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非辐射荧光粉中Sm^3+离子之间的能量转移。浓度为5%的CIE坐标为(0.5548,0.4366)最接近橙红色,获得极佳的演色性。样品Sr3-xMgSi2O8∶x%Sm^3+荧光粉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近紫外激发三基色白光LED用橙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红色荧光粉 Sm^3+掺杂 高温固相法 白光LED
下载PDF
Sm^(3+)掺杂NaSr_(2)Nb_(5)O_(15)的新型橙红色荧光粉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盼盼 孟宪国 +4 位作者 许英朝 周琼 陆逸 鹿晨东 刘月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7-42,共6页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的NaSr_(2-x)Nb_(5)O_(15):xSm^(3+)新型橙红光荧光粉,研究了该荧光粉的物相结构及其光学性质。根据光致发光光谱,确定了NaSr_(2-x)Nb_(5)O_(15):xSm^(3+)荧光粉的最佳掺杂浓度以及临界能量转移距离,并分析...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的NaSr_(2-x)Nb_(5)O_(15):xSm^(3+)新型橙红光荧光粉,研究了该荧光粉的物相结构及其光学性质。根据光致发光光谱,确定了NaSr_(2-x)Nb_(5)O_(15):xSm^(3+)荧光粉的最佳掺杂浓度以及临界能量转移距离,并分析该浓度猝灭机制是电偶极相互作用。通过荧光衰减特性及色坐标结果表明,当最佳掺杂浓度为0.05时,平均荧光寿命为0.842 ms,所有样品的色坐标均在橙红色区域。此外,在303 K~423 K的温度范围内该荧光粉显示出了良好的热稳定性,最后,将该荧光粉与395 nm LED芯片进行简易封装,在正向偏置电流下发出明亮白光,且具有相关色温低、显色指数高等优点。综上结果表明该荧光粉在白光发光二极管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Sm^(3+) 白光发光二极管 橙红色荧光粉 光致发光
下载PDF
基于复合腔的波长可调谐连续橙红色激光器
13
作者 陈玉华 白杨 +3 位作者 张泽南 白冰 孙延笑 白晋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137,共7页
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复合腔结构的波长可调谐、瓦级连续输出的橙红色激光器.该激光器是由半导体激光侧泵Nd∶GdVO_4晶体产生p-偏振1 062.9nm基频光的谐振腔和使用周期性极化晶体MgO∶PPLN(三个极化周期为29.0μm、29.8μm和30.8μm)的... 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复合腔结构的波长可调谐、瓦级连续输出的橙红色激光器.该激光器是由半导体激光侧泵Nd∶GdVO_4晶体产生p-偏振1 062.9nm基频光的谐振腔和使用周期性极化晶体MgO∶PPLN(三个极化周期为29.0μm、29.8μm和30.8μm)的单共振光学参量振荡器组成.在两个谐振腔的重叠区域,利用Ⅱ类临界相位匹配KTP晶体对s-偏振信号光与p-偏振1 062.9nm基频光进行腔内和频.通过对MgO∶PPLN晶体进行三个不同极化周期的调谐和30℃~200℃范围内的温度调谐,在三个波段(613.4~619.2nm@29.0μm、620.2~628.9nm@29.8μm和634.4~649.1nm@30.8μm)获得了波长可调谐的橙红色激光连续输出,并在相应波段(3 980.0~3 758.5nm@29.0μm、3 714.2~3 438.3nm@29.8μm和3 278.0~2 940.2nm@30.8μm)获得了波长可调谐的中红外闲频光的连续输出.在30℃最低调谐温度,通过改变晶体的极化周期,在613.4nm、620.2nm和634.4nm处测得最大连续输出功率分别为1.52 W、2.21 W和3.03 W,对应的三束闲频光最大连续输出功率分别为2.36 W@3 980.0nm、3.17 W@3 714.2nm和4.13 W@3 278.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红色激光 波长可调谐 周期调谐 温度调谐 单共振光学参量振荡器 和频
下载PDF
橙红色荧光粉Ca_(2)GdNbO_(6)∶Sm^(3+),Na^(+)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鑫 崔瑞瑞 +1 位作者 袁高峰 邓朝勇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62-2268,共7页
为了研究Na^(+)掺杂对Ca_(2)GdNbO_(6)∶0.03Sm^(3+)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Ca_(2)GdNbO_(6)∶0.03Sm^(3+),xNa^(+)(x=0.01、0.03、0.05、0.07、0.10;x为摩尔分数)荧光粉。XRD图谱和精修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Na^(+)掺杂对Ca_(2)GdNbO_(6)∶0.03Sm^(3+)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Ca_(2)GdNbO_(6)∶0.03Sm^(3+),xNa^(+)(x=0.01、0.03、0.05、0.07、0.10;x为摩尔分数)荧光粉。XRD图谱和精修结果表明,Na^(+)成功掺入Ca_(2)GdNbO_(6)∶0.03Sm^(3+)晶格。发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a^(+)的掺入提高了Ca_(2)GdNbO_(6)∶0.03Sm^(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其最佳掺杂浓度为5%。在406 nm波长激发下,荧光粉在602 nm(^(4)G_(5/2)→^(6)H_(7/2))处发射峰最强且发射出橙红光。浓度猝灭结果及热稳定性研究表明,Ca_(2)GdNbO_(6)∶0.03Sm^(3+),0.05Na^(+)基质中能量传递主要发生在最近邻离子之间,荧光粉的热猝灭激活能为0.119 eV。该荧光粉的色坐标位于橙红色区域(0.5935,0.4047),与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的标准色坐标(0.666,0.333)接近,表明Ca_(2)GdNbO_(6)∶0.03Sm^(3+),xNa^(+)荧光粉在白光LED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红色荧光粉 Ca_(2)GdNbO_(6)∶0.03Sm^(3+) xNa^(+) 高温固相反应 发光性能 热稳定性 白光LED
下载PDF
橙红色碱式硅铬酸铅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邱炜国 张炜 徐荣显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9-22,共4页
以天然石英粉、红丹、红矾钠为原料制得橙红色碱式硅铬酸铅颜料,其防锈性能优,是红丹的替代产品。介绍了制备该颜料的配方、生产工艺,并列举了颜料及其制漆的性能指标。讨论了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颜色的影响。
关键词 颜料 碱式硅铬酸铅 橙红色
下载PDF
美国Lotus Colors钻石公司橙红色—紫色改色处理钻石的光谱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屈孟雯 沈锡田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7-23,共7页
彩色钻石的大众接受度不断加深,改色实验和理论研究也不断进步,目前已经可以通过优化处理得到各种颜色的钻石。以Lotus Colors公司出借的39颗橙红色—紫色改色钻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宝石学特征和光谱特征,推测其致色原因和处理方法。... 彩色钻石的大众接受度不断加深,改色实验和理论研究也不断进步,目前已经可以通过优化处理得到各种颜色的钻石。以Lotus Colors公司出借的39颗橙红色—紫色改色钻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宝石学特征和光谱特征,推测其致色原因和处理方法。通过长、短波紫外荧光、显微红外反射光谱、显微紫外-可见反射光谱、光致发光光谱对这批改色钻石的类型、致色原因、处理工艺等进行探究,结果显示,样品的荧光与天然钻石的荧光具有差异,长波紫外荧光下具白垩色外观,呈现多种颜色组合,红外光谱测试后划分为Ⅰa型和Ⅱa型,具有辐照退火处理后的H1a、H1b、H1c特征峰,紫外-可见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下可见明显的N-V中心,部分样品紫外-可见光谱还能检测出微弱的H3、H4中心、GR1中心,推测其应该经过多重处理工艺,由N3中心与(N-V)~0、(N-V)^-中心共同导致非常饱和的橙红色—紫色的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色钻石 橙红色-紫色 致色原因 钻石类型 处理方法
下载PDF
橙红色荧光粉Li_2CaSiO_4:Sm^(3+)的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琇 艾尔肯.斯地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51-57,共7页
文章采用高温固相法经两次煅烧合成了一系列橙红色Li_2CaSiO_4:xSm^(3+)荧光粉,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物相及发光性质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架状硅酸盐Li_2CaSiO_4:xSm^(3+)荧光粉为纯相;荧光样品在408nm近紫外光激发... 文章采用高温固相法经两次煅烧合成了一系列橙红色Li_2CaSiO_4:xSm^(3+)荧光粉,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物相及发光性质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架状硅酸盐Li_2CaSiO_4:xSm^(3+)荧光粉为纯相;荧光样品在408nm近紫外光激发下,有4个发射峰,分别位于565、604、652和713nm处,归属于Sm^(3+) 的5G5/2→6HJ(J=5/2,7/2,9/2,11/2)的特征跃迁,其中位于604nm处的主发射峰的相对发光强度最强。Sm^(3+) 的最佳掺杂浓度为1.5mol%,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计算了该荧光粉掺杂不同浓度Sm^(3+) 的荧光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状结构 Li2CaSiO4:Sm3+ 橙红色荧光 荧光寿命 白光LED
下载PDF
橙红色ZnO-P_2O_5-Y_2O_3-Eu_2O_3玻璃的制备与荧光性能研究
18
作者 王阳 《化工管理》 2015年第26期129-130,共2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ZnO-P2O5-Y2O3-Eu2O3橙红色荧光玻璃,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PL)等手段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物品为所需玻璃样品;其激发和发射光谱由一系列尖锋组成,最大激发峰位于395nm处;在395nm...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ZnO-P2O5-Y2O3-Eu2O3橙红色荧光玻璃,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PL)等手段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物品为所需玻璃样品;其激发和发射光谱由一系列尖锋组成,最大激发峰位于395nm处;在395nm的激发下,其主要发射峰由590nm、610nm的2个尖峰组成,其中波长610nm处的特征发射最强,归属于Eu3+的5D0-7F2电偶极跃迁发射,表明Eu3+处于非反演对称中心格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红色玻璃 X射线衍射(XRD) 荧光光谱(PL)
下载PDF
新型橙红色荧光粉Sr_2MgAl_(22)O_(36):Sm^(3+),M^+ (M=Li,Na)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19
作者 蒙丽丽 黄园园 梁利芳 《大众科技》 2018年第5期46-49,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1400℃合成了新型橙红色Sr_2MgAl_(22)O_(36):Sm^(3+),M^+(M=Li,Na)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表征。XRD测量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MgAl_(22)O_(36)纯相。激发光谱显示,样品在330~480nm范围内能得...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1400℃合成了新型橙红色Sr_2MgAl_(22)O_(36):Sm^(3+),M^+(M=Li,Na)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表征。XRD测量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MgAl_(22)O_(36)纯相。激发光谱显示,样品在330~480nm范围内能得到有效激发。在405nm激发下,发射光谱由三个锐锋组成,其峰值位于562nm(4G5/2→6H5/2),595nm(4G5/2→6H7/2),640nm(4G5/2→6H9/2),其中595nm处峰值最大。文章研究了Sm^(3+)掺杂浓度及电荷补偿剂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Sr_(2-2x)Sm_xM_x(M=Li,Na)Mg Al22O36的发光强度随着Sm^(3+)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佳Sm^(3+)的掺杂量为x=0.05。Sr_(2-2x)Sm_xNa_xMgAl_(22)O_(36)的发光强度高于Sr_(2-2x)Sm_xLi_xMgAl_(22)O_(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发光 橙红色 Sr2MgAl22O36 电荷补偿
下载PDF
高热稳定性CaSrNb_(2)O_(7):Sm^(3+)橙红色荧光粉的合成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逸 许英朝 +4 位作者 孟宪国 鹿晨东 杨伟斌 吴盼盼 刘月 《中国稀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5,I0001,共11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CaSrNb_(2)O_(7):xSm^(3+)(0.01≤x≤0.08)橙红色荧光粉。并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发光性能、热稳定性等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的激发光谱由一个宽吸收带和一系列尖锐激发峰组成,其中最强...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CaSrNb_(2)O_(7):xSm^(3+)(0.01≤x≤0.08)橙红色荧光粉。并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发光性能、热稳定性等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的激发光谱由一个宽吸收带和一系列尖锐激发峰组成,其中最强激发峰位于406nm处。在406nm激发下,荧光粉最大发射峰位于645nm处,且呈现红光发射。当Sm^(3+)掺杂浓度达到2%时,样品可获得最佳的发射强度。根据Dexter理论分析,其猝灭机制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样品的荧光衰减曲线符合双指数衰减变化,且随Sm^(3+)浓度增加,荧光寿命逐渐缩短。在423K的温度下,样品发光强度约为室温下的93%,表明样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通过CIE1931软件计算了样品的色坐标,均落在橙红色发光区域。并且荧光粉具有较低的色温和较高的色纯度。说明CaSrNb_(2)O_(7):Sm^(3+)橙红色荧光粉在白光LED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rNb_(2)O_(7):Sm^(3+) 高温固相法 橙红色荧光粉 白光LE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