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次生共生菌对红色型豌豆蚜有性世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杨 杨燕芬 陈明丽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12-2019,共8页
为研究次生共生菌对红色型豌豆蚜有性世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使用同时感染Hamiltonella和Regiella的红色型豌豆蚜作为初始蚜虫,首先运用抗生素喂食法得到未感染克隆,再制备3个人工感染克隆。将各克隆置于短日照环境下调查性比,再使用性... 为研究次生共生菌对红色型豌豆蚜有性世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使用同时感染Hamiltonella和Regiella的红色型豌豆蚜作为初始蚜虫,首先运用抗生素喂食法得到未感染克隆,再制备3个人工感染克隆。将各克隆置于短日照环境下调查性比,再使用性蚜制作9个交配组合,统计各组合中性蚜交配后寿命、单雌产卵数和受精成功率,并调查受精卵的孵化历期和孵化率。结果发现:感染Hamiltonella或Regiella后,豌豆蚜性比会变得偏雌,且性蚜寿命也会减短;当性雌蚜感染时,其单雌产卵数显著减少,而雄蚜感染会导致受精成功率下降;虽然次生共生菌对受精卵孵化历期无影响,但是感染次生共生菌的受精卵孵化率显著上升;同时感染Hamiltonella和Regiella后并未发生相加效应。因此,尽管Hamiltonella和Regiella对豌豆蚜性蚜寿命有负面影响,但它们能通过调节性比、提高受精卵孵化率的方式来增强宿主适合度。Hamiltonella和Regiella之间可能存在竞争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蚜 次生共生菌 有性世代 发育 繁殖
下载PDF
昆虫内共生菌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2
作者 杨义婷 郭建洋 +2 位作者 龙楚云 刘怀 万方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昆虫内共生菌与宿主之间的互作关系已逐渐成为昆虫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昆虫内共生菌具有协助宿主营养代谢、逃避天敌攻击和增强抗药性等功能:通过协助宿主营养代谢,提供食物中缺乏的营养物质来弥补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不足;分泌抗菌肽、毒... 昆虫内共生菌与宿主之间的互作关系已逐渐成为昆虫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昆虫内共生菌具有协助宿主营养代谢、逃避天敌攻击和增强抗药性等功能:通过协助宿主营养代谢,提供食物中缺乏的营养物质来弥补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不足;分泌抗菌肽、毒素等物质以增强对外源寄生物等的防御能力,抑制对宿主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以增强宿主抗逆性,调控植物生理反应,抑制植物对宿主的不利影响;利用对抗逆性基因精确的表达调控来增强宿主抗药性等。因此,内共生菌介导的宿主生物学性状的改变,扩大了宿主昆虫的生态位,成为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目前,昆虫内共生菌的功能往往是通过研究宿主感染共生菌前后性状的变化而证实。近几年,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内共生菌与宿主昆虫共生机制研究的发展。通过研究内共生菌及其功能基因在昆虫种群动态中的作用,特别是内共生菌感染对宿主生殖、存活、适应环境能力的影响,将有利于揭示内共生菌与宿主的共生机制,并最终为开发新的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针对昆虫内共生菌的功能进行了综述,并对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供了研究昆虫内共生菌与宿主互作关系的方法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共生 初生内共生 次生共生 互惠共生 生物学性状 宏基因组
下载PDF
蜘蛛次生内共生菌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肖若仪 赵丽坤 张锋 《蛛形学报》 2024年第1期48-58,共11页
蜘蛛作为蛛形纲中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迅速且寿命长的生物群体,其生活习性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蜘蛛携带多种次生内共生菌,包括Wolbachia、Rickettsia、Cardinium和Spiroplasma等,这些共生菌在蜘蛛的多种组织中,特别是生殖系统中... 蜘蛛作为蛛形纲中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迅速且寿命长的生物群体,其生活习性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蜘蛛携带多种次生内共生菌,包括Wolbachia、Rickettsia、Cardinium和Spiroplasma等,这些共生菌在蜘蛛的多种组织中,特别是生殖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深入探讨了这些内共生菌的水平和垂直传播机制,揭示了它们对蜘蛛生殖调控的深远影响,如影响后代雌雄比例等.此外,次生内共生菌还在蜘蛛的营养摄取、扩散范围以及对外界压力的反应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影响能力.基于对相关文献的详尽梳理与分析,本文对蜘蛛及其次生内共生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综述,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 次生共生 WOLBACHIA
原文传递
三种抗生素对B型和Q型烟粉虱内共生菌的去除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苏奇 潘慧鹏 +3 位作者 王少丽 吴青君 徐宝云 张友军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0-196,共7页
利用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内共生菌特异性引物,研究了内共生菌在B、Q型烟粉虱种群中的分布和感染率,同时评价了3种不同的抗生素利福平、氨苄青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分别在3种不同的浓度下(100.0、50.0及25.0μg/mL)对烟粉虱内... 利用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内共生菌特异性引物,研究了内共生菌在B、Q型烟粉虱种群中的分布和感染率,同时评价了3种不同的抗生素利福平、氨苄青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分别在3种不同的浓度下(100.0、50.0及25.0μg/mL)对烟粉虱内共生菌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B、Q型烟粉虱原生内共生细菌Portiera的带菌率均为100.0%;B、Q型烟粉虱次生内共生菌Hamiltonella的带菌率分别为91.7%和100.0%;B型烟粉虱次生内共生菌Rickettsia的带菌率为87.5%,Q型为0;其它次生内共生菌在B、Q型烟粉虱中均未检测到。利福平、氨苄青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在3种不同的浓度下均不能去除B、Q型烟粉虱Portiera;利福平、氨苄青霉素在3种不同的浓度下均能完全去除B型烟粉虱Rickettsia,硫酸卡那霉素在不同浓度下去除Rickettsia的效果不同;3种抗生素去除Hamiltonella的能力受抗生素种类以及浓度的影响。同一抗生素在不同浓度下去除Hamiltonella的效果均是100.0μg/mL>50.0μg/mL>25.0μg/mL;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去除Hamiltonella的效果均是利福平>氨苄青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各浓度与各抗生素之间的去除Hamiltonella的效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原生内共生 次生共生 利福平 氨苄青霉素 硫酸卡那霉素
原文传递
筛胸梳爪叩甲(Melanotus cribricollis)幼虫共生细菌对绿僵菌的抑菌活性
5
作者 方林鑫 李志红 +3 位作者 张亚波 张威 舒金平 王浩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90-3997,共8页
绿僵菌是重要的害虫生防资源,其防治效果常受到环境中其他微生物的影响,而其内在机制尚不明晰。本研究测定了筛胸梳爪叩甲(Melanotus cribricollis)幼虫体内次生内共生菌——吉伯伦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gyllenbergii)对平沙绿僵菌(Me... 绿僵菌是重要的害虫生防资源,其防治效果常受到环境中其他微生物的影响,而其内在机制尚不明晰。本研究测定了筛胸梳爪叩甲(Melanotus cribricollis)幼虫体内次生内共生菌——吉伯伦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gyllenbergii)对平沙绿僵菌(Metarhizium pingshaense)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动杆菌发酵液与挥发物对平沙绿僵菌孢子萌发及产孢量均有极显著的抑制效果;发酵液对菌丝生长存在抑制作用,但作用时间较短,至处理后第7天,这种抑制效果即不明显,挥发物则对菌丝生长无影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筛选不动杆菌9种挥发性物质,其中α-蒎烯、苯胺、壬醛、2,4二叔丁基苯酚、柠檬烯、1-十二烯和二甲基三硫对绿僵菌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金针虫内共生菌吉伯伦不动杆菌对绿僵菌活性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胸梳爪叩甲 次生共生菌 挥发物 活性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