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次生底水油藏的三元复合驱替特征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吕端川 林承焰 +1 位作者 任丽华 宋金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120,共8页
原生整装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逐渐演化为次生底水油藏。次生底水油藏的剩余油类型包括中上部的弱动用可动剩余油、中下部水驱绕流式可动剩余油和高水淹区的水驱后残余油。对该类型油藏开展三元复合驱以进行挖潜。利用油井生产数据,... 原生整装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逐渐演化为次生底水油藏。次生底水油藏的剩余油类型包括中上部的弱动用可动剩余油、中下部水驱绕流式可动剩余油和高水淹区的水驱后残余油。对该类型油藏开展三元复合驱以进行挖潜。利用油井生产数据,将三元复合驱替历史分为驱油剂的受效前期、持续受效期和受效后期3个阶段,确定驱油剂持续受效期时间跨度。利用驱替特征曲线定量化确定各井在驱油剂持续受效期的驱替能力,同时分析了影响驱替效果的工程和地质及化学因素。结果表明,次生底水油藏的三元复合驱开发特征与常规底水油藏开发明显不同,而工程和地质因素对该两种油藏类型生产特征的影响作用是相似的。驱油剂中的聚合物组分对整个开发历史的油水渗流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底水油藏 三元复合驱 驱替特征曲线 化学封堵 剩余油 水淹
下载PDF
埕北油田次生底水形成机制及边水推进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苏彦春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2期90-92,共3页
针对埕北油田的开采现状,分析了埕北油田储层具有底部岩石颗粒粗、顶部岩石颗粒细的正韵律特征,大量的产液剖面、吸水剖面和开发过程中的测井资料综合显示该油田由于边水侵入在油层底部形成了次生底水层。探讨了次生底水形成的机理,明... 针对埕北油田的开采现状,分析了埕北油田储层具有底部岩石颗粒粗、顶部岩石颗粒细的正韵律特征,大量的产液剖面、吸水剖面和开发过程中的测井资料综合显示该油田由于边水侵入在油层底部形成了次生底水层。探讨了次生底水形成的机理,明确了油藏综合含水率上升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对边水推进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该油藏剖面上油层底部边水推进快、水淹严重,平面上边水体推进均匀、没有边水突进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埕北油田 正韵律地层 次生底水 边水推进
下载PDF
水平井挖潜边底水构造油藏剩余油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黄文芬 王建勇 +1 位作者 孙民生 訾庆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0-43,48,共5页
针对长堤油田桩 1块Ng6层油藏高含水 ,且在部分区域存在剩余油的实际情况 ,利用水平井开发剩余油。实施的 4口水平井累计产油 3 75× 10 4 t ,提高采收率 3 75 % ,增加可采储量 13 9× 10 4 t。分析认为 :油藏含油饱和度、... 针对长堤油田桩 1块Ng6层油藏高含水 ,且在部分区域存在剩余油的实际情况 ,利用水平井开发剩余油。实施的 4口水平井累计产油 3 75× 10 4 t ,提高采收率 3 75 % ,增加可采储量 13 9× 10 4 t。分析认为 :油藏含油饱和度、原油粘度、次生底水、周围老井开采程度以及采液强度是影响其产能及含水上升率的主要因素 ;在水平井地质设计时 ,应避开老井水锥影响半径影响区域 ,并尽量保持水平段远离油层底部 ;在生产过程中 ,应合理减缓含水上升速度 ,并选择合适的提液时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构造油藏 水锥半径 次生底水 剩余油 水平井 提高最终采收率
下载PDF
化学凝胶隔板阻断底水锥进矿场试验 被引量:17
4
作者 范凤英 韩炜 +2 位作者 郭东华 黄茗 王新东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4期86-88,共3页
临盘采油厂大芦家馆3段属次生底水的油藏,根据数值模拟油藏工程结果和现场的生产资料,在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在大芦家馆三段的L2-6单元的L2-48井开展化学凝胶隔板阻断底水先导性试验获得成功。该井目前已生产1年,增油1299t,含水... 临盘采油厂大芦家馆3段属次生底水的油藏,根据数值模拟油藏工程结果和现场的生产资料,在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在大芦家馆三段的L2-6单元的L2-48井开展化学凝胶隔板阻断底水先导性试验获得成功。该井目前已生产1年,增油1299t,含水为36%。目前该工艺已在5口井上实施,其成功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凝胶隔板 底水锥进 矿场试验 封堵 储层 剩余油 分布规律 次生底水油藏
下载PDF
底水砂岩油藏夹层模式对剩余油控制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薛永超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72,89,共5页
由于夹层成因的复杂性,目前夹层研究尚没有统一模式,提出从夹层面积、夹层厚度、夹层渗透率、夹层泥质质量分数等参数,将夹层定量评价为无夹层模式、渗滤型夹层模式、小范围不渗透夹层模式和大范围不渗透夹层模式.无夹层底水锥进快,油... 由于夹层成因的复杂性,目前夹层研究尚没有统一模式,提出从夹层面积、夹层厚度、夹层渗透率、夹层泥质质量分数等参数,将夹层定量评价为无夹层模式、渗滤型夹层模式、小范围不渗透夹层模式和大范围不渗透夹层模式.无夹层底水锥进快,油井寿命短,远离井筒周围富集大量剩余油,这可以通过老井侧钻提高动用程度;渗滤型夹层将底水驱转化为次生边水驱和次生底水驱,开发效果较好,剩余油较少;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将底水驱转化为次生边水驱,极易在夹层底部形成"屋檐油",顶部形成"屋顶油",这种剩余油可作为后期挖潜的一个方向;大范围不渗透夹层完全抑制底水锥进,油井基本属衰竭开发,夹层上下邻层可形成大量剩余油分布,是油田开发后期挖潜的重点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锥进 夹层 剩余油 次生底水 次生边水驱 砂岩油藏
下载PDF
临2馆三~3正韵律厚油层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与挖潜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辉 石明杰 +2 位作者 韩红霞 邵运堂 王世峰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6期52-54,共3页
临盘油田临 2馆三3油藏为正韵律厚油层 ,直井开发 2 0多年后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 ,成为典型的次生底水油藏 ,底水锥进严重 ,含水上升快 ,水驱油效率大大降低 ,开发调整效果较差。在充分研究该油藏开采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 ... 临盘油田临 2馆三3油藏为正韵律厚油层 ,直井开发 2 0多年后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 ,成为典型的次生底水油藏 ,底水锥进严重 ,含水上升快 ,水驱油效率大大降低 ,开发调整效果较差。在充分研究该油藏开采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 ,设计了 7口水平井 ,投产后效果很好 ,断块综合含水下降 6 3% ,采油速度提高 0 91 % ,采收率提高 7 2 % ,增加可采储量 2 4× 1 0 4 t。实践证明 :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 ,运用水平井技术 ,对提高正韵律厚油层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的采收率是卓有成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底水油藏 特高含水开发阶段 剩余油 分布规律 水平井 采收率
下载PDF
断块油藏纯47块沙三中单元高采收率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红 《科技信息》 2013年第8期455-455,共1页
断块油藏在胜利油区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缺乏较大新区投入的情况下,如何大幅度提高老区采收率、保持剩余可采储量保有量的规模,成为胜利断块油藏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梁家楼油田纯47块沙三中,地质储量460万吨,标定采收率高达77.1%。本文... 断块油藏在胜利油区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缺乏较大新区投入的情况下,如何大幅度提高老区采收率、保持剩余可采储量保有量的规模,成为胜利断块油藏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梁家楼油田纯47块沙三中,地质储量460万吨,标定采收率高达77.1%。本文深入剖析了纯47块高采收率的主控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技术政策界限,为明确同类油藏下步开发调整方向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断块 高采收率 次生底水 驱油规律
下载PDF
厚油层“油帽子”剩余油富集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优杰 《内江科技》 2018年第11期69-70,共2页
厚油层油藏由于长期注水形成了次生底水油藏,在油藏顶部剩余油富集,因而此类剩余油称为"油帽子"。针对胜利油田整装油藏的具体特点,利用正交模拟实验方法对剩余油富集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该类剩余油主要受渗透律级差... 厚油层油藏由于长期注水形成了次生底水油藏,在油藏顶部剩余油富集,因而此类剩余油称为"油帽子"。针对胜利油田整装油藏的具体特点,利用正交模拟实验方法对剩余油富集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该类剩余油主要受渗透律级差、油层厚度、射开程度和韵律性的影响,影响程度为:渗透率级差>油层厚度>避射厚度>韵律性。实验结果显示,渗透率级差越大油层中的油帽子现象越明显,水驱采收率越低;油藏厚度越厚,油藏顶部剩余油越富集;正韵律油层比反韵律油层在油藏开发中后期更容易形成油帽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富集 厚油层 帽子 次生底水油藏 渗透率级差 油层厚度 水驱采收率 开发中后期
下载PDF
水平井在正韵律厚油层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以官142区块为例
9
作者 姜溢华 周蕊 寇建刚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18期181-181,共1页
官142区块是正韵律巨厚砂岩油藏,经过多年注水开发,油藏底部产生"次生"底水,受储层垂向物性的差异及层内隔夹层的不稳定分布影响,油层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挖潜难度大。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本文应用动态监测资料,采用数... 官142区块是正韵律巨厚砂岩油藏,经过多年注水开发,油藏底部产生"次生"底水,受储层垂向物性的差异及层内隔夹层的不稳定分布影响,油层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挖潜难度大。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本文应用动态监测资料,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区块水驱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厚油层的顶部,结合水平井即可提液增油,又可控制底水锥进的优势,在该区块实施水平井挖潜剩余油潜力,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水平井技术在官142区块正韵律厚油层次生底水油藏的成功应用,为同类型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次生底水 正韵律 巨厚砂岩 官14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