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学视角下的环境审视——解读《次生焦虑》
1
作者 朱启彬 《绿色科技》 2012年第11期167-169,共3页
结合社会学相关理论,分析了《次生焦虑》如何在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关系中探讨太湖流域水污染的成因和特征,并阐释了社会学在解决水污染问题中的独特作用,为研究当下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考路径。
关键词 次生焦虑 国家 市场 社会
下载PDF
中国水污染的本土解释——读陈阿江《次生焦虑: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社会解读》
2
作者 苏胜利 《绿叶》 2011年第12期80-85,共6页
由于我国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环境保护正吸引着各个学科的注意。迄今,它早已不仅仅是环境科学的事情,经济学、法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都纷纷发展出了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分支学科,围绕环境问题从各个侧... 由于我国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环境保护正吸引着各个学科的注意。迄今,它早已不仅仅是环境科学的事情,经济学、法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都纷纷发展出了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分支学科,围绕环境问题从各个侧面展开理论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水污染 陈阿江 次生焦虑: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社会解读》
原文传递
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陈阿江关于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释
3
作者 唐国建 周益 《鄱阳湖学刊》 2023年第4期65-75,127,共12页
对环境问题社会成因的阐述应该围绕“环境问题的社会性”展开。与社会转型论、政经一体化论直接将这种“社会性”确定为社会转轨、工业技术、制度政策等不同,以陈阿江为代表的社会文化论研究者以利益相关者为分析工具,阐述了不同层次的... 对环境问题社会成因的阐述应该围绕“环境问题的社会性”展开。与社会转型论、政经一体化论直接将这种“社会性”确定为社会转轨、工业技术、制度政策等不同,以陈阿江为代表的社会文化论研究者以利益相关者为分析工具,阐述了不同层次的社会文化要素对社会行动者的驱动逻辑,生成了由微观层面的社会行动论、中观层面的结构-机制论和宏观层面的社会历史论所组成的解释框架。该解释框架的影响评价显示,这一理论模式对中国不同领域的环境问题具有相当强的解释力,是理解当代中国环境危机成因的重要理论范式,也是建构中国环境社会学本土话语体系的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阿江 环境问题 文本法-实践法 内生污染 次生焦虑
下载PDF
环保“土政策”:环境法失灵的一个解释 被引量:4
4
作者 耿言虎 陈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34-38,90,共5页
环保"土政策"是我国环境法律失灵的重要原因。按照类型可以分为象征性环保"土政策"、选择性环保"土政策"、替换性环保"土政策"、附加性环保"土政策"。环保"土政策"产生了... 环保"土政策"是我国环境法律失灵的重要原因。按照类型可以分为象征性环保"土政策"、选择性环保"土政策"、替换性环保"土政策"、附加性环保"土政策"。环保"土政策"产生了严重的非预期后果。环保"土政策"表现出隐蔽化、"合法化"、补丁化的演变特征。完善政府环境问责制、建立环境保护"倒逼机制"、推进环境公众参与是治理环保"土政策"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律失灵 环保“土政策” 非预期后果 次生焦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