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基于技术工具化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宏伟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7-82,共6页
芬伯格的技术工具化理论包括初级工具化与次级工具化两个部分,它提供了理解技术的整体框架。回顾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从俄罗斯制、CBE、MES课程模式到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演进,遵循着从初级工具化向次级工具化转变的技术逻辑。基于... 芬伯格的技术工具化理论包括初级工具化与次级工具化两个部分,它提供了理解技术的整体框架。回顾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从俄罗斯制、CBE、MES课程模式到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演进,遵循着从初级工具化向次级工具化转变的技术逻辑。基于以上分析,未来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应遵循以下途径:转变课程模式开发理念,由技术理性到技术合理性;整合技术知识以优化课程设置;协调课程评价价值取向,由单一走向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模式 技术逻辑 初级工具 次级工具
下载PDF
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诠释与建构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树涛 鲍俊威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38,45,共7页
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能够弥合智能技术生产与教育应用的线性两分割裂状态,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场域意向性之间的互通与平衡,有效规避与控制智能技术异化教育的风险。通过对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进行价值透视,结合芬伯格的次级工具化理... 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能够弥合智能技术生产与教育应用的线性两分割裂状态,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场域意向性之间的互通与平衡,有效规避与控制智能技术异化教育的风险。通过对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进行价值透视,结合芬伯格的次级工具化理论对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通过“系统化、中介化、职业化和主动性”四个环节的作用,能够逐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场域中完成社会化改造。基于此,在未来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的发展中,应健全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试点机制,建构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伦理框架,保证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的全过程受控,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治理循环圈,进而推进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负责任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社会实验 芬伯格 次级工具 作用机理 建构路径
下载PDF
芬伯格的技术价值观理论解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荆筱槐 陈凡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94-298,共5页
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中技术代码、技术民主化、机动边缘和次级工具化等术语蕴含了丰富的技术价值观理论。芬伯格认为技术代码是占霸权地位的技术价值观的凝结,社会力量借助主体的技术价值观介入技术发展的内核;技术民主化赋予其他参与者... 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中技术代码、技术民主化、机动边缘和次级工具化等术语蕴含了丰富的技术价值观理论。芬伯格认为技术代码是占霸权地位的技术价值观的凝结,社会力量借助主体的技术价值观介入技术发展的内核;技术民主化赋予其他参与者技术价值观的社会位置,为社会利益主体参与技术活动提供契机;机动边缘显示技术价值观的反作用;次级工具化为技术价值观提供运行的空间。芬伯格运用社会建构论的方法论,使他的技术价值观充斥着社会建构论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代码 技术民主化 机动边缘 次级工具 技术价值观
下载PDF
前科学时代自然观模式的演变及其认知机制
4
作者 陈文勇 陈国宝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547-550,共4页
认知的透视性使得自然的绝对客观论被抛弃,随后出现的"精致表征"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自然观演变的内在机制。随着次级工具的出现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自然观依次出现了图腾模型、生机论和机械式生机论。当人类对知识的理性检验能力... 认知的透视性使得自然的绝对客观论被抛弃,随后出现的"精致表征"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自然观演变的内在机制。随着次级工具的出现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自然观依次出现了图腾模型、生机论和机械式生机论。当人类对知识的理性检验能力增强后,"神创说"的表征空间最终让位于机械论。自然从认识的背景凸显为认识的对象是自然观模型演变的主要认知机制,但转变却让自然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整体的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表征空间 图腾崇拜 次级工具 认知机械主义
下载PDF
“工具化理论”视阈下的职业教育发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宏伟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00-105,共6页
工具化理论由加拿大技术哲学家芬伯格提出,包括初级工具化与次级工具化两部分。初级工具化主要关注技术的自然属性及其功能的实现,其对技术的解释集中在工具与手段层面。次级工具化则主要聚焦技术的社会属性及其与人的相互建构,是对初... 工具化理论由加拿大技术哲学家芬伯格提出,包括初级工具化与次级工具化两部分。初级工具化主要关注技术的自然属性及其功能的实现,其对技术的解释集中在工具与手段层面。次级工具化则主要聚焦技术的社会属性及其与人的相互建构,是对初级工具化的批判与超越。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初级工具化"的内在影响与支配,导致课程模式的去情境化、技术伦理教育与技术美学教育的缺失、职业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割裂、技术创新教育不足等问题。依据次级工具化理论,职业教育应超越初级工具化的消极影响并遵从以下发展方向:开发系统化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实施技术伦理与技术美学教育、打通技术世界与生活世界、开展技术创新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具化理论 初级工具 次级工具
原文传递
基于工具化理论的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判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
6
作者 旷婷玥 李康化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21年第2期303-315,共13页
与以往关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不同,本研究以芬伯格提出工具化理论为视角,将数字文化产业划分为初级工具化与次级工具化两个部分,进而讨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研究发现:首先,在初级工具化理论视角下,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存... 与以往关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不同,本研究以芬伯格提出工具化理论为视角,将数字文化产业划分为初级工具化与次级工具化两个部分,进而讨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研究发现:首先,在初级工具化理论视角下,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产品“去情景化”“文化产品美学缺失”“文化产品与生活世界割裂”以及“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其次,在次级工具化理论视角下,本研究对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审视,提出“系统化开发文化产品”“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美学审视”“加强数字文化产品与生活世界勾连”以及“开创数字文化产品创新培训”等措施。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建议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具化理论 数字文化产业 初级工具 次级工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