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偏移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在食品次表层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振方 黄敏 +2 位作者 朱启兵 赵鑫 闫胜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1208,共8页
空间偏移拉曼光谱(SORS)是一种应用于浑浊/分层介质深层无损检测的新型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分层物质不同深度的拉曼信号随传输距离增加对探测器的贡献产生规律性变化,SORS技术通过采集偏移激光入射点不同距离的拉曼光谱,结合最佳偏移距... 空间偏移拉曼光谱(SORS)是一种应用于浑浊/分层介质深层无损检测的新型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分层物质不同深度的拉曼信号随传输距离增加对探测器的贡献产生规律性变化,SORS技术通过采集偏移激光入射点不同距离的拉曼光谱,结合最佳偏移距离信号增强、次表层谱峰识别、次表层信号分离等方法降低表层的干扰,获取纯净的次表层物质拉曼信号,然后借助拉曼的分子特异性实现无损的次表层物质定性和定量检测。介绍了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测量技术,详细阐述了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数据的分析方法及该技术在食品次表层检测中的应用,讨论了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技术的限制条件并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偏移拉曼光谱 次表层无损检测 食品品质检测 信号识别 信号分离
下载PDF
改进FastICA在食品次表层信号分离中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齐玲 《质量与认证》 2024年第5期57-60,共4页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愈发重视,食品次表层信号的分离和提取成为了食品质量检测和分析的重要任务。然而,传统的FastICA算法在处理食品次表层信号时存在一些问题,如信号混叠和收敛速度慢等,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因此,本文...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愈发重视,食品次表层信号的分离和提取成为了食品质量检测和分析的重要任务。然而,传统的FastICA算法在处理食品次表层信号时存在一些问题,如信号混叠和收敛速度慢等,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astICA的食品次表层信号分离方法,通过对食品次表层信号的研究,对传统FastICA算法进行改进,引入一种新的收敛准则和自适应学习率的策略。实验表明,基于改进的FastICA算法,可以更好地完成食品次表层信号分离的任务,为提高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有效手段,同时也为相关行业开展食品质量检测和分析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TICA 食品次表层信号 信号分离 改进算法
下载PDF
海洋次表层SCVs的特征与成因机制:问题与进展
3
作者 戈玉宇 廖光洪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60,共16页
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和海洋数值模拟能力的提升,已发现在海洋次表层中广泛存在一种远离生成源区、结构紧致且稳定的次表层强化的SCVs,其动力学特征表现为:弱层结,低位涡中心,外围等密度线呈透镜状结构,温度、盐度或其他示踪量的性质与周... 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和海洋数值模拟能力的提升,已发现在海洋次表层中广泛存在一种远离生成源区、结构紧致且稳定的次表层强化的SCVs,其动力学特征表现为:弱层结,低位涡中心,外围等密度线呈透镜状结构,温度、盐度或其他示踪量的性质与周围水体相比存在明显异常,内部核心流速较强。此类次表层SCVs对于海洋的水体运输、热盐环流和海洋生物生态环境均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综述海洋次表层SCVs的结构及水文特征、识别方法、次表层SCVs在全球的分布、动力学机制及其重要影响等,展现次表层SCVs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研究的难点和全面认识海洋次表层SCVs尚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次表层 次表层SCVs 动力学特征与机制 全球分布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和LightGBM算法的印度洋次表层温度反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汤贵艳 朱善良 +1 位作者 周伟峰 杨树国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16-126,共11页
海洋次表层的热力结构对于海洋环流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新的融合高斯混合模型(gaussion mixture model, GMM)和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 LightGBM)算法的海洋次表层温度(ocean subsurface... 海洋次表层的热力结构对于海洋环流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新的融合高斯混合模型(gaussion mixture model, GMM)和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 LightGBM)算法的海洋次表层温度(ocean subsurface temperature, OST)反演模型,利用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海表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 SSS)、海表高度(sea surface height, SSH)、海表风场(sea surface wind, SSW)的水平分量(USSW)和垂直分量(VSSW)等多源海表参数对印度洋海域的次表层热力结构进行反演,并采用均方根误差和决定系数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准确反演印度洋海域的OST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不同海表参数输入组合的3种对比实验来定量分析不同海表参数对LightGBM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海表参数对模型都有积极作用,但5个输入参数(SST、SSS、SSH、USSW和VSSW)的LightGBM模型反演效果最好,3个输入参数(SST、SSS和SSH)和2个输入参数(SST和SSH)的LightGBM模型次之。另外,与已有的极限梯度增强(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反演模型相比,5个输入参数的LightGBM模型具有更好的模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混合模型 轻量级梯度提升机 机器学习 海洋次表层温度
下载PDF
基于次表层雷达技术的小天体结构层析成像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玉军 刘涛 +4 位作者 宋晓骥 黄春琳 郑适 何志华 刘瑞冬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4-188,198,共6页
小天体内部结构探测是深空探测的重要课题,利用次表层探测雷达技术可以实现小天体浅表层探测和全球内部结构探测。本文面向轨道器环绕小行星进行次表层雷达穿透成像探测的场景,提出一种次表层雷达环绕扫描层析成像方法,针对洋葱状分层... 小天体内部结构探测是深空探测的重要课题,利用次表层探测雷达技术可以实现小天体浅表层探测和全球内部结构探测。本文面向轨道器环绕小行星进行次表层雷达穿透成像探测的场景,提出一种次表层雷达环绕扫描层析成像方法,针对洋葱状分层结构小天体模型,通过对不同地质层面结构交界的反射波进行滤波反投影重建,实现了对小天体内部结构的成像。文章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的数值仿真和微波暗室测量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了反射式层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表层探测雷达 小天体 层析成像 暗室实验
下载PDF
火星次表层探测雷达展开机构设计与试验
6
作者 黎彪 张从发 +2 位作者 盛聪 樊俊峰 刘冬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93,共7页
利用卷筒式伸杆机构展开后为金属薄带螺旋层叠式构型可作为天线的特性,提出了“类偶极子”的布局方案,使用两套卷筒式伸杆机构向反方向展开形成探测基线,解决了火星探测任务中次表层探测雷达天线展开长度需求大和收拢包络有限的矛盾。... 利用卷筒式伸杆机构展开后为金属薄带螺旋层叠式构型可作为天线的特性,提出了“类偶极子”的布局方案,使用两套卷筒式伸杆机构向反方向展开形成探测基线,解决了火星探测任务中次表层探测雷达天线展开长度需求大和收拢包络有限的矛盾。与其他次表层雷达天线展开机构进行了对比,指出“天问一号”的展开机构具有最小的收纳体积,最大的展收比,最适合需要安装多套载荷的应用场合。对卷筒式伸杆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给出了次表层探测雷达展开机构机械性能与其核心部件弹性卷筒构型参数间的关系,获得了弹性卷筒驱动力和基频的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卷筒式伸杆机构展开状态基频由弹性卷筒的带宽、壁厚以及展开后的根部半径和末端半径决定;驱动力与带材的弹性模量、带宽成正比,与带厚的三次方成正比,其中带厚对驱动力的影响最大。对卷筒式伸杆机构的基频和驱动力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与分析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表层探测雷达 弹性卷筒 基频 驱动力 构型参数
下载PDF
基于环绕器穿透雷达的火星次表层介电参数反演及其在水冰探测中的应用
7
作者 杜维 苏彦 +3 位作者 戴舜 张宗煜 洪天晟 刘书宁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5-517,共23页
火星是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之一,研究火星的演变和现状对进一步了解地球环境的形成和未来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火星表面地形地貌的探测和研究表明,火星表面曾经存在液态水,因此寻找火星上的水冰是进行火星探测的重要科学目标之一。在火... 火星是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之一,研究火星的演变和现状对进一步了解地球环境的形成和未来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火星表面地形地貌的探测和研究表明,火星表面曾经存在液态水,因此寻找火星上的水冰是进行火星探测的重要科学目标之一。在火星探测中,穿透雷达利用电磁波的穿透特性获得分层界面的回波时延与信号强度来反演次表层物质的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次表层的介电特性参数有助于推断该层介质的物理特性以及是否存在水冰等重要信息,进而了解火星的气候和地质演化历史。文章介绍了环绕器雷达的探测原理;然后介绍了利用次表层探测雷达的回波数据来反演火星介质的介电参数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探测火星水冰中的科学应用和成果;最后对我国的环绕器雷达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 介电常数 环绕器雷达 次表层 水冰
下载PDF
赤道东印度洋次表层高盐水的年际变化
8
作者 唐娇雨 王卫强 +1 位作者 徐康 张镇秋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共12页
本文利用2010—2019年东印度洋海洋学综合科学考察基金委共享航次数据、Argo(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和简单海洋再分析数据(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研究了赤道东印度洋次表层高盐水(subsurface h... 本文利用2010—2019年东印度洋海洋学综合科学考察基金委共享航次数据、Argo(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和简单海洋再分析数据(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研究了赤道东印度洋次表层高盐水(subsurface high salinity water,SHSW)的年际变化,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仅限于春季的观测资料显示,来自阿拉伯海的高盐水位于东印度洋赤道断面次表层70~130m深度处,且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基于月平均SODA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SHSW盐度异常的变化趋势存在显著差异,2010—2015年趋势比较稳定,而2016—2019年则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通过对SHSW的回归分析表明,风场和次表层纬向流是控制该高盐水年际变化的主要因子。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赤道印度洋的东风异常导致水体向西堆积,产生东向压强梯度力,进而激发出次表层异常东向流,最终引起SHSW盐度异常升高。此动力关联在印度洋偶极子事件中尤为显著,这进一步反映了赤道东印度洋SHSW的年际变化受到印度洋偶极子的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东印度洋 阿拉伯海高盐水 次表层高盐水 印度洋偶极子
下载PDF
雷达对火星次表层的探测与研究现状 被引量:8
9
作者 肖媛 苏彦 +4 位作者 戴舜 封剑青 丁春雨 邢树果 李春来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17年第2期192-211,共20页
大量火星地貌及表面物质成分的研究表明火星上曾经存在地表水,而目前已探测到的火星上的水广泛存在于极区冰盖和次表层中。近十二年来,欧洲火星快车上搭载的火星次表层和电离层探测先进雷达和美国的火星勘测轨道器上搭载的浅表雷达已经... 大量火星地貌及表面物质成分的研究表明火星上曾经存在地表水,而目前已探测到的火星上的水广泛存在于极区冰盖和次表层中。近十二年来,欧洲火星快车上搭载的火星次表层和电离层探测先进雷达和美国的火星勘测轨道器上搭载的浅表雷达已经开展了对火星次表层的探测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成果。火星次表层记录着火星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历史信息。对火星次表层的探测和研究,可以为了解火星的物理特性和构造组成,探寻火星生命,研究火星的地质演化历史提供科学依据。综述目前利用雷达对火星次表层进行的探测和研究,介绍了雷达探测的原理与方法,总结了已取得的科学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火星探测雷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 次表层 水冰 火星次表层和电离层探测先进雷达(MARSIS) 浅表雷达(SHARAD)
下载PDF
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区次表层叶绿素极大值的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邢小罡 赵冬至 +1 位作者 王林 樊伟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8-1047,共10页
首次通过2008年12月-2010年3月在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区(复活节岛外海)投放的一台Bio-Argo浮标的观测数据,分析与研究了该海区叶绿素a垂向分布的季节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作为典型的贫营养水体,南太平洋环流区表层叶绿素a浓度仅为O.02mg m... 首次通过2008年12月-2010年3月在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区(复活节岛外海)投放的一台Bio-Argo浮标的观测数据,分析与研究了该海区叶绿素a垂向分布的季节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作为典型的贫营养水体,南太平洋环流区表层叶绿素a浓度仅为O.02mg m^(-3),次表层叶绿素极大值(SCM)仅为0.15mg m^(-3)左右。SCM出现在180m深处,而次表层生物量极大值(SBM)的深度约50m。此外,SCM的深度存在季节特征,冬浅(150m)夏深(200m),位于真光层之下约30m。虽然SCM的深度在6月达到最浅,但SCM层的厚度和强度在7月才降至最低,这可能是由于混合层在6月时仍然持续加深导致的。通过估算日光合有效辐照度(PAR)的垂向分布发现,SCM大约位于0.2%光强深度处,跟随等光照线(PAR=0.08 mol quanta m^(-2)d^(-1))而发生季节波动,经分析,这主要是由于Chla:C值随光强变化而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Argo浮标 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区 次表层叶绿素极大值(SCM) 次表层 物量极大值(SBM) 光合有效辐照度(PAR)
下载PDF
珠江广州段微表层和次表层水中重金属分布与风险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20
11
作者 吴兴让 尹平河 +2 位作者 赵玲 李松涛 杨宇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88,共5页
2009年2月至7月对珠江广州段4个站位的微表层与次表层水中As、Cd、Cr、Cu、Zn和Pb的质量浓度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健康风险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广州段水体均不同程度地受到6种重金属的污染;除Zn以外,微表层对其余5种重金属均具有较... 2009年2月至7月对珠江广州段4个站位的微表层与次表层水中As、Cd、Cr、Cu、Zn和Pb的质量浓度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健康风险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广州段水体均不同程度地受到6种重金属的污染;除Zn以外,微表层对其余5种重金属均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中,微表层平均总致癌风险为1.7×10-4.a-1,是次表层平均总致癌风险1.5×10-4.a-1的1.1倍,是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的3.4倍;总致癌风险(As、Cd和Cr)约占总风险的99.8%,远高于总非致癌风险(Cu、Zn和Pb)的0.2%,控制含Cr和As废水的排放是降低该河段重金属污染物健康风险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表层 次表层 重金属 健康风险
下载PDF
大亚湾微表层和次表层海水营养盐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彭云辉 王肇鼎 +2 位作者 孙丽华 韦桂峰 朱卓洪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10-316,共7页
根据 1 998年秋季 (1 0、1 1月 )、1 999年春、秋季 (4、5、1 0月 ) 5个航次对大亚湾海区微、次表层的调查结果 ,分析了微表层海水对氮、磷、硅营养盐的富集概况 ,讨论了营养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海水对氮、... 根据 1 998年秋季 (1 0、1 1月 )、1 999年春、秋季 (4、5、1 0月 ) 5个航次对大亚湾海区微、次表层的调查结果 ,分析了微表层海水对氮、磷、硅营养盐的富集概况 ,讨论了营养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海水对氮、磷、硅营养盐均有富集作用 ,因海况及季节不同 ,富集因数 (EF)与其他海区的有所差别 ;无论夏季或秋季 ,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海水中无机氮都以NH4 N为主要存在形态 ;其余水层则以NO3 N为主要存在形态 .结果还表明 ,微表层、次表层海水中NH4 N与BOD5 、COD测值都呈高度显著正相关 ,与PO4 P和SiO3 Si含量均无相关 ,说明大亚湾海区水中含氮有机物较含磷有机物丰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 次表层 富集因数 营养盐 大亚湾 海水
下载PDF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暖水的起源——对1997/1998年ENSO事件的分析 被引量:49
13
作者 巢纪平 袁绍宇 +1 位作者 巢清尘 田纪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分析了从 1 955~ 1 999年 45年热带、副热带太平洋地区次表层温度距平资料 ,在分析沿赤道距平极值曲面的深度分布后 ,认为它基本接近气候温跃层的深度分布。由此分析了 1 994~ 1 999年该曲面上温度距平的演变发现 :1 997/ 1 998年ElNi... 分析了从 1 955~ 1 999年 45年热带、副热带太平洋地区次表层温度距平资料 ,在分析沿赤道距平极值曲面的深度分布后 ,认为它基本接近气候温跃层的深度分布。由此分析了 1 994~ 1 999年该曲面上温度距平的演变发现 :1 997/ 1 998年ElNi no产生时 ,在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 (1 60m附近 )的温度正距平 ,是从 1 994/ 1 995年ElNi no在Ni no 3区的最大正距平信号传播或演变过来的 ,整个最大正距平信号的传播轨迹形成一似“8”字的形状。与此同时 ,当正的温度距平开始从暖池向东传播时 ,一最大温度负距平信号在Ni no 3区出现 ,并伴随赤道最大正距平信号的东传 ,在其北部 (5~ 1 0°N)向西传 ,然后又向东传最后到达Ni no 3区 ,其传播轨迹形成一扁“0”字形状。分析表明 ,1 997/ 1 998年这次完整的ElNi no/LaNi na事件主要是在热带流系的温跃层附近形成并传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地区 次表层暖水 气候温跃层 厄尔尼诺 1997年 1998年
下载PDF
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次表层BOD和COD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彭云辉 王肇鼎 +2 位作者 潘明祥 朱卓洪 韦桂峰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3-19,共7页
研究表明,大亚湾海区海──气界面微表层对BOD和COD均产生了富集,但富集概率有所差别,BOD为87.5%,COD为100%,平均富集因数,BOD为3.00,COD为3.28。BOD和COD与相应的营养盐和Chl·... 研究表明,大亚湾海区海──气界面微表层对BOD和COD均产生了富集,但富集概率有所差别,BOD为87.5%,COD为100%,平均富集因数,BOD为3.00,COD为3.28。BOD和COD与相应的营养盐和Chl·a的回归分析表明,其相关显著性水平,微、次表层优于表、底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亚湾 表层 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 次表层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与次表层水温对夏季风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迪生 闫敬华 +5 位作者 张红梅 白毅平 赵雪 冯伟忠 马毅 张俊峰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5,共7页
根据实测资料,初步确定南海夏季风平均爆发日期是5月16日(即5月的第4候),分析了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变化与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关系。在1981—2000年期间,偏冷年份有1981、1984、1986、1990和1992年,偏暖年份有1983、1993、1995、1998、1... 根据实测资料,初步确定南海夏季风平均爆发日期是5月16日(即5月的第4候),分析了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变化与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关系。在1981—2000年期间,偏冷年份有1981、1984、1986、1990和1992年,偏暖年份有1983、1993、1995、1998、1999和2000年,其余年份为正常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迟(早)与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持续偏冷(偏暖)现象关系密切;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6—10月异常偏冷(偏暖)时,南海夏季风则提早(推迟)结束,来年南海夏季风推迟(提早)爆发。8—12月西沙水温异常偏冷(偏暖)时,南海夏季风提早(推迟)结束,来年南海夏季风推迟(提早)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夏季风 次表层水温
下载PDF
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与南海夏季风和广东旱涝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迪生 魏建苏 +3 位作者 周水华 杨会 杨凡 黎广媚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1-586,共6页
为了解南海与季风的相互作用,用实测资料分析了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与南海夏季风和广东旱涝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在2月偏暖(冷)时,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晚)是主要现象;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在8月偏暖(冷)时,南海夏季... 为了解南海与季风的相互作用,用实测资料分析了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与南海夏季风和广东旱涝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在2月偏暖(冷)时,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晚)是主要现象;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在8月偏暖(冷)时,南海夏季风结束偏晚(早)是主要现象。西沙平均水温时间系列的距平值自1978年1~3月开始有上升趋势,年平均水温距平值上升趋势出现在1979年。结论:南海中北部在2月次表层水温持续编暖(冷)时,夏季风爆发偏早(晚)、广东出现洪涝(干旱)灾害是主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次表层水温 夏季风 广东旱涝
下载PDF
西太平洋暖池变异及其对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锦年 何宜军 +3 位作者 孙树远 许兰英 宋贵霆 张艳慧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44,共10页
应用热带太平洋上层XBT温度资料 ,分析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区 ( 0°~ 1 6°N ,1 2 5°~ 1 4 5°E)上层海洋的变化特征以及与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 ,西太平洋暖池区的垂向温度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 ... 应用热带太平洋上层XBT温度资料 ,分析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区 ( 0°~ 1 6°N ,1 2 5°~ 1 4 5°E)上层海洋的变化特征以及与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 ,西太平洋暖池区的垂向温度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 ,尤其在次表层 ( 1 2 0~ 2 0 0m)的变化最为明显 .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次表层冷暖信号明显早于西太平洋次表层的海温异常 .分析发现 ,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海温异常是导致整个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变异的关键区 ,当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次表层冷暖信号加强时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暖池 次表层冷暖信号 厄尔尼诺 拉尼娜 海温场
下载PDF
两类ENSO事件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永平 陈永利 +2 位作者 张勐宁 王凡 吴爱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3,共7页
基于美国马里兰大学提供的海洋同化(SODA)月平均资料,用个例和合成分析方法,剖析了两类ENSO事件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演变特征。结果指出,东部型ENSO事件的初始海温异常源来自赤道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中心沿气候温跃层向东向上传送,... 基于美国马里兰大学提供的海洋同化(SODA)月平均资料,用个例和合成分析方法,剖析了两类ENSO事件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演变特征。结果指出,东部型ENSO事件的初始海温异常源来自赤道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中心沿气候温跃层向东向上传送,至赤道东太平洋表层形成ENSO事件。东部型ENSO冷暖事件互为初始场,在形成某一位相的ENSO事件的过程中也同时为相反位相的ENSO事件准备条件。中部型ENSO事件的初始海温异常源出现在赤道中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中心沿气候温跃层向东向上传送至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形成ENSO事件。中部型ENSO事件多在前次事件减弱中断后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事件 赤道太平洋次表层 海温异常 演变特征
下载PDF
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与ENSO循环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3
19
作者 穆明权 李崇银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7-460,共14页
利用 1 964~ 1 993年的太平洋次表层海温资料 ,进一步分析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与ENSO循环的关系。合成及相关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 ,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的暖 (冷 )异常及其东传对ENSO的发生起着十分重要、且更直接的... 利用 1 964~ 1 993年的太平洋次表层海温资料 ,进一步分析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与ENSO循环的关系。合成及相关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 ,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的暖 (冷 )异常及其东传对ENSO的发生起着十分重要、且更直接的作用。然而 ,赤道西太平洋异常纬向风是造成次表层海温异常东传的重要原因 ,而纬向风的异常又是由于东亚冬季风异常活动所引起的 ,这间接地说明了异常东亚冬季风对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距平东传的重要作用。通过研究还发现 ,ENSO发生后 ,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将有次表层暖 (冷 )海温距平沿着 1 0~ 2 0 oN纬带西传 ,这是导致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发生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 ,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与ENSO循环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暖池 ENSO循环 次表层 海温异常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年代际变率及其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永利 赵永平 +1 位作者 王凡 冯俊乔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5-796,共12页
利用近50年月平均的SODA海洋同化资料和NCEP大气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OTA)年代际变率主要分布型以及与之相关的亚洲-北太平洋-北美地区上空异常大气环流场,并揭示了类ENSO模态与中国气候异常之间的联系。得到主... 利用近50年月平均的SODA海洋同化资料和NCEP大气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OTA)年代际变率主要分布型以及与之相关的亚洲-北太平洋-北美地区上空异常大气环流场,并揭示了类ENSO模态与中国气候异常之间的联系。得到主要结果:(1)热带太平洋SOTA年代际变率有两种类ENSO模态。第一模为类ENSO事件成熟期热带太平洋年代际SOTA状态;第二模为类ENSO过渡期热带太平洋年代际SOTA状态。二者组合构成类ENSO事件40年左右及其背景下13年左右的周期振荡。(2)类ENSO事件对亚洲-北太平洋-北美上空中高纬和副热带大气系统年代际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类El Ni o成熟期间冬季,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经向型发展,贝加尔湖高压脊加强,西太平洋副高偏强、位置偏西,蒙古高原为较强的异常反气旋环流。类El Ni o衰退期(类La Ni a发展期)夏季,贝加尔湖低压槽加深,乌拉尔山高压脊加强,西太平洋副高偏弱,新疆-河套地区为较强的异常反气旋环流距平。类La Ni a事件时相反。(3)热带太平洋类ENSO事件通过影响中高纬和副热带大气系统,造成中国北部地区上空南风距平的年代际变化,进而导致东亚季风和中国气候异常。类El Ni o事件成熟期,中国北部地区上空多异常偏北风,东亚季风弱,华北少雨,长江中、下游多雨;类El Ni o衰退(类La Ni a发展)期,中国北部地区上空亦为异常偏北气流,东亚季风较弱,华北少雨。中国气候异常型主要取决于类ENSO第一模态,而第二模态主要视位相异同来加强或减弱第一模态。两个类ENSO模态的共同作用导致1978年前后中国气候跃变和华北地区持续20余年的干旱。近期类ENSO模的振荡从1998年左右开始转为类La Ni a模态,大致在2018年左右结束。在此期间,华北降水有望增加,长江中、下游降水可能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次表层海温异常 类ENSO 年代际变率 中国气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