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次表层SCVs的特征与成因机制:问题与进展
1
作者 戈玉宇 廖光洪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60,共16页
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和海洋数值模拟能力的提升,已发现在海洋次表层中广泛存在一种远离生成源区、结构紧致且稳定的次表层强化的SCVs,其动力学特征表现为:弱层结,低位涡中心,外围等密度线呈透镜状结构,温度、盐度或其他示踪量的性质与周... 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和海洋数值模拟能力的提升,已发现在海洋次表层中广泛存在一种远离生成源区、结构紧致且稳定的次表层强化的SCVs,其动力学特征表现为:弱层结,低位涡中心,外围等密度线呈透镜状结构,温度、盐度或其他示踪量的性质与周围水体相比存在明显异常,内部核心流速较强。此类次表层SCVs对于海洋的水体运输、热盐环流和海洋生物生态环境均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综述海洋次表层SCVs的结构及水文特征、识别方法、次表层SCVs在全球的分布、动力学机制及其重要影响等,展现次表层SCVs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研究的难点和全面认识海洋次表层SCVs尚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表层 表层SCVs 动力学特征与机制 全球分布
下载PDF
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的分布和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倪晓波 黄大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64,70,共8页
关键词 海洋表层 最大值 叶绿素 机制研究 海洋水体 海洋生物 浮游植物 沿岸海域 生物特征 全球海洋
下载PDF
海洋次表层FIDW温盐影像插值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胜茂 樊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26期201-205,共5页
最大限度地提高海洋次表层温盐影像插值速度,是解决渔况信息动态服务效率的关键。IDW可以实现海洋剖面观测点的二维插值,但通用的IDW算法效率较低,采用FIDW方法提高插值效率,在使用相同计算公式的情况下实现影像快速插值,插值结果经过... 最大限度地提高海洋次表层温盐影像插值速度,是解决渔况信息动态服务效率的关键。IDW可以实现海洋剖面观测点的二维插值,但通用的IDW算法效率较低,采用FIDW方法提高插值效率,在使用相同计算公式的情况下实现影像快速插值,插值结果经过实测数据验证表明误差的范围可以满足渔业分析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距离权重 插值 海洋表层 影像 算法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和LightGBM算法的印度洋次表层温度反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汤贵艳 朱善良 +1 位作者 周伟峰 杨树国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16-126,共11页
海洋次表层的热力结构对于海洋环流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新的融合高斯混合模型(gaussion mixture model, GMM)和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 LightGBM)算法的海洋次表层温度(ocean subsurface... 海洋次表层的热力结构对于海洋环流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新的融合高斯混合模型(gaussion mixture model, GMM)和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 LightGBM)算法的海洋次表层温度(ocean subsurface temperature, OST)反演模型,利用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海表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 SSS)、海表高度(sea surface height, SSH)、海表风场(sea surface wind, SSW)的水平分量(USSW)和垂直分量(VSSW)等多源海表参数对印度洋海域的次表层热力结构进行反演,并采用均方根误差和决定系数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准确反演印度洋海域的OST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不同海表参数输入组合的3种对比实验来定量分析不同海表参数对LightGBM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海表参数对模型都有积极作用,但5个输入参数(SST、SSS、SSH、USSW和VSSW)的LightGBM模型反演效果最好,3个输入参数(SST、SSS和SSH)和2个输入参数(SST和SSH)的LightGBM模型次之。另外,与已有的极限梯度增强(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反演模型相比,5个输入参数的LightGBM模型具有更好的模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混合模型 轻量级梯度提升机 机器学习 海洋表层温度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驰 孙佳龙 +2 位作者 秦江涛 颜永豪 王立泽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50-57,共8页
运用卫星海洋遥感技术观测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有助于了解海洋内部异常及其动力过程。利用海表温度、海表风场、海表盐度和海表高度等4个参数,结合网格搜索法(Grid-search)和交叉验证法(Cross-validation)探索了最优参量的输入组合,构建... 运用卫星海洋遥感技术观测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有助于了解海洋内部异常及其动力过程。利用海表温度、海表风场、海表盐度和海表高度等4个参数,结合网格搜索法(Grid-search)和交叉验证法(Cross-validation)探索了最优参量的输入组合,构建了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利用构建的模型对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STA)进行了预测,并结合Argo数据对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水深100 m时,预测均方差为0.5076,在水深1500 m时,预测均方差为0.0037。所构建的模型随着海洋深度的增加,预测精度逐渐降低,但整体上精度和模型存在比较好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表层温度异常 支持向量回归 Argo数据 网格搜索法 交叉验证法
下载PDF
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年代际变率及其突变特征 被引量:14
6
作者 钟姗姗 何金海 刘宣飞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5-602,共8页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和滑动 t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太平洋次表层海温的年代际变率特征。研究表明 ,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在 1 980年前后从上至下 ,先后经历了一次显著的年代际突变 ,而且随深度不同存在着四种不同的空间突变模态 ,这四种模态的...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和滑动 t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太平洋次表层海温的年代际变率特征。研究表明 ,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在 1 980年前后从上至下 ,先后经历了一次显著的年代际突变 ,而且随深度不同存在着四种不同的空间突变模态 ,这四种模态的形成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西南潜沉路径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北太平洋窗口区潜沉的年代际信号沿西南路径传播到副热带地区 ,在温跃层 1 60 m上下与西太平洋向东北传播的异常信号汇合。因此 ,北太平洋沿西南潜沉路径传播的年代际信号对 EN-SO的影响可能是间接的 ,而热带西南太平洋则可能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表层海洋 年代际变率 传播 突变 厄尔尼诺
下载PDF
西风爆发、次表层暖水东移与厄尔尼诺现象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幸荣 王彰贵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7,共9页
利用最近20 a的大气海洋资料,分析了厄尔尼诺事件与赤道太平洋西风异常以及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赤道西太平洋(5°S~5°N,120°~160°E)和赤道中东太平洋(5°S~5°N,160°E~160... 利用最近20 a的大气海洋资料,分析了厄尔尼诺事件与赤道太平洋西风异常以及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赤道西太平洋(5°S~5°N,120°~160°E)和赤道中东太平洋(5°S~5°N,160°E~160°W)西风异常都存在着与厄尔尼诺周期一致的年际变化,但前者还包含有显著的2~3个月季节内振荡.赤道西太平洋次表层冷暖水东移也呈现年和年际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在厄尔尼诺发生前,赤道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水出现持续性增暖,赤道西太平洋西风异常频率加快,强度增强.随后赤道中太平洋(160°E~160°W)出现持续性(3个月以上)强西风异常(即西风爆发),并进一步向东扩展,同时次表层暖水沿着赤道波导东移到赤道东太平洋混合层,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表大面积异常增暖,形成一次厄尔尼诺现象.最后,模式模拟了1980~1984年赤道太平洋海温的变化,进一步证实了赤道纬向西风异常对暖水东移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 海温 太平洋 海洋表层 西风爆发 年际变化 西风爆发
下载PDF
锚泊式海洋剖面观测浮标系统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长华 王春晓 +2 位作者 贾思洋 张曙伟 杨青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9-102,共4页
观测技术是促进海洋科学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因素之一,海洋科学从物理、生物到地质,从海气交换到大洋剖面水体,观测尺度和范围跨越时间和空间几十个数量级[1]。目前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海洋科学发展所依赖的海洋数据获取方式正在从... 观测技术是促进海洋科学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因素之一,海洋科学从物理、生物到地质,从海气交换到大洋剖面水体,观测尺度和范围跨越时间和空间几十个数量级[1]。目前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海洋科学发展所依赖的海洋数据获取方式正在从“考察”向“观测”转变[2],而且海洋环境监测已进入从空间、沿岸、水面及水下对海洋环境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立体监测的时代。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仍然依靠船舶观测和台站观测技术周期性地采集海洋表层或有限的一些水层的要素数据,对于海洋次表层以及深层水下的资料十分稀缺。随着人们对海洋科学认知需求的提升,仅仅依靠表层或有限水层的要素数据,难以对我国广阔海域的物理、生物、化学环境等多方面状况进行深入了解,无法满足全方位的立体监测要求,不能适应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 观测技术 浮标系统 剖面 海洋环境监测 海洋表层 锚泊 环境监测技术
下载PDF
CALIOP反演海洋颗粒物后向散射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于素真 吴东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5期367-373,共7页
云和气溶胶探测激光雷达(Cloud-aerosol lidar with orthogonal polarization,CALIOP)能够发射532 nm和1064 nm两种波长激光脉冲,主要用于大气中云和气溶胶的探测.532 nm激光脉冲在海洋表面有很好的穿透性,能获得海表以下的后向散射信号... 云和气溶胶探测激光雷达(Cloud-aerosol lidar with orthogonal polarization,CALIOP)能够发射532 nm和1064 nm两种波长激光脉冲,主要用于大气中云和气溶胶的探测.532 nm激光脉冲在海洋表面有很好的穿透性,能获得海表以下的后向散射信号.利用CALIOP数据对直接提取水下信号和瞬态响应校正提取水下信号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首先,反演得到海洋次表层水下信号,进而反演海洋颗粒物后向散射,并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反演的颗粒物后向散射进行对比.颗粒物后向散射差值的均值分别为0.0035、0.0027;标准偏差分别为0.4004、0.0042.表明校正方法反演的颗粒物后向散射与MODIS反演颗粒物后向散射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IOP 颗粒物后向散射 MODIS 海洋表层信号
下载PDF
全球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遥感反演的季节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欣 苏华 +3 位作者 黎文娥 黄琳瑾 汪小钦 严晓海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7-1010,共14页
卫星遥感反演海洋内部多时相、大尺度热力结构信息对于了解海洋内部复杂、多维的动力过程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利用卫星遥感观测的海表参量(海表高度异常(SSHA)、海表温度异常(SSTA)、海表盐度异常(SSSA)和海表风场异... 卫星遥感反演海洋内部多时相、大尺度热力结构信息对于了解海洋内部复杂、多维的动力过程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利用卫星遥感观测的海表参量(海表高度异常(SSHA)、海表温度异常(SSTA)、海表盐度异常(SSSA)和海表风场异常(SSWA)),反演不同季节、不同深度层位(1000 m深度以上)的海洋次表层温度异常(STA),并用Argo实测数据作精度验证,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以及决定系数(R2)评价模型在全球及洋盆尺度上的反演精度。结果显示,全球海洋16个深度层位的平均R2在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为0.53、0.60、0.54、0.66,NRMSE分别为0.051、0.031、0.043、0.044。随着季节的变化,模型反演性能有所波动。模型在印度洋的反演效果最佳,不同季节、不同深度层位上的平均R2和RMSE分别为0.71和0.18℃,而大西洋的反演精度最低,平均R2和RMSE分别为0.46和0.25℃。研究表明随机森林模型适用于全球不同季节的STA遥感反演,且在不同洋盆上均有较好的反演效果;不同季节上,上层STA有明显变化信号,空间异质性显著,但300 m以深,STA信号较弱且基本不随季节变化。本研究可为长时序、大尺度海洋内部参量信息遥感反演与重建提供依据,有助于进一步发展深海遥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全球海洋表层 温度异常 随机森林 遥感反演 季节时空变化
原文传递
基于LightGBM的全球海洋次表层温盐遥感预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天一 苏华 +1 位作者 杨欣 严晓海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55-1269,共15页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卫星观测数据被应用于预测海洋内部温盐结构信息,而如何有效提高海洋内部温盐信息的预测精度仍是一个挑战。本文应用LightGBM算法结合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全球海洋次表层(0-1000 m)温度异常(STA)与盐度异...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卫星观测数据被应用于预测海洋内部温盐结构信息,而如何有效提高海洋内部温盐信息的预测精度仍是一个挑战。本文应用LightGBM算法结合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全球海洋次表层(0-1000 m)温度异常(STA)与盐度异常(SSA)的预测模型,模型使用海表卫星观测数据(海表高度异常(SSHA)、海表温度异常(SSTA)、海表盐度异常(SSSA)和海表风场异常水平和垂直分量(USSWA、VSSWA),结合经纬度信息(LON、LAT)作为预测变量,使用Argo次表层温盐数据作为模型训练与测试标记。本文使用五参数模型(SSTA、SSHA、SSSA、USSWA、VSSWA)、带纬度六参数模型(LAT、SSTA、SSHA、SSSA、USSWA、VSSWA)、带经度六参数模型(LON、SSTA、SSHA、SSSA、USSWA、VSSWA)与带经纬度七参数模型(LON、LAT、SSTA、SSHA、SSSA、USSWA、VSSWA)来着重分析LON与LAT在STA、SSA遥感预测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LON与LAT在STA、SSA各自预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单时相和时序预测STA中LON与LAT对模型的贡献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而在单时相和时序预测SSA中LON与LAT对不同深度预测模型始终保持较大的贡献。在单时相预测STA与SSA中LON较LAT对模型贡献更大,而在时序预测STA与SSA中LAT较LON对模型贡献更大。经纬度信息是全球海洋次表层温盐机器学习预测的重要参数,可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同时,LightGBM较随机森林在预测海洋次表层温盐异常时精度更高鲁棒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表层 温盐异常 LightGBM 遥感预测 经纬度
原文传递
Oceanic thermal forcing of North Atlantic tropical cyclones
12
作者 Zhenxi Zhang Wen Zhou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3年第1期27-33,共7页
利用大气与海洋再分析数据等相关资料,本项研究发现,北大西洋强台风(Saffir-Simpson分类中的第4和第5类)的最大强度与亚热带北大西洋的次表层海温呈正相关.由于亚热带北大西洋的次表层海温会影响当地的海表温度,该地区海面产生的水汽通... 利用大气与海洋再分析数据等相关资料,本项研究发现,北大西洋强台风(Saffir-Simpson分类中的第4和第5类)的最大强度与亚热带北大西洋的次表层海温呈正相关.由于亚热带北大西洋的次表层海温会影响当地的海表温度,该地区海面产生的水汽通过近地面的反气旋大气环流可被输送到位于热带的台风主要发展区域,进而影响台风的最大强度.与此同时,位于西非北部和南欧的近岸涌升流会影响亚热带北大西洋的次表层海温.因此,强台风的最大强度也被发现与上述两个涌升流区域的海温具有相关性,但是这种相关性主要体现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海表温度 海洋表层温度 涌升流
下载PDF
1997/1998年EL Nio/La Nia期间洋流的演变特征和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祖强 丁一汇 赵宗慈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7-141,共15页
利用TOGA—TAO赤道次表层海流与海温观测资料,比较清楚地揭示了1997/1998年El Nino期间在赤道西太平洋暖池上空西风异常的驱动下,次表层异常海流的产生机制和向东传播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对比分析了海表、次表... 利用TOGA—TAO赤道次表层海流与海温观测资料,比较清楚地揭示了1997/1998年El Nino期间在赤道西太平洋暖池上空西风异常的驱动下,次表层异常海流的产生机制和向东传播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对比分析了海表、次表层异常海流的两种热力平流过程,即水平温度平流和因海流水平辐合辐散造成的垂直上翻(或下沉)运动对混合层及海表温度异常的贡献,结果证实了后一效应对ENSO发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还对文中的海流异常是否就是理论分析得到的Kelvin波在海流场上的反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海洋表层 海流异常 1997年 1998年 厄尔尼诺 拉尼娜
下载PDF
超强与普通厄尔尼诺海-气特征差异及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钱代丽 管兆勇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4-407,共14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GODAS海洋资料、哈得来中心海表温度(SST)以及中国国家气候中心(NCC)环流指数数据,依据美国气候预测中心的厄尔尼诺事件标准筛选出1980—2016年的超强与普通厄尔尼诺事件,对比了两类事件的不同生命阶段内海表...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GODAS海洋资料、哈得来中心海表温度(SST)以及中国国家气候中心(NCC)环流指数数据,依据美国气候预测中心的厄尔尼诺事件标准筛选出1980—2016年的超强与普通厄尔尼诺事件,对比了两类事件的不同生命阶段内海表及次表层温度特征的差异,并探讨了其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对超强厄尔尼诺事件而言,海表温度正距平发展早且迅速,其大值中心偏东,纬向梯度强,但对普通厄尔尼诺事件而言,海表温度正距平中心偏西,纬向梯度小。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源于次表层海温距平(SOTA)随开尔文波东传并沿温跃层上升到达海表,其波动前部区域异常垂直海流对次表层海温距平的变化起重要作用;当海气激烈耦合时,可在温跃层激发出更强的海洋波动,使得次表层变暖更明显,激发出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海温异常强迫出的大气异常环流的强度与强迫源的强度关系密切。两类厄尔尼诺均能通过异常的沃克环流引起大气Gill型响应,使得西太副高偏强、西伸,且当超强厄尔尼诺发生时,异常沃克环流更强,海洋性大陆区域上空的异常强辐散导致Gill型响应而产生的反气旋更强,对西太副高的影响更甚。印度洋海表温度对厄尔尼诺的滞后变暖所带来的影响在上述亚太大气环流的持续异常中起重要作用。这些结果有利于加深对不同类型厄尔尼诺事件及影响西太副高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 海洋表层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开尔文波 Gill型响应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联合模及其气候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崇银 黎鑫 +2 位作者 杨辉 潘静 李刚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5-523,共19页
本文基于观测资料和LICOM2.0模拟结果的分析研究,简要介绍讨论了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联合模(PIOAM)的存在、特征、演变及其影响等问题。热带太平洋—印度洋区域乃至全球范围的海表温度异常(SSTA)资料进行EOF分解,都清楚表明其第一... 本文基于观测资料和LICOM2.0模拟结果的分析研究,简要介绍讨论了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联合模(PIOAM)的存在、特征、演变及其影响等问题。热带太平洋—印度洋区域乃至全球范围的海表温度异常(SSTA)资料进行EOF分解,都清楚表明其第一分量在热带太平洋—印度洋的空间形态与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联合模(PIOAM)非常相似,说明PIOAM是热带太平洋—印度洋实实在在存在的一种海温异常模态。对应PIOAM的正、负位相,热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夏季(JJA)850 h Pa距平风场有近乎相反的异常流场形势;对流层低层的Walker环流支和亚洲夏季风都出现了不同特征的(近乎相反)异常;在PIOAM正(负)位相将使得100 h Pa的南亚高压位置偏东(西)。对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温跃层曲面上的海温异常(为了方便将其称为SOTA)进行EOF分解,发现其第一模态也是一个三极子模态,即当赤道中西印度洋大部分海域与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分海域偏暖(偏冷)时,赤道东印度洋和赤道西太平洋大部分海域则偏冷(偏暖);它与太平洋—印度洋表层的PIOAM十分类似,也表明PIOAM在海洋次表层也是存在的。高分辨海洋环流模式LICOM2.0的模拟结果,无论是对太平洋—印度洋表层还是次表层的PIOAM的特征和演变都刻画得很好,这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说明PIOAM是热带太平洋—印度洋实际存在的一种海温变化模态。PIOAM正、负位相不仅对亚洲及西太平洋地区的天气气候有非常不一样的影响(不少地方有反向的特征),还会对南北美洲和非洲一些地区产生不同影响;而且其影响与单独的厄尔尼诺(El Ni?o)及印度洋偶极子(IOD)都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 联合模(PIOAM) EOF分解 高分辨海洋环流模式 LICOM2.0 海洋表层 气候影响
下载PDF
我国Argo浮标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余立中 张少永 商红梅 《海洋技术》 2005年第2期121-129,共9页
自沉浮式剖面探测浮标是一种海洋观测平台,首先应用在国际Argo计划,故又称之为Argo浮标,专用于海洋次表层温、盐、深剖面测量。仪器布放后自行在大海中工作2a以上,直至电源耗尽;2004年11月8日实验的Argo浮标潜入深度已达到1900m,历时两... 自沉浮式剖面探测浮标是一种海洋观测平台,首先应用在国际Argo计划,故又称之为Argo浮标,专用于海洋次表层温、盐、深剖面测量。仪器布放后自行在大海中工作2a以上,直至电源耗尽;2004年11月8日实验的Argo浮标潜入深度已达到1900m,历时两年的浮标研究工作,在下潜深度、上浮水面、剖面测量、数据处理、卫星传递数据等功能上已经达到国际Argo组织的要求。文章详细阐述了剖面浮标的设计与研制内容和各种试验项目及所得数据,不仅为浮标设计提供科学的实测数据,还为今后该仪器产品化进程提供大量可靠依据和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浮标 设计与研究 ARGO计划 剖面测量 海洋表层 2004年 观测平台 研究工作 下潜深度 数据处理 试验项目 剖面浮标 实测数据 检测方法 产品化 国际 仪器 水面
下载PDF
使用Argos卫星系统对Argo浮标进行定位和数据传输 被引量:6
17
作者 商红梅 《海洋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ARGO浮标 海洋表层温度 盐度 循环探测浮标 定位 数据传输 卫星系统 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
下载PDF
Tropical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in Subsurface Ocean Temperature 被引量:2
18
作者 XU Kang ZHU Cong-We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0年第2期106-110,共5页
This study utilizes a new monthly-assimilated sea temperature and analyzes trend and decadal oscillations in tropical Pacific 100 200 m subsurface ocean temperature (SOT) from 1945 to 2005 on the basis of the harmonic... This study utilizes a new monthly-assimilated sea temperature and analyzes trend and decadal oscillations in tropical Pacific 100 200 m subsurface ocean temperature (SOT) from 1945 to 2005 on the basis of the harmonic analysis an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methods.Significant cooling trends in the SOT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were found over this 60-year period.The first EOF of the SOT in tropical Pacific displays an ENSO-like zonal dipole pattern on decadal time scale,and we considered this pattern in subsurface ocean temperature the tropical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TPDO).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PDO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 in the surface sea temperature (SST).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indices of TPDO and PDO is +0.81 and reaches a maximum of +0.84 when TPDO lags behind PDO by 2 months.Therefore,a change of TPDO is likely related to the variation of PDO.The long-term change in TPDO best explains decadal warming in the tropical eastern Pacific SST and implies potential impact on the weakening of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s after the late 197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surface ocean temperature harmonic analysis decadal oscillation tropical Pacific
下载PDF
ENSO cycle and climate anomaly in China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永利 赵永平 +1 位作者 冯俊乔 王凡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985-1000,共16页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tropical Pacific Subsurface Ocean Temperature Anomaly (SOTA) and the associated anomalou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over the Asian North Pacific during the E1 Nifio-Southern Oscilla...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tropical Pacific Subsurface Ocean Temperature Anomaly (SOTA) and the associated anomalou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over the Asian North Pacific during the E1 Nifi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EP/NCAR) atmospheric reanalysis data and simple ocean data simulation (SOD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SO and the climate of China was revealed. The main results indicated the following: 1) there are two ENSO modes acting on the subsurface tropical Pacific. The first mode is related to the mature phase of ENSO, which mainly appears during winter. The second mode is associated with a transition stage of the ENSO developing or decaying, which mainly occurs during summer; 2) during the mature phase of E1Nifio, the meridionality of the atmosphere in the mid-high latitude increases, the Aleutian low and high pressure ridge over Lake Baikal strengthens, northerly winds prevail in northern China, and precipitation in northern China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The ridge of the Ural High strengthens during the decaying phase of E1 Nifio, a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s sustained during winter, and the northerly wind anomaly appears in northern China during summer. Due to the ascending branch of the Walker circulation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becomes weaker, and south-southeasterly winds prevail over southern China. As a result, less rainfall occurs over northern China and more rainfall over the Changjiang River basin and the southwestern and eastern region of Inner Mongolia. The flood disaster that occurred south of Changjiang River can be attributed to this. The La Nifm event causes an opposite, but weaker effect; 3) the ENSO cycle can influence climate anomalies within China via zonal and meridional heat transport. This is known as the "atmospheric-bridge", where the energy anomaly within the tropical Pacific transfers to the mid-high latitude in the northern Pacific through Hadley cells and Rossby waves, and to the western Pacific-eastern Indian Ocean through Walker circulation. This research also discusses the special air-sea boundary processes during the ENSO events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and indicates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subsurface water of the tropical Pacific on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may be realized through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of the mixed water, which contact the atmosphere and transfer the anomalous heat and moisture to the atmosphere directly. Moreover, the reason for the heavy flood within the Changjiang River during the summer of 1998 i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cycl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subsurface ocean temperature anomalies INTERANNUALVARIABILITY climate anomaly of China
下载PDF
Tropical Pacific Decadal Variability in Subsurface Temperature
20
作者 LIU Qinyu XU Lixiao +1 位作者 LU Jiuyou WANG Qi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2年第4期451-454,共4页
The nature 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equatorial Pacific subsurface temperature is examined in the control simulation with the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 coupled model CM2.1.The dominant mode of the subsurf... The nature 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equatorial Pacific subsurface temperature is examined in the control simulation with the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 coupled model CM2.1.The dominant mode of the subsurface temperature variations in the equator Pacific features a 20-40 year period and is North-South asymmetric about the equator.Decadal variations of the thermocline are most pronounced in the southwest of the Tropical Pacific.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north-south asymmetric Sea Surface wind in the tropical Pacific,especially in the South Pacific Convergence,is the dominant mechanism of the nature 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sub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equatorial Pacif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adal variation asymmetry about equator subsurface temperature variation sea surface wind South Pacific Con-vergence Zo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