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对人外周髓样树突状细胞趋化、迁移和吞噬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静 唐大年 +1 位作者 许媛 韦军民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6-619,共4页
目的探讨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IMPDHI)对人外周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趋化、迁移、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于健康志愿者(... 目的探讨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IMPDHI)对人外周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趋化、迁移、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于健康志愿者(N=15)。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IMPDHI,流式细胞仪分析MDC表面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水平。于transwell小室实验中,加入不同的化学因子,经Lin-1/CD11c/HLA—DR染色后,流式细胞仪计数,以迁移细胞的百分比表示迁移能力。分离树突状细胞抗原-1^+(Blood dendritic cell antigen-1,BDCA—1^+)细胞后,以甘露糖受体作为介导,流式细胞仪测定BDCA1^+细胞中FITC标记的右旋糖酐的荧光值表示吞噬能力。结果(1)趋化、迁移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DC的趋化因子受体CCR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17.02土3.23~30.63±9.13,P〈0.05);CCR3表达水平(10.26±2.25~5.81±0.97,P〈0.05)和CCR7表达水平(9.56±1.84~5.18±0.60,P〈0.05)明显下降。实验组MDC对炎性化学因子CCL2、CCL3、CCL4、CCL7、CXCL12的趋化能力明显增强(P〈0.05),对淋巴器官性化学因子CCL19、CCL20、CCL21、CXCL11的趋化能力无明显改变(P〉0.05)。(2)吞噬功能:实验组MDC的吞噬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IMPDHI增强MDC吞噬抗原的能力,通过提高MDC炎性化学因子受体的表达水平和增强其对炎性化学因子的趋化能力,抑制MDC对淋巴器官的趋化、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 趋化因子 迁移 吞噬
原文传递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的活性测定及临床应用
2
作者 刘飞燕 邱晓燕 焦正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66-1673,共8页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IMPDH)是一种鸟嘌呤从头合成途径的限速酶,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作用于IMPDH的药物为IMPDH抑制剂,主要应用于抗免疫排斥、抗肿瘤、抗病毒或抗寄生虫等领域。IMPDH抑制剂的血药浓度与...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IMPDH)是一种鸟嘌呤从头合成途径的限速酶,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作用于IMPDH的药物为IMPDH抑制剂,主要应用于抗免疫排斥、抗肿瘤、抗病毒或抗寄生虫等领域。IMPDH抑制剂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但由于该关联的个体间变异通常较大,故测定IMPDH酶活性可作为一项监测其药物疗效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与药动学监测相结合,可提高IMPDH抑制剂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近年来有关IMPDH酶活性的测定方法与临床应用现状,为临床IMPDH抑制剂药效学监测的开展和应用提供方法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 活性测定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对人外周髓样树突状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侯静 唐大年 +3 位作者 李永国 贺修文 许媛 韦军民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7-981,共5页
目的 探讨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IMPDHI)对人外周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功能的影响.方法 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于健康志愿者(n=15),... 目的 探讨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IMPDHI)对人外周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功能的影响.方法 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于健康志愿者(n=15),实验组加入IMPDHI,流式细胞仪分析MDC表面共刺激因子、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受体等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实验中,加入不同的趋化因子,经Lin-1/CD11c/HLA-DR染色后,流式细胞仪计数,以迁移细胞的百分比表示其迁移能力.分离血树突状细胞抗原-1+(blood dendritic cell antigen-1+,BDCA-1+)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BDCA-1+细胞中FTTC标记的右旋糖酐的荧光值.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后,流式细胞仪测定同种异体CD4+T淋巴细胞在G0期的比例.结果 细胞表面标志: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DC表面的CD40、CD62L、HLADR、CD54、CD80、CD83和CD86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 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DC表面的CCR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17.02±3.23 vs 30.63±9.13,P<0.05),CCR3的表达水平(10.26±2.25 vs 5.81±0.97,P<0.05)和CCR7的表达水平(9.56±1.84 vs5.18±0.60,P<0.05)明显下降 迁移功能:实验组MDC对趋化因子CCL2、CCL3、CCL4、CCL7、CXCL12的趋化能力明显增强(P<0.05) 吞噬能力:实验组MDC的吞噬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 刺激同种异体CD4+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实验组中MDC诱导同种异体CD4+T细胞分裂、增殖的能力几乎完全受到抑制.结论 IMPDHI抑制外周MDC的成熟,增强其吞噬能力和炎性趋化的能力,抑制其刺激同种异体CD4+T淋巴细胞增殖、应答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 成熟 吞噬能力 迁移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与脂蛋白(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许颖 纪智星 韩润林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05-1411,共7页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IMPDH)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表面的纤溶酶原(Plg)受体之一,它可以通过赖氨酸结合位点(LBS)与Plg相结合。脂蛋白(a)[Lp(a)]中的载脂蛋白(a)[Apo(a)]与Plg有很高的同源性,即两者的Kringle结构域都含有LBS,其...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IMPDH)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表面的纤溶酶原(Plg)受体之一,它可以通过赖氨酸结合位点(LBS)与Plg相结合。脂蛋白(a)[Lp(a)]中的载脂蛋白(a)[Apo(a)]与Plg有很高的同源性,即两者的Kringle结构域都含有LBS,其中Apo(a)的KIV10含有强的LBS。因此本实验提出了Lp(a)应该能够与S.aureus表面的Plg受体相结合,进而可能竞争性抑制S.aureus与Plg结合的假说。本研究克隆了S.aureus的IMPDH基因,酶切后将其连接到表达载体pASK-IBA37中,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了该重组蛋白(rIMPDH)。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亲和色谱层析及Western blot对rIMPDH与Lp(a)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IMPDH可以通过LBS与Lp(a)和rKIV10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且一定浓度的赖氨酸类似物6-氨基己酸(EACA)可以抑制这种结合,然而本研究并未发现Lp(a)和rKIV10对rIMPDH与Plg的相互作用有明显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 纤溶 赖氨酸结合位点 脂蛋白(a)
原文传递
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基因家族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指长比的关联性
5
作者 李帆 马占兵 +6 位作者 张静 杨梦怡 王媛 马茜 陆宏 霍正浩 党洁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8-215,共8页
目的探讨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基因家族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人类指长比(2D∶4D)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取808名在校大学生(男性400名,女性408名)为研究对象,拍摄双手掌面照片后利用电脑图像软件测量并计算左、右手各指长比;多重PCR法对1... 目的探讨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基因家族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人类指长比(2D∶4D)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取808名在校大学生(男性400名,女性408名)为研究对象,拍摄双手掌面照片后利用电脑图像软件测量并计算左、右手各指长比;多重PCR法对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HSD11B)和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HSD17B)基因家族8个SNPs位点(rs1000283,rs2236903,rs5479,rs56303414,rs676387,rs4445895,rs2066474,rs8190478)进行基因分型;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基因型与2D∶4D的关联。结果宁夏大学生女性左手(L)2D∶3D,L2D∶4D、L3D∶4D、右手(R)2D∶4D、R2D∶5D均显著高于男性(P<0.05);rs2236903(HSD11B1)的基因型频率在男女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D11B1基因的rs1000283-rs2236903及HSD11B2基因rs5479-rs56303414存在强关联,但其频率在男女两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论男性还是女性,8个SNPs位点基因型频率与指长比(2D∶4D)无显著关联(P>0.05)。结论宁夏汉族大学生群体的指长比性别差异存在显著性,然而,其与HSD11B和HSD17B基因家族8个SNPs位点基因多态性无关联性,提示其可能与人类指长比的形成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类固醇 单核苷酸多态性 指长比 宁夏地区 多重聚合链反应
下载PDF
微小隐孢子虫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6
作者 金博 王彤 +1 位作者 盛尊来 杨洪亮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86,共5页
为开发新型抗隐孢子虫病药物,本研究采用Autodock和GOLD两种软件,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方法,将21种已报道的具有抗隐孢子虫作用的化合物与微小隐孢子虫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CpIMPDH)和人源IMPDH(IMPDH2)进行对接。综合分析并推测山莴苣... 为开发新型抗隐孢子虫病药物,本研究采用Autodock和GOLD两种软件,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方法,将21种已报道的具有抗隐孢子虫作用的化合物与微小隐孢子虫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CpIMPDH)和人源IMPDH(IMPDH2)进行对接。综合分析并推测山莴苣素17有望成为CpIMPDH选择性抑制剂,后续工作将以此为基础对山莴苣素17开展进一步的验证性试验。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可以减少试验的盲目性,节省人力、物力,加快新兽药的开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次黄嘌呤 抑制剂 分子对接 虚拟筛选
下载PDF
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患者5-FU化疗毒副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锌 孙步彤 卢振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7-711,共5页
目的:探讨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DPYD)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5-氟尿嘧啶(5-FU)化疗毒性反应的相关性,为结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0份结直肠癌患者的EDTA抗凝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后进行实时定量PCR,测定DPYD的14G1A、G2194A... 目的:探讨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DPYD)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5-氟尿嘧啶(5-FU)化疗毒性反应的相关性,为结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0份结直肠癌患者的EDTA抗凝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后进行实时定量PCR,测定DPYD的14G1A、G2194A、T85C、G1156T和T464A等位点的SNP,并统计上述60例患者化疗后发生的毒副作用,分析DPYD的SNP与5-FU化疗毒副作用的相关性。结果:①60例标本中未检测到14G1A、G1156T多态性位点变异;G2194A杂合型6例(10.0%),野生型54例(90.0%);T464A杂合型2例(3.3%),野生型58例(96.7%);T85C突变型2例(3.3%),杂合型8例(13.3%),野生型50例(83.4%);②T85C多态性位点无SNP突变者消化道毒性发生率为14%(7/50),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4%(2/50);存在SNP突变者消化道毒性发生率为60%(6/10),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70%(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64A有SNP突变者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为50%(1/2)和100%(2/2),高于无SNP突变者的21%(12/58)和12%(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G2194A有SNP突变者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3%(2/6)和50%(3/6),高于无SNP突变者的20%(11/54)和11%(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YD的SNP与5-FU化疗的毒副反应有关,检测DPYD的SNP对预测5-FU化疗的毒副反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嘧啶 5一氟尿嘧啶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对猪链球菌2型GN061215生物学特性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周俊明 何孔旺 +7 位作者 倪艳秀 张雪寒 杨志彪 祝昊丹 温立斌 俞正玉 茅爱华 吕立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20,共7页
为了了解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对猪链球菌2型GN061215致病力的影响机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猪链球菌2型GN061215的impdh基因,重组后的GN061215命名为GN061215(△IMPDH),比较GN061215与GN061215(△IMPDH)培养特性、生化特性、... 为了了解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对猪链球菌2型GN061215致病力的影响机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猪链球菌2型GN061215的impdh基因,重组后的GN061215命名为GN061215(△IMPDH),比较GN061215与GN061215(△IMPDH)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致病力以及基因转录水平差异。结果显示impdh基因敲除后,引起GN061215生长曲线迟缓期延长,降低了GN061215生长曲线平台期OD600峰值,同时截短了GN061215菌株成链长度;GN061215、GN061215(△IMPDH)对46种代谢底物利用能力一致,对2种代谢底物利用存在差异;GN061215(△IMPDH)对Balb/c小鼠的致病力较GN061215菌株有一定程度的下降。SDS-PAGE显示GN061215(△IMPDH)菌体的粗提蛋白质条带较GN061215有显著减少;基因芯片比较GN061215、GN061215(△IMPDH)基因转录差异发现,下调基因中存在36个关联核糖体大、小亚基合成的基因,而在上调基因中不存在该类基因,表明impdh基因的丢失影响了GN061215菌株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合成,进而显著减少了GN061215菌株菌体蛋白质的表达,这可能与GN061215菌株毒力的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次黄嘌呤核苷 核糖体蛋白质 表达谱芯片
下载PDF
脯氨酸脱氢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孔凡芝 洪晓虹 +3 位作者 王常青 彭志珍 程璐 孙蓓丽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8-20,28,共4页
目的:探讨脯氨酸脱氢酶(PROD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聚丙烯酰胺凝胶芯片技术对中国广东潮汕地区汉族276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00例正常对照者的PRODH基因4个(2026、1945、... 目的:探讨脯氨酸脱氢酶(PROD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聚丙烯酰胺凝胶芯片技术对中国广东潮汕地区汉族276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00例正常对照者的PRODH基因4个(2026、1945、1766、1852)SNP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并对分型结果进行测序鉴定。结果:联合统计发现,PRODH基因的4个位点的单倍型频数两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DH基因多态性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PRODH基因可能通过多个多态位点相互作用影响了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脯氨酸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基因在猪链球菌不同血清型中的分布
10
作者 倪艳秀 周俊明 +7 位作者 张雪寒 温立斌 吕立新 郭容利 俞正玉 茅爱华 何孔旺 陆承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8-852,共5页
参照GenBank上已发表的次黄嘌呤核甘酸脱氢酶(IMPD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34个猪链球菌不同血清型(缺12型)国际标准株进行了IMPDH基因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除17型、24型、32型、33型和34型外,其他29个血清型都为阳性... 参照GenBank上已发表的次黄嘌呤核甘酸脱氢酶(IMPD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34个猪链球菌不同血清型(缺12型)国际标准株进行了IMPDH基因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除17型、24型、32型、33型和34型外,其他29个血清型都为阳性,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8.3%~100.0%,所推导的蛋白质序列的同源性为94.7%~100.0%。为进一步研究IMPDH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次黄嘌呤核苷基因 分布
下载PDF
霉酚酸酯对器官移植受者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茅华荣 陈皓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6期662-664,共3页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作为一种高特异性的淋巴细胞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器官的移植。MMF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并迅速水解为活性成分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大部分MPA和血浆蛋白结合,少量以游离形式发...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作为一种高特异性的淋巴细胞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器官的移植。MMF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并迅速水解为活性成分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大部分MPA和血浆蛋白结合,少量以游离形式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黄嘌呤核苷 霉酚酸酯 霉酚酸 药物作用
下载PDF
以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为靶点的药物研发
12
作者 张大军 仲兆金 李卓荣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2年第2期130-135,共6页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 inosine 5'-monophosphatedehydrogenase, IMPDH)是嘌呤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它将次黄嘌呤核苷酸(IMP)氧化为黄嘌呤核苷酸(XMP),XMP在GMP合成酶的催化下生成GMP(图1)。
关键词 次黄嘌呤核苷 药物研发 靶点 生物合成 GMP 关键 合成
下载PDF
以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为靶点的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13
作者 胡金 王辉强 李玉环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5年第5期432-437,共6页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 inosine monophosphatedehydrogenase, IMPDH)在1983年首次由Weber在增殖的癌细胞中发现,后续研究表明,IMPDH在细胞增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催化细胞内次黄嘌呤核苷酸(IMP)氧化生成黄嘌呤核苷酸(XMP...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 inosine monophosphatedehydrogenase, IMPDH)在1983年首次由Weber在增殖的癌细胞中发现,后续研究表明,IMPDH在细胞增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催化细胞内次黄嘌呤核苷酸(IMP)氧化生成黄嘌呤核苷酸(XMP),是细胞内鸟嘌呤核苷酸(GMP)从头合成途径的限速酶(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黄嘌呤核苷 抗病毒药物 靶点 细胞增殖 合成途径 细胞内 癌细胞 限速
下载PDF
微生物来源的次黄嘌呤一磷酸盐脱氢酶抑制剂2264 A和B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洁 可爱兵 +8 位作者 张雪莲 郑智慧 朱京童 路新华 李业英 崔晓兰 石英 张华 贺建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63-466,共4页
利用自建的快速高效的次黄嘌呤一磷酸盐脱氢酶(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IMPDH)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筛选分离得到两个活性化合物2264 A和B,通过对其紫外、质谱、核磁等理化数据的分析确定2264 A为cyclopenol,2264 B为vi... 利用自建的快速高效的次黄嘌呤一磷酸盐脱氢酶(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IMPDH)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筛选分离得到两个活性化合物2264 A和B,通过对其紫外、质谱、核磁等理化数据的分析确定2264 A为cyclopenol,2264 B为viridicatol。2264 A和B对IMPDH的IC50分别为69.68、11.86μmol/L;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显示2264 A和B分别在322.6和65.8μmol/L浓度下可完全抑制由ConA活化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表明2264 B在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均表现出较好的免疫抑制活性,2264 A的活性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黄嘌呤一磷酸盐 免疫抑制剂 Cyclopenol Viridicatol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2基因rs671位点多态性与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相关
15
作者 杨群 刘晓鑫 +1 位作者 蒋玉娜 马进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7-1022,共6页
目的探寻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rs67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恶性肿瘤首次住院化疗的90例中国患者,多时段观察收集三联止呕方案下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后120 h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 目的探寻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rs67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恶性肿瘤首次住院化疗的90例中国患者,多时段观察收集三联止呕方案下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后120 h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发生情况。问卷采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期、习惯性饮酒、晕动症史、孕吐史、化疗前平均睡眠时间等的资料,并对其ALDH2基因rs671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利用效用程序计算遗传连锁分析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采用SPSS22.0分析ALDH2基因rs671位点多态性及其他因素与CINV间的关系。结果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方案首次化疗恶性肿瘤患者CINV发生率为48.9%;单因素分析显示ALDH2基因rs671位点多态性与CINV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671位点突变型(OR:3.019,95%CI:1.056~8.628,P<0.05)、化疗前平均睡眠时间≤6 h(OR:2.807,95%CI:1.033~7.628,P<0.05)是影响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方案首次化疗恶性肿瘤患者CINV发生情况的相关因素。结论ALDH2基因rs671位点突变是影响CINV发生情况的相关因素,需进一步明确其内在影响机制,以更加精准、有效地管控临床CINV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乙醛2 单核苷酸多态性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下载PDF
雄激素代谢相关基因AKR1C3、SHBG、SRD5A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指长比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成凤 李帆 +7 位作者 吴曦 马秀慧 张静 杨梦怡 马占兵 陆宏 霍正浩 党洁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994-1001,共8页
目的 探讨雄激素代谢相关基因2型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醛酮还原酶(aldo-keto reductase IC3,AKR1C3)、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和睾酮5-α还原酶Ⅱ(steroid 5α-reductase type 2 gene,SRD5A2)的6个单核苷... 目的 探讨雄激素代谢相关基因2型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醛酮还原酶(aldo-keto reductase IC3,AKR1C3)、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和睾酮5-α还原酶Ⅱ(steroid 5α-reductase type 2 gene,SRD5A2)的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人类指长比(2D:4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宁夏医科大学2019级799名在校大学生(男性396名,女性403名)为研究对象。通过拍照采集双手正面照片并进行指长比分析;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rs12529、rs1937845、rs523349、rs727428、rs3760213和rs6259 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随后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基因型与2D:4D的相关性。结果 女性双手2D:4D均高于男性(P均<0.05);AKR1C3基因的rs12529位点基因型、SHBG基因的rs3760213和rs6259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在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倍型分析表明,AKR1C3基因的rs12529-rs1937845位点与SHBG基因的rs727428-rs3760213-rs6259位点存在强连锁,但只有后者在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论男性还是女性,rs12529、rs1937845、rs523349、rs727428、rs3760213和rs6259共6个SNP位点基因型频率与指长比(2D:4D)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799名大学生不同性别指长比差异显著,且SHB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呈现性别差异,但与指长比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3α-羟基类固醇醛酮还原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睾酮5-α还原 单核苷酸多态性 指长比
下载PDF
可见光固化树脂固定化含黄嘌呤脱氢酶细胞的研究
17
作者 吴斌 冯胜彦 +4 位作者 陈蔚梅 郭明雄 艾建宇 熊晓然 吴显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4-78,共5页
含黄嘌呤脱氢酶的细胞用可见光固化树脂包埋 ,经可见光照射交联 ,制备了固定化细胞 .可见光照射 3min对细胞的存活和细胞中黄嘌呤脱氢酶的活性没有影响 .固定化细胞的黄嘌呤脱氢酶降解次黄嘌呤的最适温度为 35℃ ,最适pH为 8 0 .在pH6—... 含黄嘌呤脱氢酶的细胞用可见光固化树脂包埋 ,经可见光照射交联 ,制备了固定化细胞 .可见光照射 3min对细胞的存活和细胞中黄嘌呤脱氢酶的活性没有影响 .固定化细胞的黄嘌呤脱氢酶降解次黄嘌呤的最适温度为 35℃ ,最适pH为 8 0 .在pH6— 8,温度低于 40℃时稳定 .连续使用 10批 ,平均降解次黄嘌呤 99 19%,酶活力保留 94 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固化树脂 黄嘌呤 次黄嘌呤 固定化细胞 废水处理 生物处理
下载PDF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偶联高特异性核酸侵入反应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梦琳 齐谢敏 +4 位作者 童欢 刘云龙 邹秉杰 宋沁馨 周国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1-1008,共8页
建立了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偶联高特性核酸侵入反应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方法。优化了体系中flap核酸内切酶1(FEN1酶)和野生型检测探针等用量,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即FEN1酶用量为1.5 U,野生型检测探针用量为0.125μmol/L,... 建立了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偶联高特性核酸侵入反应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方法。优化了体系中flap核酸内切酶1(FEN1酶)和野生型检测探针等用量,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即FEN1酶用量为1.5 U,野生型检测探针用量为0.125μmol/L,0.5μmol/L Invader突变型检测探针,各0.25μmol/L通用野生型(VIC)和突变型(FAM)荧光共振转移发卡探针,显著降低了野生型样本和突变型样本背景信号,避免了背景信号对检测结果分型的干扰。采用本方法对编码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ALDH2*2位点21例样本、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CYP2C19*2和CYP2C19*3位点各19例样本进行分型检测,结果表明,ALDH2*2位点GG纯合10例,GA杂合8例,AA纯合3例;CYP2C19*2位点GG纯合9例,GA杂合8例,AA纯合2例;CYP2C19*3位点GG纯合18例,GA杂合1例。使用焦磷酸测序进行验证,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本方法特异性好、操作简便、耗时短、成本低,可实现对SNP单管闭管无污染的分型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侵入反应 单核苷酸多态性 乙醛2基因 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
下载PDF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及其促进酿酒酵母核酸合成
19
作者 王赟 夏天晴 +2 位作者 徐丽丽 李在禄 鲍晓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93-103,共11页
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的降解产物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属于药食同源,近年来已在新型食品增味剂、保健品、抗病毒制剂及农用增产剂等方面广泛使用,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目前主要通过发酵法培养微生物获得,然后被酶促... 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的降解产物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属于药食同源,近年来已在新型食品增味剂、保健品、抗病毒制剂及农用增产剂等方面广泛使用,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目前主要通过发酵法培养微生物获得,然后被酶促转化成多种降解物及衍生物,以满足市场需求。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公认的食品安全性微生物,且核酸含量较高,是理想的RNA生产微生物。微生物系统工程团队(本团队)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强化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IMPDH)有利于提高酿酒酵母核糖体RNA(Ribosome RNA,rRNA)的合成。而从医药角度,IMPDH一直被作为研发抗癌、抗病毒和抗寄生虫药物的靶点。本文综述了IMPDH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酿酒酵母IMPDH的生物学功能、结构、同工酶及表达调控机制,并结合IMPDH与rRNA合成的关联,展望了其在提高酿酒酵母核酸产生中的作用,以期为突破核酸产业的技术瓶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黄嘌呤核苷 鸟嘌呤核苷三磷酸 表达调控 核酸 核糖体 酿酒酵母
下载PDF
中国汉族冠心病患者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薛丽 陈玉国 +3 位作者 徐峰 张鹤 江春晓 张运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08-812,共5页
目的:探讨汉族冠心病患者中乙醛脱氢酶2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MI)的相关性。方法:对231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分析ALDH2基因G487A多态性。并根据基因型分两组,ALDH2基因GG型组(n=145)和AA/AG型组(n=86),比较... 目的:探讨汉族冠心病患者中乙醛脱氢酶2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MI)的相关性。方法:对231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分析ALDH2基因G487A多态性。并根据基因型分两组,ALDH2基因GG型组(n=145)和AA/AG型组(n=86),比较两组间MI发病率、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和饮酒量等指标的差异,以评价MI的危险因素。结果:ALDH2基因AA/AG型组MI、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GG型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性别、吸烟、心血管病家族史、总胆固醇、糖尿病后,发现AA/AG型是MI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2,P<0.01),而在回归分析中再引入高血压病这一自变量后,AA/AG型与MI的相关性下降(OR=3.03,P=0.03),进一步引入饮酒量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两个自变量后,ALDH2基因型与MI间不再存在相关性(P=0.23)。结论:ALDH2基因AA/AG型是MI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能通过改变血压、饮酒量和HDL-C水平影响MI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乙醛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