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基因在猪链球菌不同血清型中的分布
1
作者 倪艳秀 周俊明 +7 位作者 张雪寒 温立斌 吕立新 郭容利 俞正玉 茅爱华 何孔旺 陆承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8-852,共5页
参照GenBank上已发表的次黄嘌呤核甘酸脱氢酶(IMPD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34个猪链球菌不同血清型(缺12型)国际标准株进行了IMPDH基因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除17型、24型、32型、33型和34型外,其他29个血清型都为阳性... 参照GenBank上已发表的次黄嘌呤核甘酸脱氢酶(IMPD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34个猪链球菌不同血清型(缺12型)国际标准株进行了IMPDH基因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除17型、24型、32型、33型和34型外,其他29个血清型都为阳性,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8.3%~100.0%,所推导的蛋白质序列的同源性为94.7%~100.0%。为进一步研究IMPDH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基因 分布
下载PDF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及其促进酿酒酵母核酸合成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赟 夏天晴 +2 位作者 徐丽丽 李在禄 鲍晓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3,共11页
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的降解产物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属于药食同源,近年来已在新型食品增味剂、保健品、抗病毒制剂及农用增产剂等方面广泛使用,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目前主要通过发酵法培养微生物获得,然后被酶促... 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的降解产物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属于药食同源,近年来已在新型食品增味剂、保健品、抗病毒制剂及农用增产剂等方面广泛使用,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目前主要通过发酵法培养微生物获得,然后被酶促转化成多种降解物及衍生物,以满足市场需求。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公认的食品安全性微生物,且核酸含量较高,是理想的RNA生产微生物。微生物系统工程团队(本团队)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强化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IMPDH)有利于提高酿酒酵母核糖体RNA(Ribosome RNA,rRNA)的合成。而从医药角度,IMPDH一直被作为研发抗癌、抗病毒和抗寄生虫药物的靶点。本文综述了IMPDH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酿酒酵母IMPDH的生物学功能、结构、同工酶及表达调控机制,并结合IMPDH与rRNA合成的关联,展望了其在提高酿酒酵母核酸产生中的作用,以期为突破核酸产业的技术瓶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黄嘌呤核苷 鸟嘌呤核苷三磷 表达调控 核糖体 酿酒酵母
下载PDF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对猪链球菌2型ZY05719基因转录谱的影响
3
作者 周俊明 何孔旺 +4 位作者 倪艳秀 祝昊丹 俞正玉 茅爱华 吕立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29,共3页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是猪链球菌2型的毒力相关因子,该基因的丢失降低了猪链球菌2型菌株ZY05719黏附HEp-2、PK15细胞的能力。为全面掌握IMPDH对ZY05719致病力的影响机制,采用定制的Agilent猪链球菌2型基因表达谱芯片,比较了亲本...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是猪链球菌2型的毒力相关因子,该基因的丢失降低了猪链球菌2型菌株ZY05719黏附HEp-2、PK15细胞的能力。为全面掌握IMPDH对ZY05719致病力的影响机制,采用定制的Agilent猪链球菌2型基因表达谱芯片,比较了亲本菌株ZY05719(ZY)和impdh敲除菌株(ΔZY)的基因转录情况。结果显示,impdh的丢失影响了254个基因的转录,其中包括impdh的下调基因177个,上调基因77个。对差异基因进行同类群聚类(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roups,COG)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集中于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的转运代谢,以及核糖体、细胞壁、细胞膜的生物合成和防御机制。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impdh对猪链球菌2型基因转录谱的影响,为解释impdh在猪链球菌致病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表达谱芯片 同类群聚类 次黄嘌呤核苷 基因转录谱
下载PDF
Real-time PCR法检测肾移植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基因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钟旭丽 张相林 +2 位作者 赵莉 白波 邵宏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49-653,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肾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Ⅰ型和Ⅱ型基因表达水平的Real-time PCR方法,研究吗替麦考酚酯(MMF)药效个体差异。方法取肾移植后门诊复查患者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总RNA,进行Real-time PC... 目的建立测定肾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Ⅰ型和Ⅱ型基因表达水平的Real-time PCR方法,研究吗替麦考酚酯(MMF)药效个体差异。方法取肾移植后门诊复查患者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总RNA,进行Real-time PCR反应,选用β-actin作为内参,靶基因的相对定量按公式得出:靶基因=2-(△△Ct),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吗替麦考酚酸(MPA)浓度。结果IMPDH表达个体间差异大(Ⅰ型0.118~3.313;Ⅱ型0.185~2.928),MPA对于个体IMPDH两种亚型的抑制程度不同,MPA的谷浓度>1.0mg·L-1时,IMPDHⅠ型和Ⅱ型的基因表达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本法实用性强,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肾移植患者服用MMF后的药效个体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 吗替麦考酚酯 次黄嘌呤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对猪链球菌2型GN061215生物学特性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俊明 何孔旺 +7 位作者 倪艳秀 张雪寒 杨志彪 祝昊丹 温立斌 俞正玉 茅爱华 吕立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20,共7页
为了了解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对猪链球菌2型GN061215致病力的影响机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猪链球菌2型GN061215的impdh基因,重组后的GN061215命名为GN061215(△IMPDH),比较GN061215与GN061215(△IMPDH)培养特性、生化特性、... 为了了解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对猪链球菌2型GN061215致病力的影响机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猪链球菌2型GN061215的impdh基因,重组后的GN061215命名为GN061215(△IMPDH),比较GN061215与GN061215(△IMPDH)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致病力以及基因转录水平差异。结果显示impdh基因敲除后,引起GN061215生长曲线迟缓期延长,降低了GN061215生长曲线平台期OD600峰值,同时截短了GN061215菌株成链长度;GN061215、GN061215(△IMPDH)对46种代谢底物利用能力一致,对2种代谢底物利用存在差异;GN061215(△IMPDH)对Balb/c小鼠的致病力较GN061215菌株有一定程度的下降。SDS-PAGE显示GN061215(△IMPDH)菌体的粗提蛋白质条带较GN061215有显著减少;基因芯片比较GN061215、GN061215(△IMPDH)基因转录差异发现,下调基因中存在36个关联核糖体大、小亚基合成的基因,而在上调基因中不存在该类基因,表明impdh基因的丢失影响了GN061215菌株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合成,进而显著减少了GN061215菌株菌体蛋白质的表达,这可能与GN061215菌株毒力的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次黄嘌呤核苷 核糖体蛋白质 表达谱芯片
下载PDF
霉酚酸酯对器官移植受者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茅华荣 陈皓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6期662-664,共3页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作为一种高特异性的淋巴细胞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器官的移植。MMF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并迅速水解为活性成分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大部分MPA和血浆蛋白结合,少量以游离形式发...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作为一种高特异性的淋巴细胞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器官的移植。MMF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并迅速水解为活性成分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大部分MPA和血浆蛋白结合,少量以游离形式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黄嘌呤核苷 霉酚 霉酚 药物作用
下载PDF
以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为靶点的药物研发
7
作者 张大军 仲兆金 李卓荣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2年第2期130-135,共6页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 inosine 5'-monophosphatedehydrogenase, IMPDH)是嘌呤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它将次黄嘌呤核苷酸(IMP)氧化为黄嘌呤核苷酸(XMP),XMP在GMP合成酶的催化下生成GMP(图1)。
关键词 次黄嘌呤核苷 药物研发 靶点 生物合成 GMP 关键 合成
下载PDF
以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为靶点的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8
作者 胡金 王辉强 李玉环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5年第5期432-437,共6页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 inosine monophosphatedehydrogenase, IMPDH)在1983年首次由Weber在增殖的癌细胞中发现,后续研究表明,IMPDH在细胞增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催化细胞内次黄嘌呤核苷酸(IMP)氧化生成黄嘌呤核苷酸(XMP...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 inosine monophosphatedehydrogenase, IMPDH)在1983年首次由Weber在增殖的癌细胞中发现,后续研究表明,IMPDH在细胞增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催化细胞内次黄嘌呤核苷酸(IMP)氧化生成黄嘌呤核苷酸(XMP),是细胞内鸟嘌呤核苷酸(GMP)从头合成途径的限速酶(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黄嘌呤核苷 抗病毒药物 靶点 细胞增殖 合成途径 细胞内 癌细胞 限速
下载PDF
脯氨酸脱氢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孔凡芝 洪晓虹 +3 位作者 王常青 彭志珍 程璐 孙蓓丽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8-20,28,共4页
目的:探讨脯氨酸脱氢酶(PROD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聚丙烯酰胺凝胶芯片技术对中国广东潮汕地区汉族276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00例正常对照者的PRODH基因4个(2026、1945、... 目的:探讨脯氨酸脱氢酶(PROD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聚丙烯酰胺凝胶芯片技术对中国广东潮汕地区汉族276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00例正常对照者的PRODH基因4个(2026、1945、1766、1852)SNP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并对分型结果进行测序鉴定。结果:联合统计发现,PRODH基因的4个位点的单倍型频数两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DH基因多态性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PRODH基因可能通过多个多态位点相互作用影响了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脯氨基因 核苷多态性
下载PDF
具有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功能的家蚕l(3)neo18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征
10
作者 王更先 鲁延军 +2 位作者 司马杨虎 张升祥 徐世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5,共8页
果蝇l(3)neo18基因可以通过P转座子诱发致死突变,编码的蛋白质具有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ND)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方法,克隆了家蚕l(3)neo18同源基因,分... 果蝇l(3)neo18基因可以通过P转座子诱发致死突变,编码的蛋白质具有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ND)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方法,克隆了家蚕l(3)neo18同源基因,分析了基因结构与表达谱。Bm-l(3)neo18基因(EU826676)的cDNA全长为868 bp,由573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ORF)序列、25 bp的5′端非翻译区序列(5′-UTR)和251 bp的3′端非编码区序列(3′-UTR)组成,编码蛋白质为19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质量22.7 kD,pI 9.60。Bm-l(3)neo18基因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定位于家蚕第3染色体,位于nscaf2930的1 203.8-1 205.6 knt。Bm-l(3)neo18蛋白质在1-185氨基酸残基位置为ND的SGDH亚基保守区,在61-83氨基酸残基位置具有一个保守的跨膜区域。采用Clustal W进行多序列比对发现,Bm-l(3)neo18与埃及伊蚊等昆虫ND具有50%以上的蛋白质同源性,ND的保守区域高度一致,NJ法分子进化分析也显示Bm-l(3)neo18与昆虫ND进化上同源。该基因除在家蚕卵期的表达量较低外,在幼虫、蛹和蛾期均有较高表达,且存在组织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l(3)neo18基因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高山被孢霉ATCC16266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26
11
作者 刘莉 李明春 +4 位作者 胡国武 葛军 张丽 程志晖 邢来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164,共4页
Δ6 脂肪酸脱氢酶是形成γ 亚麻酸的关键酶。从含有高山被孢霉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T MACL6中 ,酶切出 1 4kb的目的片段 ,亚克隆到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的穿梭表达载体 pYES2 .0 ,在大肠杆菌中筛选到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pY... Δ6 脂肪酸脱氢酶是形成γ 亚麻酸的关键酶。从含有高山被孢霉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T MACL6中 ,酶切出 1 4kb的目的片段 ,亚克隆到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的穿梭表达载体 pYES2 .0 ,在大肠杆菌中筛选到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pYMAD6 ,用醋酸锂方法转化到酿酒酵母的缺陷型菌株INCSc1中 ,在SC Ura合成培养基中 ,选择得到酿酒酵母工程株YMAD6。在合适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下 ,加入外源底物亚油酸 ,经半乳糖诱导后 ,收集菌体。通过GC MS对酵母工程株进行脂肪酸色谱分析 ,结果表明 ,产生了 31 6 %的γ 亚麻酸。这是迄今为止 ,国内外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表达量最高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脂肪基因 Γ-亚麻 酿酒酵母 表达 高山被孢霉
下载PDF
深黄被孢霉M_(6-22) 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25
12
作者 刘莉 李明春 +2 位作者 胡国武 张丽 邢来君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7-401,共5页
应用PCR技术 ,从含有深黄被孢霉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TMICL6中 ,扩增出 1 38kb的目的片段 ,亚克隆到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的穿梭表达载体pYES2 .0 ,在大肠杆菌中筛选到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pYMID6,用醋酸锂方法转化到酿酒... 应用PCR技术 ,从含有深黄被孢霉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TMICL6中 ,扩增出 1 38kb的目的片段 ,亚克隆到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的穿梭表达载体pYES2 .0 ,在大肠杆菌中筛选到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pYMID6,用醋酸锂方法转化到酿酒酵母的缺陷型菌株INVSc1中 ,在SC Ura合成培养基中 ,选择到酵母工程株YMID6。在合适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下 ,加入外源底物亚油酸 ,经半乳糖诱导后 ,收集菌体。通过GC MS对酵母工程株所含的全部脂肪酸进行色谱分析 ,结果表明 ,γ 亚麻酸的含量占酵母总脂肪酸的 8 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黄被孢霉 酿酒酵母 Γ-亚麻 △^6-脂肪 基因 表达
下载PDF
深黄被孢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大豆中的表达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明春 卜云萍 +2 位作者 王广科 胡国武 邢来君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58-863,共6页
为在传统的油料作物大豆中产生γ 亚麻酸 ,从深黄被孢霉中克隆的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pBI12 1连接 ,构建了重组质粒pBMICL6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系统成功的将该基因导入到栽培大豆吉林 35、吉林 4 3、吉林 4 ... 为在传统的油料作物大豆中产生γ 亚麻酸 ,从深黄被孢霉中克隆的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pBI12 1连接 ,构建了重组质粒pBMICL6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系统成功的将该基因导入到栽培大豆吉林 35、吉林 4 3、吉林 4 7、绥农 10、绥农 14和黑农 37等品种中 ,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 ,证明外源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大豆的基因组中。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转基因大豆的mRNA水平上获得表达。对转基因大豆种子进行脂肪酸成分分析 ,结果表明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获得表达 ,产生了γ 亚麻酸 ,其含量最高可达 2 7 0 6 7% ,这是国内外深黄被孢霉Δ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脂肪基因 大豆 r-亚麻 农杆菌介导 深黄被孢霉
下载PDF
深黄被孢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表达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明春 刘莉 +1 位作者 胡国武 邢来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8-184,共7页
γ 亚麻酸 (GLA)是人体和动物饮食中具有营养作用的重要的多烯不饱和脂肪酸 ,在大多数油料作物种子中不含有GLA ,而只含有其前体物亚油酸 ,只有少数油料植物种子中含有GLA ,如夜来香 (Oenotheraspp) ,琉璃苣(Boragoofficinalis)等。Δ6 ... γ 亚麻酸 (GLA)是人体和动物饮食中具有营养作用的重要的多烯不饱和脂肪酸 ,在大多数油料作物种子中不含有GLA ,而只含有其前体物亚油酸 ,只有少数油料植物种子中含有GLA ,如夜来香 (Oenotheraspp) ,琉璃苣(Boragoofficinalis)等。Δ6 脂肪酸脱氢酶可将亚油酸转化为γ 亚麻酸 ,为了能够在传统的油料作物种子中产生GLA ,我们将从深黄被孢霉中克隆的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与植物表达载体pGA6 43连接 ,构建了重组质粒pGAMICL6 ,将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 ,导入模式植物烟草中。经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该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烟草的基因组中 ,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转基因烟草的mRNA水平上获得表达。对转基因植株进行脂肪酸分析 ,结果显示 ,GLA和十八碳四烯酸 (OTA)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的 19 7%和 3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脂肪基因 亚麻 基因植株 深黄被孢霉
下载PDF
少根根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转基因油菜中的表达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琦 李明春 +4 位作者 蔡易 苗翠苹 李绍兰 陈有为 邢来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3-469,共7页
【目的】验证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转基因油菜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基因工程化生产γ-亚麻酸打下基础。【方法】将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和植物表达载体pCPN2301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PNRAD6,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油菜... 【目的】验证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转基因油菜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基因工程化生产γ-亚麻酸打下基础。【方法】将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和植物表达载体pCPN2301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PNRAD6,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油菜子叶节转化法,将该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H165,获得转基因植株,最后通过气相色谱检测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PCR、GUS组织化学染色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Northern杂交分析进一步表明目的基因在RNA水平获得表达,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到转基因油菜叶片中γ-亚麻酸和十八碳四烯酸生成,证明目的基因获得功能表达。同样,用改变少根根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转译起始密码子周边序列的基因RAD6-1所构建的转基因酵母中,也得到类似的结果,而且各种目的脂肪酸的含量均有提高。【结论】初步建立了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转基因油菜中的表达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根根霉 △^6-脂肪基因 油菜 Γ-亚麻 十八碳四烯
下载PDF
少根根霉Δ_-~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琦 李明春 +3 位作者 孙颖 陈有为 张飚 邢来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71-877,共7页
Δ6- 脂肪酸脱氢酶是一种膜整合蛋白,也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在前期工作中,通过RT PCR和RACE技术,从少根根霉NK300037中克隆到一个潜在编码Δ6- 脂肪酸脱氢酶的序列,序列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具有一个长度为1377bp... Δ6- 脂肪酸脱氢酶是一种膜整合蛋白,也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在前期工作中,通过RT PCR和RACE技术,从少根根霉NK300037中克隆到一个潜在编码Δ6- 脂肪酸脱氢酶的序列,序列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具有一个长度为1377bp、编码由458个氨基酸组成、大小为52kD的新的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把少根根霉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RAD6)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3.5K,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RAD6,并转化到毕赤酵母菌株GS115进行表达。提取酵母细胞总脂肪酸和进行甲酯化,经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连用分析表明,目的基因的编码产物能将C16∶1、C17∶1、C18∶1、亚油酸和α- 亚麻酸在Δ6和7位间特异性脱氢而引入一个新的双键,生成更高不饱和的脂肪酸,该催化反应没有链长特异性,只有键位特异性。此外,按Kozak序列特点,改变目的基因转译起始密码子周边序列结构,并把改变后序列导入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功能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毕赤酵母中这种改变同样能提高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综合所有分析结果表明,巴斯德毕赤酵母更适合用来综合分析Δ6 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根根霉 Δ^6-脂肪基因 Γ-亚麻 巴斯德毕赤酵母 表达
下载PDF
转基因烟草表达高山被孢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明春 刘莉 +2 位作者 胡国武 财音青格乐 邢来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8-621,共4页
将高山被孢霉ATCC16 2 6 6Δ6 脂肪酸脱氢酶 (D6D)基因亚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 1中 ,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植物表达载体pBMACL6。经根癌农杆菌LBA4 4 0 4的介导 ,采用叶盘法转化烟草Xanthi,得到一批转基因烟草植株。转基因植株... 将高山被孢霉ATCC16 2 6 6Δ6 脂肪酸脱氢酶 (D6D)基因亚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 1中 ,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植物表达载体pBMACL6。经根癌农杆菌LBA4 4 0 4的介导 ,采用叶盘法转化烟草Xanthi,得到一批转基因烟草植株。转基因植株的PCR和Southernblot分析表明 ,D6D基因已经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脂肪酸GC分析表明 ,与未转基因的烟草苗对照相比 ,转基因植株有D6D基因目标产物γ 亚麻酸的产生 ,说明高山被孢霉的D6D基因在烟草中得到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被孢霉△^6-脂肪基因 基因烟草 Γ-亚麻 品质改良 油料作物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法将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D6D)导入油菜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劲峰 郑树松 +3 位作者 张崎 蒋海玉 邢来君 张美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29-31,共3页
△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可将亚油酸转化为γ-亚麻酸。我们将克隆的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D6D)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构建了重组质粒pBI121-D6DMI。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途径,将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 △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可将亚油酸转化为γ-亚麻酸。我们将克隆的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D6D)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构建了重组质粒pBI121-D6DMI。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途径,将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导入了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经过诱导分化获得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PCR检测及Souther杂交结果表明,外源基因△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再生植株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脂肪基因 Γ-亚麻 甘蓝型油菜 深黄被孢霉
下载PDF
红麻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DGH)基因克隆及RNAi载体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志鹏 赵艳红 +5 位作者 明庭会 余明丽 冉珊敏 钱景华 周瑞阳 陈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10-2116,共7页
【目的】克隆红麻不育系和保持系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DGH)基因,并构建其RNAi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红麻花药发育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红麻花药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数据结果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6PDGH基因全长c DNA拼接序列,... 【目的】克隆红麻不育系和保持系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DGH)基因,并构建其RNAi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红麻花药发育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红麻花药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数据结果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6PDGH基因全长c DNA拼接序列,分别以红麻不育系(P3A)和保持系(P3B)的花药反转录c DNA及总DNA为模板克隆红麻6PGDH基因全长。依据RNAi载体设计原则,选取红麻6PGDH基因c DNA序列中段389 bp的特异片段做为RNA干扰片段,构建红麻6PGDH基因的RNAi载体。【结果】克隆获得的红麻不育系(P3A)和保持系(P3B)花药6PGDH基因全长均为1751 bp,均包含145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85个氨基酸残基,无内含子;其碱基序列在不育系和保持系中仅存在两个碱基差异。该基因氨基酸序列(Gen Bank登录号KF964027)与拟南芥、玉米、大豆、苜蓿、三角叶杨、蓖麻的6PDGH同源性分别为75.07%、84.57%、86.50%、87.24%、91.19%和92.01%。成功构建了红麻6PGDH基因的RNAi载体,获得了干扰表达载体p ART27-p KANNIBAL-R1+2。【结论】成功克隆获得红麻6PGDH基因全长序列,构建的干扰表达载体可用于红麻6PGDH基因的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花药 6-磷葡萄糖 基因克隆 载体构建
下载PDF
高等植物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的不同进化起源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骥 候夫云 +1 位作者 王建飞 张红生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8-146,共9页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是植物戊糖磷酸途径中的两个关键酶。在克隆了水稻质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OsG6PDH2和质体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Os6PGDH2基础上,分析比较了水稻胞质和质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和6-...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是植物戊糖磷酸途径中的两个关键酶。在克隆了水稻质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OsG6PDH2和质体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Os6PGDH2基础上,分析比较了水稻胞质和质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的基因结构、表达特性和进化地位。结合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两种酶基因的分析结果,认为高等植物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在进化方式上截然不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胞质基因与动物和真菌等真核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的胞质酶和质体酶基因都起源于原核生物的内共生。讨论了植物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可能的进化模式,为高等植物及质体的进化起源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 基因 高等植物 6-磷葡萄糖 起源 戊糖磷途径 基因结构 分析比较 进化地位 表达特性 分析结果 模式植物 真核生物 胞质基因 原核生物 进化模式 质体 关键 拟南芥 内共生 水稻 克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