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艺术审美论视域内的《欧米哀尔》层次结构分析
- 1
-
-
作者
方波
赵江云
-
机构
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艺术科技》
2015年第5期211-211,91,115,共3页
-
文摘
罗丹的《欧米哀尔》作为经典的雕塑作品,一直为人们所称颂。人们在欣赏它,审视它的同时,必然也创造丰富了它的深层意蕴。运用朱立元《美学》一书中的艺术作品四个层次结构理论切入分析《欧米哀尔》,可以从其青铜材质的质感感知衰老、沧桑和无望,从下垂的线条和束缚的造型看到深蕴其中的人文关怀和身体宿命感,可以引发欣赏者对有限与无限、生与死的思考和感悟,更易于观赏者把握《欧米哀尔》的深层意蕴。
-
关键词
欧米哀尔
层次结构
人文关怀
宿命感
-
分类号
J305
[艺术—美术]
-
-
题名《米洛的维纳斯》和《欧米哀尔》
- 2
-
-
作者
雨田
-
出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83-88,共6页
-
文摘
希腊断臂女神维纳斯的雕象原作于一八二○年,在希腊米洛岛山洞里为一个农民所发现,后来法国国王路易十八将其交给巴黎的卢浮尔博物馆陈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雕刻杰作之杰作的《米洛的维纳斯》。这件高约两米的女性站像的雕塑,乃是以创造性地再现古希腊女性美为目的的艺术杰作。其人物的身材十分匀称,体态健美,肌体圆润而生气焕发,人物曲立凝视,仪表以及下半部的衣纹,线条都极为柔和与自然,充分体现了古代希腊的女性美和古代希腊人的审美理想。因此。
-
关键词
欧米哀尔
希腊雕刻
艺术创造
艺术杰作
女性美
法国国王
下半部
现实美
古代希腊
人类艺术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一件雕塑的审丑意蕴——浅析罗丹的《欧米哀尔》
- 3
-
-
作者
史浩
-
机构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
出处
《流行色》
2019年第11期68-69,共2页
-
文摘
伴随着人们审美艺术观念的更新,雕塑艺术中"化丑为美"的艺术作品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开辟了人们审美境界的新领域。艺术家通过与众不同的视角,加上对生活百态的体察入微进行艺术创作,成了"化丑为美"的关键所在。纵观罗丹的艺术生涯,平凡的是罗丹遵循古典主义对于美的追求,伟大的是罗丹赋予了雕塑全新的含义,就是其内在不再是外在事物的附体。
-
关键词
以丑为美
罗丹
《欧米哀尔》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以丑为美”——论现代艺术审美理想的嬗变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曾佳
-
机构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3-76,共4页
-
文摘
以对法国雕塑家罗丹的青铜雕塑《欧米哀尔》的解读,阐述了西方现代审美机制中"以美为美——以真为美——以丑为美"的逐级嬗变过程,透视出现代艺术中一种独特的美学观——"审丑"文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丑"从尴尬的他者文化身份向现代艺术中心的地位转变。
-
关键词
波德莱尔
以丑为美
罗丹
欧米哀尔
嬗变
-
Keywords
Baudelaire
ugliness as beauty
Rodin
Heaulmiere
evolution
-
分类号
J01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略论丑的审美化
- 5
-
-
作者
顾永芝
-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91年第3期19-21,共3页
-
文摘
丑是美的对立物,是违背、敌对、否定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态,是内容上的假恶、卑劣与形式上的畸形、残缺的统一体。但是,正如雨果所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美丑并举,不可分割。例如在审美对象形态方面,人类早期以优美为美,通常所谓美只是优美,后扩展到崇高、滑稽等。
-
关键词
审美化
审美对象
审美因素
审美价值
审美意义
审美范畴
委拉斯凯兹
欧米哀尔
加西莫多
格尔尼卡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
-
题名论教师提高美学修养的意义
- 6
-
-
作者
王朝勋
-
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1987年第Z1期133-136,共4页
-
文摘
当今在某些先进国家,美育,即审美教育,作为一个学科,不仅在艺术学校,而且在理工科院校、医学院校,特别是师范院校,更是给以足够的重视。苏联的美学教科书中写道:“不但直接从事艺术创作的人要有理解艺术的能力,而且我们社会的全体劳动者,所有物质和财富的生产者都需要具备这种能力。”马克思也曾提出,要“按照美的法则改造世界。”
-
关键词
美学修养
全体劳动者
医学院校
艺术学校
科学美
艺术创作
师范院校
欧米哀尔
工科院校
审美意识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艺术真实
- 7
-
-
作者
邹吉忠
-
出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161-165,共5页
-
文摘
一艺术真实的问题是实现于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正确地理解艺术的真实本质,并使我们的理解有牢固的基础,就必须有一种考察艺术的正确方法。在中国和西方的传统艺术理论中,真与善、真与美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艺术理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重善,就艺术而言。
-
关键词
艺术真实
艺术理论
艺术作品
欧米哀尔
中国传统文化
生活真实
艺术形式
《向日葵》
生活本质
细节真实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泛论丑
- 8
-
-
作者
李应生
-
出处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20-25,共6页
-
文摘
在艺术发展史上,浪漫主义把丑带进了艺术,随着艺术实践的发展,丑在艺术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丑时问题至关艺术创作、艺术评价的美学原则,因而有必要进行探讨。 一、丑与审美 提起丑,人们自然会想到乖讹、畸形,不自觉地把丑排斥于审美对象之外。给人往往以为丑的东西不能成为艺术的材料,其实不然。清代刘熙载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艺术大师罗丹也说:丑的东西可以在艺术中变得极美。
-
关键词
审美对象
熙载
以丑为美
乖讹
美学原则
欧米哀尔
审美价值
古典主义美学
燕瘦环肥
伦勃朗
-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新闻照片中“手”的表现
- 9
-
-
作者
杨嘉理
-
出处
《中国记者》
1987年第6期36-38,共3页
-
文摘
手,被视为人的第二张脸。几乎可以说,它是除了脸之外,最能体现人的情绪、气质、个性的部位。看过艺术名作《蒙娜丽莎》的人,都会对女主人公那双轻柔地搭在一起的手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双手同女主人公“神秘的微笑”一样,有着“销魂的魔力,神秘的爱娇”,是“作品中神秘气息底遥远的余波”(傅雷先生语)。雕塑大师罗丹的名作《欧米哀尔》,表现的是一位衰老的娼妇。作者着力表现这位一生备受蹂躏、如今聊度残生的老妇人的手:筋骨毕露,枯萎干瘪,左手无力地下垂,右手背到身后。那正是她悲惨的一生的浓缩,那双手仿佛正向人们诉说着妇人一生的苦难。
-
关键词
新闻照片
欧米哀尔
《蒙娜丽莎》
傅雷先生
搭在
右手背
新闻摄影
一只手
阿基诺夫人
生活道路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