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里达论“被书写的无意识”——以对胡塞尔和弗洛伊德“无意识”概念的解构为线索
1
作者 黄旺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54,共10页
德里达对意识的在场形而上学的解构,所诉诸的正是不在场的无意识,因此他的整个解构哲学可被视作对无意识的阐明。但德里达认为无意识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名称,精神分析的无意识概念依然处于启蒙进步主义的框架中。因此,对无意识的考察应该... 德里达对意识的在场形而上学的解构,所诉诸的正是不在场的无意识,因此他的整个解构哲学可被视作对无意识的阐明。但德里达认为无意识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名称,精神分析的无意识概念依然处于启蒙进步主义的框架中。因此,对无意识的考察应该通向书写及其延迟和差异效应。一方面,胡塞尔的无意识概念只能在发生现象学中获得理解,它被理解为意识活动中的一种“被动性”现象,这种无意识或者是“意识之前”,或者是“意识之后”,但最终都可以还原为意识。据此德里达有理由认为,胡塞尔并没有通向真正的无意识,对无意识的准确刻画应该是“被书写的无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对弗洛伊德的解构分析,德里达表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是断裂的和不可转译的,两者之间具有延异和充替的关系,而这意味着无意识是不可分析的,因而这种无意识概念也构成德里达对弗洛伊德的批判和对精神分析的抵抗。但“无意识现象学”并不是绝对矛盾和不可能的事物,一种无意识的现象学要得以可能,必须以对“力”进行更彻底的现象学还原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 意识 现象学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trieb)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