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子哲学所能接受的“欲望空间” 被引量:2
1
作者 汪韶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41,共7页
《老子》"恒有欲也"与"有欲者弗居"都是在否定意义上被提及,并非鼓励人们扩张欲望。"无欲"不是为了成其欲,但也不是禁欲,而是"少私寡欲"。老子哲学能接受这样一个"欲望空间",这个空... 《老子》"恒有欲也"与"有欲者弗居"都是在否定意义上被提及,并非鼓励人们扩张欲望。"无欲"不是为了成其欲,但也不是禁欲,而是"少私寡欲"。老子哲学能接受这样一个"欲望空间",这个空间的下限是不妨害自我生存,上限是不侵害他者。老子的主张并没有理想得不近人情,相反,他强调要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并正视现实人性的复杂性。在这个"欲望空间"中,自然欲求可以存在,不必断除;需要断除的只是有害于他者最终也无益于自我生命的贪欲。"无欲"的工夫,需要处理好心物关系与群己关系,以便在生命需求与道德理性、社会秩序之间达成一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欲望空间 心物关系 群己关系
下载PDF
战争空间、欲望空间与个体空间:《色·戒》的空间书写
2
作者 杨春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00-106,共7页
在《色·戒》独特的空间中,充满着二元对立之间的矛盾。张爱玲将个体生命在感性空间(色)与理性空间(戒)、人的自然属性欲望空间(色)与社会规范空间(戒)、国家空间(戒)与个体空间(色)、革命空间(戒)与欲望空间(色)之间的关系书写得... 在《色·戒》独特的空间中,充满着二元对立之间的矛盾。张爱玲将个体生命在感性空间(色)与理性空间(戒)、人的自然属性欲望空间(色)与社会规范空间(戒)、国家空间(戒)与个体空间(色)、革命空间(戒)与欲望空间(色)之间的关系书写得淋漓尽致。在《色·戒》的空间中,男性和女性的情爱伦理观念在战争空间背景下表现出性别上的差异和交融。对于生存与死亡,拯救与沉沦、妥协与抵抗有着深刻的思考,读者在战争的异化空间中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存在的艰难性,以及对自我的认知的迷茫性等。张爱玲从自己的个人经历和战争体验出发,对沦陷区的上海从军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进行了建构,在战争风云的城市空间中,来解析王佳芝的生存处境和人性特点,还原王佳芝欲望生成的过程,展现灵肉结合与分离的挣扎与苦痛,深掘了宏大的革命英雄话语下的人性的挣扎和斗争。她对战争的独特的观察和体验,对于城市的感知、想象与呈现,都使这篇小说在人性的思考上闪现出迷人的光芒和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戒》 战争空间 欲望空间 救赎
下载PDF
《永别了,武器》中的欲望空间
3
作者 李长亭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84,共4页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通过频繁转换叙述人称的方式,从不同视角审视主体在象征秩序压制下欲望的消解过程。主体人物亨利与凯瑟琳结合的欲望贯穿了整个的文本叙述过程。从初次在医院的邂逅,到最后双双逃离战场到中立国瑞士及凯瑟琳...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通过频繁转换叙述人称的方式,从不同视角审视主体在象征秩序压制下欲望的消解过程。主体人物亨利与凯瑟琳结合的欲望贯穿了整个的文本叙述过程。从初次在医院的邂逅,到最后双双逃离战场到中立国瑞士及凯瑟琳难产死亡这一系列的事件表征,都隐喻了主体的欲望在父权规训下的延宕和死亡。作者运用叙述人称和视角的转换来曲折地表现主体的欲望:尽管主体已经象征性的死亡,但其欲望却没有随之消亡,写作、言说等行为都是延宕死亡的方式。因此,故事的讲述过程也就是拉康式主体欲望的空间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别了 武器》 海明威 欲望空间
原文传递
论刘恒小说乡土空间及其文化隐喻
4
作者 林业锦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61-64,共4页
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中坚力量的刘恒,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借文学介入现实的一个最核心途径,通过探寻乡土世界个体与集体的原欲空间,进而对人的自然生存形态进行拷问与反思。其乡土题材小说文本构筑了一个由食、色、钱等组成... 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中坚力量的刘恒,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借文学介入现实的一个最核心途径,通过探寻乡土世界个体与集体的原欲空间,进而对人的自然生存形态进行拷问与反思。其乡土题材小说文本构筑了一个由食、色、钱等组成的原始欲望空间,通过这个隐形空间,不仅可以烛照乡土个体在现实世界的种种遭际,更能观照和审视转型期知识分子在面对不可逆转的现代化及传统乡土文明崩坏时的巨大焦虑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恒 乡土叙事 欲望空间 文化隐喻 现代化焦虑
下载PDF
《紫罗兰》都市叙事中青年男女形象的现代性剖析
5
作者 博玫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1-105,共5页
1925—1930年代上海主体文化最明显的特征,应该是"现代性"在上海的本土化演绎。报刊作为城市文化的物质形态(载体和媒介)之一,在传承城市文化中地位尤为重要。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紫罗兰》是流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都市时... 1925—1930年代上海主体文化最明显的特征,应该是"现代性"在上海的本土化演绎。报刊作为城市文化的物质形态(载体和媒介)之一,在传承城市文化中地位尤为重要。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紫罗兰》是流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都市时尚期刊中的佼佼者,这份杂志通过其作品内容的创作和人物塑造,叙述并展示了上海主体文化的这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罗兰》 现代性 欲望空间 “新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