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燃人性之光 歌仔戏(芗剧)《一代相国蔡新》的现实观照
1
作者 万素 《福建艺术》 2024年第6期8-10,共3页
意大利历史学家和史学理论家克罗齐所提出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颇具思辨精神,戏曲新编历史剧也非严格演绎历史。聚焦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贯穿现代意识,接通现实观照,点燃人性之光,更能彰显艺术创作的初衷。
关键词 艺术创作 歌仔 新编历史剧 人性之光 芗剧 现代意识 克罗齐 当代史
下载PDF
歌仔戏(芗剧)《一代相国蔡新》 晋京展演专家座谈会
2
作者 卜键 王安奎 +10 位作者 周育德 龚和德 王蕴明 黄在敏 曾镇南 姜志涛 赓续华 崔伟 李小青 张燕君 冉常建 《福建艺术》 2024年第6期11-17,共7页
2024年3月-4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文艺倡廉”福建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晋京展演圆满结束,歌仔戏(芗剧)《一代相国蔡新》作为收官演出,邀请北京专家举行座谈会,得到广泛的肯定,收获许多深切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舞台艺术 歌仔 芗剧 专家座谈会 展演 意见和建议 福建省
下载PDF
身体语言艺术:歌仔戏舞台表演形体审美探析
3
作者 黄娟娟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4年第2期29-31,共3页
本文深入讨论了歌仔戏演员的身体语言艺术在舞台表演中的应用。文章首先回顾了歌仔戏的历史背景,接着分析了演员动作表演的技巧、风格以及在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揭示了身体语言在传递情感和故事方面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它在现代... 本文深入讨论了歌仔戏演员的身体语言艺术在舞台表演中的应用。文章首先回顾了歌仔戏的历史背景,接着分析了演员动作表演的技巧、风格以及在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揭示了身体语言在传递情感和故事方面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它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适应和创新。这一分析不仅展示了歌仔戏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强调了其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仔 身体语言 动作形体 文化意义
下载PDF
精准刻画正面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评歌仔戏(芗剧)《一代相国蔡新》
4
作者 汪守德 《福建艺术》 2024年第6期3-5,F0002,共4页
由方朝晖编剧,金爱珠执导,蔡艺榕音乐设计,林志斌舞美设计,林志坚、黄建军、蓝宗赐、杨顺平等主演,漳浦县竹马戏(梦剧)传承保护中心排演的歌仔戏(芗剧)《一代相国蔡新》,于近期晋京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演出受到了广大戏迷朋友与戏曲专... 由方朝晖编剧,金爱珠执导,蔡艺榕音乐设计,林志斌舞美设计,林志坚、黄建军、蓝宗赐、杨顺平等主演,漳浦县竹马戏(梦剧)传承保护中心排演的歌仔戏(芗剧)《一代相国蔡新》,于近期晋京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演出受到了广大戏迷朋友与戏曲专家的好评,大家普遍感叹作为县级戏曲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大剧院 歌仔 传承保护 芗剧 竹马戏 舞美设计 方朝晖 多面性
下载PDF
从[孟姜女调]到歌仔戏[七字调]——民歌戏曲化的文化考察
5
作者 严永福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2-40,共9页
[孟姜女调]随北方人民南迁入闽,其变体“七字仔”又随移民脚步“过台湾”,在当地交杂的社会环境下与客家民歌交互相融,出现了旋律形态的进一步变易,乐师的记谱、演奏习惯及伴奏乐器的定弦亦随之发生适应性改变。从[孟姜女调]到歌仔戏[... [孟姜女调]随北方人民南迁入闽,其变体“七字仔”又随移民脚步“过台湾”,在当地交杂的社会环境下与客家民歌交互相融,出现了旋律形态的进一步变易,乐师的记谱、演奏习惯及伴奏乐器的定弦亦随之发生适应性改变。从[孟姜女调]到歌仔戏[七字调],是民歌在闽台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传播、交融、发展并最终成长为戏曲唱腔的戏曲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调] 歌仔 [七字调] 客家民歌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歌仔戏在新加坡的生存境遇及演出盛况
6
作者 康海玲 《福建艺术》 2023年第10期18-23,共6页
福建是个戏曲大省,不仅在声腔的多样性、剧种的丰富性、传统剧目的传承性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还在戏曲国际传播与跨国弘扬方面独占鳌头。著名历史学家雷海宗曾指出近1000年中华民族最有生机的是闽粤系,他们向整个东南亚的拓殖,使中华民... 福建是个戏曲大省,不仅在声腔的多样性、剧种的丰富性、传统剧目的传承性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还在戏曲国际传播与跨国弘扬方面独占鳌头。著名历史学家雷海宗曾指出近1000年中华民族最有生机的是闽粤系,他们向整个东南亚的拓殖,使中华民族世界化。不可否认,闽粤系对东南亚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仔 走向世界 生存境遇 雷海宗 世界化 闽粤 不可替代 传承性
下载PDF
海丝文化生态圈中歌仔戏的跨界传播及其当代发展——以“陈三五娘”为例
7
作者 王伟 《艺术科技》 2016年第2期9-10,共2页
歌仔戏在海丝文化圈中的跨界传播活动,建构了海内外闽南族群共有的情感经验和共同的文化记忆。"陈三五娘"作为发生在泉州与潮州两地的民间传说,随着古今海上丝绸之路向海内外传播,渐渐成为闽南戏曲文化圈的重要表征。其既是... 歌仔戏在海丝文化圈中的跨界传播活动,建构了海内外闽南族群共有的情感经验和共同的文化记忆。"陈三五娘"作为发生在泉州与潮州两地的民间传说,随着古今海上丝绸之路向海内外传播,渐渐成为闽南戏曲文化圈的重要表征。其既是老歌仔戏的"四大柱之一",又经过当代文化人的精心改编而注入现代性元素,进而成为现代剧场精致歌仔戏的典范代表。不仅如此,其还与新兴影视媒体联姻,曾被多次改编为歌仔戏电影与电视歌仔戏,影响跨越海峡两岸甚至远播东南亚华人华侨聚居区。缘此,以之为切入点,能够以点带面探究歌仔戏的跨界传播及其当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戏曲 歌仔 歌仔戏电影 电视歌仔
下载PDF
指向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歌仔戏资源教育化开发
8
作者 陈泽锴 《当代音乐》 2023年第9期79-83,共5页
歌仔戏是融汇众多文化因素的优秀非遗文化,其教育化开发的目标、优势与路径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面向3—6岁儿童的歌仔戏资源教育化开发应以“教育资源”定位原始素材,以学前儿童发展为主体目标,将文化熏陶与归属感养成作为背景功能,实现... 歌仔戏是融汇众多文化因素的优秀非遗文化,其教育化开发的目标、优势与路径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面向3—6岁儿童的歌仔戏资源教育化开发应以“教育资源”定位原始素材,以学前儿童发展为主体目标,将文化熏陶与归属感养成作为背景功能,实现发展价值与熏陶意义的融合。歌仔戏资源的内外在善美性同教育正向开发需要契合;当代活性的时空广度为可体验、可互动的活态开发提供了可能,有利于教育活动中幼儿既往经验同当下体验的耦合,顺应了幼儿发展特征;教师家长的既有知识与资源储备优势,为高质量课程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幼儿园应积极开发歌仔戏项目活动和创意戏剧课程,解构歌仔戏资源应用于幼儿园日常活动环节。家长应积极配合家园共育,并尝试开展歌仔戏主题家庭体验活动。园所、家庭、剧团、高校及地方政府机构应加强多方协作,强化优质歌仔戏教育资源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仔 学前教育 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 戏剧教育
下载PDF
歌仔戏电影:戏影联动间的闽台文缘
9
作者 黄宁 耿鹤鸣 《东南传播》 2023年第10期46-50,共5页
从“华语语系电影”(Sinophone cinema)的认知范畴来看,方言电影的出现是一种历史必然。它是以方言为纽带的特定族群的需要。闽南语电影的产生即是如此。作为同属闽南语方言电影的两种类型:厦门语电影、台湾地区闽南语电影,两者之间更... 从“华语语系电影”(Sinophone cinema)的认知范畴来看,方言电影的出现是一种历史必然。它是以方言为纽带的特定族群的需要。闽南语电影的产生即是如此。作为同属闽南语方言电影的两种类型:厦门语电影、台湾地区闽南语电影,两者之间更是紧密相连的关系。歌仔戏曲片,是台湾地区闽南语电影的先声。方言与共生戏曲,通过电影载体承接两岸一脉相承的内在文缘。戏曲电影在流动之中形成公共交往空间,使得闽台人民基于共同文缘发现自身身份、塑造自我意识,强化两岸共有的文化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电影 方言电影 闽南语 歌仔 族群
下载PDF
辛酸与血泪 历史与传奇——歌仔戏《侨批》人物形象分析
10
作者 车宝琴 《戏剧之家》 2023年第26期15-17,共3页
歌仔戏《侨批》由剧作家曾学文编剧,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创演,是我国首部以“侨批”为题材的戏曲舞台艺术作品。该剧塑造了日兴、阿祥等华侨群像和如意、亚香等侨眷群像,讲述了闽南华侨下南洋的艰辛历史和侨批发展史。本论文着眼于分析... 歌仔戏《侨批》由剧作家曾学文编剧,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创演,是我国首部以“侨批”为题材的戏曲舞台艺术作品。该剧塑造了日兴、阿祥等华侨群像和如意、亚香等侨眷群像,讲述了闽南华侨下南洋的艰辛历史和侨批发展史。本论文着眼于分析剧中的人物画像、人物弧光、命运走向及剧情设计、情节安排、故事转折等,解析作家的创作思想及剧作的艺术价值,剖析作家如何通过剧情铺排侨眷等侨批、华侨写侨批、水客送侨批、海难失侨批、日兴建侨局的侨批故事,论述剧作家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对爱情悲剧、华工惨史和侨乡传奇的艺术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仔 侨批 华侨群像 侨眷群像
下载PDF
艺术传播学视域下地方剧种的跨媒介传承与保护——以歌仔戏为例
11
作者 刘天胤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6期60-63,共4页
以歌仔戏为代表的地方剧种为独特的文化环境所孕育,原本是一方文化所结下的绚烂艺术之花,然而,随着文化环境的变迁它们纷纷成为了“非遗”保护的对象,难放昔日光彩。以艺术传播学中的信息论视角切入,探析歌仔戏作为艺术本体进入艺术传... 以歌仔戏为代表的地方剧种为独特的文化环境所孕育,原本是一方文化所结下的绚烂艺术之花,然而,随着文化环境的变迁它们纷纷成为了“非遗”保护的对象,难放昔日光彩。以艺术传播学中的信息论视角切入,探析歌仔戏作为艺术本体进入艺术传播领域的核心,进而从戏曲现象层面至其艺术体验层面,探寻其富有闽南地区乡音乡情的艺术魅力,形成对其艺术传播动力的整体认知。在对歌仔戏的艺术价值与艺术功能进行分析后,讨论其式微背后应如何创造适合当下文化环境的艺术体验与其超越圈层限制进行艺术体验传递两方面的困境。最后,就作品创新层面和艺术传播传受双方的互动关系给出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仔 地方剧种传承 跨媒介传播 非遗文化传承
下载PDF
在循“真”蹈“实”和艺术创造之间--谈新编歌仔戏《陈嘉庚还乡记》
12
作者 任奕洁 《艺苑》 2023年第1期35-40,共6页
如何取舍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似乎是现代历史剧创作进程中一个永恒的追问。而新编歌仔戏《陈嘉庚还乡记》则把控了二者之间的调和点,以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在返乡四日内直面贪蠹污吏、并与其斗争的故事为素材,投射出历史剧创编应具的虚... 如何取舍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似乎是现代历史剧创作进程中一个永恒的追问。而新编歌仔戏《陈嘉庚还乡记》则把控了二者之间的调和点,以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在返乡四日内直面贪蠹污吏、并与其斗争的故事为素材,投射出历史剧创编应具的虚实共生、相存并用的创写理念;更冲破有限史料之局缚,在该剧的素材择筛、人物塑刻、舞台呈现等层面,皆架设起了一台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兼具”的精妙天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嘉庚还乡记》 历史剧 歌仔 艺术真实
下载PDF
歌仔戏《海边风》音乐设计谈
13
作者 蔡艺榕 《福建艺术》 2023年第9期40-41,共2页
歌仔戏《海边风》是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2021年创排的现代戏,讲述20世纪30年代,闽南连年闹兵灾粮荒民不聊生,青壮年男人纷纷下南洋谋生。居住厦门沙坡尾的阿兰送别丈夫亚泉后,和留守的女侨眷忍受压迫挑起养家的重担。中共地下党员海德组... 歌仔戏《海边风》是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2021年创排的现代戏,讲述20世纪30年代,闽南连年闹兵灾粮荒民不聊生,青壮年男人纷纷下南洋谋生。居住厦门沙坡尾的阿兰送别丈夫亚泉后,和留守的女侨眷忍受压迫挑起养家的重担。中共地下党员海德组织她们成立妇女救国会起来反抗,在执行任务中不幸被捕,壮烈牺牲。在厦门腥风血雨的斗争中,在命运多舛的遭遇中,柔弱闽南女侨眷阿兰由无怨无悔、苦守等待到觉醒积极参与地下党活动,艰难完成了嬗变升华,走上革命道路。该剧参加了第八届福建省艺术节暨第28届福建省戏剧会演,荣获了剧目一等奖及导演、音乐、演员一等奖等奖项。笔者有幸担任该剧的音乐设计工作,在此谈谈在该剧创作中的一些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仔 中共地下党员 阿兰 救国会 革命道路 壮烈牺牲 下南洋 现代戏
下载PDF
牛津大學藏閩南語歌仔册文獻叙録(中)
14
作者 潘培忠 周紅霞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 2023年第1期225-282,共58页
本文接續上篇,著録牛津大學所藏索書號Sinica 4117~Sinica 4255的閩南語歌仔册文獻,均係龍彼得教授舊藏,其中有三十餘種厦門會文堂書局行銷東南亞的廣州電版唱本,封面多印有“照厦門原本改良”“厦門會文堂原本”字樣,卷末常附有“代售... 本文接續上篇,著録牛津大學所藏索書號Sinica 4117~Sinica 4255的閩南語歌仔册文獻,均係龍彼得教授舊藏,其中有三十餘種厦門會文堂書局行銷東南亞的廣州電版唱本,封面多印有“照厦門原本改良”“厦門會文堂原本”字樣,卷末常附有“代售處新加坡源順街順茂·合茂號發兑”“石叻正興書畫公司發行”等圖書廣告,依據封面或版心所標注的數字册數號,可知截至1920年,厦門會文堂書局在東南亞經售之閩南語歌仔册在98種以上。通過這批“東南亞經售本”,可知龍彼得舊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港澳地區或東南亞地區購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閩南語歌仔 牛津大學 域外漢籍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闽南歌仔戏传承与发展研究
15
作者 李薇薇 刘丽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64-70,共7页
在国家“文旅融合”政策的宏观指导下,以开发旅游业的方式发展非遗文化,对促进歌仔戏的传承、传播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深入剖析歌仔戏的生存现状及传承困境,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闽南歌仔戏的非遗旅游传播,以期... 在国家“文旅融合”政策的宏观指导下,以开发旅游业的方式发展非遗文化,对促进歌仔戏的传承、传播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深入剖析歌仔戏的生存现状及传承困境,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闽南歌仔戏的非遗旅游传播,以期助力其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歌仔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旅融合 传承
下载PDF
歌仔戏的雏形——台湾宜兰本地歌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玉玲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7-15,共9页
台湾宜兰本地歌仔由明清时期传播台湾的漳州"歌仔"和闽南"车鼓小戏"身段发展而来,是歌仔戏最初的表演形态。从土俗唸歌发展成为接近戏曲形态的歌舞小戏,其形成发展过程、行当脚步手路、对白说唱、表演内容是闽台民... 台湾宜兰本地歌仔由明清时期传播台湾的漳州"歌仔"和闽南"车鼓小戏"身段发展而来,是歌仔戏最初的表演形态。从土俗唸歌发展成为接近戏曲形态的歌舞小戏,其形成发展过程、行当脚步手路、对白说唱、表演内容是闽台民间艺术文化的交融,充分展现歌仔戏兼收并蓄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仔戏雏形 宜兰本地歌仔 歌舞小戏
下载PDF
传统唱腔与现代配器共谱《荷塘蛙声》——兼谈近年来歌仔戏音乐之改革
17
作者 陈孟亮 《艺苑》 2012年第2期84-87,共4页
福建著名戏曲剧作家郑怀兴先生的《青蛙记》,几经修编后改为歌仔戏剧本,由厦门市歌仔戏剧团演出,前后以实验剧《荷塘梦》与镜框式舞台《荷塘蛙声》两种方式表演,历经不同导演的编排手法与诠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演出样貌。同时在本剧的... 福建著名戏曲剧作家郑怀兴先生的《青蛙记》,几经修编后改为歌仔戏剧本,由厦门市歌仔戏剧团演出,前后以实验剧《荷塘梦》与镜框式舞台《荷塘蛙声》两种方式表演,历经不同导演的编排手法与诠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演出样貌。同时在本剧的编排演出过程中,亦引发歌仔戏音乐创作上的许多改革之处:其一是音乐设计的巧思,近年来作曲家试图在不同剧目中,为营造角色情绪与渲染气氛的音乐安排上,有意突显"剧种性特色"乐器的展现机会;其二是伴奏乐器的改革,包含武场主鼓与打击乐器之配制改革,以及文场主奏乐器小广弦之形制革新。我们非常乐见在有心人士的努力之下,歌仔戏在音乐创作方面,透过不断的改革与实验,进而走出一条属于本剧种特色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仔 青蛙记 荷塘梦 荷塘蛙声 歌仔戏音乐 歌仔戏乐器
下载PDF
福建歌仔戏向东南亚传播的历史回顾与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培忠 王汉民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2年第4期59-63,共5页
海外移民社会的形成,为福建歌仔戏向东南亚传播创造了条件,东南亚地区因此成为福建歌仔戏海外传播的重要区域。改革开放后,受国家政策的鼓励,厦门歌仔戏剧团、漳州芗剧团等纷纷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交流,向东南亚观众展示福建戏曲的艺术魅... 海外移民社会的形成,为福建歌仔戏向东南亚传播创造了条件,东南亚地区因此成为福建歌仔戏海外传播的重要区域。改革开放后,受国家政策的鼓励,厦门歌仔戏剧团、漳州芗剧团等纷纷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交流,向东南亚观众展示福建戏曲的艺术魅力。福建歌仔戏的海外出访在联络乡情、传播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歌仔 东南亚 传播 历史回顾
下载PDF
海峡两岸说唱歌仔册的编目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19
作者 潘培忠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0-96,共7页
歌仔册是闽南语说唱"歌仔"和通俗歌谣的底本,深受海峡两岸民众和东南亚华人的喜爱,存世文献的庋藏遍及海内外。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歌仔册的目录编制历经以20世纪80年代为分界的前后两个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新文献的... 歌仔册是闽南语说唱"歌仔"和通俗歌谣的底本,深受海峡两岸民众和东南亚华人的喜爱,存世文献的庋藏遍及海内外。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歌仔册的目录编制历经以20世纪80年代为分界的前后两个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新文献的陆续刊布,如今有必要全面、系统地重访文献,并以目验为据,重视对歌仔册版本及著录的查证,编制出内容详备、规范的新总目,以推动歌仔册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仔 闽南语 编目 俗曲文献
下载PDF
论闽台歌仔戏的“捡戏”传统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培忠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7-115,共9页
"捡戏"是指捡戏者"将自己演过或看过的戏,移植到新的剧团"。"捡戏"对歌仔戏发展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不仅促成了歌仔戏剧种特色的形成,也对歌仔戏传统剧目的编创及剧种变异均有重要作用。剧种年轻且具... "捡戏"是指捡戏者"将自己演过或看过的戏,移植到新的剧团"。"捡戏"对歌仔戏发展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不仅促成了歌仔戏剧种特色的形成,也对歌仔戏传统剧目的编创及剧种变异均有重要作用。剧种年轻且具有包容性、身处繁盛的戏曲文化环境以及以演员为中心的演出机制和城市商业剧场的兴起等,是促成歌仔戏在上世纪20年代形成"捡戏"传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仔 “捡戏”传统 剧种特色 剧种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