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歌唱者的心理障碍
1
作者 郭伟平 《才智》 2010年第26期191-191,共1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有的歌唱者在上台前感觉到心跳加速、心慌意乱、躁动不安,有的在演唱过程中,也常常感到不是气息上浮、口干舌燥、声音嘶哑、情绪亢奋,就窜词忘调,出现记忆空白或乏于情感交流。通过20余年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有的歌唱者在上台前感觉到心跳加速、心慌意乱、躁动不安,有的在演唱过程中,也常常感到不是气息上浮、口干舌燥、声音嘶哑、情绪亢奋,就窜词忘调,出现记忆空白或乏于情感交流。通过20余年接触声乐演唱发现:歌唱者的演唱心理素质水平高低和歌唱心理状态的好坏对其歌唱水平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唱心理 歌唱水平 声乐演唱 演唱过程 心理障碍 心理素质水平 演唱水平 声乐艺术 心理暗示 歌唱状
原文传递
美声唱法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下)——以女中音钟丽燕和男中音吴志峰的声乐教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秋华 《歌唱世界》 2012年第6期21-24,共4页
在多年的声乐教学实践中,我始终认为声乐演唱是没有国界的。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大家对演唱方法的很多要求和标准都是相通的。其中最具共性的一点就是要掌握科学的发声技术。科学性集中体现在技术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必须符合人体器官的发声... 在多年的声乐教学实践中,我始终认为声乐演唱是没有国界的。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大家对演唱方法的很多要求和标准都是相通的。其中最具共性的一点就是要掌握科学的发声技术。科学性集中体现在技术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必须符合人体器官的发声机理。不科学的发声方法会损坏嗓子,听起来也不会悦耳,很难做到美妙而持久地演唱。但归根结底,发声方法只是一种技术、工具。对于声乐艺术而言,任何技术都不是其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应该是运用美好的声音准确而生动地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教学实践 发声方法 声乐艺术 声乐演唱 音乐作品 演唱方法 声音技巧 人体器官 技术训练 歌唱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