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止观双运之理试析人间佛教“人成即佛成”的理论依据
1
作者 智正 《法音》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8-20,共3页
以止观双运之理试析人间佛教“人成即佛成”的理论依据智正在对人间佛教理论的探索中,太虚大师、印顺导师提倡的人间佛教思想是要直接把佛陀教化众生之本怀———示教利喜,告诉给修持者;要将从来所流行的对天上佛陀的信仰转为对现实... 以止观双运之理试析人间佛教“人成即佛成”的理论依据智正在对人间佛教理论的探索中,太虚大师、印顺导师提倡的人间佛教思想是要直接把佛陀教化众生之本怀———示教利喜,告诉给修持者;要将从来所流行的对天上佛陀的信仰转为对现实人间社会至真、至善、至美、至慧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佛教 止观双运 菩萨行 太虚大师 理论依据 即佛 人的特性 试析 人生佛教 印顺法师
原文传递
从《童蒙止观》的序分剖析止观对修学佛法中的重要性
2
作者 宽昌 《佛学研究》 2002年第0期92-96,共5页
本文以《童蒙止则》亦称为《小止观》文中就序分中所述的“止、观” 二法为重心,试图将文中止观对我们修学中的重要性作一个简单的剖析叙述,使见者闻者对止现法门的重要性有一个认识,在修学佛法的途中得以止观定慧具足,以此止观为宝筏,... 本文以《童蒙止则》亦称为《小止观》文中就序分中所述的“止、观” 二法为重心,试图将文中止观对我们修学中的重要性作一个简单的剖析叙述,使见者闻者对止现法门的重要性有一个认识,在修学佛法的途中得以止观定慧具足,以此止观为宝筏,凭此而悟入佛之知见,成就佛道。去度化尚且还在生死中轮回的苦恼众生,使他们也受佛法的利益,享佛法所带来的乐趣,也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成就自己的行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观 定慧 止观双运 中道正现
下载PDF
天台戒律论
3
作者 张文良 徐绍强 《东南文化》 CSSCI 1994年第2期56-61,共6页
依照天台宗的“五时八教”判教思想,天台一系教学是有别于藏、通、别教的圆教。圆:圆满,圆融义;天台法门,众生一念具足三千诸法,是为圆满;三千诸法融即于众生一念,是为圆融。天台之圆融精神,还表现在以圆融一体的模式看待一切相对相待... 依照天台宗的“五时八教”判教思想,天台一系教学是有别于藏、通、别教的圆教。圆:圆满,圆融义;天台法门,众生一念具足三千诸法,是为圆满;三千诸法融即于众生一念,是为圆融。天台之圆融精神,还表现在以圆融一体的模式看待一切相对相待的法相。诸如色心、内外、性修、因果、染净、依正、自他、三业、权实、受润等,在天台之学中,皆一体不二。此不二性于定慧学上展开,即为天台的“一念三千”、“止观双运”、“三谛圆融”等妙理:而于戒学,则为“会性起修,会修起性”的妙戒。天台戒于戒律四科皆显示出不同于其它教门的特色,具体可概括为“以粗入妙”的戒法说,“性具发显”的戒体说,“以心持戒”的戒行说,以及“三品四乘”的戒相说。本文拟以智者大师的戒学思想为主体,对天台戒律观做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体 智者大师 戒律 止观双运 天台宗 具足戒 止观辅行 菩萨 《成唯识论》 世间出世间
下载PDF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章》思想研究
4
作者 程瑜 《天府新论》 CSSCI 2008年第S2期107-108,共2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对修持奢摩他的次第、方法以及修证的标准均详细说明,关于修持奢摩他的思想在宗喀巴佛学体系中有着独特位置。通过对《奢摩他》章梳理,可以看出,宗喀巴对止观双运的强调。
关键词 奢摩他 提道次第广论 止观双运
下载PDF
世间定到出世间定之修习
5
作者 如吉 《佛学研究》 1998年第0期279-288,共10页
定者,即是令心专注于一境。《六门教授习定论》中云:“于所缘处令心善住,名之为定。由不散乱,不动摇故。”定之种类甚多,然不出世间和出世间二大范畴。又“由习定故,能获世间诸福及以殊胜圆满之果(解脱或成佛)。”且利益他人,... 定者,即是令心专注于一境。《六门教授习定论》中云:“于所缘处令心善住,名之为定。由不散乱,不动摇故。”定之种类甚多,然不出世间和出世间二大范畴。又“由习定故,能获世间诸福及以殊胜圆满之果(解脱或成佛)。”且利益他人,也教令修定。“欲利益一切有情,令习世定及出世定,速能舍离诸烦恼故。”可见,不管自利或利他,都以修定为要,所以修道者对习定应予以高度重视。本文试对世间定与出世定之区别,二者各别之修习以及由世间定到出世定之转变作粗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正藏 诸法无我 作意 欲界 奢摩他 无分别 止观双运 禅法 心理状态 念佛三昧
下载PDF
“见识”与“观智”:关于道,什么样的认识才是可能的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建翔 《中国教师》 2015年第24期4-9,共6页
如果有人要问这样一个问题:人类是通过什么获取外界信息并确认外部世界和自身存在的?按照一般经验的回答,应该有三种东西:一是五官感觉,即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及身体的触觉,获取外界信息并确认外部世界和自... 如果有人要问这样一个问题:人类是通过什么获取外界信息并确认外部世界和自身存在的?按照一般经验的回答,应该有三种东西:一是五官感觉,即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及身体的触觉,获取外界信息并确认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存在。二是大脑。大脑通过思维能够创造、理解并运用知识,获取外界信息并确认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存在。三是心。心产生欲望,能够统摄感觉和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世界 一个问题 认识主体 止观双运 自性 视觉区 视觉阈 唯识宗 又损 无为而无不为
原文传递
智者大师与佛教中国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宣方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6-37,共2页
智顗(538-597),我国天台宗实际的创始者,世称“智者”,为隋炀帝敕封尊号。智顗宣扬教法30余年,提倡止观双运和解行并进,是推动佛教中国化的代表人物。一提佛教中国化,我们首先会想到道安法师,因为他开创了佛教中国化的道路,是佛教中... 智顗(538-597),我国天台宗实际的创始者,世称“智者”,为隋炀帝敕封尊号。智顗宣扬教法30余年,提倡止观双运和解行并进,是推动佛教中国化的代表人物。一提佛教中国化,我们首先会想到道安法师,因为他开创了佛教中国化的道路,是佛教中国化的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中国化 智者大师 止观双运 智顗 六祖慧能 道安法师 佛教宗派 《坛经》 天台宗 中国佛教
原文传递
佛学与西方心理学的完美整合——评陈兵先生《佛教心理学》
8
作者 苏相君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1-282,共2页
佛学自创生以来,在其发展演进的过程中逐渐分野为南北二种,其北传者又分出汉、藏二大系。其间宗派林立,观点各有不同,甚至诤竞不息而势同水火者屡屡有之。如果要在各种佛学流派中寻找共同的成分,最主要的一点会是什么?在科学主义与人... 佛学自创生以来,在其发展演进的过程中逐渐分野为南北二种,其北传者又分出汉、藏二大系。其间宗派林立,观点各有不同,甚至诤竞不息而势同水火者屡屡有之。如果要在各种佛学流派中寻找共同的成分,最主要的一点会是什么?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传统的影响下,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亦成科学、人文两大阵营之对峙局面。若古老的佛学与西方两大流派之心理学有相通处,其主要对接点又在何处?陈兵先生集11年时间而写成的巨著《佛教心理学》对此作出了最好的回答。经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 两大阵营 发展演进 传者 人间佛教 修证 山林佛教 止观双运 人生佛教
原文传递
略论佛教“气功”(二)
9
作者 陈星桥 《法音》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7-23,共7页
略论佛教“气功”(二)◇陈星桥(二)佛教“气功”的基本理论如前所述,佛教修行可以用戒定慧三学来概括,若就与气功关系比较密切的当属定学。定即禅定。禅是梵语之略,义译静虑、思惟修,包括止与观两个方面,故止观常被作为禅定的... 略论佛教“气功”(二)◇陈星桥(二)佛教“气功”的基本理论如前所述,佛教修行可以用戒定慧三学来概括,若就与气功关系比较密切的当属定学。定即禅定。禅是梵语之略,义译静虑、思惟修,包括止与观两个方面,故止观常被作为禅定的别称。《大乘义章》解释说:“止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气功 止观双运 心理特征 禅定 瑜伽 智者大师 初学者 禅修 奢摩他
原文传递
佛教“气功”参考书概观
10
作者 尚止 《法音》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8-23,共6页
佛教“气功”参考书概观尚止气功界通常将佛教“气功”视为气功的最高功夫,因此许多气功爱好者缘于气功而接触和信奉佛教。但由于佛教经典浩繁,义理博大精深,加上某些气功师对所谓佛家功的随意曲解,使他们对佛教“气功”或迷惑不解... 佛教“气功”参考书概观尚止气功界通常将佛教“气功”视为气功的最高功夫,因此许多气功爱好者缘于气功而接触和信奉佛教。但由于佛教经典浩繁,义理博大精深,加上某些气功师对所谓佛家功的随意曲解,使他们对佛教“气功”或迷惑不解,或认假为真,或不得其门而入,乃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气功 参考书 禅宗 佛教界 三士道 摩诃止观 宗喀巴 止观双运 智者大师 中国佛学
原文传递
略论佛教“气功”(三)︶
11
作者 陈星桥 《法音》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15,共7页
略论佛教﹃气功﹄︵三︶陈星桥六)修习佛教“气功”法门简介佛教“气功”的修习方法甚多,下面谨择要介绍几种。1、如来禅如来禅,即按照释迦佛所说之言教,遵循一定的程序调理身心的方法,为大小乘人所共修,可用止观来概括。修止观... 略论佛教﹃气功﹄︵三︶陈星桥六)修习佛教“气功”法门简介佛教“气功”的修习方法甚多,下面谨择要介绍几种。1、如来禅如来禅,即按照释迦佛所说之言教,遵循一定的程序调理身心的方法,为大小乘人所共修,可用止观来概括。修止观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于静坐中修,二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上座部佛教 气功 祖师禅 止观双运 如来禅 不立文字 密教 禅宗 密宗 语言文字
原文传递
法喜寺与天台宗(五)
12
作者 安建华 《五台山》 2018年第2期93-96,共4页
法喜寺妙法师父事略知道五台山法喜寺的人很少,寻找妙法师父谈经拜谒的极多。我就曾多次接到询问妙法师父的电话和短信,他们中大都是天台宗的信奉者,有的则是修习有成的大德居士。也因为这样的缘由,我专程踏访妙法师父,探寻她的为僧之途。
关键词 天台宗 法喜寺 止观双运 五台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