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体外对Bel-740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
6
1
作者
楼一层
黄芬
+2 位作者
颜香凤
阮班昭
杨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253-1255,共3页
目的:探讨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诱导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对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将6.25,12.5,25mg·mL-1的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作用于Bel-...
目的:探讨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诱导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对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将6.25,12.5,25mg·mL-1的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作用于Bel-7402细胞24h和48h,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应用凝胶成像分析仪检测DNALadder。结果: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在体外对Bel-7402细胞有增殖抑制效应,在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作用下,Bel-7402细胞出现显著的细胞凋亡征象;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与Bel-7402细胞作用24,48h可明显抑制Bel-7402细胞存活,25mg·mL-1的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抑制率达到42.39%;凝胶成像分析仪检测到典型的DNA阶梯状条带。结论: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有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
丁
基
-β-D-吡喃
果糖苷
流式细胞仪
细胞凋亡
BEL-7402细胞
肝癌
琼脂糖凝胶
原文传递
土茯苓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
30
2
作者
袁久志
吴立军
+3 位作者
陈英杰
李巍
小池一男
二阶堂保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91-293,297,M005,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土茯苓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大孔树脂、ODS柱色谱及HPLC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正丁基 β D 吡喃果糖苷 (Ⅰ )、正丁基 α D 呋喃果糖苷 (Ⅱ )、正丁...
目的研究中药土茯苓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大孔树脂、ODS柱色谱及HPLC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正丁基 β D 吡喃果糖苷 (Ⅰ )、正丁基 α D 呋喃果糖苷 (Ⅱ )、正丁基 β D 呋喃果糖苷 (Ⅲ )、5 羟甲基糠醛(Ⅳ )和尼克酰胺 (Ⅴ )。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分离
鉴定
色谱法
土茯苓
正丁基果糖苷
5-羟甲
基
糠醛
尼克酰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薄荷非挥发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
42
3
作者
曾建伟
钱士辉
+1 位作者
吴锦忠
杨念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为促进薄荷的综合利用,对其非挥发性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光谱法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果:从薄荷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刺槐素(Ⅰ)、椴树素(Ⅱ)、蒙花苷(Ⅲ)、正丁基-β-D-吡喃果糖...
目的:为促进薄荷的综合利用,对其非挥发性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光谱法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果:从薄荷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刺槐素(Ⅰ)、椴树素(Ⅱ)、蒙花苷(Ⅲ)、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Ⅳ)、熊果酸(Ⅴ)、齐墩果酸(Ⅵ)、β-甾醇(Ⅶ)和胡萝卜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非挥发性成分
刺槐素
椴树素
蒙花苷
正
丁
基
-β-D-吡喃
果糖苷
熊果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手掌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20
4
作者
李帅
王栋
+2 位作者
匡海学
冈田嘉仁
奥山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18,38,共2页
关键词
手掌参
十八烷
丁
香酚
Β-谷甾醇
5-羟甲
基
糖醛
正
丁
基
-吡喃
果糖苷
薯蓣皂苷
果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短柱肖菝葜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被引量:
18
5
作者
秦文杰
王钢力
林瑞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66-1468,共3页
目的对短柱肖菝葜Heterosmilax yunnan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正丁醇部位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Ⅰ)...
目的对短柱肖菝葜Heterosmilax yunnan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正丁醇部位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Ⅰ)、对羟基苯甲酸葡萄糖苷(Ⅱ)、丁香酸葡萄糖苷(Ⅲ)、3,5-二甲氧基-4-羟基-1-O-葡萄糖苷(Ⅳ)、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O-葡萄糖苷(Ⅴ)、胡萝卜苷(Ⅵ)、芒果苷(Ⅶ)、橙皮苷(Ⅷ)、5-羟甲基糠醛(Ⅸ)。结论这些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柱肖菝葜
抗肿瘤活性
正
丁
基
-O-β-D-吡喃
果糖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杯鞘石斛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高巍
杨柳
+3 位作者
李慧慧
刘长倩
刘守金
胡江苗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研究杯鞘石斛Dendrobium gratiosissimum Rchb.f.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杯鞘石斛茎的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杯鞘石斛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
目的:研究杯鞘石斛Dendrobium gratiosissimum Rchb.f.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杯鞘石斛茎的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杯鞘石斛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柏醛(1)、二氢松柏醇二氢对羟基桂皮酸酯(2)、N-反式桂皮酰酪胺(3)、柚皮素(4)、腺苷(5)、正丁基-α-D-呋喃果糖苷(6)、莽草酸(7)、莽草酸正丁酯(8)、左旋丁香树脂酚-4-O-β-D-吡喃葡萄糖苷(9)、烟酰胺(10)。结论:以上化合物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8和10为首次从石斛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鞘石斛
化学成分
正
丁
基
-α-D-呋喃
果糖苷
莽草酸
烟酰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贝母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
9
7
作者
郑春辉
付红伟
裴月湖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土贝母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结合化学反应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胡萝卜苷棕榈酸酯(Ⅲ)、β-...
目的研究中药土贝母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结合化学反应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胡萝卜苷棕榈酸酯(Ⅲ)、β-谷甾醇棕榈酸酯(Ⅳ)、5-羟甲基糠醛(Ⅴ)、麦芽酚(Ⅵ)、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Ⅶ)。结论除化合物Ⅵ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结构鉴定
柱色谱法
土贝母
胡萝卜苷棕榈酸酯
β-谷甾醇棕榈酸酯
正
丁
基
-β-D-吡喃
果糖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刚藤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9
8
作者
徐秀卉
边聪
+1 位作者
金朱明
陆振宇
《黑龙江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387-388,共2页
目的:研究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金刚藤Smilax bock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金刚藤分离得到了6个黄酮类及有机酸类化合物,分别为芦丁(rutin,Ⅰ),异台黄杞苷(i...
目的:研究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金刚藤Smilax bock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金刚藤分离得到了6个黄酮类及有机酸类化合物,分别为芦丁(rutin,Ⅰ),异台黄杞苷(isoengeletin,Ⅱ),咖啡酸正丁酯(caffeic acid n-butyl ester,Ⅲ),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Ⅳ),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5-dimethoxy-4-hydroxy-benzonic acid,Ⅴ),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Ⅵ)。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Ⅳ,Ⅵ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藤
化学成分
黄酮
有机酸
正
丁
基
-β-D-吡喃
果糖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猕猴桃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13
9
作者
陈晓晓
杨尚军
白少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1-843,共3页
目的研究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华猕猴桃根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γ-奎尼酸内酯(1)、硬脂酸葡萄糖苷(2)、胡萝卜苷(3)、表-...
目的研究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华猕猴桃根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γ-奎尼酸内酯(1)、硬脂酸葡萄糖苷(2)、胡萝卜苷(3)、表-儿茶素(4)、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5)、表科罗索酸(6)、熊果酸(7)、正丁基果糖苷(8)、蔗糖(9)、二十四烷酸(10)、β-谷甾醇(11)。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获得的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8和10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三萜类化合物
γ-奎尼酸内酯
硬脂酸葡萄
糖苷
正丁基果糖苷
原文传递
天胡荽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16
10
作者
蒲首丞
郭远强
高文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40-1442,共3页
目的研究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应用NMR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天胡荽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chlorogenic acid methyl ester(1...
目的研究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应用NMR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天胡荽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chlorogenic acid methyl ester(1)、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2)、当归棱子芹醇葡萄糖苷[(-)-angelicoid-enol 2-O-β-D-glucopyranoside,3]、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4)、槲皮素(5)、3′-O-methylquercetin(6)、芹菜素(7)、山柰酚(8)、5-hydroxymaltol(9)、齐墩果酸(10)、β-谷甾醇(11)、豆甾醇(12)。结论化合物1~3,7~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胡荽
槲皮素
正
丁
基
-O-β-D-吡喃
果糖苷
原文传递
蛇鳞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13
11
作者
钟希文
张文霞
+1 位作者
卢海啸
高幼衡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73-1677,共5页
目的研究蛇鳞草Pronephrium triphyllu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蛇鳞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4R)-4′-methoxy-8-methyl-[(4,2...
目的研究蛇鳞草Pronephrium triphyllu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蛇鳞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4R)-4′-methoxy-8-methyl-[(4,2″)(11,2′′′)]-dioxidoflavan-5,7-di-O-β-D-glucopyranoside(蛇鳞草苷A,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2)、三羽新月蕨苷A(3)、6,7-二羟基香豆素(4)、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蛇鳞草苷A。化合物2和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3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鳞草
蛇鳞草苷A
正
丁
基
-β-D-吡喃
果糖苷
三羽新月蕨苷A
6
7-二羟
基
香豆素
原文传递
洋金花叶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
6
12
作者
杨炳友
李婷
+2 位作者
郭瑞
王秋红
匡海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803-2807,共5页
目的研究洋金花Daturametel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乙醇提取洋金花叶,采用硅胶、AB-8大孔吸附树脂、ODS和SephadexLH-20等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等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洋金花叶中分离得到14...
目的研究洋金花Daturametel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乙醇提取洋金花叶,采用硅胶、AB-8大孔吸附树脂、ODS和SephadexLH-20等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等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洋金花叶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aphthisoxazolA(1)、刺龙芽糖苷I(2)、L-色氨酸(3)、槲皮素3-O-2-(E-咖啡酸)-α-L-阿拉伯糖-(1→2)-β-D-吡喃葡萄糖-7-O-β-D-葡萄糖苷(4)、正丁基-O-α-D-呋喃果糖苷(5)、金线莲碱(6)、二氢催吐萝芙木醇-O-β-D-葡萄糖苷(7)、(6S,7E,9S)-9-[(β-D-glucopyranosyl)-oxy]megastigma-4,7-dien-3-one(8)、山柰酚-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9)、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10)、槲皮素-7-O-葡萄糖苷(11)、(6S9R)-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萄吡喃糖苷(12)、豆甾醇(13)、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14)。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茄科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金花叶
刺龙芽
糖苷
I
L-色氨酸
正
丁
基
-O-α-D-呋喃
果糖苷
金线莲碱
原文传递
题名
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体外对Bel-740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
6
1
作者
楼一层
黄芬
颜香凤
阮班昭
杨翰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253-1255,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0870249
30772761)
文摘
目的:探讨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诱导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对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将6.25,12.5,25mg·mL-1的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作用于Bel-7402细胞24h和48h,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应用凝胶成像分析仪检测DNALadder。结果: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在体外对Bel-7402细胞有增殖抑制效应,在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作用下,Bel-7402细胞出现显著的细胞凋亡征象;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与Bel-7402细胞作用24,48h可明显抑制Bel-7402细胞存活,25mg·mL-1的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抑制率达到42.39%;凝胶成像分析仪检测到典型的DNA阶梯状条带。结论: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有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增强。
关键词
正
丁
基
-β-D-吡喃
果糖苷
流式细胞仪
细胞凋亡
BEL-7402细胞
肝癌
琼脂糖凝胶
Keywords
n-butyl-β-D-fructosidepyranose
flow cytometry
apoptosis
Bel-7402 cells
hepatoma
agarose gel
分类号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土茯苓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
30
2
作者
袁久志
吴立军
陈英杰
李巍
小池一男
二阶堂保
机构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东邦大学药学部
出处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91-293,297,M005,共5页
文摘
目的研究中药土茯苓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大孔树脂、ODS柱色谱及HPLC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正丁基 β D 吡喃果糖苷 (Ⅰ )、正丁基 α D 呋喃果糖苷 (Ⅱ )、正丁基 β D 呋喃果糖苷 (Ⅲ )、5 羟甲基糠醛(Ⅳ )和尼克酰胺 (Ⅴ )。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分离
鉴定
色谱法
土茯苓
正丁基果糖苷
5-羟甲
基
糠醛
尼克酰胺
Keywords
medicinal chemistry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ch romatography
Smilax glabra Roxb.
n-butylfructosides
5-hydroxymethylfur fural
nicotinamide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薄荷非挥发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
42
3
作者
曾建伟
钱士辉
吴锦忠
杨念云
机构
福建中医学院药学系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0-402,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2001BA701A62-03)
江苏省公益研究项目(M2004525)
文摘
目的:为促进薄荷的综合利用,对其非挥发性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光谱法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果:从薄荷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刺槐素(Ⅰ)、椴树素(Ⅱ)、蒙花苷(Ⅲ)、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Ⅳ)、熊果酸(Ⅴ)、齐墩果酸(Ⅵ)、β-甾醇(Ⅶ)和胡萝卜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薄荷
非挥发性成分
刺槐素
椴树素
蒙花苷
正
丁
基
-β-D-吡喃
果糖苷
熊果酸
Keywords
Mentha haplocalyx
involatile constituents
acacetin
tilianine
linarin
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
ursolic acid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手掌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20
4
作者
李帅
王栋
匡海学
冈田嘉仁
奥山徹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日本国明治药科大学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18,38,共2页
关键词
手掌参
十八烷
丁
香酚
Β-谷甾醇
5-羟甲
基
糖醛
正
丁
基
-吡喃
果糖苷
薯蓣皂苷
果糖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柱肖菝葜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被引量:
18
5
作者
秦文杰
王钢力
林瑞超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66-1468,共3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0206001043491)
文摘
目的对短柱肖菝葜Heterosmilax yunnan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正丁醇部位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Ⅰ)、对羟基苯甲酸葡萄糖苷(Ⅱ)、丁香酸葡萄糖苷(Ⅲ)、3,5-二甲氧基-4-羟基-1-O-葡萄糖苷(Ⅳ)、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O-葡萄糖苷(Ⅴ)、胡萝卜苷(Ⅵ)、芒果苷(Ⅶ)、橙皮苷(Ⅷ)、5-羟甲基糠醛(Ⅸ)。结论这些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短柱肖菝葜
抗肿瘤活性
正
丁
基
-O-β-D-吡喃
果糖苷
Keywords
Heterosmilax yunnanensis Giagnep.
anti-tumor activity
n-butyl-O-β-D-fruetopyranoside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杯鞘石斛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高巍
杨柳
李慧慧
刘长倩
刘守金
胡江苗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省现代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4期311-314,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杯鞘石斛Dendrobium gratiosissimum Rchb.f.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杯鞘石斛茎的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杯鞘石斛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柏醛(1)、二氢松柏醇二氢对羟基桂皮酸酯(2)、N-反式桂皮酰酪胺(3)、柚皮素(4)、腺苷(5)、正丁基-α-D-呋喃果糖苷(6)、莽草酸(7)、莽草酸正丁酯(8)、左旋丁香树脂酚-4-O-β-D-吡喃葡萄糖苷(9)、烟酰胺(10)。结论:以上化合物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8和10为首次从石斛属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杯鞘石斛
化学成分
正
丁
基
-α-D-呋喃
果糖苷
莽草酸
烟酰胺
Keywords
Dendrobium gratiosissimum
phytochemicals
n-butyl-ct-D-fructofuranoside
shikimic acid n-butyl ester
niacinamide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贝母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
9
7
作者
郑春辉
付红伟
裴月湖
机构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91-293,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中药土贝母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结合化学反应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胡萝卜苷棕榈酸酯(Ⅲ)、β-谷甾醇棕榈酸酯(Ⅳ)、5-羟甲基糠醛(Ⅴ)、麦芽酚(Ⅵ)、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Ⅶ)。结论除化合物Ⅵ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药物化学
结构鉴定
柱色谱法
土贝母
胡萝卜苷棕榈酸酯
β-谷甾醇棕榈酸酯
正
丁
基
-β-D-吡喃
果糖苷
Keywords
medicinal chemistry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column chromatography
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Franquet
daucosterol palmitate
β-sitosterol palmitate
n -butyl-β- D-fructopyranoside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刚藤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9
8
作者
徐秀卉
边聪
金朱明
陆振宇
机构
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
出处
《黑龙江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387-388,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金刚藤Smilax bock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金刚藤分离得到了6个黄酮类及有机酸类化合物,分别为芦丁(rutin,Ⅰ),异台黄杞苷(isoengeletin,Ⅱ),咖啡酸正丁酯(caffeic acid n-butyl ester,Ⅲ),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Ⅳ),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5-dimethoxy-4-hydroxy-benzonic acid,Ⅴ),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Ⅵ)。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Ⅳ,Ⅵ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金刚藤
化学成分
黄酮
有机酸
正
丁
基
-β-D-吡喃
果糖苷
Keywords
Smilax bockii warb.
chemical consitutents
flavonoids
phenolic acid
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猕猴桃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13
9
作者
陈晓晓
杨尚军
白少岩
机构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山东省罕少见病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1-843,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华猕猴桃根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γ-奎尼酸内酯(1)、硬脂酸葡萄糖苷(2)、胡萝卜苷(3)、表-儿茶素(4)、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5)、表科罗索酸(6)、熊果酸(7)、正丁基果糖苷(8)、蔗糖(9)、二十四烷酸(10)、β-谷甾醇(11)。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获得的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8和10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三萜类化合物
γ-奎尼酸内酯
硬脂酸葡萄
糖苷
正丁基果糖苷
Keywords
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triterpenoids
γ-quinide
stearyl-β-D-glucopyranoside
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天胡荽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16
10
作者
蒲首丞
郭远强
高文远
机构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开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40-1442,共3页
基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07JCZDJC05400)
文摘
目的研究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应用NMR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天胡荽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chlorogenic acid methyl ester(1)、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2)、当归棱子芹醇葡萄糖苷[(-)-angelicoid-enol 2-O-β-D-glucopyranoside,3]、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4)、槲皮素(5)、3′-O-methylquercetin(6)、芹菜素(7)、山柰酚(8)、5-hydroxymaltol(9)、齐墩果酸(10)、β-谷甾醇(11)、豆甾醇(12)。结论化合物1~3,7~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天胡荽
槲皮素
正
丁
基
-O-β-D-吡喃
果糖苷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蛇鳞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13
11
作者
钟希文
张文霞
卢海啸
高幼衡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市中医院
中山市中医药研究所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73-1677,共5页
基金
中山市科技计划立项项目(20071A036)
文摘
目的研究蛇鳞草Pronephrium triphyllu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蛇鳞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4R)-4′-methoxy-8-methyl-[(4,2″)(11,2′′′)]-dioxidoflavan-5,7-di-O-β-D-glucopyranoside(蛇鳞草苷A,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2)、三羽新月蕨苷A(3)、6,7-二羟基香豆素(4)、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蛇鳞草苷A。化合物2和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3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关键词
蛇鳞草
蛇鳞草苷A
正
丁
基
-β-D-吡喃
果糖苷
三羽新月蕨苷A
6
7-二羟
基
香豆素
Keywords
Pronephrium triphyllum(Sw.) Holtt.
shelincaoide A
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
triphyllin A
6
7-dihydroxycomnarin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洋金花叶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
6
12
作者
杨炳友
李婷
郭瑞
王秋红
匡海学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803-2807,共5页
文摘
目的研究洋金花Daturametel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乙醇提取洋金花叶,采用硅胶、AB-8大孔吸附树脂、ODS和SephadexLH-20等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等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洋金花叶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aphthisoxazolA(1)、刺龙芽糖苷I(2)、L-色氨酸(3)、槲皮素3-O-2-(E-咖啡酸)-α-L-阿拉伯糖-(1→2)-β-D-吡喃葡萄糖-7-O-β-D-葡萄糖苷(4)、正丁基-O-α-D-呋喃果糖苷(5)、金线莲碱(6)、二氢催吐萝芙木醇-O-β-D-葡萄糖苷(7)、(6S,7E,9S)-9-[(β-D-glucopyranosyl)-oxy]megastigma-4,7-dien-3-one(8)、山柰酚-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9)、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10)、槲皮素-7-O-葡萄糖苷(11)、(6S9R)-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萄吡喃糖苷(12)、豆甾醇(13)、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14)。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茄科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洋金花叶
刺龙芽
糖苷
I
L-色氨酸
正
丁
基
-O-α-D-呋喃
果糖苷
金线莲碱
Keywords
leaves ofDatura metel
congmuyaglyeoside I
L-tryptophan
n-butyl-O-α-D-fructofuranosidase
anoectochine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体外对Bel-740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楼一层
黄芬
颜香凤
阮班昭
杨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
原文传递
2
土茯苓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袁久志
吴立军
陈英杰
李巍
小池一男
二阶堂保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4
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薄荷非挥发性成分研究
曾建伟
钱士辉
吴锦忠
杨念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手掌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李帅
王栋
匡海学
冈田嘉仁
奥山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短柱肖菝葜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秦文杰
王钢力
林瑞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杯鞘石斛的化学成分研究
高巍
杨柳
李慧慧
刘长倩
刘守金
胡江苗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土贝母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郑春辉
付红伟
裴月湖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金刚藤化学成分研究
徐秀卉
边聪
金朱明
陆振宇
《黑龙江医药》
CAS
2011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华猕猴桃根化学成分研究
陈晓晓
杨尚军
白少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3
原文传递
10
天胡荽化学成分的研究
蒲首丞
郭远强
高文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6
原文传递
11
蛇鳞草化学成分研究
钟希文
张文霞
卢海啸
高幼衡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3
原文传递
12
洋金花叶化学成分研究(Ⅰ)
杨炳友
李婷
郭瑞
王秋红
匡海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