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体外对Bel-740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楼一层 黄芬 +2 位作者 颜香凤 阮班昭 杨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253-1255,共3页
目的:探讨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诱导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对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将6.25,12.5,25mg·mL-1的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作用于Bel-... 目的:探讨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诱导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对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将6.25,12.5,25mg·mL-1的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作用于Bel-7402细胞24h和48h,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应用凝胶成像分析仪检测DNALadder。结果: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在体外对Bel-7402细胞有增殖抑制效应,在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作用下,Bel-7402细胞出现显著的细胞凋亡征象;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与Bel-7402细胞作用24,48h可明显抑制Bel-7402细胞存活,25mg·mL-1的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抑制率达到42.39%;凝胶成像分析仪检测到典型的DNA阶梯状条带。结论: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有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 流式细胞仪 细胞凋亡 BEL-7402细胞 肝癌 琼脂糖凝胶
原文传递
6-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2,4-二-氧-苯甲酰基-3-氧-对甲氧基苄基-α-D-甘露吡喃糖乙硫苷的合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飞 周颖钰 +2 位作者 储悦 雷进才 杨劲松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0-493,共4页
以D-甘露糖为原料,通过乙酰化、去乙酰化、苯亚甲基化、硅基化等8步反应合成了6-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2,4-二-氧-苯甲酰基-3-氧-对甲氧基苄基-α-D-甘露吡喃糖乙硫苷,总收率21.7%,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LC-MS(ESI)确证。
关键词 D-甘露糖 6--二甲-2 4---苯甲酰-3--对甲氧-α-d-甘露吡喃糖乙硫苷 合成
下载PDF
端基含氰基的双半乳糖苷的设计和合成
3
作者 张国尧 海俐 +2 位作者 唐磊 蒋庆琳 吴勇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4-476,共3页
目的合成端基含氰基的双半乳糖苷。方法以丙二酸二乙酯(4)为起始原料,经加成、保护、脱乙氧羰基、还原、加成、脱保护基、甲磺酰化、碘置换,再与已知的2-S-(2,3,4,6)-四-O-乙酰基-β-D-半乳吡喃糖基-2-异硫脲氢溴酸盐(1)作用,共9步反应... 目的合成端基含氰基的双半乳糖苷。方法以丙二酸二乙酯(4)为起始原料,经加成、保护、脱乙氧羰基、还原、加成、脱保护基、甲磺酰化、碘置换,再与已知的2-S-(2,3,4,6)-四-O-乙酰基-β-D-半乳吡喃糖基-2-异硫脲氢溴酸盐(1)作用,共9步反应,制得2-(4-氰基-2-氧杂正丁基)-1,3-二(2,3,4,6-四-O-乙酰基-β-D-半乳吡喃糖硫基)丙烷(3)。结果和结论合成的目标化合物(3)经1HNMR、IR和MS确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靶向 2-(4--2-氧杂)-1 3-2(2 3 4 6--0-乙酰-半乳吡喃糖硫)丙烷 合成
下载PDF
4-(6-脱氧-β-D-吡喃葡萄糖基)-1-甲氧基-2-[(反式-4-正丙基环己基)甲基]苯的合成及其晶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汪文锦 谢亚非 +5 位作者 刘钰强 魏鹏 高志刚 汤立达 徐为人 赵桂龙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寻找一条合成目标化合物4-(6-脱氧-β-D-吡喃葡萄糖基)-1-甲氧基-2-[(反式-4-正丙基环己基)甲基]苯的简易路线,并研究其晶型。方法利用苯基溴化物片段和6-脱氧葡萄糖酸内酯片段作为起始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有机混合溶剂和含水... 目的寻找一条合成目标化合物4-(6-脱氧-β-D-吡喃葡萄糖基)-1-甲氧基-2-[(反式-4-正丙基环己基)甲基]苯的简易路线,并研究其晶型。方法利用苯基溴化物片段和6-脱氧葡萄糖酸内酯片段作为起始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有机混合溶剂和含水混合溶剂结晶的方式制备目标化合物的晶型,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和热重–差热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稳定性研究。结果目标化合物的总收率为74%,通过上述制备方法获得了同一种晶型,该晶型对光、热和湿均是稳定的。结论设计了一条合成目标化合物的简易路线,该路线操作简便、路线短、收率高,并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目标化合物的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6-脱氧-β-d-吡喃葡萄糖)-1-甲氧-2-【(反式-4-环己)甲】苯 溴化物 6-脱氧葡萄糖酸内酯 晶型
原文传递
薄荷非挥发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42
5
作者 曾建伟 钱士辉 +1 位作者 吴锦忠 杨念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为促进薄荷的综合利用,对其非挥发性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光谱法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果:从薄荷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刺槐素(Ⅰ)、椴树素(Ⅱ)、蒙花苷(Ⅲ)、正丁基-β-D-吡喃果糖... 目的:为促进薄荷的综合利用,对其非挥发性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光谱法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果:从薄荷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刺槐素(Ⅰ)、椴树素(Ⅱ)、蒙花苷(Ⅲ)、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Ⅳ)、熊果酸(Ⅴ)、齐墩果酸(Ⅵ)、β-甾醇(Ⅶ)和胡萝卜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非挥发性成分 刺槐素 椴树素 蒙花苷 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 熊果酸
下载PDF
土贝母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9
6
作者 郑春辉 付红伟 裴月湖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土贝母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结合化学反应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胡萝卜苷棕榈酸酯(Ⅲ)、β-... 目的研究中药土贝母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结合化学反应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胡萝卜苷棕榈酸酯(Ⅲ)、β-谷甾醇棕榈酸酯(Ⅳ)、5-羟甲基糠醛(Ⅴ)、麦芽酚(Ⅵ)、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Ⅶ)。结论除化合物Ⅵ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结构鉴定 柱色谱法 土贝母 胡萝卜苷棕榈酸酯 β-谷甾醇棕榈酸酯 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
下载PDF
金刚藤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徐秀卉 边聪 +1 位作者 金朱明 陆振宇 《黑龙江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387-388,共2页
目的:研究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金刚藤Smilax bock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金刚藤分离得到了6个黄酮类及有机酸类化合物,分别为芦丁(rutin,Ⅰ),异台黄杞苷(i... 目的:研究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金刚藤Smilax bock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金刚藤分离得到了6个黄酮类及有机酸类化合物,分别为芦丁(rutin,Ⅰ),异台黄杞苷(isoengeletin,Ⅱ),咖啡酸正丁酯(caffeic acid n-butyl ester,Ⅲ),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Ⅳ),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5-dimethoxy-4-hydroxy-benzonic acid,Ⅴ),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Ⅵ)。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Ⅳ,Ⅵ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藤 化学成分 黄酮 有机酸 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
下载PDF
土茯苓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0
8
作者 袁久志 吴立军 +3 位作者 陈英杰 李巍 小池一男 二阶堂保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91-293,297,M005,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土茯苓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大孔树脂、ODS柱色谱及HPLC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正丁基 β D 吡喃果糖苷 (Ⅰ )、正丁基 α D 呋喃果糖苷 (Ⅱ )、正丁... 目的研究中药土茯苓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大孔树脂、ODS柱色谱及HPLC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正丁基 β D 吡喃果糖苷 (Ⅰ )、正丁基 α D 呋喃果糖苷 (Ⅱ )、正丁基 β D 呋喃果糖苷 (Ⅲ )、5 羟甲基糠醛(Ⅳ )和尼克酰胺 (Ⅴ )。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分离 鉴定 色谱法 土茯苓 果糖苷 5-羟甲糠醛 尼克酰胺
下载PDF
手掌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帅 王栋 +2 位作者 匡海学 冈田嘉仁 奥山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18,38,共2页
关键词 手掌参 十八烷 香酚 Β-谷甾醇 5-羟甲糖醛 -吡喃果糖苷 薯蓣皂苷 果糖
下载PDF
短柱肖菝葜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被引量:18
10
作者 秦文杰 王钢力 林瑞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66-1468,共3页
目的对短柱肖菝葜Heterosmilax yunnan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正丁醇部位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Ⅰ)... 目的对短柱肖菝葜Heterosmilax yunnan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正丁醇部位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Ⅰ)、对羟基苯甲酸葡萄糖苷(Ⅱ)、丁香酸葡萄糖苷(Ⅲ)、3,5-二甲氧基-4-羟基-1-O-葡萄糖苷(Ⅳ)、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O-葡萄糖苷(Ⅴ)、胡萝卜苷(Ⅵ)、芒果苷(Ⅶ)、橙皮苷(Ⅷ)、5-羟甲基糠醛(Ⅸ)。结论这些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柱肖菝葜 抗肿瘤活性 -O-β-d-吡喃果糖苷
下载PDF
板蓝根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10
11
作者 方建国 王少兵 +2 位作者 徐晗 刘云海 刘焱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45-846,共2页
目的 从板蓝根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方法 通过溶剂法提取得到水溶性部位 ,色谱法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 ,并利用其理化常数和波谱法鉴定及解析单体成分的化学结构。结果 从板蓝根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到 3个水溶性成分。结论 解析和鉴定其... 目的 从板蓝根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方法 通过溶剂法提取得到水溶性部位 ,色谱法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 ,并利用其理化常数和波谱法鉴定及解析单体成分的化学结构。结果 从板蓝根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到 3个水溶性成分。结论 解析和鉴定其结构分别为 :β 正丁基 D 塔格糖苷 (β n butyl D tagatopyranoside,Ⅰ )、水杨酸 (sal icylicacid ,Ⅱ )、苯甲酸 (benzoicacid ,Ⅲ )。其中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β--d-塔格糖苷 水杨酸
下载PDF
杯鞘石斛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巍 杨柳 +3 位作者 李慧慧 刘长倩 刘守金 胡江苗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研究杯鞘石斛Dendrobium gratiosissimum Rchb.f.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杯鞘石斛茎的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杯鞘石斛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 目的:研究杯鞘石斛Dendrobium gratiosissimum Rchb.f.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杯鞘石斛茎的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杯鞘石斛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柏醛(1)、二氢松柏醇二氢对羟基桂皮酸酯(2)、N-反式桂皮酰酪胺(3)、柚皮素(4)、腺苷(5)、正丁基-α-D-呋喃果糖苷(6)、莽草酸(7)、莽草酸正丁酯(8)、左旋丁香树脂酚-4-O-β-D-吡喃葡萄糖苷(9)、烟酰胺(10)。结论:以上化合物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8和10为首次从石斛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鞘石斛 化学成分 -α-d-呋喃果糖苷 莽草酸 烟酰胺
下载PDF
蛇鳞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钟希文 张文霞 +1 位作者 卢海啸 高幼衡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73-1677,共5页
目的研究蛇鳞草Pronephrium triphyllu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蛇鳞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4R)-4′-methoxy-8-methyl-[(4,2... 目的研究蛇鳞草Pronephrium triphyllu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蛇鳞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4R)-4′-methoxy-8-methyl-[(4,2″)(11,2′′′)]-dioxidoflavan-5,7-di-O-β-D-glucopyranoside(蛇鳞草苷A,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2)、三羽新月蕨苷A(3)、6,7-二羟基香豆素(4)、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蛇鳞草苷A。化合物2和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3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鳞草 蛇鳞草苷A 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 三羽新月蕨苷A 6 7-二羟香豆素
原文传递
天胡荽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蒲首丞 郭远强 高文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40-1442,共3页
目的研究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应用NMR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天胡荽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chlorogenic acid methyl ester(1... 目的研究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应用NMR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天胡荽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chlorogenic acid methyl ester(1)、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2)、当归棱子芹醇葡萄糖苷[(-)-angelicoid-enol 2-O-β-D-glucopyranoside,3]、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4)、槲皮素(5)、3′-O-methylquercetin(6)、芹菜素(7)、山柰酚(8)、5-hydroxymaltol(9)、齐墩果酸(10)、β-谷甾醇(11)、豆甾醇(12)。结论化合物1~3,7~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胡荽 槲皮素 -O-β-d-吡喃果糖苷
原文传递
洋金花叶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炳友 李婷 +2 位作者 郭瑞 王秋红 匡海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803-2807,共5页
目的研究洋金花Daturametel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乙醇提取洋金花叶,采用硅胶、AB-8大孔吸附树脂、ODS和SephadexLH-20等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等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洋金花叶中分离得到14... 目的研究洋金花Daturametel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乙醇提取洋金花叶,采用硅胶、AB-8大孔吸附树脂、ODS和SephadexLH-20等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等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洋金花叶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aphthisoxazolA(1)、刺龙芽糖苷I(2)、L-色氨酸(3)、槲皮素3-O-2-(E-咖啡酸)-α-L-阿拉伯糖-(1→2)-β-D-吡喃葡萄糖-7-O-β-D-葡萄糖苷(4)、正丁基-O-α-D-呋喃果糖苷(5)、金线莲碱(6)、二氢催吐萝芙木醇-O-β-D-葡萄糖苷(7)、(6S,7E,9S)-9-[(β-D-glucopyranosyl)-oxy]megastigma-4,7-dien-3-one(8)、山柰酚-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9)、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10)、槲皮素-7-O-葡萄糖苷(11)、(6S9R)-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萄吡喃糖苷(12)、豆甾醇(13)、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14)。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茄科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金花叶 刺龙芽糖苷I L-色氨酸 -O-α-d-呋喃果糖苷 金线莲碱
原文传递
中华猕猴桃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晓晓 杨尚军 白少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1-843,共3页
目的研究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华猕猴桃根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γ-奎尼酸内酯(1)、硬脂酸葡萄糖苷(2)、胡萝卜苷(3)、表-... 目的研究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华猕猴桃根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γ-奎尼酸内酯(1)、硬脂酸葡萄糖苷(2)、胡萝卜苷(3)、表-儿茶素(4)、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5)、表科罗索酸(6)、熊果酸(7)、正丁基果糖苷(8)、蔗糖(9)、二十四烷酸(10)、β-谷甾醇(11)。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获得的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8和10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三萜类化合物 γ-奎尼酸内酯 硬脂酸葡萄糖苷 果糖苷
原文传递
翻白草中一个新的黄酮苷类成分 被引量:6
17
作者 谈景福 杨杰 +2 位作者 裴正龙 秦民坚 王强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9-471,491,共4页
目的:研究翻白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大孔吸附树脂等色谱分离手段对翻白草9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个黄酮苷类化合物,鉴定... 目的:研究翻白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大孔吸附树脂等色谱分离手段对翻白草9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个黄酮苷类化合物,鉴定为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正丁酯基-(2→1)-β-D-吡喃木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side butyl ester-(2→1)-β-D-xylopyranoside,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白草 醇部位 黄酮苷类 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2→1)-β-d-吡喃糖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