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咀嚼效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郅洁云 韦丽琴 《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评价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的咀嚼效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8月口腔科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20例,为每位患者制作1副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以该义齿为模板,采用义齿复制技术再制作1副解剖牙合全口义齿,每... 目的评价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的咀嚼效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8月口腔科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20例,为每位患者制作1副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以该义齿为模板,采用义齿复制技术再制作1副解剖牙合全口义齿,每例患者交替戴用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和解剖牙合全口义齿3个月以上,采用UV-2450型分光光度计,集中进行咀嚼效能测定。结果 2种牙合型30 s咀嚼效率吸光度值: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0.898)明显高于解剖牙合全口义齿(0.657),t=8.581,P<0.001,2种牙合型咀嚼效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 20例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的咀嚼效能高于解剖牙合全口义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牙 全口义齿 咀嚼效能 吸光度法
下载PDF
埋伏正中牙的诊断定位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许竞 欧尧 《广东牙病防治》 2001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探讨埋伏正中牙的定位及手术方法。方法 主要运用头影侧位测量片来分析判断 2 0例埋伏正中牙的唇腭侧位置 ,分别运用唇侧梯形瓣术式、腭侧舌形瓣术式及牙槽嵴顶部切口拔除。结果 术前确定埋伏正中牙位居唇侧者 2例、腭侧者 15... 目的 探讨埋伏正中牙的定位及手术方法。方法 主要运用头影侧位测量片来分析判断 2 0例埋伏正中牙的唇腭侧位置 ,分别运用唇侧梯形瓣术式、腭侧舌形瓣术式及牙槽嵴顶部切口拔除。结果 术前确定埋伏正中牙位居唇侧者 2例、腭侧者 15例、唇腭侧正中份者 3例 ,与术中所见一致。唇侧梯形瓣及牙槽嵴顶部切口术式的术后愈合良好 ,而腭侧舌形瓣术式的术后有 9例分别出现瓣膜肿胀、穿孔及出血。结论 头影侧位测量片是判断埋伏正中牙唇腭侧位置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牙 头影测量
下载PDF
正中牙引起的牙列畸形的临床分析和矫治
3
作者 徐宏志 李阳飞 龚永庆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0-41,共2页
作者通过对48例正中牙患者的临床分析,提出对大于2mm的上颌中切牙间隙应拍摄X线片,以排除正中牙存在的可能;同时探讨了全颌曲面断层片和上颌CT片在埋伏正中牙诊治过程中的定位作用及正中牙引起的错矫治方法.
关键词 正中牙 错HE 矫治 列畸形 CT
下载PDF
长正中牙合型与传统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对老年无牙颌患者咀嚼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方泽越 张占山 +2 位作者 刘永刚 白颖 陈殿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5066-5069,共4页
目的探讨长正中牙合型与传统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对老年无牙颌患者咀嚼效能的影响。方法行全口义齿种植手术的128例老年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长正中组和传统组,每组64例,传统组采用传统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种植术治疗,长正中组采用长正中牙... 目的探讨长正中牙合型与传统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对老年无牙颌患者咀嚼效能的影响。方法行全口义齿种植手术的128例老年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长正中组和传统组,每组64例,传统组采用传统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种植术治疗,长正中组采用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种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咀嚼能力、咬合力、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边缘骨吸收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长正中组咀嚼能力和咬合力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和边缘骨吸收均较传统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种植术治疗的疗效更好,能有效提高患者咀嚼能力和咬合力,改善老年患者口腔状况,对牙周损伤较小,有助于患者恢复进食,各方面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牙合型 传统解剖合型 全口义齿 咀嚼能力
下载PDF
正中牙拔除后恒中切牙间隙的纵向观察
5
作者 李海涛 《青海医药杂志》 1997年第8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正中牙 恒中切间隙 纵向观察 HE
下载PDF
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对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咀嚼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舒妍 马爱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0期85-86,共2页
目的评估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对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咀嚼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市崇文口腔医院修复科接受全口义齿修复的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人工牙合型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 目的评估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对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咀嚼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市崇文口腔医院修复科接受全口义齿修复的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人工牙合型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长正中牙合型的全口义齿治疗,对照组采用半解剖式合型全口义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佩戴1、3个月后,试验组的咀嚼效能和咬合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固位功能、舒适性及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咀嚼能力,提升患者咬合力,使患者的主观感受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牙合型 全口义齿 咀嚼效能
下载PDF
正中牙双生额外牙1例
7
作者 鲍立云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4期8-8,共1页
正常牙数之外多生的是额外牙,额外牙可发生在颌骨任何部位,最多见的是"正中牙",位于上颌两中切牙之间,常是单个,也可成对,但临床少见,尤以男性多发,于今年7月份门诊治疗时发现1例成对多生牙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额外 正中牙 成对多生 门诊治疗 正常 中切
下载PDF
上颌正中埋伏多生牙拔除入路选择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叶虎 翟沁凯 +2 位作者 郝新河 许晓波 韩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913,共5页
目的探求拔除上颌正中埋伏多生牙采取单侧翻瓣和改变手术计划为双侧翻瓣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拔除上颌正中埋伏多生牙的81例患者。主要结果变量是:计划手术(单侧翻瓣)和计划外手术(双侧翻瓣)。次要结果变量是:手术时间和术后肿胀... 目的探求拔除上颌正中埋伏多生牙采取单侧翻瓣和改变手术计划为双侧翻瓣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拔除上颌正中埋伏多生牙的81例患者。主要结果变量是:计划手术(单侧翻瓣)和计划外手术(双侧翻瓣)。次要结果变量是:手术时间和术后肿胀程度。预测变量为:多生牙距离唇侧和腭侧骨板的最短距离差值,分为差值≥1.5 mm组和<1.5 mm组;邻牙根尖至鼻底距离与多生牙长径比值,记录为≥1和<1。采用SPSS 2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结果距离差值<1.5 mm时,计划外手术可能性增大,计划手术的概率是计划外手术概率的0.085倍;年龄每增加1岁,计划手术的概率逐步降低,HR=0.745;腭侧入路术后肿胀仅为唇侧入路的0.374倍;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手术时间有逐渐增加趋势,B=1.213。邻牙根尖至鼻底距离与多生牙长径比值并未影响到术中手术计划改变。结论多生牙距离唇侧和腭侧骨板的最短距离差值可作为拔除上颌正中埋伏多生牙选择手术入路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多生 单双侧翻瓣 手术入路
下载PDF
罕见下颌第四磨牙伴正中牙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马红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575-576,共2页
多生牙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现象,可发生在颌骨任何部位,上颌前部为多发部位,磨牙区较少见,下颌磨牙区更罕见。笔者在临床发现1例上中切牙区和左下颌磨牙区均有多生牙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多生 正中牙 第四磨
原文传递
成人上颌正中多生牙的临床美学修复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文治 裴丹丹 +3 位作者 刘洁 王珍珍 贺敏 逯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目的:针对成人正中多生牙患者,评价其非正畸美学修复方案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在笔者医院全瓷修复治疗的成人正中多生牙患者16例,共19颗全瓷修复体,永久戴用1天、1周、6个月、12个月后复查,利用改良Ryge标准对全瓷修... 目的:针对成人正中多生牙患者,评价其非正畸美学修复方案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在笔者医院全瓷修复治疗的成人正中多生牙患者16例,共19颗全瓷修复体,永久戴用1天、1周、6个月、12个月后复查,利用改良Ryge标准对全瓷修复体修复后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在修复体初戴时发现,4例患者对修复体颜色不满,经技师现场调色满意后并粘接;术后1周内,部分患者出现暂时牙龈轻度红肿及一过性敏感症状,短期内症状缓解并消失;术后6个月,1例修复体崩瓷返工;术后1年随访发现患者的主观满意度高达100%。结论:通过全瓷修复治疗上颌正中多生牙,避免正畸治疗所带来的一些痛苦,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前牙美观,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可作为治疗正中多生牙的一种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全瓷修复体 美学修复 正中牙 满意度
下载PDF
正中多生牙与中切牙间隙的关系 被引量:23
11
作者 古向生 李汝瑶 +2 位作者 王大为 赵继刚 涂之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摘除正中多生牙对纠正儿童上颌中切牙间隙过大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76例上颌中切牙间隙过大的 6~ 12岁儿童作X线摄片检查及病因分类 ,对存在有正中多生牙的 4 6例患儿予以手术摘除 ,随访 3年观察间隙关闭效果。结果 :... 目的 :探讨早期摘除正中多生牙对纠正儿童上颌中切牙间隙过大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76例上颌中切牙间隙过大的 6~ 12岁儿童作X线摄片检查及病因分类 ,对存在有正中多生牙的 4 6例患儿予以手术摘除 ,随访 3年观察间隙关闭效果。结果 :儿童上颌中切牙间隙过大多与正中多生牙有关 (46 76 ) ,与其它原因造成的中切牙间隙过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侧切牙萌出前摘除埋伏正中多生牙的病例 ,中切牙间隙常可自行关闭 ,良好率达 88 4 %。结论 :宽大的上颌中切牙间隙 (4mm以上 )绝大多数由正中多生牙引起 ,早期摘除有碍的正中多生牙对儿童中切牙间隙过大的自行调整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 正中多生 上颌中切 儿童 错HE畸形
下载PDF
上颌骨内埋伏正中多生牙的生长特征与影像表现 被引量:5
12
作者 古向生 崔敏毅 +2 位作者 涂之平 陈琳 王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3-565,共3页
【目的】分析上颌骨内埋伏正中多生牙的生长特征与影像学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与术前三维定位的方法。【方法】对216例上颌骨埋伏正中多生牙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检查与X线定位摄影,对埋伏正中牙的生长特征(方向、类型、形态、大小),影像... 【目的】分析上颌骨内埋伏正中多生牙的生长特征与影像学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与术前三维定位的方法。【方法】对216例上颌骨埋伏正中多生牙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检查与X线定位摄影,对埋伏正中牙的生长特征(方向、类型、形态、大小),影像定位诊断及其对邻近恒牙的干扰情况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该类多生牙最常表现为圆锥型小牙,平均长度为1.6cm,平均直径为0.6cm;其在上颌骨内常呈倒置向(83.5%),并居于恒中切牙的腭侧为主(76.5%)。对邻近切牙的干扰主要为造成恒中切牙的间隙过大(36.6%)、扭转移位(33.3%)和萌出受阻(19.9%)。位于恒牙根侧方的多生牙对中切牙生长的干扰远大于恒牙根上方的多生牙(P<0.01)。【结论】上颌骨埋伏正中牙多为圆锥型小牙,常紧贴于恒中切牙的腭侧或近中倒置生长,其对中切牙的生长干扰较大;用X线视差定位法可作出准确的三维定位诊断,对制订早期手术摘除方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多生 埋伏多生 上颌中切 X线
下载PDF
早期拔除上颌正中多生牙与中切牙间隙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桂红 戴印和 +2 位作者 胡培 尹希榕 戴超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上颌正中多生牙与中切牙间隙的关系及早期拔除正中多生牙对于过大的中切牙间隙的意义。方法对120例上颌正中多生牙患者进行X线检查,是否造成中切牙间隙进行统计。并对105例有中切牙间隙患者拔除多生牙后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间隙... 目的探讨上颌正中多生牙与中切牙间隙的关系及早期拔除正中多生牙对于过大的中切牙间隙的意义。方法对120例上颌正中多生牙患者进行X线检查,是否造成中切牙间隙进行统计。并对105例有中切牙间隙患者拔除多生牙后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间隙关闭效果。结果上颌正中多生牙可造成儿童中切牙间隙占87.50%;在侧切牙萌出前拔除多生牙间隙自行关闭程度明显优于侧切牙萌出后拔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颌正中多生牙(已萌出及埋伏)可造成宽大的中切牙间隙,早期拔除上颌正中多生牙对儿童中切牙宽大的间隙的调整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正中多生 中切间隙 自行关闭
下载PDF
正中埋伏多生牙对上颌中切牙根发育影响的CBCT测量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慧 陈延梅 +1 位作者 刘玉婷 杨芳红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330-333,359,共5页
目的:探讨正中埋伏多生牙对上颌中切牙根发育的影响。方法:统计4 576名患者中不同区域多生牙的发病率及上颌正中多生牙的临床特征,测量正中多生牙埋伏组(n=35例,70个牙)、萌出后拔除组(n=33例,66个牙)、埋伏早期拔除组(n=24例,48个牙)... 目的:探讨正中埋伏多生牙对上颌中切牙根发育的影响。方法:统计4 576名患者中不同区域多生牙的发病率及上颌正中多生牙的临床特征,测量正中多生牙埋伏组(n=35例,70个牙)、萌出后拔除组(n=33例,66个牙)、埋伏早期拔除组(n=24例,48个牙)以及无正中多生牙组(对照组)(n=45例,90个牙)上颌中切牙发育完成后的牙根长度、牙冠长度、冠根比及弯根数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 576名患者中,有176名(4.72%)发现上颌正中多生牙,其中男127例,女49例;71.02%的正中多生牙有阻生,83.5%的正中多生牙导致前牙区错牙合畸形;(2)中切牙牙根长度,埋伏组及拔除组均较对照组短(P<0.05),但埋伏组与拔除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埋伏组中切牙弯根例数较其他组多(P<0.05)。结论:正中埋伏多生牙使上颌中切牙的牙根长度变短,且弯根数目增多;早期手术拔除埋伏多生牙使上颌中切牙的牙根长度稍有变短;自行萌出的正中多生牙拔除后对上颌中切牙的牙根发育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 正中多生 锥形束CT
下载PDF
95例青少年正中多生牙的临床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晓红 许亮 林珊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49-552,共4页
目的:对近年来我科诊断治疗的95例129颗正中多生牙的临床特征与处理进行分析总结,比较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已确诊的95例129颗发生在上颌前牙区的正中多生牙患者的就诊年龄、性别分布以及多生牙的形状、数量、位置、方... 目的:对近年来我科诊断治疗的95例129颗正中多生牙的临床特征与处理进行分析总结,比较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已确诊的95例129颗发生在上颌前牙区的正中多生牙患者的就诊年龄、性别分布以及多生牙的形状、数量、位置、方向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乳牙期(4-6岁)、混合牙列早期(6-9岁)、混合牙列晚期(9-12岁)及恒牙期(12岁以上)等不同时期多生牙的处理及12个月后复诊情况(以中切牙是否需矫正为标准),探讨多生牙的发病特点、治疗时机与方法。应用SPSS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89%的正中多生牙就诊年龄在混合牙列早期(6-9岁);男性发生率是女性的2.44倍;66.32%的多生牙为单发,76.74%为圆锥形,55.04%为垂直向阻生.37.98%为倒置阻生。男女之间各项特征经似然比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较多生牙的处理及12个月后复诊结果经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拔除正中多生牙对恒中切牙影响最小,部分乳牙期及混合牙列早期有萌出潜力的病例.可观察3-6个月再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多生 上颌中切 埋伏多生
下载PDF
长正中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患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志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0期91-92,共2页
目的 评价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在无牙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安阳市口腔医院修复科无牙颌患者中佩戴常规解剖(牙合)全口义齿不满意者,排除由于印模不准和颌位关系错误的因素,共15例,无牙颌条件按无牙... 目的 评价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在无牙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安阳市口腔医院修复科无牙颌患者中佩戴常规解剖(牙合)全口义齿不满意者,排除由于印模不准和颌位关系错误的因素,共15例,无牙颌条件按无牙颌的分类法为3类无牙颌,使用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重新修复.3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患者对新旧义齿的满意度.结果 无牙颌患者新义齿在固位、咀嚼、语音、舒适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旧义齿.结论 对于牙槽嵴吸收较严重的无牙颌患者,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解剖型树脂 正中(合)型树脂
下载PDF
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的咀嚼效能影响及其意义分析
17
作者 魏蔚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3期154-156,共3页
目的分析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的咀嚼效能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进行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佩戴长长正中牙合全口义... 目的分析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的咀嚼效能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进行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佩戴长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对照组佩戴解剖颌全口义齿,两组患者均佩戴2个月以上,使用分光光度计集中测试患者咀嚼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咀嚼效率吸光度值(0.9965±0.1500)模型高于对照组(0.6541±0.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的咀嚼功能明显优于解剖颌全口义齿,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牙 全口义齿修复 咀嚼效能
下载PDF
上颌正中孤立中切牙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康丽颖 刘新强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3-256,共4页
上颌正中孤立中切牙(solitary median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SMMCI)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牙畸形,是指在上颌牙弓中仅发育并萌出1颗中切牙且该中切牙位于牙弓的正中,形态左右对称,大小与正常中切牙相似,在乳、恒牙列均可见。SMMCI可单... 上颌正中孤立中切牙(solitary median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SMMCI)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牙畸形,是指在上颌牙弓中仅发育并萌出1颗中切牙且该中切牙位于牙弓的正中,形态左右对称,大小与正常中切牙相似,在乳、恒牙列均可见。SMMCI可单独发生,也可伴发其他先天性中线结构畸形,或与一些系统性疾病同时发生。其中,与前脑无裂畸形(holoprosencephaly,HPE)关系最为密切。本文报告1例伴有其他中线结构缺陷的上颌正中孤立中切牙病例。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正中孤立中切 前脑无裂畸形 中线结构缺陷
下载PDF
基于CBCT的儿童上颌正中多生牙的新分类方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孔杰 彭兆伟 +4 位作者 束煌 王骥 邝亦元 钟天航 丁桂聪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79-585,共7页
目的:应用CBCT建立新的儿童上颌正中多生牙分类体系,提出相应手术途径,为儿童上颌正中多生牙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口腔科收治的4~16岁上颌正中多生牙患儿740例。根据术前CBCT检查,对上颌正中... 目的:应用CBCT建立新的儿童上颌正中多生牙分类体系,提出相应手术途径,为儿童上颌正中多生牙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口腔科收治的4~16岁上颌正中多生牙患儿740例。根据术前CBCT检查,对上颌正中多生牙的位置及手术入路特点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40例患儿共有上颌正中多生牙991颗,根据多生牙与邻近正常牙或牙胚矢状面的轴向角度关系对所选病例进行分类,锐角(包括同向)型95例(12.8%),垂直型78例(10.5%),钝角型138例(18.7%),倒置型328例(44.3%),混合型101例(13.7%);腭侧龈缘入路是锐角(包括同向)型多生牙、钝角型多生牙和倒置型多生牙病例选择最多的手术入路,腭侧龈缘入路和唇-腭侧联合入路是垂直型多生牙和混合型多生牙病例选择较多的手术入路。结论:根据CBCT建立新的儿童上颌正中多生牙分类方法,分析新分类方法与多生牙拔除手术不同手术入路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指导儿童上颌正中多生牙的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上颌 正中多生 分类方法
下载PDF
儿童正中多生牙拔除时机对恒牙萌出异常矫治时长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小科 刘建锋 +2 位作者 赵吉宏 满其文 丁洁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8期567-572,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正中多生牙拔除时机与恒牙萌出异常矫治时长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87例儿童正中多生牙分为Ⅰ型萌出型、Ⅱ型冠部埋伏型、Ⅲ型牙间埋伏型、Ⅳ型根部埋伏型。按拔除时机分别将Ⅰ型、Ⅲ型、Ⅳ型多生牙分为:毗邻... 目的探讨儿童正中多生牙拔除时机与恒牙萌出异常矫治时长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87例儿童正中多生牙分为Ⅰ型萌出型、Ⅱ型冠部埋伏型、Ⅲ型牙间埋伏型、Ⅳ型根部埋伏型。按拔除时机分别将Ⅰ型、Ⅲ型、Ⅳ型多生牙分为:毗邻中切牙萌出前拔除组(A),毗邻中切牙萌出后拔除组(B);将Ⅱ型多生牙分为:对侧中切牙萌出前拔除组(A),对侧中切牙萌出后拔除组(B)。统计正中多生牙所致的错(牙合)畸形表现及多生牙拔除后恒前牙萌出异常的矫治时长。结果正中多生牙引起后继恒前牙萌出异常表现为:唇侧异位萌出106例,恒牙阻萌28例,牙扭转27例,个别牙反26例。Ⅰ型A组、Ⅱ型A组、Ⅲ型A组平均矫治时长分别为(7.07±2.45)个月、(6.57±1.12)个月、(6.95±2.52)个月,低于Ⅰ型B组(9.67±3.04)个月、Ⅱ型B组(10.25±1.29)个月、Ⅲ型B组(9.33±3.26)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Ⅳ型A组平均矫治时长(6.00±0.94)个月,与B组(6.33±0.80)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正中多生牙在邻近中切牙萌出前拔除,在大多数情况下可减低后期恒前牙萌出异常的矫治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多生 错(合)畸形 时机 萌出异常 矫治时长 早期矫治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