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性正义、自然性差别与社会包容——关于正义本质的一种分析
1
作者 欧阳英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2,F0002,237,共9页
将秩序性正义与道德性正义这两个范畴明确区分开来,是准确把握正义本质的关键。柏拉图的正义概念是对秩序性正义的重要阐释,意指金人、银人、铁人与铜人“各尽所能、各司其职”“恰到好处”。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与道德性正义相... 将秩序性正义与道德性正义这两个范畴明确区分开来,是准确把握正义本质的关键。柏拉图的正义概念是对秩序性正义的重要阐释,意指金人、银人、铁人与铜人“各尽所能、各司其职”“恰到好处”。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与道德性正义相关,表明需要借助道德性正义来解决人与人之间自出生起便存在的自然性差别。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是建立在自然性差别基础之上的,他希望通过社会包容的方式来解决自然性差别,让更多的弱者借助二次分配改变生存状态。因此严格地说,道德性正义是与社会包容紧密相连的正义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性正义 自然性差别 社会包容 柏拉图 罗尔斯
下载PDF
在正义的有限性中维护正义本身--论列维纳斯的“阿喀琉斯之踵”
2
作者 林华敏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50-59,共10页
伦理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个难题。列维纳斯的思想以伦理著称,他通过现象学的考察揭示了在个体面对面超越的感受性关系中所生发的责任与善。但这种面对面的善并不够,它必须走向社会性与政治。形而上伦理在现实的政治冲突中遇到了具体... 伦理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个难题。列维纳斯的思想以伦理著称,他通过现象学的考察揭示了在个体面对面超越的感受性关系中所生发的责任与善。但这种面对面的善并不够,它必须走向社会性与政治。形而上伦理在现实的政治冲突中遇到了具体的“拷问”。他对1982年贝鲁特难民营事件的回应被认为是他思想的“阿喀琉斯之踵”,如海德格尔的“沉默”。对此,需回到列维纳斯的思想。结合他的伦理正义理论和犹太复国主义思想,能够发现他在回应中所呈现的观点与其伦理正义观是融贯的:从他人到第三方,从感受性到意识,区别、比较与权衡成为必需;为实现伦理的善,在伦理之旁,政治有其合理性。列维纳斯同时表现出欲望的超越与理性的清醒:在正义的有限性中实现正义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维纳斯 正义 有限性 伦理 政治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域中社会正义本质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国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12,共4页
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在当今时代,是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的,然而,关于什么正义?正义的本质是什么?历史上,由于不同的社会阶级、社会阶层所处的地位和经济关系不同,对社会正义的理解也就不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 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在当今时代,是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的,然而,关于什么正义?正义的本质是什么?历史上,由于不同的社会阶级、社会阶层所处的地位和经济关系不同,对社会正义的理解也就不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一个人都有平等权利,都享有最广泛的基本政治、民主和自由的权利;都有按照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享有公平分配劳动成果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正义 本质
下载PDF
古希腊雅典学派与先秦儒家正义本质观比较
4
作者 杨君武 李学伟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0-108,共9页
正义与义形成于古希腊和先秦时期,构成一组可类比的概念,两者在雅典学派和儒家的相关理论中集成,共同构成轴心文明时代两种典型的正义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守法正义观关注个人外在行为规范,与荀子行义以礼等观念具有相似性,... 正义与义形成于古希腊和先秦时期,构成一组可类比的概念,两者在雅典学派和儒家的相关理论中集成,共同构成轴心文明时代两种典型的正义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守法正义观关注个人外在行为规范,与荀子行义以礼等观念具有相似性,构成两种不同道德规范体系;古希腊公平正义观涉及利益占有行为,不同于孔孟个体道德领域的义利之辩,却与荀子礼义观具有相似处。柏拉图个人正义强调心灵和谐状态,类似于孟子义内说之寡欲集义,两者聚焦个体内在德性,但属于不同人格类型。从社会制度德性而言,柏拉图城邦正义与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各与荀子群居和一说及度量分界论具有极大相似性,两者皆强调基于天赋资质的社会分工和个人优绩的差等分配。正义与义容纳德性与规范维度,在个体或社会层面体现秩序与公正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 先秦儒家 正义 比较
下载PDF
正义本质论
5
作者 倪勇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26-32,共7页
如何界说正义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自然正义说认为,正义是自然、人性所具有的一种客观属性;正义原则是客观正义的表现,因而具有客观必然性,普遍地适用于任何社会。约定正义说认为,正义原则是人们为避免相互伤害、保障利益而作出... 如何界说正义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自然正义说认为,正义是自然、人性所具有的一种客观属性;正义原则是客观正义的表现,因而具有客观必然性,普遍地适用于任何社会。约定正义说认为,正义原则是人们为避免相互伤害、保障利益而作出的约定。正义是人基于需要、利益的一种理性选择。同一切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幻想相反,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考察正义问题,认为正义是社会实践真、善、美的集中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下载PDF
伦理和法律视野中的正义——正义本质探微 被引量:1
6
作者 黎慧宁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年第11期35-38,共4页
伦理正义和制度正义都属于正义范畴下的特殊领域。其中,伦理正义是一种品质状态,关注正义对人的德行的影响及人当如何行为;而在制度正义中法律正义作为当中的一种特殊领域,是关于构建一种符合"正义"原则的法律体系。以构建法... 伦理正义和制度正义都属于正义范畴下的特殊领域。其中,伦理正义是一种品质状态,关注正义对人的德行的影响及人当如何行为;而在制度正义中法律正义作为当中的一种特殊领域,是关于构建一种符合"正义"原则的法律体系。以构建法治社会的立场,通过对这两大领域正义分别作为标准概念的论述,发现各自所存在的缺陷,阐明一种更加理想的社会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正义 法律正义 社会正义
下载PDF
任由交锋,方显正义本色
7
作者 禾刀 《江淮法治》 2014年第16期56-56,共1页
任何一本关于法律题材电影的书籍要想富有专业内涵,最好由法律专家操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法学教授、本书作者保罗·伯格曼和迈克尔·艾斯默围绕法庭审判这一主题,遴选出71部美国电影.分为法庭英雄、非正义联盟、是... 任何一本关于法律题材电影的书籍要想富有专业内涵,最好由法律专家操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法学教授、本书作者保罗·伯格曼和迈克尔·艾斯默围绕法庭审判这一主题,遴选出71部美国电影.分为法庭英雄、非正义联盟、是专家还是骗子等12个部分。逐一进行了有趣的专业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法律专家 美国加州大学 法庭审判 美国电影 专业内涵 洛杉矶 迈克尔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视域下的“西方气候正义话语”辨析
8
作者 苗旭琳 郇庆治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4,共11页
进入新世纪,一个带有浓郁“西方中心论”色彩、试图为欧美发达国家开脱义务责任并将全球气候治理责任“甩锅”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西方气候正义话语”甚嚣尘上。它在简化或曲解发展中国家气候正义诉求的基础上对气候正义理念原则展开... 进入新世纪,一个带有浓郁“西方中心论”色彩、试图为欧美发达国家开脱义务责任并将全球气候治理责任“甩锅”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西方气候正义话语”甚嚣尘上。它在简化或曲解发展中国家气候正义诉求的基础上对气候正义理念原则展开重新诠释阐发,借助于“孤立主义方法”制造气候正义与社会正义间的对立,偏执于为气候应对中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进行辩解,突出或渲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责任,并配合以代际责任之名来转嫁责任,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正义观点立场发起了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及基本观点,不仅可以强有力地揭露这种貌似时尚话语的理论浅薄之处,重新规约气候正义理论在社会与生态双重向度上的伦理诉求,还可以对气候非正义的根源进行深层追问与追责,进而指明推进气候正义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正确方向,即指向并挑战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所决定的严重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环境)正义 历史责任 代际责任 现实责任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
下载PDF
区域空间正义何以找寻?——基于包容性府际关系的分析视角
9
作者 陈小涵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区域之间存在着资源配置、公共物品供给、城市权利等方面诸多的不公正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是:资本-权力-价值逻辑下产生的区域发展模式单一化、区域间负和博弈、区域空间阻隔、资源剥夺以及区域价值偏离的空间正义性风险。在我国... 区域之间存在着资源配置、公共物品供给、城市权利等方面诸多的不公正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是:资本-权力-价值逻辑下产生的区域发展模式单一化、区域间负和博弈、区域空间阻隔、资源剥夺以及区域价值偏离的空间正义性风险。在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何以化解正义性风险?找寻区域空间正义?关键在于:构建多元空间议事协调机制,推动区域内各政府主体间达成“交叠共识”;健全区域空间协同制度体系,确保空间规划和空间资源再分配政策的有效执行;构筑多元协同空间载体,促进区域空间内的利益共享。这需要塑造一个目标趋同、行动协调、利益共享的包容性府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府际关系 区域治理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劳动正义审视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桂花 李旭东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3,共7页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经典生产力概念的时代发展,将其置于劳动正义视域下阐释能够挖掘出完整的理论结构和丰富内涵。视域本身的内容是对客体的阐释前提,劳动正义在同自然、工具、主体与资本的四重关系下审视表现为生态正义规约之下的...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经典生产力概念的时代发展,将其置于劳动正义视域下阐释能够挖掘出完整的理论结构和丰富内涵。视域本身的内容是对客体的阐释前提,劳动正义在同自然、工具、主体与资本的四重关系下审视表现为生态正义规约之下的需要正义、技术正义、分配正义与“资本正义”。新质生产力之“新”在劳动正义视域下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新质生产力之“新”在于生态之新,保护“自然生产力”以需要正义进行生态规约;在于科技之新,它是“死的生产力”对“活的生产力”禁锢的纾解;在于主体之新,“主体的生产力”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中呈现劳动正义的两阶样态;在于运筹之新,“集体力”在扬弃了“资本正义”后获得新的运筹方式。在劳动正义的视角下,要求新质生产力要遵循生态正义、恪守科技伦理,它不仅召唤新质分配标准,并且必须在新发展阶段上继续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驾驭资本,防止其无序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劳动正义 技术正义 资本的生产力
下载PDF
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尺度政治与正义实现:以A市绿中村改造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炎 杜汝旭 +2 位作者 黄经南 王博然 周俊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76-1386,共11页
生态环境保护往往面临着保护责任和发展权益在整体社会与保护区局部群体间公平配置的难题。由于权益配置是不同层级政府与局部群体间博弈的结果,文章引入尺度政治与环境正义的理论框架,梳理用于解析生态环境保护中正义格局形成与演化的... 生态环境保护往往面临着保护责任和发展权益在整体社会与保护区局部群体间公平配置的难题。由于权益配置是不同层级政府与局部群体间博弈的结果,文章引入尺度政治与环境正义的理论框架,梳理用于解析生态环境保护中正义格局形成与演化的逻辑路径,并以中部某省会城市生态保护区内的村庄改造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未事先落实保护区居民发展权益的情况下,自上而下的刚性生态环境保护易造成不同尺度主体间的矛盾,表现为低尺度的居民发展权益受制于高尺度政府主体的保护要求;尺度重构成为前者寻求正义的一种非正规途径,表现为低尺度的居民寻求更高层级政府的介入,将其发展诉求的响应尺度上移,从而赋予发展与保护同等话语权,迎来环境正义实现的契机。诉诸非正规途径寻求正义本身也说明,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缺乏保障低尺度群体合理权益的正规途径。文章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为此提供了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正义 尺度重构 尺度政治 生态保护 村庄改造
下载PDF
基于环境正义的城市空间治理研究和实践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静 王玉银 魏成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09,共7页
基于环境正义的城市空间治理研究与实践已成为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关注热点话题。文章在界定环境正义与城市空间治理概念的前提下,构建基于环境正义的城市空间治理内涵和认知框架,并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基于环境正义的城市... 基于环境正义的城市空间治理研究与实践已成为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关注热点话题。文章在界定环境正义与城市空间治理概念的前提下,构建基于环境正义的城市空间治理内涵和认知框架,并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基于环境正义的城市治理研究的主题特征和变化情况。针对既有的城市环境不公正问题,文章构建了基于环境正义的城市空间治理内涵框架,从认知正义、程序正义与分布正义3个层面分析环境正义问题,并从治理目标和路径两个方面分别讨论城市空间治理如何迈向环境正义,以期为新时期我国开展以公平正义为目标的高水平城市空间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正义 城市空间治理 分布正义 认知正义 程序正义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角下弥合数字鸿沟与实现数字正义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长辉 焦德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0-167,共8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数字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背景下,需要关注存在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数字不平等——数字鸿沟现象,这是阻碍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系统梳理数字鸿沟与知识沟、...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数字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背景下,需要关注存在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数字不平等——数字鸿沟现象,这是阻碍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系统梳理数字鸿沟与知识沟、信息沟的形成机制,寻找弥合数字鸿沟之策,成为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议题。弥合数字鸿沟,实现数字正义,必须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应跨越接入、媒介使用、知识能力三道“数字鸿沟”,做强低收入地区数字经济,弥合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之间的信息差,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鸿沟 数字正义
下载PDF
从数字鸿沟到数字正义:“双韧性”路径纾解农民心理困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蓉蓉 王琦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8-176,共9页
伴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在数字化与老龄化同轨纵深发展态势下,数字鸿沟在接入沟、使用沟和知识沟方面造成了农民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诸多差距与不平等。同时,也在心理层面导致了农民由于认知、情绪、能力和观念等诸方面难以适应... 伴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在数字化与老龄化同轨纵深发展态势下,数字鸿沟在接入沟、使用沟和知识沟方面造成了农民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诸多差距与不平等。同时,也在心理层面导致了农民由于认知、情绪、能力和观念等诸方面难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产生的焦虑感、疏离感、相对剥夺感和无力感,具体表现为能力恐慌与技术犹疑中的心理挣扎、虚拟空间与真实情感间的心理落空、权利挤压与机会缺失下的心理冲突、数字融入与信息获取下的心理失措。针对农民的这些心理困境,可利用“双韧性”理论,通过更新数字认知基模、重塑数字融入观念、确立数字身份认同和建构数字心态秩序实现农民主体心理韧性的强固,通过打造数字治理共同体、释放数字治理效能和增强数字技术回应力来提升数字乡村治理韧性,最终实现数字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数字正义 心理困境 双韧性理论 数字乡村建设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能源正义与公正能源转型的新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万洪 宋毅仁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3,共8页
在“后巴黎时代”,能源正义逐渐成为能源转型的应有之义。能源正义以个人权利为价值归宿,公平分配人际间、区域间、国家间的能源利益与能源责任,为能源转型提供道德标准、价值理性与理论框架。能源正义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相吻合,能... 在“后巴黎时代”,能源正义逐渐成为能源转型的应有之义。能源正义以个人权利为价值归宿,公平分配人际间、区域间、国家间的能源利益与能源责任,为能源转型提供道德标准、价值理性与理论框架。能源正义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相吻合,能为我国能源转型之路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撑。其中,人口规模与能源消耗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能源转型面临的基本国情,这既反映了能源转型之路的艰巨性与复杂性,也意味着丰富的人力资源潜力。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能源共同富裕应当坚持能源转型中的共建共享原则。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要求重视能源转型过程中的思想建设与文化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意味着全体人民共享能源正义,走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和平与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积极推进国际能源合作,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能源正义 能源转型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视域下的中国话语及其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欣然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5,56,共7页
源于一种建构本土化空间正义理论的现实诉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正义的阐释和想象应当在廓清经典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原初视域的基础上,从价值规范角度自觉助力中国城市空间的规划发展。中国社会性质与国情决定了其空间话语和实... 源于一种建构本土化空间正义理论的现实诉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正义的阐释和想象应当在廓清经典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原初视域的基础上,从价值规范角度自觉助力中国城市空间的规划发展。中国社会性质与国情决定了其空间话语和实践有自身的特殊性。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发展方式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展现为不断向更高层次空间结构合理性迈进的历史进程,而这实际上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出场的现实依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作为社会主义空间正义建设的理论出发点,以坚持唯物史观、贯彻以人为核心以及推动共同富裕来有条不紊地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正义事业,对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正义话语体系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空间生产 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国话语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公平正义重要论述的时代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泾 《理论视野》 CSSCI 2024年第2期37-43,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握历史主动,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发展阶段,对公平正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积极的探索与创新,从多维度阐释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新时代社会主义公平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握历史主动,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发展阶段,对公平正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积极的探索与创新,从多维度阐释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新时代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存在的新问题。习近平关于公平正义重要论述的时代特征表现在:彰显历史继承性与发展创新性;凸显人民共享性与整体协同性;注重时代指向性与现实针对性;弘扬价值导向性与应然趋势性;强调长期艰巨性与求真务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公平正义 时代特征
下载PDF
分配·承认·能力: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正义的多维审视
18
作者 杨磊 朱德全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7,共11页
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正义是揭示其作为一项“好制度”的根本所在,旨在彰显职业教育类型化变革和职业教育人才选拔的时代精神。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正义指高等职业院校入学招生考试制度的正义属性,既包含职业教育高考制度中的正义追求,也包含... 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正义是揭示其作为一项“好制度”的根本所在,旨在彰显职业教育类型化变革和职业教育人才选拔的时代精神。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正义指高等职业院校入学招生考试制度的正义属性,既包含职业教育高考制度中的正义追求,也包含职业教育高考制度内容的正义以及制度执行手段的正义,还包含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所形成的高考文化、高考风俗、高考习惯以及高考心理、高考舆论等制度亚文化的正义性。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正义还是多元化、层次化的复合正义,具体包含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正义、教育主体地位的承认正义、个体自由发展的能力正义。是故,职业教育高考制度在制定与执行中需要强调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公平、民主的平等,以教育考试制度的正义性变革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高考 制度正义 分配正义 承认正义 能力正义
下载PDF
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向:基于空间正义的分析
19
作者 何植民 蒋护纹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3,共8页
空间正义是一种城乡空间发展及社会正义问题在空间上的投射,是对社会空间公平与正义的追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征程中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遵循,可以通过相应的顶层设计与价值引领实现城乡发展成果共享。立足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从空间正义内... 空间正义是一种城乡空间发展及社会正义问题在空间上的投射,是对社会空间公平与正义的追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征程中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遵循,可以通过相应的顶层设计与价值引领实现城乡发展成果共享。立足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从空间正义内涵及特性出发,正视乡村空间非正义现实,并基于乡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对客观规律的充分尊重、空间权益的有效保障和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等空间正义需要,从宏观层面的空间制度的顶层设计、中观层面的空间分配的公平正义和微观层面的空间生产的均衡配置等三个层次,构建推进共同富裕的空间分析维度,并阐述其在中国语境下的逻辑理路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同构性,为我国乡村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理论参考。在空间正义视域下,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总体思路与实践路向在于:坚持群众需求的价值导向,树立空间生产为人民的正义观;构建完善的空间分配格局,发挥促进公平正义的最大效用;加快制度创新与改革,保障乡村地区居民的空间权益;尊重乡村差异性文化,打造正义性的多元空间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空间正义 共同富裕 理论逻辑 实践路向
下载PDF
公平正义:慈善参与灾害治理的理论建构与路径
20
作者 张郧 黄晓瑞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1,共8页
将慈善治理策略扎根于中国国情,探讨新时代慈善参与灾害治理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发现,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决定慈善参与灾害治理必须以公平正义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同时,在实践行动中慈善参与灾害治理助力实现起点公平正义、过程公平正义和... 将慈善治理策略扎根于中国国情,探讨新时代慈善参与灾害治理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发现,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决定慈善参与灾害治理必须以公平正义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同时,在实践行动中慈善参与灾害治理助力实现起点公平正义、过程公平正义和结果公平正义。未来,慈善参与灾害治理应保障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改善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与保障人民的发展收益,成为助力灾害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 灾害治理 公平正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