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高原2008-2016年云地闪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陶世银 蔡忠周 +3 位作者 王敏 胡亚男 金欣 罗少辉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8-297,共10页
利用2008-2016年青海省云地闪监测网资料,分析了云地闪特征。结果表明:2008-2016年青海高原云地闪次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各年正云地闪比例在10.1%~19.8%之间,平均正云地闪比例为15.0%,且春季和秋季明显高于夏季;总云地闪平均电流强度... 利用2008-2016年青海省云地闪监测网资料,分析了云地闪特征。结果表明:2008-2016年青海高原云地闪次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各年正云地闪比例在10.1%~19.8%之间,平均正云地闪比例为15.0%,且春季和秋季明显高于夏季;总云地闪平均电流强度为30.3 kA,正云地闪平均电流强度为50.1 kA,负云地闪平均电流强度为27.2 kA;负云地闪月平均峰值电流呈现双峰双谷的分布特征,正云地闪月平均峰值电流呈现单峰单谷的特征;正负云地闪电流强度频次分布均呈现正态分布的特征;云地闪电流强度幅值频次累积概率分布服从IEEE Std 1243-1997推荐的雷电流累积概率分布模型;云地闪平均陡度为7.3 kA·us^(-1),正云地闪平均陡度为7.8 kA·us^(-1),负云地闪平均陡度为7.2kA·us^(-1);云地闪在夏季(6-8月)发生较为频繁,占总闪电的81.0%,其次是秋季(9-11月),占总闪电的13.5%,夏季和秋季云地闪电占全年闪电的94.5%;云地闪的日变化呈现单峰单谷的特征;总云地闪年均最大密度达10.4次·km^(-2)·a^(-1),正云地闪年均最大密度达2.1次·km^(-2)·a^(-1),负云地闪年均最大密度达10.3次·km^(-2)·a^(-1),总云地闪和负云地闪的密度高值区在西宁、大通和湟中一带,正云地闪的密度高值区在玛沁和同德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地 云地 云地 特征分析 正云地闪比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