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解析正交矩的图像分析
1
作者 赵远阳 付波 +2 位作者 赵熙临 范秀香 郭浩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56-59,120,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正交矩的图像特征表达能力,根据零点采样原理,认为权函数是影响正交多项式零点分布的关键因素,采用正交化准则与数值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求取非解析正交多项式,从而构造高性能的非解析正交矩,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 化原则 数值方法 解析多项式 解析
下载PDF
偏振正交双频DBR腐蚀声发射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严雪莹 曾周末 封皓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2-866,共5页
为了实现基于光纤传感器的金属腐蚀在线监测,以金属Q235腐蚀声发射在线监测为目标,采用分布式布喇格反射(DBR)光纤激光器作为腐蚀声发射传感器的方法,通过对偏振正交DBR光纤激光器的工作机理及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了偏振正交双频DBR激光... 为了实现基于光纤传感器的金属腐蚀在线监测,以金属Q235腐蚀声发射在线监测为目标,采用分布式布喇格反射(DBR)光纤激光器作为腐蚀声发射传感器的方法,通过对偏振正交DBR光纤激光器的工作机理及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了偏振正交双频DBR激光器用于腐蚀声发射传感器的谐振腔参量对其性能影响的规律,并进行了基于偏振正交双频DBR激光器的声发射检测实验,实现了偏振正交DBR光纤激光器的优化设计,提出了表征Q235碳钢腐蚀阶段的特征量。结果表明,偏振正交DBR光纤激光器不仅能实现对金属腐蚀声信号的检测,其检测频带范围为0MHz^1MHz,还能实现通过平均拍频值的变化来表征金属腐蚀主要的3个腐蚀阶段。该研究为偏振正交DBR腐蚀声发射传感器及组网的优化设计与制作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对金属腐蚀特别是核级关键材料的在线腐蚀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分布式布喇格反射声发射传感器 正交解析 新型传感器
下载PDF
首都圈及邻近区域地震活动能量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许晓庆 罗国富 +1 位作者 马禾青 杨明芝 《华北地震科学》 2011年第4期44-48,共5页
通过对首都圈及邻近区域的地震资料采用自然正交簇解析方法,分析了中强以上地震前地震活动能量时间因子和能量空间分布异常情况,发现自然正交簇解析的方法能够较好地提取中强震前的地震异常信息,虽然有些异常规律并不十分明显,其物理机... 通过对首都圈及邻近区域的地震资料采用自然正交簇解析方法,分析了中强以上地震前地震活动能量时间因子和能量空间分布异常情况,发现自然正交簇解析的方法能够较好地提取中强震前的地震异常信息,虽然有些异常规律并不十分明显,其物理机制也不是十分明确,但是该方法还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探索的地震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圈及邻近区域 自然解析 地震异常信息
下载PDF
基于颗粒物化学组分评估南宁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付洁 韦江慧 +2 位作者 黄乃尊 庞业 蒋建宏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1年第12期38-42,共5页
为评估大气污染防治对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性。通过比较分析6项常规污染物和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的变化来评估2018年-2019年期间南宁市空气质量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南宁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NO_(3)^(-)、SO _(4)^(2-)、Ca^(2+)、Mg^(2+... 为评估大气污染防治对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性。通过比较分析6项常规污染物和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的变化来评估2018年-2019年期间南宁市空气质量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南宁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NO_(3)^(-)、SO _(4)^(2-)、Ca^(2+)、Mg^(2+)、NH_(4)^(+)、K^(+)和Na^(+)等7种离子浓度呈现降低;PMF模型解析结果显示二次硫酸盐、二次硝酸盐和工业与农业源等其他来源对ρ(PM_(2.5))的贡献量均大幅降低,但扬尘和生物质燃烧贡献率分别上升14.4%和9.3%。结果表明仍需加强对生物质燃烧和扬尘的管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宁 PM_(2.5) 化学组分 矩阵因子解析(PMF) 评估
下载PDF
南京北郊四季PM2.5中有机胺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栩婕 施晓雯 +1 位作者 马嫣 郑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7-553,共17页
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南京北郊采集了大气PM2.5样品,对其中的有机胺、主要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进行了定量分析.共测定南京北郊大气PM2.5中5种有机胺:甲胺、乙胺、二甲胺、三甲胺和苯胺.有机胺年平均总浓度为(54.2±29.2)... 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南京北郊采集了大气PM2.5样品,对其中的有机胺、主要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进行了定量分析.共测定南京北郊大气PM2.5中5种有机胺:甲胺、乙胺、二甲胺、三甲胺和苯胺.有机胺年平均总浓度为(54.2±29.2)ng·m^-3,其中最丰富的物种为二甲胺[年均值:(20.2±13.7)ng·m^-3],其次为甲胺[年均值:(13.1±6.3)ng·m^-3]、三甲胺[年均值:(8.6±4.1)ng·m^-3]、乙胺[年均值:(6.3±4.1)ng·m^-3]和苯胺[年均值:(5.9±3.9)ng·m^-3],有机胺总浓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污染天有机胺的浓度大于清洁天,主要是受大气颗粒物酸性影响大气有机胺气/粒转换所致,并且大气颗粒物酸性也是导致夏季高温条件下颗粒态有机胺仍高于其它季节的另一原因.在新粒子生长天,发现有机胺的浓度会有所增加.PMF法溯源结果显示南京北郊大气PM2.5中主要有6种有机胺排放源:即工业源、农业源、生物质燃烧、机动车排放、二次源和道路扬尘.其中甲胺、乙胺主要来源于二次源和机动车排放;二甲胺、三甲胺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二次源和机动车排放;苯胺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和生物质燃烧.有机胺的来源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春季秋季道路扬尘源占比较高,夏季二次源为有机胺主要的污染源,冬季机动车排放源和生物质燃烧源有一定提升.而有机胺的昼夜差异并不明显,二次源、机动车排放源以及生物质燃烧源是3个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胺 离子色谱 新粒子生成 矩阵因子解析(PMF) 解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