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递推公式的机械臂正动力学的并行计算策略
1
作者 陆佑方 张京军 陈塑寰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69-372,共4页
利用Jourdain原理来消除约束反力,并通过引入Lagrange乘子释放约束,得到了机械臂正动力学非递推形式的计算模型.由于在这种模型中引进了一些冗余计算,因此减弱了方程中各计算量之间的依赖性,从而提高了模型的内在... 利用Jourdain原理来消除约束反力,并通过引入Lagrange乘子释放约束,得到了机械臂正动力学非递推形式的计算模型.由于在这种模型中引进了一些冗余计算,因此减弱了方程中各计算量之间的依赖性,从而提高了模型的内在并行性.为了尽量减少并行计算所需处理器的数目,本文采用了求解规模缩减技术,并基于这个模型提出了一种面向O(n)个处理器的机械臂正动力学的并行计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正动力 动力 增方方程 并行算法
下载PDF
逆动力学方法在机械臂正动力学并行计算中的应用(英)
2
作者 张京军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刚性臂正动力学有效的并行算法.首先,基于道动力学的非递推牛顿一欧拉公式,并结合并行化的文[1]的方法1,并行计算了惯性医阵.然后,用逆动力学的非递推牛顿一欧拉公式计算了偏矢量,并用文[6]的方法并行求解了线性方... 本文提出了一种刚性臂正动力学有效的并行算法.首先,基于道动力学的非递推牛顿一欧拉公式,并结合并行化的文[1]的方法1,并行计算了惯性医阵.然后,用逆动力学的非递推牛顿一欧拉公式计算了偏矢量,并用文[6]的方法并行求解了线性方程组.最后,以PUMA560机器人的前三个臂为例进行了计算效率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算法 机械臂 正动力 动力
下载PDF
柔性机械臂正动力学并行计算研究
3
作者 张京军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5,9,共6页
本文利用虚功率原理来消除约束反力 ,并通过引入Lagrange乘子释放约束 ,得到了空间柔性机械臂正动力学增广形式的动力学方程。由于这种模型中引进了一些冗余计算 ,因此减弱了方程中各计算量之间的依赖性 ,从而提高了模型的内在并行性 ,... 本文利用虚功率原理来消除约束反力 ,并通过引入Lagrange乘子释放约束 ,得到了空间柔性机械臂正动力学增广形式的动力学方程。由于这种模型中引进了一些冗余计算 ,因此减弱了方程中各计算量之间的依赖性 ,从而提高了模型的内在并行性 ,最后基于这个模型提出了一种空间柔性机械臂正动力学的并行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械臂 正动力 增广方程 并行算法 机器人
下载PDF
基于广义坐标形式牛顿-欧拉方法的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正问题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根良 王皓 +1 位作者 来新民 林忠钦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1-48,共8页
基于具有广义坐标形式的牛顿-欧拉方法建立一般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正问题建模与仿真的通用方法。在动力学建模时,选取空间并联机构动平台的工作空间变量作为系统广义坐标,从各构件的牛顿-欧拉方程出发,结合运动学逆解和虚功原理,得到与... 基于具有广义坐标形式的牛顿-欧拉方法建立一般空间并联机构动力学正问题建模与仿真的通用方法。在动力学建模时,选取空间并联机构动平台的工作空间变量作为系统广义坐标,从各构件的牛顿-欧拉方程出发,结合运动学逆解和虚功原理,得到与广义坐标相对应的系统动力学方程-运动微分方程和系统理想铰约束力方程。对6-UPS型空间并联机构进行动力学建模,计算外力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理论分析和仿真案例表明,该方法可以简化并联机构动力学正问题的建模步骤,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坐标 牛顿-欧拉方法 空间并联机构 动力问题
下载PDF
正庚烷化学动力学简化模型的构建及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黄豪中 苏万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3-886,共4页
提出了一个新的适用于HCCI发动机燃烧模拟的正庚烷化学反应动力学简化模型(40种组分和62个反应)。由三个子模型组成:低温反应子模型是在Li等人模型的基础上,定义具体的醛类(RCHO)产物和小分子碳氢产物(Rs)而构建;增加了用于链接低温反... 提出了一个新的适用于HCCI发动机燃烧模拟的正庚烷化学反应动力学简化模型(40种组分和62个反应)。由三个子模型组成:低温反应子模型是在Li等人模型的基础上,定义具体的醛类(RCHO)产物和小分子碳氢产物(Rs)而构建;增加了用于链接低温反应向高温反应过渡的大分子直接裂解成小分子反应子模型;高温反应子模型是在Griffiths等人模型的基础上,去除了无关的基元反应,增加两个关于CO和CH3O的氧化反应而构建。另外,采用遗传优化技术对模型动力学参数进行调整。计算表明,新模型能够在当量比0.2-1.2,温度从300-3000 K的范围内精确模拟正庚烷HCCI燃烧时冷焰和热焰反应过程,与详细模型(544种组分和2446个反应)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烷动力学简化模型 HCCI发动机 着火时刻 优化
下载PDF
3-RRRT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其正向求解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延斌 贾现召 赵新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8-240,共3页
研究一种3-RRRT新型高速搬运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正向动力学求解方法,以多体系统理论和Kane方法建立了该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运用违约修正约束稳定法对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并利用Matlab软件平台进行了动力学正向求解数值仿真... 研究一种3-RRRT新型高速搬运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正向动力学求解方法,以多体系统理论和Kane方法建立了该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运用违约修正约束稳定法对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并利用Matlab软件平台进行了动力学正向求解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此数值积分方法速度快、精度高,适合于3-RRRT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正向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微分/代数方程组 动力学模型 动力
下载PDF
基于正、逆动力学的移动悬架并联机械手动力学建模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玉维 钟蜀津 +1 位作者 李彬 赵新华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3-637,共5页
以多体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笛卡尔坐标系下分别构建了移动悬架并联机械手系统的正、逆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采用数值仿真法对系统逆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然后将部分解作为系统正运动学和正动力学模型的输入和边界条件,... 以多体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笛卡尔坐标系下分别构建了移动悬架并联机械手系统的正、逆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采用数值仿真法对系统逆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然后将部分解作为系统正运动学和正动力学模型的输入和边界条件,并进行数值仿真。最后通过正、逆动力学数值仿真比较,验证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和求解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动力 动力学建模 数值仿真比较 移动悬架并联机械手
下载PDF
四自由度串联机械手的逆动力学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4
8
作者 师名林 赵新华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37-40,共4页
本文运用牛顿-欧拉递推算法对移动小车上的四自由度串联机械手进行动力学分析,并建立它的逆动力学模型,最后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验证.
关键词 串联机械手 正动力学模型 牛顿-欧拉法 仿真
下载PDF
基于空间算子代数理论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24
9
作者 方喜峰 吴洪涛 +2 位作者 刘云平 陆宇平 汪通悦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8-234,共7页
为了提高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正、反向动力学建模效率,应用空间算子代数理论,在通用计算机符号演算软件Mathematica6.0的环境下,对计算多体系统正、反向动力学进行设计与实现。广义质量是联系旋量力和旋量加速度的的重要参量,据此可形成... 为了提高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正、反向动力学建模效率,应用空间算子代数理论,在通用计算机符号演算软件Mathematica6.0的环境下,对计算多体系统正、反向动力学进行设计与实现。广义质量是联系旋量力和旋量加速度的的重要参量,据此可形成正、反向动力学高效递推算法,用空间算子代数理论求出广义质量、正、反向动力学具有形式简洁、物理意义明确、编程效率高和直观等特征。运用VB.NET编程软件实现与Mathematica6.0软件无缝集成,对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及正、反向动力学进行参数化分析与计算,给出编程实施过程及建模IDEFO方法。根据分析结果,对PUMA560机器人典型多体系统进行正、反向动力学建模,并与结果进行对比,通过算例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算子代数 、反向动力 广义质量 多体系统 建模
下载PDF
氨吸收式动力/制冷复合循环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尘丁 张娜 +1 位作者 蔡睿贤 刘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7,共7页
对氨水混合工质动力/制冷正逆耦合循环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该循环通过分流、精馏、吸收冷凝,满足了不同热力过程对工质氨浓度的不同需求。选取热效率η、火用效率ε等指标作为评价准则,当循环透平进汽参数为375℃/7000kPa时,η约为20%,... 对氨水混合工质动力/制冷正逆耦合循环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该循环通过分流、精馏、吸收冷凝,满足了不同热力过程对工质氨浓度的不同需求。选取热效率η、火用效率ε等指标作为评价准则,当循环透平进汽参数为375℃/7000kPa时,η约为20%,ε约为40%。对循环重要参数分流比S、基本工质氨质量浓度X变化对热力性能、评价准则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讨论不同X下如何设置分流比S使循环能量利用更为合理。研究表明:综合考虑循环功冷联供性能、经济性能等因素,建议分流比S取0.4左右,基本工质氨质量浓度X取0.28-0.32。如需较大的冷输出,可适当加大S及X,但S过高(>0.8)循环热力性能会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制冷逆耦合循环 氨水混合工质 分流比 工质浓度 热力性能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pseudo-dynamic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seismic shield tunnel faces combined with sparse polynomial chaos expansion
11
作者 GUO Feng-qi LI Shi-wei ZOU Jin-F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2087-2101,共15页
To address the seismic face stability challenges encountered in urban and subsea tunnel construction,an efficient probabilistic analysis framework for shield tunnel faces under seismic conditions is proposed.Based on ... To address the seismic face stability challenges encountered in urban and subsea tunnel construction,an efficient probabilistic analysis framework for shield tunnel faces under seismic conditions is proposed.Based on the upper-bound theory of limit analysis,an improved three-dimensional discrete deterministic mechanism,accounting for the heterogeneous nature of soil media,is formulated to evaluate seismic face stability.The metamodel of failure probabilistic assessments for seismic tunnel faces is constructed by integrating the sparse polynomial chaos expansion method(SPCE)with the modified pseudo-dynamic approach(MPD).The improved deterministic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with published literatur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results,and the SPCE-MPD metamodel is exam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CS method.Based on the SPCE-MPD metamodels,the seismic effects on face failure probability and reliability index are presented and the global sensitivity analysis(GSA)is involved to reflect the influence order of seismic action parameters.Finally,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tested to be effective by a engineering case of the Chengdu outer ring tunnel.The results show that higher uncertainty of seismic response on face stability should be noticed in areas with intense earthquakes and variation of seismic wave velocity has the most profound influence on tunnel face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iability analysis shield tunnel face sparse polynomial chaos expansion modified pseudo-dynamic approach seismic stability assessment
下载PDF
论企业人才流动的双向动力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鹏 《现代营销(下)》 2011年第12期21-21,共1页
企业人才流动的动力因素除去正、负动力两类外,还有企业规模扩大、福利待遇提高和流动环境优化三种可变的双向动力。企业规模扩大的正动力是促进企业转变管理体制、促进人心稳定,负动力是企业扩大规模容易使企业陷入多元化危机、增加人... 企业人才流动的动力因素除去正、负动力两类外,还有企业规模扩大、福利待遇提高和流动环境优化三种可变的双向动力。企业规模扩大的正动力是促进企业转变管理体制、促进人心稳定,负动力是企业扩大规模容易使企业陷入多元化危机、增加人才的危机感;福利待遇提高的正动力是提高企业的吸引力,负动力是刺激人才的其他需求;流动环境优化的正动力是更易招揽和留住人才,负动力是促使人才流动更为容易和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流动 正动力 动力
下载PDF
棕榈酸叔丁酯的催化制备动力学分析及低温流动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煜 李法社 +1 位作者 王碧灿 倪梓皓 《能源工程》 2019年第5期57-62,68,共7页
为研究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棕榈酸与叔丁醇为原料反应合成棕榈酸叔丁酯。单因素试验分析表明,反应温度为82℃,反应时间为60min,催化剂用量为10%,醇酸摩尔比为7.5∶1时转化率达到最高,最高转化率为93.10%... 为研究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棕榈酸与叔丁醇为原料反应合成棕榈酸叔丁酯。单因素试验分析表明,反应温度为82℃,反应时间为60min,催化剂用量为10%,醇酸摩尔比为7.5∶1时转化率达到最高,最高转化率为93.10%;正交试验表明,对转化率的主要影响顺序为:反应温度、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温度87℃,反应时间为60min,催化剂用量为10%,醇酸摩尔比为10∶1,在此最佳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得到转化率为95.68%;最后,对棕榈酸叔丁酯低温流动性进行了测定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叔丁酯 单因素分析 交试验 动力学分析 低温流动性
下载PDF
腰部外骨骼机器人多刚-柔体动力学等效逆解方法研究及其性能优化综合
14
作者 周祖意 杨玉维 +2 位作者 齐文耀 龚健超 李照童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8,共12页
针对减轻腰部运动负载对其疾病防治的重要性,提出一种具有人体生物力学特性的多自由度仿生腰部无动力外骨骼机器人研究原型,继而针对其计及人机共融性的运动承载仿生工作机理的有效实现,深入开展基于多刚-柔体动力学逆解的系统仿生综合... 针对减轻腰部运动负载对其疾病防治的重要性,提出一种具有人体生物力学特性的多自由度仿生腰部无动力外骨骼机器人研究原型,继而针对其计及人机共融性的运动承载仿生工作机理的有效实现,深入开展基于多刚-柔体动力学逆解的系统仿生综合性能优化及其方法研究。首先,基于相关离体生物力学实验数据,构建人体腰椎仿生等效复合刚度力学模型,进而于人体矢状面内搭建人机穿戴并联系统多刚-柔体正动力学模型;其次,旨在腰部外骨骼机器人性能优化综合的有效实现,提出一种新型动力学综合性能评价指标——仿生承载舒适度;再次,相对于柔性逆动力学频域法求解的非因果复杂性,提出一种通过正动力学线性优化迭代逼近多刚-柔体动力学逆解的等效方法,以实现外骨骼机器人穿戴前后人体胸椎运动轨迹的一致性;最后,深入开展人机穿戴并联多刚-柔体系统仿生综合性能优化研究,进而得到外骨骼机器人最优设计参数组。仿真结果表明:外骨骼机器人穿戴前后,在保障人体胸椎在矢状面内弯曲角度轨迹误差极小(4.5×10^(-6)(^(o)))工况下,人体等效受力较穿戴前得到明显改善;优化后的外骨骼机器人穿戴舒适性指标明显提升,从而证明了腰部外骨骼机器人具有较好的动力学仿生综合性能,以及所采用研究方法的合理有效性。同时,优化后的系统设计参数对后续腰部外骨骼机器人物理样机的建造及相关实验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部无动力外骨骼机器人 多刚-柔体 正动力 等效逆动力 仿生承载舒适度 综合性能优化
原文传递
新型混联机床动力学正问题研究
15
作者 解顺强 余跃庆 +2 位作者 张兰霞 王立平 龙运佳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9-115,共7页
研究了新型混联机床的动力学正问题,得到了动力学正问题方程.针对两种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一种是刀具没有承受力和力矩的作用;一种是端铣刀进行铣削.分别给出了各个变量的时间历程图和相轨图.
关键词 混联机床 动力问题 端铣刀 相轨图
原文传递
基于DSP的焊装机器人控制算法研究与仿真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顺 周康渠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7-93,共7页
在建立六自由度焊装机器人D-H坐标系及确定各手臂参数的基础上,研究其正逆运动学方程,设计其数值模拟算法,并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仿真模型,获得在定点控制模式下各个关节电机控制量,得到具有固定重力补偿的机器人控制模型;基于六自由度... 在建立六自由度焊装机器人D-H坐标系及确定各手臂参数的基础上,研究其正逆运动学方程,设计其数值模拟算法,并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仿真模型,获得在定点控制模式下各个关节电机控制量,得到具有固定重力补偿的机器人控制模型;基于六自由度机器人动力学控制原理,在考虑电机特性及机器人手臂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传感器反馈控制的优化模型;在Tecnomatix环境下创建了四机器人焊接工位,利用其提供的Robotics功能模块,实现了机器人的路径及功能示教;利用DSP(Digital Single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解算了机器人关节坐标的牛顿-欧拉逆运动学方程,并实时、快速处理传感器反馈信号,实现了对多个伺服系统的闭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动力 数字信号处理器 实时控制
下载PDF
结合深度学习的机械臂视觉抓取控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白成超 晏卓 宋俊霖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9-307,共9页
针对基于视觉的机械臂抓取精确抓取的需求,考虑传统的视觉识别算法受环境、对象变化的制约且在识别正确率及快速性上存在的问题,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精确检测与识别方法。首先基于深度学习改进了YOLO算法,... 针对基于视觉的机械臂抓取精确抓取的需求,考虑传统的视觉识别算法受环境、对象变化的制约且在识别正确率及快速性上存在的问题,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精确检测与识别方法。首先基于深度学习改进了YOLO算法,通过对数据集的训练,基于英伟达Jetson TX1高性能处理单元实现了复杂环境下多目标的识别与定位,给出了目标的类别与位置等信息;以此为基础,结合利用Move It!功能包完成的机械臂运动轨迹的求解与规划,以及基于李群李代数建立的递推正逆动力学模型,设计了机械臂抓取控制的滑模控制律。仿真及实物验证表明,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方法学习到的特征对复杂背景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稳定性;所设计的滑模控制算法在0.21 s时跟踪误差在2%,取得了较高的控制精度。可为后续视觉抓取任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李群李代数 动力 滑模控制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凸轮型线的优化设计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苏圣 胡景彦 +5 位作者 李慧军 刘云卿 杨陈 吴丰凯 杜宝杰 吴小飞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1年第2期79-82,共4页
用工程软件计算出来的分析结果来指导凸轮型线的设计,发动机试验表明,新设计的凸轮型线已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汽油机 凸轮 型线 阀系动力学特性 单阀系动力 时机构动力
下载PDF
机械臂动力学分析及关节非线性摩擦模型建立 被引量:26
19
作者 段书用 李昌洛 +1 位作者 韩旭 刘桂荣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28,共11页
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分段线性组合而成的拟非线性摩擦模型来描述机械臂各关节摩擦力矩大小及其分布,忽略了低速区关节摩擦的实际非线性变化,而该非线性变化恰恰是影响机械臂轨迹精度及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此,着重研究机械臂关节非... 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分段线性组合而成的拟非线性摩擦模型来描述机械臂各关节摩擦力矩大小及其分布,忽略了低速区关节摩擦的实际非线性变化,而该非线性变化恰恰是影响机械臂轨迹精度及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此,着重研究机械臂关节非线性摩擦模型及其对机械臂末端轨迹的影响。对多关节机械臂进行几何机构建模,对任意设定的机械臂理想运动轨迹,通过机构运动学分析得到各关节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考虑非线性摩擦,建立高可靠性的关节非线性摩擦的一般模型。对给定的理想运动轨迹下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进行Newton-Euler反向动力学分析,从而得到各关节的非线性驱动力矩。基于一般非线性摩擦模型,将得到的驱动力矩代入正向动力学模型中得到机械臂末端实际的运动轨迹。通过上述分析步骤,深入研究各关节在不同类型驱动力矩组合条件下对机械臂末端运动轨迹、及各关节角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械臂各关节的不同摩擦形式对末端运行轨迹影响显著,各关节驱动力矩的变化对其相邻关节的角位移也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非线性摩擦模型 动力学建模 Newton-Euler法 -反向动力 机械臂运动学 运动轨迹
原文传递
点缺陷对表面生长动力学标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雷明 夏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31-335,共5页
基于含噪声Kuramoto-Sivashinsky方程,采用动力学重正化群技术,研究生长表面存在点缺陷或杂质对表面生长动力学标度行为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粗糙度指数α和动力学标度指数z.所得结果表明,点缺陷的存在使生长表面粗化,并缩短达到稳定生... 基于含噪声Kuramoto-Sivashinsky方程,采用动力学重正化群技术,研究生长表面存在点缺陷或杂质对表面生长动力学标度行为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粗糙度指数α和动力学标度指数z.所得结果表明,点缺陷的存在使生长表面粗化,并缩短达到稳定生长的弛豫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生长 动力学重化群方法 点缺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