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言意之辨与隐秀之象——论正始诗歌的意象表现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力坚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5-31,共7页
正始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深受玄学“言意之辨”的影响,从而呈现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隐秀之象”。“隐秀之象”的特征为圆融会通与圆融蕴藉,前者既有象征意义,又不拘泥于某一确指之义;后者则既有所指,却又不明示,表现为委婉、含... 正始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深受玄学“言意之辨”的影响,从而呈现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隐秀之象”。“隐秀之象”的特征为圆融会通与圆融蕴藉,前者既有象征意义,又不拘泥于某一确指之义;后者则既有所指,却又不明示,表现为委婉、含蓄、朦胧而多义。正始名士重“意”,主张“得意忘象”,但亦不绝弃“象”,而是要求“寻象以观意”,从而形成诗歌创作中意象融合、形神互济的表达方式,即在形象的描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始诗歌 言意之辨 隐秀之象
下载PDF
“正始之音”可指代“正始诗歌”之说商兑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祥谦 左宜华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52-55,共4页
丁放先生撰文提出"正始之音"可以用来指正始时期的诗歌。通过系统梳理"正始"的流变及"正始之音"的涵义,辨析丁文援引的证据,证明丁先生的立论难以成立。在魏齐王曹芳"正始"年号下,"正始之... 丁放先生撰文提出"正始之音"可以用来指正始时期的诗歌。通过系统梳理"正始"的流变及"正始之音"的涵义,辨析丁文援引的证据,证明丁先生的立论难以成立。在魏齐王曹芳"正始"年号下,"正始之音"仅指魏晋玄谈风气,不能用来代称正始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始 正始之音 魏晋玄谈 正始诗歌
下载PDF
“正始之音”究竟能否指“正始诗歌”?
3
作者 刘小兵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2-25,共4页
"正始之音"一词含义甚丰、用法多样,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皆不止一端;"正始之音"可以用来表达"魏晋玄学清谈"、"雅正的诗乐传统"等含义;在文学史上,"正始之音"可以用来指"正... "正始之音"一词含义甚丰、用法多样,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皆不止一端;"正始之音"可以用来表达"魏晋玄学清谈"、"雅正的诗乐传统"等含义;在文学史上,"正始之音"可以用来指"正始诗歌",属于它的引申义之一,但是这一含义并非古已有之,而是有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又需辨其源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始 正始之音 雅正 魏晋清谈 正始诗歌
下载PDF
论正始诗歌对建安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4
作者 谭鑫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81-86,共6页
建安诗歌与正始诗歌风栺迥异,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的继承与収展的关系。继承体现在慷慨诗风的延续、个性化的情感抒収、意象化的抒情方式、哲理玄思与忧生之嗟等方面;収展则体现为诗风由明晰到晦涩以及民歌向文人诗的演迚。
关键词 建安诗歌 正始诗歌 继承 収展
下载PDF
建安与正始诗歌比较
5
作者 傅正义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2-20,共9页
“建安”为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具体年代为公元196-220年。但作为建安文学,则不限于这二十五年,而应上自汉献帝即位的初平元年(190年),下迄魏明帝曹睿“太和”年间(227-232年),大约四十余年时间。也就是说,建安文学统指汉魏之... “建安”为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具体年代为公元196-220年。但作为建安文学,则不限于这二十五年,而应上自汉献帝即位的初平元年(190年),下迄魏明帝曹睿“太和”年间(227-232年),大约四十余年时间。也就是说,建安文学统指汉魏之际的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文学 正始诗歌 汉魏之际 魏明帝 曹睿
下载PDF
圣人之情与清和之境──正始诗歌艺术境界新探
6
作者 王力坚 《中国韵文学刊》 1997年第1期26-31,共6页
关键词 正始诗歌 艺术境界 圣人 《养生论》 阮籍 《声无哀乐论》 以悲为美 “清” 理想人格 自然之和
下载PDF
从阮籍、嵇康与傅玄的诗歌看正始与西晋诗风的嬗变
7
作者 庄书睿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5-59,共5页
正始诗人阮籍、嵇康对抗司马氏统治,崇尚玄学,形成寄托"遥深"和"清峻"的诗歌风格。而西晋诗人傅玄投靠司马氏政权,尊儒反玄,诗歌崇尚拟古、讲究语言与形式的创新。通过分析三人人生选择、思想倾向与诗歌特点,可以... 正始诗人阮籍、嵇康对抗司马氏统治,崇尚玄学,形成寄托"遥深"和"清峻"的诗歌风格。而西晋诗人傅玄投靠司马氏政权,尊儒反玄,诗歌崇尚拟古、讲究语言与形式的创新。通过分析三人人生选择、思想倾向与诗歌特点,可以看出西晋诸贤没有沿着阮籍、嵇康的创作道路发展,而是受到傅玄的影响,变正始玄思为流韵绮靡,从而开启了西晋追求文辞华美与技巧创新的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始诗歌 西晋诗歌 阮籍 嵇康 傅玄
下载PDF
永嘉诗歌纵论
8
作者 孙耀庆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24-131,共8页
永嘉文学是反思文学,是探讨出路之文学。永嘉诗歌具有建安诗歌表现政治理想、人生苦短之内容,正始诗歌抒发苦闷之特点,太康诗歌追求靡丽精巧之形式,东晋诗歌以诗寄理、悟理之方法。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既有"感乱"之声,又... 永嘉文学是反思文学,是探讨出路之文学。永嘉诗歌具有建安诗歌表现政治理想、人生苦短之内容,正始诗歌抒发苦闷之特点,太康诗歌追求靡丽精巧之形式,东晋诗歌以诗寄理、悟理之方法。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既有"感乱"之声,又有"咏仙"之音,既充溢着"清刚之气",又实现了"变创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嘉诗歌 建安诗歌 正始诗歌 太康诗歌 东晋玄言诗
下载PDF
也谈“正始之音”——兼与丁放先生商榷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小兵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1,共3页
丁放先生撰文认为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的"正始之音"是指"正始诗歌",笔者认为"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在《修竹篇序》中是对"不意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这一经典名句的化用,应属&... 丁放先生撰文认为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的"正始之音"是指"正始诗歌",笔者认为"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在《修竹篇序》中是对"不意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这一经典名句的化用,应属"用典",用以表示惊喜、赞叹之意;"正始之音"在句中保持其本义"魏晋清谈",在全文中只能联系上下文,取其比喻义;丁先生文章中用以论证在文学史上"‘正始之音’可以用来指正始时期的诗歌"的其它数条材料,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始之音 《修竹篇序》 正始诗歌 用典
下载PDF
正始之音探解
10
作者 张佳丽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109-110,共2页
"正始之音"一词有很多种解释,或是沿袭其最初的含义,指儒家的雅正传统,或是指"正始"时期的玄学清谈的风尚,或是指当时的诗歌作品。对其含义的理解,后世的史书和笔记中也有不同的引用,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 "正始之音"一词有很多种解释,或是沿袭其最初的含义,指儒家的雅正传统,或是指"正始"时期的玄学清谈的风尚,或是指当时的诗歌作品。对其含义的理解,后世的史书和笔记中也有不同的引用,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正始之音"应该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是当时的一种特征,影响了世人的政治生活,文化发展,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表现。因此,"正始之音"是一个时代的缩略语,是一个时代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始之音 时代标志 玄学风尚 正始诗歌
下载PDF
陶渊明与竹林七贤
11
作者 王永波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147,共7页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明"竹林七贤"这一魏晋时期的名士群体对陶渊明立身行事、思想旨趣以及诗歌创作等方面的巨大影响,"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阮籍和嵇康对陶渊明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认为,陶渊明不但在立身行事和思想旨...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明"竹林七贤"这一魏晋时期的名士群体对陶渊明立身行事、思想旨趣以及诗歌创作等方面的巨大影响,"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阮籍和嵇康对陶渊明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认为,陶渊明不但在立身行事和思想旨趣方面是"林下风气"的继承者,而且就诗歌创作而言,其四言诗多借鉴嵇康,五言诗也很明显受到阮籍《咏怀诗》影响,但其可贵之处就是在融汇的基础之上又有所突破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七贤 林下风气 正始诗歌 陶渊明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上)综合练习Ⅲ
12
作者 张大安 《当代电大》 2001年第10期76-79,共4页
第一编先秦文学 1填空题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__,先秦时通称'诗'或'__',到了__代被奉为经典,尊称<诗经>.
关键词 陶渊明 代表作家 田园诗歌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正始诗歌
下载PDF
“正始之音”再解读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济喜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34,共11页
"正始之音"作为指称正始时代哲学与文学互融性的通约概念,近年来在一些文学史与文学思想史的著论中被援用,也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质疑。这种质疑的背后表现出如何看待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一些共性问题。实际上,在古代社会,人们对... "正始之音"作为指称正始时代哲学与文学互融性的通约概念,近年来在一些文学史与文学思想史的著论中被援用,也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质疑。这种质疑的背后表现出如何看待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一些共性问题。实际上,在古代社会,人们对于这一概念的运用是从通约的角度去对待的。因此,我们讨论这一问题也应当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来进行,全面看待"正始之音"的时代精神诸种因素,而不应当仅仅局限于现代学科观念层面上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始之音 魏晋玄学 正始诗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