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0)P_d核的正宇称态和电磁跃迁
1
作者 张进富 《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00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采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了1 1 0 Pd 核的低能激发态的能谱和电磁跃迁 ,应用简化的哈密顿量很好的描述它们的能谱和跃迁过渡 .结果表明 ,1 1 0 Pd 基本上是属于U( 5)→O( 6)动力学对称的过渡核 ,同时也发现它具有SU( 3)对称性的... 本文采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了1 1 0 Pd 核的低能激发态的能谱和电磁跃迁 ,应用简化的哈密顿量很好的描述它们的能谱和跃迁过渡 .结果表明 ,1 1 0 Pd 基本上是属于U( 5)→O( 6)动力学对称的过渡核 ,同时也发现它具有SU( 3)对称性的明显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 电磁跃迁 集体 钯核 哈密顿量
下载PDF
转动区偶偶核正宇称态的八极关联效应
2
作者 钱诚德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73-480,共8页
运用了Usdpf(16)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讨论了八极自由度P和f玻色子对转动区偶偶核正宇称态的效应.结果表明,偶数个P和f玻色子的组态能够混入到通常的基态带,β和γ振动带,并且自然地形成Kπ=1+、3+等转动带.这一... 运用了Usdpf(16)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讨论了八极自由度P和f玻色子对转动区偶偶核正宇称态的效应.结果表明,偶数个P和f玻色子的组态能够混入到通常的基态带,β和γ振动带,并且自然地形成Kπ=1+、3+等转动带.这一结果与Usdg(15)-IBM相类似.本文还简要地给出了基态带间的E2约化跃迁几率,其结果与Usd(6)-IBM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极关联 转动带 偶-偶核 正宇称态
原文传递
五夸克态的结构研究
3
作者 白利慧 《科教文汇》 2009年第15期278-278,共1页
本文首先用群论方法构造了uudd系统能量较低的几个正宇称态和负宇称态波函数,然后在介子交换模型下,拟合NJL模型的合理参数考虑不同径向波函数宽度和径向波函数的多高斯展开进一步研究五夸克态的能量。
关键词 介子交换模型 五夸克 正宇称态
下载PDF
^(62-76)Zn核的低能谱和电磁跃迁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白洪波 刘凤英 +2 位作者 李岩松 周光荣 张进富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6-181,共6页
采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了62—76  Zn核的低能正宇称态的能谱和电磁跃迁.应用一个简单的哈密顿量能够较好地描述它们的能谱和电四极跃迁.研究表明,62—76  Zn同位素核基本上属于U(5)到O(6)的过渡核.
关键词 ^62-76Zn核 原子核 低能谱 电磁跃迁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集体 哈密顿量 过渡核 电四极跃迁
下载PDF
^(76)Se的低自旋新能级及其晕带能级结构的讨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沈水法 李燕 顾嘉辉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9-146,共8页
分别用反康谱仪和两个高纯锗探测器进行了单谱和符合谱测量,研究了76Br的衰变.用75As(α,3n)76Br和76Se(p,n)76Br二种核反应生成了76Br核.实验结果证实了以前报道的属于76Se的能级和γ射线.首次发现了39条新γ射线和15个新能级.基于logf... 分别用反康谱仪和两个高纯锗探测器进行了单谱和符合谱测量,研究了76Br的衰变.用75As(α,3n)76Br和76Se(p,n)76Br二种核反应生成了76Br核.实验结果证实了以前报道的属于76Se的能级和γ射线.首次发现了39条新γ射线和15个新能级.基于logft的计算值、所观测到的能态的退激发方式和一些核反应的实验结果,提出了新能级的自旋和宇称.建议了一个新的76Br衰变纲图.用在束γ谱学方法所观测到的高自旋态,对正宇称晕带和在角动量投影壳模型框架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6Se 投影壳模型 晕带能级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