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肾柔肝法对正常体质量指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多囊样改变、内分泌指标和子宫微环境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志超 孙红燕 +4 位作者 宋如意 褚焕妙 杨慧 毕亚菊 杨洁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170-173,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柔肝法对正常体质量指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多囊样改变、内分泌指标和子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医院治疗的116例正常体质量指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 目的观察益肾柔肝法对正常体质量指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多囊样改变、内分泌指标和子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医院治疗的116例正常体质量指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58例患者为研究组,5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补肾柔肝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抑制素B(INHB)、抗苗勒管激素(AMH)、雌二醇(E_(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T)、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PG)水平,采用盆腔B超检测两组患者卵泡数目和卵巢体积,评价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INHB、AMH、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ET-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LH、FSH、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E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TC、TG、FPG、2 h P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左侧卵巢体积、右侧卵巢体积、卵泡数目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主、次积分及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3%,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1.03%,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柔肝法治疗正常体质量指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降低患者AMH、INHB水平,改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患者卵巢体积和卵泡数目,改善患者多囊样改变,调节患者内分泌及代谢指标,调节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改善子宫微环境,缓解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柔肝法 正常体质量指数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储备功能 多囊样改变 内分泌 代谢指标 血管活性物质 子宫微环境
下载PDF
我国中老年人正常体质量指数中心性肥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聚集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越 征程 +3 位作者 李江平 周金玉 白玲 丁文清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406-411,共6页
目的探讨我国中老年人群正常体质量指数(BMI)中心性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共纳入5817例年龄45岁及以上且体质量正常的中老年人作... 目的探讨我国中老年人群正常体质量指数(BMI)中心性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共纳入5817例年龄45岁及以上且体质量正常的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体质量中心性肥胖(NWCO)组和正常体质量非中心性肥胖(NWNO)组,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心性肥胖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其聚集的影响。结果我国中老年人NWCO检出率为40.2%。NWCO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检出率均较NWNO组高(P均<0.01)。调整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区、文化程度、吸烟和饮酒情况后,NWCO组发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的风险分别是NWNO组的1.651倍(OR=1.651,95%CI:1.461~1.865)、1.585倍(OR=1.585,95%CI:1.357~1.851)、1.900倍(OR=1.900,95%CI:1.686~2.143)和2.088倍(OR=2.088,95%CI:1.810~2.407)。结论我国中老年人NWCO检出率较高,NWCO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其聚集的危险因素,控制正常BMI中老年人群的腰围水平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正常体质量指数 中心性肥胖 心血管疾病 聚集
下载PDF
正常体质量指数的腹型肥胖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朱珺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0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体质量指数(BMI)的腹型肥胖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至常熟市沙家浜卫生院门诊体检的160例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正常BMI非腹型肥胖92例作为对照组,正常BMI腹型肥胖68... 目的探讨正常体质量指数(BMI)的腹型肥胖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至常熟市沙家浜卫生院门诊体检的160例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正常BMI非腹型肥胖92例作为对照组,正常BMI腹型肥胖68例作为观察组。通过调查问卷统计记录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环境、精神状态、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资料,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型肥胖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中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为27.94%,29.41%。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平均年龄、精神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女性、大专及以上、城市居民、糖尿病、高血压构成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腹型肥胖的保护因素,性别、文化程度、居住环境、饮酒为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糖尿病是介导因素。结论正常BMI腹型肥胖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明显更高,文化程度、性别、饮酒、精神状态、居住环境均是腹型肥胖的危险因素,而年龄为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腹型肥胖 正常体质量指数 高血压/糖尿病 流行现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正常体质量指数患者低管电压条件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效果的研究分析
4
作者 刘川 范维鹏 洪福训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第9期942-944,共3页
目的探究正常体质量指数患者低管电压条件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效果。方法将某院2017年1月至11月收治的60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按重建算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100 k V管电压和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 目的探究正常体质量指数患者低管电压条件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效果。方法将某院2017年1月至11月收治的60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按重建算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100 k V管电压和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观察组采用80 kV管电压和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比较分析两组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60例患者共788段冠状动脉,其中可供图像质量评价的节段有765段,占97.08%,另外管径小于2 mm有23段,因不利于评价而排除。两组CT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升主动脉根部CT值、噪声、RCA-CT值、LAD-CT值、LAD-CNR、LCX-CT、LCX-SNR、LCX-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RCA-SNR、RCA-CNR、LAD-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体质量指数患者低管电压条件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效果明显,满足疾病诊断需求,且能减少辐射剂量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体质量指数 低管电压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 效果
下载PDF
正常体质量指数的中老年人腹型肥胖与糖尿病关联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洋洋 雷普超 +6 位作者 李玲玲 叶睿雪 王庆志 孙畅 高洁 杜艳 周欢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0-344,共5页
目的明晰我国正常体质量指数(BMI)的中老年人腹型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为该类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糖尿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纳入其中年龄在45岁及以上正常BMI的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 目的明晰我国正常体质量指数(BMI)的中老年人腹型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为该类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糖尿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纳入其中年龄在45岁及以上正常BMI的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非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组,分析两组的差异,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5197例BMI正常(18.5~24 kg/m^(2))的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本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6%(585/5197),腹型肥胖率为41.56%(2160/51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组在年龄、居住地、是否高血压、是否血脂异常、是否腹型肥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型肥胖者糖尿病发生率为14.21%(307/2160),非腹型肥胖人群糖尿病发生率为9.15%(278/3037),前者糖尿病发生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腹型肥胖、年龄≥60岁老年人、居住在城市、患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更大。结论我国正常BMI的中老年人中,腹型肥胖和糖尿病的患病状况不容乐观,且腹型肥胖可能与糖尿病发生风险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体质量指数 中老年人 腹型肥胖 糖尿病
原文传递
体质量指数正常的蒙古族人群炎症标志物与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昕 鞠忠 +4 位作者 汪桂艳 王艾丽 佟伟军 刘彦斌 张永红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63-967,共5页
目的探讨在体质量指数(BMI)正常的蒙古族人群中炎症标志物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纳入BMI正常的内蒙古通辽市的居民1784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各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信息,按照血压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n=583)... 目的探讨在体质量指数(BMI)正常的蒙古族人群中炎症标志物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纳入BMI正常的内蒙古通辽市的居民1784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各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信息,按照血压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n=583)和血压正常组(n=1201),采集两组研究对象血样并进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的检测。采用协方差分析方法研究炎症标志物水平与血压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炎症标志物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结果高血压组的AngⅡ、hsCRP、sICAM-1、sE-selectin水平均高于血压正常组[分别为52.0(40.8,85.9)比47.0(39.3,65.8)ng/L,6.7(4.4,13.7)比5.3(3.5,9.2)mg/L,(334.3±98.0)比(320.1±95.4)μg/L,18.5(15.0,24.4)比17.9(14.1,23.4)μg/L,均P<0.05]。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随AngⅡ和hsCRP水平增加而升高,线性趋势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ngⅡ,hsCRP水平每升高1个单位,研究对象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分别增加至1.005,1.018倍。结论在BMI正常的蒙古族人群中,AngⅡ、hsCRP水平与血压以及高血压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标志物 高血压 正常体质量指数 蒙古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