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朝鲜正德本《文选》音注性质及演变过程研究
1
作者 高博 邹德文 《东疆学刊》 CSSCI 2022年第2期119-126,共8页
朝鲜朝前期的朝鲜刻本汉籍通常具有严谨、细致、忠实反映底本面貌等优秀品质和特点。产生于这一时期的朝鲜朝正德四年(1509)本《文选》因其校刻精良、保存完整而备受学界关注。通过文献资料的比较可知,正德本音注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了... 朝鲜朝前期的朝鲜刻本汉籍通常具有严谨、细致、忠实反映底本面貌等优秀品质和特点。产生于这一时期的朝鲜朝正德四年(1509)本《文选》因其校刻精良、保存完整而备受学界关注。通过文献资料的比较可知,正德本音注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了两个阶段的修改,无论从音系性质上还是从注音用字上看,都与五臣音注的原始面貌有了较大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刻汉籍 正德本音注 五臣音注
下载PDF
明正德本《六音字典》阳声韵的历史层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重奇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5,3-15+95,共14页
全文可以分四部分:一、《广韵》阳声韵字与《六音字典》阳声韵对应比较研究,把"穿本风通顺朗唱声音坦横班先"等13个字母与《广韵》阳声韵进行对应比较研究;二、《广韵》阴声韵字在《六音字典》里读作阳声韵;三、《广韵》入声... 全文可以分四部分:一、《广韵》阳声韵字与《六音字典》阳声韵对应比较研究,把"穿本风通顺朗唱声音坦横班先"等13个字母与《广韵》阳声韵进行对应比较研究;二、《广韵》阴声韵字在《六音字典》里读作阳声韵;三、《广韵》入声韵字在《六音字典》里读作阳声韵;四、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德年间 阳声韵研究 语音变异
下载PDF
明正德本《六音字典》“十五音”的历史层次研究
3
作者 马重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242,共11页
全文可以分为以下诸部分:1."立"母研究;2."比"母研究;3."求"母研究;4."气"母研究;5."中"母研究;6."片"母研究;7."土"母研究;8."全"母研究;9."人... 全文可以分为以下诸部分:1."立"母研究;2."比"母研究;3."求"母研究;4."气"母研究;5."中"母研究;6."片"母研究;7."土"母研究;8."全"母研究;9."人"母研究;10."生"母研究;11."又"母研究;12."名"母研究;13."言"母研究;14."出"母研究;15."向"母研究;16.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德年间 声母研究 语音层次
下载PDF
正德本《文选》音注声调系统研究——兼论正德本非五臣注原貌
4
作者 高博 董宏钰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3-20,共8页
朝鲜正德本《昭明文选》是现存五臣单注全帙本之一,其中保存了大量的音注材料,反映了唐代语音的基本特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采用音注类比等方法,选取以《广韵》为主的切韵音系作为参照系统,对正德本音注的声调系统进行分析,最后... 朝鲜正德本《昭明文选》是现存五臣单注全帙本之一,其中保存了大量的音注材料,反映了唐代语音的基本特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采用音注类比等方法,选取以《广韵》为主的切韵音系作为参照系统,对正德本音注的声调系统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正德本《文选》音注中含有后人根据当时韵书等著作所修改的音注,无法代表五臣音注的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德本 《文选》 声调系统
下载PDF
正德、利用、厚生:“春秋三事”的现代阐释与中国人文经济学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德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6,共8页
中国人文经济学的产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中国人文经济学的构建和发展,一方面要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另一方面要发扬中国人文传统。中国经济学的科学方法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科学的基本理念,... 中国人文经济学的产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中国人文经济学的构建和发展,一方面要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另一方面要发扬中国人文传统。中国经济学的科学方法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科学的基本理念,而中国人文传统是中国人民通过观乎天文,观乎人文,彰往察来,显微阐幽,经数千年而形成的历史文脉。“春秋三事”是中国古代圣贤总结历史经验提出的基本政治经济理念,具体来说就是要合理利用天地之间各种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三件事,即正德、利用、厚生,并将“三事”统合协调,执中惟和,从而实现人民安乐,万世永赖。所以,正德、利用、厚生成为中国历代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本文认为,“春秋三事”经马克思主义的现代阐释,并与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结合,可以作为中国人文经济学构建的基础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正德 利用 厚生 惟和
下载PDF
明正德邊將江彬、許泰受賜國姓時間考
6
作者 許晨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24年第1期92-92,共1页
江彬、許泰属明正德時期的重要歷史人物,皆因驍勇健能被武宗賞識,進而右遷賜姓封爵,寵極--朝。二人作局《明史·佞偉》的收錄成員,其受寵恩遇的過程基本被史家記錄,多見於佞偉傳與武宗本紀。其中關於江彬、許泰受賜國姓時間的記述... 江彬、許泰属明正德時期的重要歷史人物,皆因驍勇健能被武宗賞識,進而右遷賜姓封爵,寵極--朝。二人作局《明史·佞偉》的收錄成員,其受寵恩遇的過程基本被史家記錄,多見於佞偉傳與武宗本紀。其中關於江彬、許泰受賜國姓時間的記述部分有誤,兹考證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德 江彬 明史 武宗 史家
下载PDF
杨慎《风雅逸篇》正德、嘉靖本考异
7
作者 雷磊 钱真慧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61-66,72,共7页
《风雅逸篇》是杨慎编撰的第一个选本,对后世彩响颇大,而它的两个重要版本——正德六卷本和嘉靖十卷本,差异极大,后者是杨慎倾注近二十年心力修订而成的产物。二者差异主要体现在序言、数量、分卷、排序、正文、批注六个方面。可以说,... 《风雅逸篇》是杨慎编撰的第一个选本,对后世彩响颇大,而它的两个重要版本——正德六卷本和嘉靖十卷本,差异极大,后者是杨慎倾注近二十年心力修订而成的产物。二者差异主要体现在序言、数量、分卷、排序、正文、批注六个方面。可以说,十卷本是增补、重编、改订了《风雅逸篇》,从总体上超越了六卷本。但是,六卷本的自序、正文、批注等仍有十卷本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两本颇有互补性,这是两本关系的特别之处。可以看出,杨慎被贬云南后(贬谪时期)对歌谣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京官时期,由此也推动杨慎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发生重大转变。同时还可以推知,经过翻阅、考订、编选大量的先秦至唐宋文献,杨慎积累了丰富的著述经验,也产生了众多的著述选题,这对杨慎的文学和学术研究事业应当有重要的奠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风雅逸篇》 正德本 嘉靖本
下载PDF
明代政治转型:正德嘉靖政局的走向 被引量:4
8
作者 田澍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4,共6页
明武宗的猝死使明代政治走到了十字路口,是沿着武宗的老路继续滑行,还是改弦易辙,必须作出选择。这一选择权掌握在世宗手中,而不是在杨廷和等人手中。杨廷和等人能否被世宗选中,这是决定嘉靖政局走向的关键问题。世宗顺利即位后,通过&qu... 明武宗的猝死使明代政治走到了十字路口,是沿着武宗的老路继续滑行,还是改弦易辙,必须作出选择。这一选择权掌握在世宗手中,而不是在杨廷和等人手中。杨廷和等人能否被世宗选中,这是决定嘉靖政局走向的关键问题。世宗顺利即位后,通过"大礼议"将杨廷和集团彻底击碎,确定了新的施政理念,完成了明代政治的转型。选帝、世宗登基和清除杨廷和集团是正德、嘉靖之际历史走向的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德 嘉靖 明世宗 大礼议 杨廷和 政治转型
下载PDF
用方正德赛平台构建馆藏中医药古籍文献数据库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文林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1-34,共4页
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特色古籍馆藏为基础,利用方正德赛软件平台,按照《CALIS文献资源数字加工与发布标准》,初步建成网络版的馆藏中医药古籍电子图书全文检索系统。通过对中医药古籍中病、证、方、药等部分内容的准确标注以及古籍研... 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特色古籍馆藏为基础,利用方正德赛软件平台,按照《CALIS文献资源数字加工与发布标准》,初步建成网络版的馆藏中医药古籍电子图书全文检索系统。通过对中医药古籍中病、证、方、药等部分内容的准确标注以及古籍研究相关研究成果的链接,基本实现图文关联的阅读检索及部分研究支持功能。在检索方便的同时保持阅读古籍的真实感,为这些中医药典籍在校内外的广泛传播,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学术价值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古籍 特色数据库 正德
下载PDF
公正的中间——亚里士多德公正德性的中道秉性探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显中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83,共7页
公正德性本身即是中道,中道是公正德性的秉性。公正的中道是相对于行为人的中道,而非事物的中间。然而,它是客观的中道,而非主观的中道。公正德性作为中道,它处于积极不公正与消极不公正之间。公正德性的中道,不像其它个体德性的中道;... 公正德性本身即是中道,中道是公正德性的秉性。公正的中道是相对于行为人的中道,而非事物的中间。然而,它是客观的中道,而非主观的中道。公正德性作为中道,它处于积极不公正与消极不公正之间。公正德性的中道,不像其它个体德性的中道;它并非仅是德性中道,而且是伦理中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正德 中道秉性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公正德性的伦理类型——与Gerasimos Santas及Douglas B.Rasmussen and Douglas J.Den Uyl商榷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显中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0-168,共9页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桑托斯认为公正德性为目的论伦理,道格拉斯认为他的伦理学为某种目的论伦理和义务论伦理,二者都否认其公正德性为德性伦理。这不符合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伦理类型,也不符合他阐述的公正德性本身。根据德性伦理...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桑托斯认为公正德性为目的论伦理,道格拉斯认为他的伦理学为某种目的论伦理和义务论伦理,二者都否认其公正德性为德性伦理。这不符合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伦理类型,也不符合他阐述的公正德性本身。根据德性伦理的基本结构,公正德性应归属为德性伦理的范围,可以称之为德性功利主义。但公正德性又非仅仅是德性伦理,它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目的论伦理和义务论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正德 德性伦理 目的论伦理 义务论伦理
下载PDF
安徽省图书馆藏《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的修复 被引量:5
12
作者 臧春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4-121,共8页
2013年初,为配合古籍数字化,安徽省图书馆开始修复馆藏《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通过分析破损现状、查找相关资料、咨询修复专家、制订修复方案、选配纸张、清洗书页、修补书页、书皮及托纸、修整书页、装订书册、残片修复与函套制作、... 2013年初,为配合古籍数字化,安徽省图书馆开始修复馆藏《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通过分析破损现状、查找相关资料、咨询修复专家、制订修复方案、选配纸张、清洗书页、修补书页、书皮及托纸、修整书页、装订书册、残片修复与函套制作、完善修复记录,经精心修复,修复质量合格、效果满意。论文着重探讨了"古籍修复需要讲究依据"、灵活运用"修旧如旧"原则、保留修复资料等相关问题。此修复研究可为行业修复此类古籍提供相关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 古籍修复 修复研究
下载PDF
正德刻本公案小说《包待制》残叶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开升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140,共10页
公案小说《包待制》发现于正德十六年慎独斋重修本《文献通考》封面衬纸中,当为正德末年建阳书坊刻本。它较《百家公案》早70馀年,或为后者祖本,是现在所知明代最早的公案小说。《包待制》是具有长篇性质的绣像小说,开篇和正文中都没有... 公案小说《包待制》发现于正德十六年慎独斋重修本《文献通考》封面衬纸中,当为正德末年建阳书坊刻本。它较《百家公案》早70馀年,或为后者祖本,是现在所知明代最早的公案小说。《包待制》是具有长篇性质的绣像小说,开篇和正文中都没有诗词,也不用"话说"。它在分节方面保留了比较古老的形式。《包待制》在明代包公文学发展中处在成化本包公说唱词话和《百家公案》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待制》 公案小说 正德刻本 《百家公案》
下载PDF
杨维桢撰《张氏通波阡表》不同文本的差异及其成因探析——兼论正德《松江府志》在保存元代石刻文献方面的贡献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晓春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0-88,共9页
元末知名文士杨维桢的《张氏通波阡表》尚保存着墨迹(中间有阙文),是其书法的代表作。同时,在《杨铁崖先生文集全录》和正德《松江府志》中均录有《张氏通波阡表》的文字。《杨铁崖先生文集全录》本文字和墨迹本十分接近,而与正德《松... 元末知名文士杨维桢的《张氏通波阡表》尚保存着墨迹(中间有阙文),是其书法的代表作。同时,在《杨铁崖先生文集全录》和正德《松江府志》中均录有《张氏通波阡表》的文字。《杨铁崖先生文集全录》本文字和墨迹本十分接近,而与正德《松江府志》本差异较大。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在于《杨铁崖先生文集全录》是根据墨迹过录的(过录过程中还带来不少错字),正德《松江府志》根据的是石刻,而石刻则改正了墨迹中颇多错误(特别是张氏的家族世系),有可能墨迹系初稿,石刻根据定稿。《张氏通波阡表》的例子,也显示了正德《松江府志》在保存元代石刻文献方面的独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氏通波阡表》 杨维桢 正德《松江府志》 文本 石刻
下载PDF
明弘治、正德时期吴中文学思想的新变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学堂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1-78,共8页
在明代弘治、正德时期的文学思想新变中 ,吴中作家表现尤其突出。他们之中 ,有追求个性自由者 ,如史鉴、桑悦、祝允明、唐寅等 ,也有受北方诗文复古风气影响而追求格调者 ,如徐祯卿、黄省曾、陆深等。追求个性自由者得益于吴中独特的地... 在明代弘治、正德时期的文学思想新变中 ,吴中作家表现尤其突出。他们之中 ,有追求个性自由者 ,如史鉴、桑悦、祝允明、唐寅等 ,也有受北方诗文复古风气影响而追求格调者 ,如徐祯卿、黄省曾、陆深等。追求个性自由者得益于吴中独特的地域文化 ,表现出明显的求适意、重真情的倾向 ,同时也受限于地域环境 ,未能立即产生广泛影响 ;受北学影响者能突破地域文化之局限 ,调剂南北文风 ,产生了较大影响 ,并将重内心感受的倾向引入诗文复古思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思想 地域环境 个性 明代 弘治时期 正德时期 文学史 作家 苏州地区 史鉴 桑悦 祝允明 北学
下载PDF
论基于方正德赛(DESI)系统的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建设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雷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1年第7期31-34,61,共5页
论文介绍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意义和徐州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现状,着重分析基于方正德赛系统的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数据采集、数据加工以及数据发布等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和流程。论文还详细阐述了数据库... 论文介绍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意义和徐州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现状,着重分析基于方正德赛系统的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数据采集、数据加工以及数据发布等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和流程。论文还详细阐述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色数据库 数据库建设 正德赛系统
下载PDF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正德)福州府志》递藏源流述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旭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7-172,共6页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正德)福州府志》为世间现存两部原刻本之一,自明以来近500年,历经名家收藏,丹铅满卷,藏章迭钤,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考其递藏源流为:徐木昂——徐火勃——蒋玢——林佶——何应举——郑杰——林则徐...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正德)福州府志》为世间现存两部原刻本之一,自明以来近500年,历经名家收藏,丹铅满卷,藏章迭钤,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考其递藏源流为:徐木昂——徐火勃——蒋玢——林佶——何应举——郑杰——林则徐——李彦章——刘明——廖元善——福建师范学院(即今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德)福州府志》 递藏源流 考述
下载PDF
明成化至正德时期北方边粮供应的变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冰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8-92,共5页
明初军粮供应的主要方式是军屯和商屯。由于官豪势要侵占屯田、屯军服役沉重、土地兼并和官豪势要搀和中盐等原因,最终导致军屯、商屯退出北方边粮供应体系。成化至正德时期,边粮主要倚重北方几省的民运供应,进而发展到折银供边。北方... 明初军粮供应的主要方式是军屯和商屯。由于官豪势要侵占屯田、屯军服役沉重、土地兼并和官豪势要搀和中盐等原因,最终导致军屯、商屯退出北方边粮供应体系。成化至正德时期,边粮主要倚重北方几省的民运供应,进而发展到折银供边。北方边军供粮方式的每一次变革,必然导致数量庞大的劳动人民被抛出原来的生活轨道,直接的后果即为大量农民背井离乡成为流民,他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促使各种社会经济模式普遍发展,促进了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失去生产资料的流民也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明初建构的一整套小农经济体系被新的经济模式所侵蚀,也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成化至正德时期 边粮供应方式 变化
下载PDF
明代书院发展的政治环境——正德年间广东书院创兴的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卓进 《大学教育科学》 2006年第1期65-68,共4页
中国书院有近千年的历史,其中,明代书院发展最为坎坷、大起大落。对历代书院的兴衰,经典解释是从学校、科举、学术三个因素来分析,但这种解释只能说明表层的问题,并不能很好地解开明代书院起落的谜团。试通过正德政局影响广东书院的个案... 中国书院有近千年的历史,其中,明代书院发展最为坎坷、大起大落。对历代书院的兴衰,经典解释是从学校、科举、学术三个因素来分析,但这种解释只能说明表层的问题,并不能很好地解开明代书院起落的谜团。试通过正德政局影响广东书院的个案,分析广东书院兴起的历史境遇,揭示明代书院发展的深层历史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德政局 广东书院 王阳明 湛若水
下载PDF
明代成化至正德时期社会经济模式的变迁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冰 《兰州学刊》 2007年第9期165-168,共4页
成化至正德时期,由于社会风气、政治、经济等的变化,国初建立的平民经济模式——自耕农经济和屯田制遭到破坏。普通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使得各种经济模式广泛发展起来,此起彼伏,相激相荡,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经济走向... 成化至正德时期,由于社会风气、政治、经济等的变化,国初建立的平民经济模式——自耕农经济和屯田制遭到破坏。普通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使得各种经济模式广泛发展起来,此起彼伏,相激相荡,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经济走向及社会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成化至正德时期 经济模式 财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