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形旋转体正火冷却工艺改进及喷雾冷却装置的设计
1
作者 曹光辉 《机械制造》 2006年第11期62-63,共2页
针对空冷正火后材料强度达不到技术要求的问题,设计一套简易喷雾装置对外形复杂零件实施喷雾-强风双介质冷却,提高大尺寸工件的冷却速度,使材料珠光体组织细化,从而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
关键词 正火冷却工艺 喷雾 空冷
下载PDF
正火冷却工艺对管线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罗兴壮 杨跃标 +1 位作者 朱超云 朱鹏宇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6-199,共4页
通过对控轧控冷后的管线钢板进行正火和亚温正火试验,采用空冷和水雾冷却,研究正火冷却工艺对管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30℃亚温正火后采用适当水雾冷却是较为合理的工艺方案,试验钢的强度下降最小,同时具有较高的塑韧性和较低... 通过对控轧控冷后的管线钢板进行正火和亚温正火试验,采用空冷和水雾冷却,研究正火冷却工艺对管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30℃亚温正火后采用适当水雾冷却是较为合理的工艺方案,试验钢的强度下降最小,同时具有较高的塑韧性和较低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热处理 正火冷却工艺 性能 显微组织
原文传递
18CrNiMo7-6齿轮钢带状组织控制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世杰 孙维 +3 位作者 汪开忠 胡芳忠 于文坛 吴娟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6-80,共5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研究了正火冷却工艺对18CrNiM07-6齿轮钢带状组织的影响。采用显微硬度计、SEM、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以及金相显微镜研究了不同程度带状组织对淬回火后试验钢显微硬度的均匀性、成分偏析程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 采用金相显微镜研究了正火冷却工艺对18CrNiM07-6齿轮钢带状组织的影响。采用显微硬度计、SEM、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以及金相显微镜研究了不同程度带状组织对淬回火后试验钢显微硬度的均匀性、成分偏析程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930℃奥氏体化保温后,采用强风冷却方式快速冷却到610℃,再炉冷到400℃,最后空冷至室温,可以将带状组织降低到1.5级。但若采用连续快速冷却的方式,则会导致大量贝氏体组织的生成;不同带状组织试验钢经850℃淬火、180℃回火热处理后,显微硬度极差值在30~35HB之间,硬度分布均匀性及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程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 正火冷却工艺 带状组织 显微硬度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特厚规格低合金高强海工用钢近表面应变时效冲击性能研究
4
作者 白星 钱亚军 周文浩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CAS 2021年第3期36-42,48,共8页
研究了TMCP+正火+NCC工艺生产的70〜85 mm特厚规格S355NL+Z35近表面7%应变时效-40℃冲击不合的原因。结果表明,NCC条件下造成近表面应变时效冲击不合的原因主要为正火后加速冷速过程中近表面冷速较大,组织以上贝氏体和粗大的粒状贝氏体为... 研究了TMCP+正火+NCC工艺生产的70〜85 mm特厚规格S355NL+Z35近表面7%应变时效-40℃冲击不合的原因。结果表明,NCC条件下造成近表面应变时效冲击不合的原因主要为正火后加速冷速过程中近表面冷速较大,组织以上贝氏体和粗大的粒状贝氏体为主,这种组织导致韧脆转变温度升高,低温韧性恶化。而厚度1/4处组织为正火后加速冷却形成的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以及针状铁素体等构成的混合组织,这种复合组织有利于低温韧性的提高,使得板厚1/4位置处的-40℃应变时效冲击性能够稳定达到200 J以上。采用低碳当量微合金化+少量的Ni的成分设计,降低近表面组织的淬透性,获得了以针状组织+细化的粒状贝氏体为主的组织,有效提高了低温韧性,使得-40℃应变时效冲击性能达到100J以上,并且组织性能稳定,满足了下游客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应变时效冲击 特厚板 加速冷却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