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正犯实质化概念的厘清
被引量:
3
1
作者
罗世龙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92-104,共13页
当前研究对正犯实质化的基本内涵和范畴缺乏清晰的认识。正犯实质化是指从存在论角度看,行为人没有亲自实行刑法分则规定某罪的全部构成要件行为,但经过实质化、规范化的评价后,可以视为行为人亲自实行了刑法分则规定某罪的全部构成要...
当前研究对正犯实质化的基本内涵和范畴缺乏清晰的认识。正犯实质化是指从存在论角度看,行为人没有亲自实行刑法分则规定某罪的全部构成要件行为,但经过实质化、规范化的评价后,可以视为行为人亲自实行了刑法分则规定某罪的全部构成要件行为。它属于解释论范畴,而非立法论范畴。间接正犯和共同正犯均是正犯实质化的结果。从形式维度来看,正犯实质化体现为行为人实施构成要件的方式由亲自、全部实行变为间接、部分甚至不实行;从实质维度来看,正犯实质化体现为正犯成立标准的功能化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犯
正犯实质化
规范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思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行为之共犯类型——以罪刑均衡原则为认识导向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建民
《北大法律评论》
2019年第2期291-310,共20页
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理论研究中,关于其行为的共犯类型及《刑法》第287条之二第3款的量刑适用等基础性问题鲜为学者所关注。在探究《刑法》第287条之二第3款适用规则之争议的背后,因对行为的绝对化定位导致了规范意义虚化、逻辑...
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理论研究中,关于其行为的共犯类型及《刑法》第287条之二第3款的量刑适用等基础性问题鲜为学者所关注。在探究《刑法》第287条之二第3款适用规则之争议的背后,因对行为的绝对化定位导致了规范意义虚化、逻辑悖论等理论困境。究其根本在于两点:其一是形式化正犯概念为实质化判断所带来的思维桎梏;二是双层区分制下的通说认为帮助犯的定位对量刑毫无影响而不在意共犯类型的准确性。有鉴于此,我们应当立足于实质化正犯概念,采取递进式关系模型,扭转一切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兜底性条款的规范认识。基于罪刑均衡的量刑原则,通过区分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行为,我们进而认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行为的共犯类型为共同正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行为
罪刑均衡
实质
化
正犯
概念
共犯体系关系模型
共同
正犯
原文传递
题名
正犯实质化概念的厘清
被引量:
3
1
作者
罗世龙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盟刑事法研究中心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92-104,共13页
基金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正犯实质化研究”(项目编号:20FYB026)
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正犯实质化研究”(项目编号:301062003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当前研究对正犯实质化的基本内涵和范畴缺乏清晰的认识。正犯实质化是指从存在论角度看,行为人没有亲自实行刑法分则规定某罪的全部构成要件行为,但经过实质化、规范化的评价后,可以视为行为人亲自实行了刑法分则规定某罪的全部构成要件行为。它属于解释论范畴,而非立法论范畴。间接正犯和共同正犯均是正犯实质化的结果。从形式维度来看,正犯实质化体现为行为人实施构成要件的方式由亲自、全部实行变为间接、部分甚至不实行;从实质维度来看,正犯实质化体现为正犯成立标准的功能化演变。
关键词
正犯
正犯实质化
规范论
Keywords
Perpetrators
Substantial Perpetrators
Normative Theory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思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行为之共犯类型——以罪刑均衡原则为认识导向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建民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出处
《北大法律评论》
2019年第2期291-310,共20页
文摘
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理论研究中,关于其行为的共犯类型及《刑法》第287条之二第3款的量刑适用等基础性问题鲜为学者所关注。在探究《刑法》第287条之二第3款适用规则之争议的背后,因对行为的绝对化定位导致了规范意义虚化、逻辑悖论等理论困境。究其根本在于两点:其一是形式化正犯概念为实质化判断所带来的思维桎梏;二是双层区分制下的通说认为帮助犯的定位对量刑毫无影响而不在意共犯类型的准确性。有鉴于此,我们应当立足于实质化正犯概念,采取递进式关系模型,扭转一切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兜底性条款的规范认识。基于罪刑均衡的量刑原则,通过区分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行为,我们进而认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行为的共犯类型为共同正犯。
关键词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行为
罪刑均衡
实质
化
正犯
概念
共犯体系关系模型
共同
正犯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正犯实质化概念的厘清
罗世龙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SSCI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反思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行为之共犯类型——以罪刑均衡原则为认识导向
杨建民
《北大法律评论》
2019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