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在直肠癌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检出及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秦小雪 张文 +1 位作者 高红 胡宇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6期145-148,153,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在直肠癌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检出及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10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在直肠癌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检出及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10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方法(高分辨率MRI与PET/CT检查)在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术前T分期筛查中的价值。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09例直肠癌患者中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352个,T_(1)~T_(2)分期26例,T_(3)分期68例,T_(4)分期15例。高分辨率MRI与金标准对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及术前T_(1)~T_(2)、T_(3)分期的诊断具有一致性(Kappa=0.565、0.705、0.750,P<0.05),对术前T_(4)分期诊断无一致性(P>0.05);PET/CT与金标准对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及术前T_(1)~T_(2)、T_(3)分期的诊断具有一致性(Kappa=0.696、0.590、0.455,P<0.05),对术前T_(4)分期诊断无一致性(P>0.05);二者联合与金标准对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及术前T_(1)~T_(2)、T_(3)、T_(4)分期的诊断具有较强的一致性(Kappa=0.838、0.808、0.865、0.709,P<0.05)。高分辨率MRI联合PET/CT在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术前T分期筛查中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90%。结论高分辨率MRI联合PET/CT对直肠癌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检出率较高,且联合检查在术前T分期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 直肠癌 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 T分期 诊断
下载PDF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中的影像特点
2
作者 曹登敏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142-147,共6页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中的影像...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中的影像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23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HNL的患者共21例(其中2例于外院病理证实)。男8例,女13例,年龄(33.29±16.08)岁,治疗前均行^(18)F-FDG PET/CT显像。记录各病例症状及肿大淋巴结分布(包括位置及影像表现情况)、最大直径(用d1表示)及最大直径淋巴结的位置(部位1),记录最大直径淋巴结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_(max),用SUV_(max)1表示)和所有病灶中代谢最高的淋巴结的SUV_(max)(用SUV_(max)2表示)、代谢最高淋巴结的位置(部位2)、最大直径(用d2表示),观察淋巴结密度是否均匀、是否合并脾脏肿大、全身骨骼是否弥漫性摄取增高,以及PET/CT第一诊断结果。结果21例HNL中,发热伴淋巴结肿大共17例,发热伴腹痛1例,单纯淋巴结肿大2例,消瘦1例;20例病灶均累及颈部淋巴结,其中,单纯颈部淋巴结受累7例,右颈部合并胸腔淋巴结受累1例,合并全身多处淋巴结(包括双侧颈部、腋窝、纵隔、腹腔、盆腔及双侧腹股沟)受累12例,仅1例单纯累及肠系膜间隙淋巴结。淋巴结分布呈“串状”13例,无“串状”分布8例。所有肿大淋巴结均呈^(18)F-FDG高摄取。d1平均为(2.05±0.57)cm,SUV_(max)1平均为11.14±4.72,SUV_(max)2平均为12.58±5.06,d2平均为(1.71±0.61)cm。部位1位于颈部14例、腋窝2例、纵隔2R区1例、腹腔3例、盆腔1例;部位2位于颈部14例、腋窝3例、纵隔2R区1例、腹腔2例、盆腔1例。部位1与部位2为同一位置共12例,为不同位置9例。淋巴结密度均匀18例,密度不均匀3例;脾脏轻-中度肿大16例,无脾脏肿大5例;全身骨骼弥漫性摄取增高14例,无摄取增高7例。PET/CT第一诊断为HNL仅3例,淋巴瘤10例,炎性改变7例,特殊感染1例。结论HNL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以发热伴淋巴结肿大为主,常累及全身多处淋巴结,以颈部淋巴结受累多见;^(18)F-FDG摄取最高及直径最大的淋巴结常分布于颈部,且多呈“串状”分布、密度均匀。多数病例合并脾脏轻-中度肿大及骨骼弥漫性摄取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
下载PDF
氟脱氧葡萄糖和乙酸盐联合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显像诊断肝细胞癌的效能:Meta分析
3
作者 刘欣 陈萍 刘海平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 ,系统评价^(18)F-FDG和^(11)C-Acetate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扫描联合诊断肝细胞癌的效能。方法使用相关检索词对Medline Pubmed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数字图书馆(CNKI)进行检索,收集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 ,系统评价^(18)F-FDG和^(11)C-Acetate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扫描联合诊断肝细胞癌的效能。方法使用相关检索词对Medline Pubmed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数字图书馆(CNKI)进行检索,收集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分,提取纳入文献的研究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5篇文献纳入本次meta分析,其中英文4篇,中文1篇;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分,文献得分占总分的78.8%,两种正电子药物联合显像对肝细胞癌的显示率可达到82.9%;肿瘤直径小于2 cm、2~5 cm之间及5 cm以上的肝细胞癌FDG显示阳性率为25%、45.9%、80.9%,Acetate为79.2%、80.1%、78.7%;1、2级分化的肝细胞癌,FDG显示阳性率为48%,Acetate为73.3%;3、4级分化的肝细胞癌,FDG显示阳性率为89.5%,Acetate为86.8%;肝功能Child A级时,FDG显示肝细胞癌的阳性率为59%,Acetate为72%。结论 Acetate和FDG PET对肝细胞癌显像有重要的补充作用,二者联合能提高肝细胞癌的显像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 ~11C乙酸盐 正电子体层显像 肝细胞癌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CT原发灶影像特征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刘玲玲 王喆 +4 位作者 李超 李鑫 周巧娣 李岩松 彭德智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目的 基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CT(PET/CT)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156例为观察对象,纳入年限为2... 目的 基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CT(PET/CT)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156例为观察对象,纳入年限为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根据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分为合并淋巴结转移组47例和未合并淋巴结转移组109例,比较2组临床病理特征,均行^(18)F-FDG PET/CT检查,比较2组患者区域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糖酵解总量(TLG)、代谢体积(MTV)等原发灶影像学特征,并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P=ExpΣBiXi/1+ExpΣBiXi,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淋巴结转移组TNM分期Ⅲ期及肿瘤直径≥3 cm比例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患者原发灶T-SUVmax、T-TLG、L-SURmax、T-TLGsur、B-SURmax、B-TLGsur指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TNM分期、肿瘤直径、T-SUVmax、T-TLG、L-SURmax、T-TLGsur、B-SURmax、B-TLGsur指标均与NSCLC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NSCL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P,建立P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模型预测概率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6(0.693~0.899),提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效用价值。当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69.0%,约登指数为0.585,对应的预测概率为-3.258。结论 NSCLC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病灶18FFDG PET/CT影像特征明显异常表达,建立预测模型可进一步提高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临床上可以选择更加积极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原发灶 影像学特征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经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技术 临床应用 CT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在应激性心肌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马玉龙 李树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666-667,671,672,共4页
患者男性,68岁,因间断胸痛12d于2015年10月22日入住本科。患者缘于12d前大怒后出现胸痛,伴后背放射痛、低血压状态、恶心、呕吐,自服“速效救心丸”5粒后症状未能缓解。
关键词 应激性心肌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 冠脉微循环
下载PDF
肺部单发结节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检查后外科决策
7
作者 汪涛 孙玉鹗 +2 位作者 杨博 姚树林 王瑞民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1006-1008,共3页
目的探讨肺部单发结节(SPN)患者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FDG-PET)检查后的外科决策。方法 1998年10月—2006年4月对375例直径1.0~3.0 cm的SPN患者行FDG-PET检查,采用目测法结合半定量分析判读。结果 FDG-PET定性诊断的敏... 目的探讨肺部单发结节(SPN)患者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FDG-PET)检查后的外科决策。方法 1998年10月—2006年4月对375例直径1.0~3.0 cm的SPN患者行FDG-PET检查,采用目测法结合半定量分析判读。结果 FDG-PET定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3.7%(188/255)、71.7%(86/120)、73.1%(274/375);FDG-PET无法区别良性显影病变与腺癌;对于肺外病灶FDG-PET也存在假阳性。结论 PET检查阳性的SPN,除非抗感染或抗结核治疗有效,否则都应当通过手术切除等途径确诊;对PET检查阴性的SPN患者,或手术切除,或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单发结节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放射性示踪剂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邢喜玲 《天津护理》 2004年第3期138-138,共1页
介绍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的原理、主要应用领域及其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措施。从而使护理人员认识并了解这项新技术、新设备。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应用 护理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检查对于消化系统肿瘤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9
作者 朱磊 王立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4期74-75,共2页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是一种反应机体内生化代谢特点的功能型显像技术,对肿瘤的诊断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1]。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技术的发展,使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是一种反应机体内生化代谢特点的功能型显像技术,对肿瘤的诊断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1]。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技术的发展,使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近3年来,作者通过对130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应用PET/CT检查后的表现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具体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消化系统肿瘤 诊断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CT检测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探讨
10
作者 楼云龙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CT检测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14例分为两组,A组58例,行PET/CT检测,B组56例,行MRI检测,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1)A组的初诊阳性率,治疗后的转移/复发率以及代谢异...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CT检测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14例分为两组,A组58例,行PET/CT检测,B组56例,行MRI检测,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1)A组的初诊阳性率,治疗后的转移/复发率以及代谢异常率分别为17.24%、44.83%和37.93%,与B组的10.71%、50.00%和21.43%均无明显差异(P>0.05)。(2)A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100%、100%和84.62%,均高于B组的52.94%、72.73%、75.00%和50.00%,组间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中,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CT检测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PET/CT检测 妇科恶性肿瘤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在X综合征中的应用
11
作者 马玉龙 李树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8期763-764,767,768,共4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5岁,因间断胸闷、胸痛,伴气短1年,加重5d于2015年10月29日入住我科.患者于1年前运动后出现胸闷、胸痛,伴气短、汗出,伴左侧肩背部酸胀感,无恶心、呕吐、发热、咳嗽等,休息3~5 min后症状好转,未予重视,此后症状间...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5岁,因间断胸闷、胸痛,伴气短1年,加重5d于2015年10月29日入住我科.患者于1年前运动后出现胸闷、胸痛,伴气短、汗出,伴左侧肩背部酸胀感,无恶心、呕吐、发热、咳嗽等,休息3~5 min后症状好转,未予重视,此后症状间断发作.5d前患者于活动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休息约5 min可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门诊.行运动试验示:阳性,Ⅱ、Ⅲ、AVF、V4~V6导联ST段运动中、后动态改变(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20~0.25 mV,V4~V6导联ST压低0.1~0.2 mV),门诊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收入我科.患高血压15年,血压最高16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平日口服尼群地平10 mg,2次/d,血压波动在130~140/80~90 mm Hg,否认糖尿病病史,脑梗死病史5年,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吸烟史20余年,每日30支左右,已戒烟10余年,饮酒史40余年,平均每天10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综合征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在口腔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克 孙志军 张文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95-296,299,共3页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是一种高特异性的核医学显像技术,近年来已被运用到口腔癌的诊断中。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口腔癌 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
下载PDF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测定密度比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思光 孙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8-21,24,共5页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T)测定密度比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NSCLC患者18F-FDG-PET/CT检查结果,测量淋巴结短径、标准化摄...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T)测定密度比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NSCLC患者18F-FDG-PET/CT检查结果,测量淋巴结短径、标准化摄取值(SUV)、CT密度及纵隔血池CT密度等,计算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以手术和病理学结果为对照,分析PET/CT综合分析法和密度比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68例NSCLC患者中,共有398枚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转移64枚。纵隔淋巴结转移者淋巴结短径、淋巴结SUVmax和病灶SUVmax高于未转移者,转移者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低于未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PET/CT综合分析法为78. 13%、80. 24%、79. 90%,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以<0. 85为临界值时为75. 00%、76. 95%、76. 63%,二者联合时为93. 75%、86. 23%、87. 44%,二者联合时诊断效能显著高于二者单独时(P <0. 01)。结论 PET/CT综合分析法和密度比均可作为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方法,且二者联合时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计算机体层成像 密度比 非小细胞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诊断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14
作者 伍日照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5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检查时间(单日、双日)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评估,实验组采用P...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检查时间(单日、双日)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评估,实验组采用PET/CT显像评估,比较2组患者扫描时间、花费等指标。结果实验组35例病情稳定,且患者对本院满意度为95%,患者1年生存率为45%,15例患者远期生存,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扫描时间为(20±4)min,检查费用为(4500±890)元,病情进展时间为(3.9±1.1)个月,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位生存期为(9.2±0.6)个月,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PET/CT显像技术操作简单,扫描时间较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显像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评估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在宫颈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志兴 朱芝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184,共3页
近年来宫颈癌在全球妇女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全球妇女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对于宫颈癌在治疗前明确分期以及合理评估患者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检测已逐渐成为一种评估宫颈癌的... 近年来宫颈癌在全球妇女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全球妇女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对于宫颈癌在治疗前明确分期以及合理评估患者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检测已逐渐成为一种评估宫颈癌的重要成像方法。PET/CT检测对宫颈癌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一系列变化的诊断均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明确宫颈癌的分期。对指导宫颈癌患者的治疗、评估患者的预后及复发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且有助于结合患者实际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宫颈癌 分期
下载PDF
逆向静脉穿刺在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有玲 沈赛娟 吴佳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34-435,共2页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X 线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是将功能代谢显像(PET)和解剖结构显像(CT)两个已经相当成熟的技术融合,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估。目前常用示踪剂为18F-FDG,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X 线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是将功能代谢显像(PET)和解剖结构显像(CT)两个已经相当成熟的技术融合,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估。目前常用示踪剂为18F-FDG,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在受检人群中,绝大多数为长期输液及放、化疗的患者,其上肢静脉破坏严重,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为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提升受检者的满意度,我中心为受检者进行了逆向静脉穿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逆向静脉穿刺 计算机断层成像 应用 PET-CT 18F-FDG 检查 鉴别诊断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对原发性肺癌术前纵隔淋巴结N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建伟 王洪伟 +1 位作者 许科 张杰 《癌症进展》 2022年第6期592-594,615,共4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18)^F-FDGPET/CT)对原发性肺癌术前纵隔淋巴结N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确诊的9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18)^F-FDGPET/CT和CT检查。以病...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18)^F-FDGPET/CT)对原发性肺癌术前纵隔淋巴结N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确诊的9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18)^F-FDGPET/CT和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18)^F-FDGPET/CT和CT诊断原发性肺癌的符合率,并分析PET/CT诊断原发性肺癌术前纵隔淋巴结N分期的准确率。结果92例原发性肺癌中,经CT检出78例,诊断符合率为84.78%;经PET/CT检出87例,诊断符合率为94.57%。PET/CT诊断肺癌的符合率高于CT(P﹤0.05)。PET/CT对原发性肺癌N_(0)期的诊断准确率为96.97%,对N_(1)期的诊断准确率为90.00%,对N_(2)期的诊断准确率为92.86%,对N_(3)期的诊断准确率为90.91%,对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93.48%。结论(18)^F-FDGPET/CT对原发性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对术前纵隔淋巴结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 纵隔淋巴结 N分期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分期诊断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婷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6期2707-2709,共3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占全部肺癌类型的80%,病情进展较慢,扩散与转移均相对较晚,手术切除是临床首选治疗方案,但若发生远处转移则需采取综合治疗[1].因此准确诊断临床分期,尽早采取合适治疗方案是成功的关键.增强CT...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占全部肺癌类型的80%,病情进展较慢,扩散与转移均相对较晚,手术切除是临床首选治疗方案,但若发生远处转移则需采取综合治疗[1].因此准确诊断临床分期,尽早采取合适治疗方案是成功的关键.增强CT扫描是临床常用无创检查方式,能准确诊断肿瘤、淋巴结的形态及大小,确定TNM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成像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增强CT扫描 分期诊断 无创检查 病情进展 TNM分期 准确诊断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代谢参数与不同T分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施彦坤 苑克慧 +3 位作者 黄江山 符珍敏 胡蓉蓉 王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6期52-54,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T分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癌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蛋白-19片断抗原(CYFRA21-1)与^(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ositron e... 目的:分析不同T分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癌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蛋白-19片断抗原(CYFRA21-1)与^(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r tomography,PET/CT)代谢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301医院海南医院207例经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按不同T分期将其分为4组。结果:所有病例的SUVmax、MTV、TLG值与分组等级呈中高度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T分期的NSCLC各代谢参数有一定差异,并且与血清CEA、CA125、CYFRA21-1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癌胚抗原 糖类癌抗原125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 PET/CT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在诊断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丁西来 沈铿 +4 位作者 郎景和 吴鸣 黄惠芳 潘凌亚 杨佳欣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67-669,共3页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PET)在诊断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 ,术后经 6~ 9个疗程的化学药物治疗 (化疗 ) ,临床完全缓解 6个月以上的 31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进行PET全身检查 35例次。在...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PET)在诊断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 ,术后经 6~ 9个疗程的化学药物治疗 (化疗 ) ,临床完全缓解 6个月以上的 31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进行PET全身检查 35例次。在随访过程中同时进行PET和盆腹腔CT检查 2 2例次 ,通过二次探查术或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 ;13例次继续随访和结合多项检查进行评估 ,评价PET和CT在诊断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价值。结果  35例次PET检查中 ,1例透明细胞癌为假阴性 ,1例内胚窦瘤化疗后PET检查为假阳性 ,PET检查的灵敏度为 96 3% ,特异性为 87 5 % ;CT的灵敏度为 70 4 % ,特异性为 75 0 %。PET和CT的灵敏度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 应用PET诊断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效果优于CT ,可提高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诊断 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 药物治疗 肿瘤复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