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对胸部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田丰 韩勇 +3 位作者 赵正源 杨晔 陈连宏 程庆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10-312,共3页
背景与目的氟-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18F-FDG PET)被认为是除病理诊断之外对胸部恶性肿瘤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然而在临床工作中,18F-FDG PET诊断同病理诊断不... 背景与目的氟-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18F-FDG PET)被认为是除病理诊断之外对胸部恶性肿瘤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然而在临床工作中,18F-FDG PET诊断同病理诊断不符的病例并不罕见。本研究的目的是对18F-FDG PET在胸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作初步评价。方法收集在西安地区行18F-FDG PET检查,并通过手术、经皮穿刺活检、经支气管镜活检、胸水涂片等方法获得病理诊断的胸部肿瘤患者51例。对比其18F-FDG PET诊断及最终病理诊断的结果,并计算PET对胸部恶性肿瘤诊断的功效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示值、阴性预示值。结果18F-FDG PET诊断与最终病理诊断相符合者共34例,其中真阳性31例,真阴性3例。不符者共有17例,其中假阳性11例,病理诊断分别为:结节病2例,肺结核病6例,肺内炎性假瘤2例,肺隐球菌病1例;假阴性6例。计算得出其各项评价指标分别为:功效率66.67%,敏感性83.78%,特异性21.43%,假阳性率78.57%,假阴性率16.22%,阳性预示值73.81%,阴性预示值33.33%。结论18F-FDG PET仍然是目前诊断胸部恶性肿瘤的较为先进的无创检查技术,但其对某些代谢状态较为活跃的良性疾病如结核等,难以与恶性肿瘤相鉴别。因此临床医生必须将PET诊断结果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18F-FDG PET在胸部恶性肿瘤诊断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胸部恶性肿瘤 诊断
下载PDF
低代谢肺肿瘤209例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回顾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淑侠 徐卫平 +3 位作者 李东江 侯庆仪 乔穗宪 唐安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305-306,共2页
目的:分析肺肿瘤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FD G-PE T)低摄取特征。方法:病理确诊肺肿瘤,回顾性分析PE T代谢表现,以SU V m ax<2.5为低代谢标准,综合分析病例分布特点。结果:21例肺肿瘤低FD G摄取,17例为腺癌。高分化腺癌呈低... 目的:分析肺肿瘤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FD G-PE T)低摄取特征。方法:病理确诊肺肿瘤,回顾性分析PE T代谢表现,以SU V m ax<2.5为低代谢标准,综合分析病例分布特点。结果:21例肺肿瘤低FD G摄取,17例为腺癌。高分化腺癌呈低摄取最多,占高分化腺癌病例的40%。结论:低代谢由肿瘤的组织特性决定,多见于腺癌。PE T肺内低代谢病灶解析,要注意排除分化较好的腺癌可能,结合C T病灶特征,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FDG-PET 低代谢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代谢 高分化腺癌 病例分布 病灶特征 脱氧葡萄糖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CT诊断恶性肿瘤腹腔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贾鹏 贾支俊 李爱梅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1年第9期914-915,共2页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CT诊断腹部淋巴结疾病方面,将组织生化及代谢改变与解剖信息结合在一起,能够更为精确地对肿瘤淋巴结转移做出定性和定位诊断[1-4]。本研究收集了2006年12月至2010年11月39例行PET/CT检查并最终确诊病例,结...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CT诊断腹部淋巴结疾病方面,将组织生化及代谢改变与解剖信息结合在一起,能够更为精确地对肿瘤淋巴结转移做出定性和定位诊断[1-4]。本研究收集了2006年12月至2010年11月39例行PET/CT检查并最终确诊病例,结合手术、病理、影像学和随访等资料研究探讨PET/CT在诊断腹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盆腔淋巴结转移 CT诊断 临床价值 恶性肿瘤 腹腔 PET/CT 肿瘤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在头颈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金高 邬蒙 《实用癌症杂志》 2003年第5期549-552,共4页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头颈部肿瘤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示踪剂^(11)C-乙酸的合成改进及其生物分布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山震 王淑侠 +3 位作者 徐卫平 唐安戊 陈立光 王朋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6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建立快速、有效合成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示踪剂11C-乙酸的方法并研究其生物分布,满足临床PET的用药需要。方法以11C-CO2为原料,与CH3MgBr反应后再用17%的H3PO4酸解,产物通过加热的方法蒸出,同时通过控制11C-CO2的释放速度和适... 目的建立快速、有效合成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示踪剂11C-乙酸的方法并研究其生物分布,满足临床PET的用药需要。方法以11C-CO2为原料,与CH3MgBr反应后再用17%的H3PO4酸解,产物通过加热的方法蒸出,同时通过控制11C-CO2的释放速度和适当延长11C-CO2与CH3MgBr的反应时间,提高反应产率。小鼠给药后不同时间处死,分别取不同器官称重并测放射线计数。结果从加速器生产出11C-CO2到产物11C-乙酸的蒸出完毕,需15min,放化纯度大于98%,化学纯度大于99%,平均产率为34.6%(未经衰变校正)。注射11C-乙酸后,放射线主要集中在肝脏及肾脏。结论改进反应条件后的合成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为PET日常耗材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用药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C-乙酸 蒸发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生物分布
下载PDF
采集时间、注射药量与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图像质量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新强 于彤 +4 位作者 川玲 赵文锐 方庭正 王升 梁英魁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通过对患者体内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剂量、采集持续时间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图像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深入了解获得高质量诊断图像的必要条件,指导图像采集工作。方法采用GE公司Discovery ST型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目的通过对患者体内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剂量、采集持续时间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图像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深入了解获得高质量诊断图像的必要条件,指导图像采集工作。方法采用GE公司Discovery ST型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CT)仪对9例患者进行容积成像协议(VIP)3D采集。使用VIP程序提取2、2.5、3 min原始数据序列进行图像重建,使用CT对PET图象进行衰减校正。两位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生通过视觉判断法对图像质量进行分级。选择没有肝脏病变的PET图像,将感兴趣区(ROI)置于肝脏面积较大的横断面和冠状面图层的肝区,计算ROI内的放射性计数、标准摄取值(SUV)。使用SPSS 10.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采集9例患者的VIP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得到Ⅰ级图像11个,Ⅱ级图像13个,Ⅲ级图像3个。放射性计数中位值:Ⅰ级图像5 308个,Ⅱ级图像3 683个,Ⅲ级图像3 245个。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肝区计数与图像质量分级间呈负相关,r=-0.769,P=0.001(2-tailed)。结论受检者体内足够的放射性计数以及适当的图像采集时间是获得高质量PET图像的前提和保证,且两者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图像质量 注射剂量 采集时间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诊断肺结节与团块状损害的准确性 被引量:2
7
作者 MichaelK.Gould 张迎捷 《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 2001年第5期238-238,共1页
关键词 肺结节 团块状损害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下载PDF
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在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海峰 刘原 +3 位作者 张金赫 周润锁 周飞华 袁梦晖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讨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18FFDGPET)在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94例疑诊为肺部肿瘤的患者进行了CT、18FFDGPET全身或局部检查,并对这些患者手术切除及活检的组织标本及痰液、胸腔积液的细胞标本进行了病... 目的 探讨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18FFDGPET)在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94例疑诊为肺部肿瘤的患者进行了CT、18FFDGPET全身或局部检查,并对这些患者手术切除及活检的组织标本及痰液、胸腔积液的细胞标本进行了病理学检查。18FFDGPET图像分析采取单纯标准摄取值(SUV)法及目测与SUV值结合两种方法进行。SUV值法判定标准为:SUV值>25为恶性病灶,SUV值≤25为良性病灶;目测与SUV值结合法:根据病灶18FFDG摄取量与纵隔血池结构相比,并考虑SUV值、病变大小、形态及病史资料做出诊断。以病理及试验性治疗结果为确诊标准,分别计算18FFDGPET及CT在病变的定性、纵隔淋巴结转移、全身远端转移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同时对18FFDGPETSUV值法与目测结合SUV值法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1)确诊情况:本组58例患者肺部病灶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36例经病理检查或试验治疗证实为良性。(2)定性诊断:CT对肺部肿块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65%、68%、82%、49%;18FFDGPET单纯SUV法分别为91%、89%、90%、93%和87%,目测+SUV值法分别为95%、94%、95%、97%和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 F18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肺癌 肿瘤转移 炎性细胞
原文传递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监测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伟 王娟 李宝生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55-857,共3页
胸部CT或其他解剖成像模式测量的肿瘤体积变化不能客观地评价疗效,因为肿瘤组织是由不同的恶性细胞、间质和炎症细胞组成,各种成分的修复不同步且不完全,即使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治愈后,仍然残留... 胸部CT或其他解剖成像模式测量的肿瘤体积变化不能客观地评价疗效,因为肿瘤组织是由不同的恶性细胞、间质和炎症细胞组成,各种成分的修复不同步且不完全,即使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治愈后,仍然残留纤维化团块。另外,肺不张、放射性肺炎以及后期的纤维化均影响治疗前后原发病灶的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疗效 监测 肿瘤组织 放射性肺炎 体积变化
原文传递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CT检查对眼眶眼球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龙君 杜晓光 +1 位作者 李志刚 谢新立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4年第7期529-531,共3页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PET-CT)检查对眼眶及眼球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眼眶及眼球恶性肿瘤33例(41眼).病程1月~5年,行18氟-2-氟-2-脱氧-D-...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PET-CT)检查对眼眶及眼球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眼眶及眼球恶性肿瘤33例(41眼).病程1月~5年,行18氟-2-氟-2-脱氧-D-葡萄糖(18F-2-fluoro-2-deoxy-D-glucose,18F-FDG) PET-CT肿瘤代谢全身体层融合显像.结果 术后病理学证实眼眶眼球恶性肿瘤33例,其中淋巴瘤16例,脉络膜黑色素瘤7例,视网膜母细胞瘤4例,眼眶转移瘤6例.17例在眼眶或眼球局部或在其外的皮肤、淋巴结、骨骼、内脏等组织器官有18F-FDG高代谢灶,明确提示为眼眶或眼球恶性肿瘤或转移瘤,3例未能给予明确提示,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查确诊.13例提示术后或化疗后改变,其中4例可见18F-FDG放射性浓集灶,提示恶性肿瘤术后残留、复发或转移,9例未见18F-FDG浓聚,提示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PET-CT肿瘤全身断层融合显像通过人体组织的分子功能及CT复合影像,对眼眶及眼球肿瘤的良恶性质鉴别有重要参考价值;对肿瘤术后有无残留、复发和疗效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眼眶 眼球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原文传递
^(18)氟脱氧葡萄糖显像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在肝移植受者筛选中的应用
11
作者 许泽清 李怀富 +1 位作者 宋家武 郑克立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 FDG)符合线路显像在肝移植受者筛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对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21 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18F FDG符合线路显像,并与CT图象进行图象融合,根据18 F FDG显...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 FDG)符合线路显像在肝移植受者筛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对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21 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18F FDG符合线路显像,并与CT图象进行图象融合,根据18 F FDG显像及融合图象18 F FDG的浓集情况判断有无肝外恶性肿瘤灶存在。此前的常规检查中,37 例均未发现肝外恶性肿瘤(包括肝外原发肿瘤及肝癌肝外转移灶)。结果 2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有5 例发现肝外原发肿瘤灶及转移灶,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7例发现肝癌肝外转移病灶。结论 利用18 F FDG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能发现其它检查所不能发现的肝外肿瘤,能为肝移植受者的筛选提供较多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肝移植 ^18F-FDG ^18氟脱氧葡萄糖 肝外 患者 受者 发现 结论 图象
原文传递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CT原发灶影像特征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刘玲玲 王喆 +4 位作者 李超 李鑫 周巧娣 李岩松 彭德智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目的 基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CT(PET/CT)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156例为观察对象,纳入年限为2... 目的 基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CT(PET/CT)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156例为观察对象,纳入年限为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根据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分为合并淋巴结转移组47例和未合并淋巴结转移组109例,比较2组临床病理特征,均行^(18)F-FDG PET/CT检查,比较2组患者区域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糖酵解总量(TLG)、代谢体积(MTV)等原发灶影像学特征,并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P=ExpΣBiXi/1+ExpΣBiXi,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淋巴结转移组TNM分期Ⅲ期及肿瘤直径≥3 cm比例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患者原发灶T-SUVmax、T-TLG、L-SURmax、T-TLGsur、B-SURmax、B-TLGsur指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TNM分期、肿瘤直径、T-SUVmax、T-TLG、L-SURmax、T-TLGsur、B-SURmax、B-TLGsur指标均与NSCLC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NSCL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P,建立P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模型预测概率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6(0.693~0.899),提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效用价值。当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69.0%,约登指数为0.585,对应的预测概率为-3.258。结论 NSCLC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病灶18FFDG PET/CT影像特征明显异常表达,建立预测模型可进一步提高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临床上可以选择更加积极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 原发灶 影像学特征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引导下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13
作者 周诚忠 夏海波 +2 位作者 夏炎春 宋永浩 李定旺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8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引导下调强放疗(IMRT)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8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PET-CT引导下IMRT组(A组)23例和普通CT定位IMRT组(B组)25例,2组都采用IMRT...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引导下调强放疗(IMRT)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8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PET-CT引导下IMRT组(A组)23例和普通CT定位IMRT组(B组)25例,2组都采用IMRT技术,采用95%PTV 60 Gy/30次,2Gy/次,5次/周。结果放疗结束1~3个月后复查胸部增强CT评价肿瘤情况。A组PET-CT融合图像下GTV平均体积为(198.16±83.2)cm-3,而B组普通CT图像下GTV平均体积为(269.12±96.7)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9%、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未出现Ⅲ、Ⅳ度急性不良反应,A组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3.0%、17.4%,明显低于B组的40.0%、60.0%(P均<0.05)。A组与B组的1、2、3 a局部控制率分别79.1%、59.5%、48.3%和69.2%、56.6%、40.7%,1、2、3 a生存率分别为68.2%、33.6%、21.3%和50.5%、25.5%、1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ET-CT引导下IMRT治疗老年晚期NSCLC,能精确指导靶区勾画,减少GTV的体积,降低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远期生存率并无明显提高,远处转移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调强放疗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 老年患者
下载PDF
早老性痴呆模型细胞移植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婷婷 张锦明 +2 位作者 沈丽 姚树林 田嘉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0-214,247,共6页
目的探讨2-(4-N-11C-甲胺基苯)-6-羟基苯丙噻唑(11C-PIB)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模型验证及监测移植细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Aβ(1-40)海马注射痴呆模型后进行细胞移植,通过行为学、组织学检测及1... 目的探讨2-(4-N-11C-甲胺基苯)-6-羟基苯丙噻唑(11C-PIB)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模型验证及监测移植细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Aβ(1-40)海马注射痴呆模型后进行细胞移植,通过行为学、组织学检测及11C-PIBPET和18F-FDG小动物PET显像,观察显像结果是否与行为学、组织学结果相匹配。结果模型组在Morris水迷宫中的潜伏期显著长于正常组(P<0.01),组织学显示海马CA1及齿状回出现神经元丢失和Aβ沉积,11C-PIB显像中模型组海马区域PIB放射性摄取显著增高(P<0.05),18F-FDG显像中模型组注射侧海马放射性摄取显著低于正常组的同侧(P<0.001)。细胞移植后移植组潜伏期较模型组减少33.7%~51.5%(P<0.01),组织学显示Aβ沉积无明显改变,神经干细胞分化表达神经元核蛋白阳性细胞,并持续6周表达5-溴脱氧尿苷阳性细胞,11C-PIB显像显示移植组与模型组放射性摄取差异无显著性(P>0.05),18F-FDG显像显示移植组与模型组放射性摄取基本一致(P>0.05)。结论 11C-PIBPET成像有助于诊断早老性痴呆并活体监测模型大鼠脑内的淀粉样斑块,而18F-FDG在监测移植细胞短期疗效方面存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细胞移植 动物模型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代谢参数与不同T分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施彦坤 苑克慧 +3 位作者 黄江山 符珍敏 胡蓉蓉 王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6期52-54,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T分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癌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蛋白-19片断抗原(CYFRA21-1)与^(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ositron e... 目的:分析不同T分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癌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蛋白-19片断抗原(CYFRA21-1)与^(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r tomography,PET/CT)代谢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301医院海南医院207例经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按不同T分期将其分为4组。结果:所有病例的SUVmax、MTV、TLG值与分组等级呈中高度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T分期的NSCLC各代谢参数有一定差异,并且与血清CEA、CA125、CYFRA21-1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癌胚抗原 糖类癌抗原125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 PET/CT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18)F-FDDNP脑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鉴别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建军 郭喆 +5 位作者 汤洪川 张锦明 王鲁宁 王振福 孙彬彬 田嘉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4432-4435,共4页
背景:目前,一些神经影像学检测方法如MRI、功能磁共振、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均有帮助,但并不特异。18F-FDDNP是β淀粉样蛋白的特殊标记物,故应用18F-FDDNPPET有可能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目的:探... 背景:目前,一些神经影像学检测方法如MRI、功能磁共振、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均有帮助,但并不特异。18F-FDDNP是β淀粉样蛋白的特殊标记物,故应用18F-FDDNPPET有可能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目的:探讨18F-FDDNPPET脑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价值,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期诊断的可靠临床影像学指标。设计:对照分析。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神经内科和核医学科。对象:受试者来自2004-05/2005-03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患者,检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①阿尔茨海默病组:7例,年龄(74.88±12.03)岁,诊断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卒中研究所/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疾病协会标准和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本(DSM-IV)标准,颅脑CT或MRI显示颞叶钩回间距≥30mm。②血管性痴呆组:6例,年龄(73.83±4.75)岁,诊断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系统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及DSM-IV标准,颞叶钩回间距均<30mm。③对照组:6例,年龄(71.17±3.71)岁,无脑白质疏松,智能检查均正常。方法:所有受试者行PET显像。PET扫描仪型号为SIEMENSECATEXACTHR,示踪剂选用18F-FDDNP(放射化学纯度>95%,放射性活度测量误差<10%)。受试者分别在药物注射后5,25和45min采集图像,重建后得到脑水平位、冠状位各断层图像。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受试者18F-FDDNPPET脑成像特点。结果:①对照组:脑未见明显萎缩征象,给药45min左右时皮质及皮质下核团放射性均已基本清除,脑结构分辨不清。②血管性痴呆组:可见脑萎缩,脑室系统有不同程度扩大。3个时段放射性清除情况与对照组较为近似。③阿尔茨海默病组:脑萎缩明显,脑室系统扩大。3个时段放射性清除情况与其他2组图像有明显的不同,皮质及海马部位放射性清除较慢,至药物注射45min时仍可清晰区分脑灰质与白质部分,皮质及海马部位可见较多放射性滞留。结论:18F-FDDNPPET脑显像能够鉴别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是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一个有效的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 (18)F-FDDNP Β淀粉样蛋白
下载PDF
淀粉样蛋白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为认知障碍患者诊断和干预提供了新的临床价值
17
作者 陈科良 郁金泰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100-1100,共1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但与病理学诊断相比, 根据常规临床检查, 痴呆症专家诊断"AD"的准确性仅约为70%。而随着AD疾病修饰治疗的来临, 对AD早期精准诊断的需求也日益迫切。β-淀粉样...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但与病理学诊断相比, 根据常规临床检查, 痴呆症专家诊断"AD"的准确性仅约为70%。而随着AD疾病修饰治疗的来临, 对AD早期精准诊断的需求也日益迫切。β-淀粉样蛋白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Aβ-PET)使我们能够在临床前和临床阶段识别到AD特异病理改变, 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蛋白 专家诊断 认知障碍 阶段识别 病理学诊断
原文传递
超声成像与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18
作者 全志伟 焦婷婷 +1 位作者 楼伟兵 陆海健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4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成像与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4月浙江金华广福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恶性组)和同期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 目的分析超声成像与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4月浙江金华广福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恶性组)和同期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别接受超声成像和PET/CT检查。比较两组超声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阻力指数(RI)、PET/CT病灶部位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分析不同诊断方式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恶性组患者根据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比较两组RI、SUVmax;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成像与PET/CT预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恶性组的超声特征主要表现在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伴钙化、血流Ⅱ~Ⅲ级、纵横比>1、RI≥0.7、UE≥4级。超声成像联合PET/CT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6.25%、97.50%、96.88%,均高于单独超声成像、PET/CT。恶性组RI、SUVmax高于良性组(0.88±0.19比0.65±0.15、8.97±3.18比1.84±1.04),转移组RI、SUVmax高于未转移组(1.10±0.22比0.83±0.18、13.37±3.67比7.3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RI、SUVmax及两者联合预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8(95%CI 0.806~0.989)、0.916(95%CI 0.832~1.000)、0.993(95%CI 0.974~1.000)。结论超声成像与PET/CT联合诊断可提高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准确率,提高乳腺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为预后评估提供合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诊断
原文传递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相互作用深度效应的校正方法
19
作者 葛红红 柴培 单保慈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57-2160,共4页
相互作用深度效应是影响PET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效应的各种校正方法进行综述,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校正,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相互作用深度效应 空间分辨力 软件校正方法
下载PDF
肝细胞癌诊治中相关正电子药物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谭辉 石洪成 张一秋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4期453-456,共4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C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2%~169%。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HCC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C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2%~169%。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HCC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追踪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一种非侵人性影像学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正电子药物 CARCINOMA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5年生存率 生物学行为 诊治 恶性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