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系统在乳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晓璐 霍立群 顾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4期115-119,共5页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I)是目前最新的混合成像方式,将代谢数据和形态数据相结合,能够在乳腺癌诊疗过程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本文对PET/MRI在乳腺癌诊断、分期、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中的研...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I)是目前最新的混合成像方式,将代谢数据和形态数据相结合,能够在乳腺癌诊疗过程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本文对PET/MRI在乳腺癌诊断、分期、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系统 新辅助化疗 乳腺核磁共振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的数字化
2
作者 邱奥 张博 +1 位作者 肖鹏 谢庆国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自诞生起就是部分数字化的,并在随后的数十年里稳步朝着更加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的接连突破为PET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存算能力,显著加快了PET数字化的步伐。时至今日,PET数字...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自诞生起就是部分数字化的,并在随后的数十年里稳步朝着更加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的接连突破为PET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存算能力,显著加快了PET数字化的步伐。时至今日,PET数字化已经成为PET领域产研两方面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信息技术 pet 数字化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原理分析与故障维修
3
作者 冯业兴 马军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5期212-215,共4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通过分子影像技术显示人体脏器或组织的代谢活性及受体的功能与分布,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根据PET/CT日常维护经验,对设备机架内滑环打火和机架水冷系统高温报警2例故障案例进行原理分析及维...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通过分子影像技术显示人体脏器或组织的代谢活性及受体的功能与分布,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根据PET/CT日常维护经验,对设备机架内滑环打火和机架水冷系统高温报警2例故障案例进行原理分析及维修,提出针对性维护方案,以保障设备良好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滑环打火 水冷 故障 预防性维护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苏乃川 李春洁 +1 位作者 史宗道 杨娴睿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39,44,共5页
目的评价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OVID)和EMBASE(检索时间为2010年12月13日),并采用手工检索19种中文口腔医学期刊的方法收集... 目的评价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OVID)和EMBASE(检索时间为2010年12月13日),并采用手工检索19种中文口腔医学期刊的方法收集PET/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性试验。由2名研究者分别进行文献纳入及文献质量评价,应用MetaDisc 1.4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PET/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以淋巴结分区为单位)的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84、0.93;诊断比值比为47.89;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973 8。结论 PET/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很高,可以作为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选择,但在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其诊断费用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肿瘤转移 敏感度与特异度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受累下肢骨骼肌代谢与功能的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成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沈海敏 刘奕 +2 位作者 何薇 张旻佳 蔡晓唏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76-778,共3页
目的通过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成像(PET/CT)分析并比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下肢骨骼肌组织中葡萄糖代谢的改变情况。方法对22例单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双侧小腿肌肉进行18F-FDG PET/CT检测,将... 目的通过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成像(PET/CT)分析并比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下肢骨骼肌组织中葡萄糖代谢的改变情况。方法对22例单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双侧小腿肌肉进行18F-FDG PET/CT检测,将单侧受累下肢肌群设为病例组,将对侧健康肢体设为对照组。测定双下肢小腿受累肌群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进行比对,分析检测结果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分及视觉类比疼痛评分(VAPS)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L4~L5椎间盘突出累及小腿前侧肌群和L5~S1椎间盘突出累及小腿后侧肌群的△SUVmax分别为0.05±0.03和0.06±0.0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29±0.13和0.23±0.18(P值均<0.01)。病例组△SUVmax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呈正相关(R2=0.974,P<0.01),与JOA评分呈负相关(R2=-0.779,P<0.01),与VAPS呈正相关(R2=0.608,P<0.05)。6例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6个月患侧受累肌群△SUVmax均显著高于术前(P值均<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神经慢性卡压可致下肢受累,骨骼肌发生葡萄糖代谢改变,可通过18F-FDG PET/CT测定评估。18F-FDG PET/CT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肌肉功能改变的评估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肢 肌肉 18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成像
下载PDF
高分辨率高效率三维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探测器研发(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成 邝忠华 +6 位作者 都军伟 白晓薇 Simon R.Cherry 梁栋 刘新 郑海荣 杨永峰 《集成技术》 2016年第4期1-13,共13页
小动物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临床前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但小动物PET要同时达到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效率必须使用三维深度测量探测器。本工作使用位置灵敏雪崩光二极管(Position-Sensitive Av... 小动物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临床前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但小动物PET要同时达到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效率必须使用三维深度测量探测器。本工作使用位置灵敏雪崩光二极管(Position-Sensitive Avalanche Photodiode,PSAPD)和位置灵敏硅光电倍增管(Position-Sensitive Silicon Photomultipliers,PS-Si PM)双端读出,测量了晶体大小为0.7~0.44 mm的高分辨率硅酸镥晶体阵列,其中对一种最新研发成功的PS-Si PM进行了首次测试。首先对PS-Si PM和PSAPD的信噪比进行了测量,然后对使用PS-Si PM和PSAPD的双端读出探测器模块的晶格分辨图、能量分辨率和相互作用深度分辨率分别进行了测量。实验发现,PSAPD的信噪比远远优于PS-Si PM,使用PSAPD的探测器可以分辨0.44 mm的晶格阵列和最好达到1.4 mm的深度分辨率,而使用PS-Si PM的探测器模块可以分辨0.7 mm的硅酸镥晶体阵列和达到2.9 mm的深度分辨率。从得到的晶格分辨图、能量分辨率和相互作用深度分辨率上来看,使用PSAPD的探测器模块要优于使用PS-Si PM的探测器。这需要提高PS-Si PM的信噪比来进一步提高探测器分辨更小截面晶格的能力,提高PS-Si PM微单元的数量来降低饱和效应从而提高探测器的相互作用深度分辨率。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基于PSAPD的三维相互作用深度测量PET探测器具有更好的性能,今后计划使用新的PS-Si PMs和Si PM阵列进行该类型探测器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动物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 探测器 雪崩光二极管 硅光电倍增管
下载PDF
18F-NaF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易损斑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学慧 聂毛晓 赵全明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820-822,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大部分心血管事件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的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是心血管疾病致死的根本原因。而有创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这些传统的检查方法不能发现这些斑块,近年的研...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大部分心血管事件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的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是心血管疾病致死的根本原因。而有创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这些传统的检查方法不能发现这些斑块,近年的研究发现这些高风险斑块(所谓的易损斑块)有某些组织病理学特性。因此,能否利用易损斑块的组织病理学特性,寻找易损斑块无创检测方法是现代成像技术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Na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肇博 王小姣 +2 位作者 杨剑 茅娟莉 李晓红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2期1217-1220,1235,共5页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接受R-CHOP方案化疗的78例DLBCL患者。记录18F-FDG PET/CT的初始(化疗...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接受R-CHOP方案化疗的78例DLBCL患者。记录18F-FDG PET/CT的初始(化疗前)参数和中期(化疗3~4个疗程)参数,观察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不良的关系及初始、中期参数对预后的评估效能,并对患者的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是否合并B症状、Ann Arbor分期为Ⅲ期及以上、是否合并结外病变、预后指数可能与DLBCL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P<0.05);性别可能与DLBCL患者的预后不良无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合并B症状、预后指数、MTV-o>截断值、MTV-m>截断值、TLG-o>截断值、TLG-m>截断值均可能与DLBCL患者的远期预后有关(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MTV-o、低MTV-m患者的2年PFS率均高于高MTV-o、高MTV-m患者,低TLG-o、低TLG-m患者的2年PFS率均高于高TLG-o、高TLG-m患者(P<0.05)。细化研究结果显示,高MTV-o组中,低MTV-m的患者的PFS率明显高于高MTV-m患者(P<0.01);高TLG-o组中,低TLG-m的患者的PFS率高于高TLG-m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检测初始参数,合理利用MTV-m、TLG-m等中期参数有利于较好地反映DLBCL的显像特点,科学监测DLBCL对于化疗的反应性,进而准确、高效地评估患者的远期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显像特点 预后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图像部分容积效应的模拟研究及实验检验 被引量:6
9
作者 陈英茂 耿建华 +3 位作者 田嘉禾 尹大一 姚树林 陈盛祖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7-473,共7页
用模拟实验研究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部分容积效应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依据形成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论,由计算机模拟PET各种分辨率情况下各种大小热灶的图像。计算图像的最大恢复系数、平均恢复系数及图像热灶半高宽,并用PET实... 用模拟实验研究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部分容积效应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依据形成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论,由计算机模拟PET各种分辨率情况下各种大小热灶的图像。计算图像的最大恢复系数、平均恢复系数及图像热灶半高宽,并用PET实验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PET实验的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当热灶直径以PET分辨率为单位时,图像热灶的最大及平均恢复系数随热灶直径的变化与分辨率无关,且热灶半高宽/分辨率与热灶直径的关系不受分辨率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容积效应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实验检验 关系 图像 影响 恢复系数 平均 计算图
下载PDF
电针头穴对人脑运动功能区糖代谢影响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左芳 石现 +1 位作者 田嘉禾 姚树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3期237-238,共2页
目的研究针刺百会、曲鬓穴对大脑运动功能区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Talairach大脑立体定位法,运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观察运动状态下正常人和脑卒中患者电针前后大脑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变化。结果正常人针刺后双侧大脑顶上小叶、楔... 目的研究针刺百会、曲鬓穴对大脑运动功能区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Talairach大脑立体定位法,运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观察运动状态下正常人和脑卒中患者电针前后大脑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变化。结果正常人针刺后双侧大脑顶上小叶、楔前叶葡萄糖代谢增高,以左侧大脑为主;患者双侧第一躯体运动皮质区、运动前区及顶上小叶和健侧的补充运动区发生了明显的代谢功能改变,表现为糖代谢增高的区域集中于健侧,代谢减低集中于病灶侧。结论针刺百会与曲鬓穴可以改变大脑双侧有关运动区域的代谢,从而可能诱导与运动相关的某些区域神经组织兴奋,补偿或协助受损的神经网络,促进运动功能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大脑葡萄糖代谢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下载PDF
制备用于间充质干细胞成像的荧光成像/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三模态纳米探针
11
作者 徐洋洋 任荣 +8 位作者 岳惠敏 钟燕 王晓燕 和庆钢 谷岩 毛峥伟 孙继红 田梅 张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4-165,共12页
为了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各个阶段更好地获取移植干细胞的命运信息,制备了一种能同时实现荧光成像(FI)、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的影像探针。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第1嵌段为叔丁氧羰基保护的2-((叔... 为了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各个阶段更好地获取移植干细胞的命运信息,制备了一种能同时实现荧光成像(FI)、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的影像探针。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第1嵌段为叔丁氧羰基保护的2-((叔丁氧羰基)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均聚物,第2嵌段为短链聚乙二醇丙烯酸酯和五氟苯酚丙烯酸酯的无规共聚物,再通过氨解和酰胺化反应为聚合物修饰上双功能螯合剂DOTA和近红外染料Cy5.5,通过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结构及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聚合物在水中自组装并螯合Gd^(3+)得到1 mg/mL的纳米探针Gd-DOTA-Cy5.5-NP,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观察到探针为平均粒径30 nm的球形颗粒,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得Gd^(3+)浓度为0.084 mmol/L。将纳米探针与间充质干细胞共孵育,通过Cell Counting Kit-8试剂验证1 mg/mL以下的Gd-DOTA-Cy5.5-NP相对细胞毒性较低,同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675 nm激发波长下观测细胞出现红色荧光,利用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测得探针纵向弛豫率为46.969 mmol/(L·s)。最后Gd-DOTA-Cy5.5-NP螯合^(68)Ga^(3+),得到三模态纳米探针^(68)Ga/Gd-DOTA-Cy5.5-NP,伽马计数仪测得间充质干细胞对该探针的摄取在90 min达到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纳米探针 磁共振成像 荧光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估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越 卢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6,共6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探索斑块进展的病理生理机制,尽早发现易损斑块是国际研究热点。研究显示炎性反应与斑块发生、发展、破裂密切相关,但炎性反应过程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高分辨磁共振成...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探索斑块进展的病理生理机制,尽早发现易损斑块是国际研究热点。研究显示炎性反应与斑块发生、发展、破裂密切相关,但炎性反应过程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力手段,HR-MRI能提供斑块形态学信息,PET能提供斑块内炎性反应的巨噬细胞代谢信息。本文重点对HR-MRI、PET及一体化PET/MR成像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病理生理机制,以期进行早期影像学预警,有效预防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斑块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一体化pet/MR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技术检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琪 吴湖炳 +1 位作者 高蕾 邹衍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技术(PET)检查结果和临床情况,探讨这一新的影象学检查在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行PET检查,并对其中16例行CT或MRI检查。结果(1)20例PET检查的恶性... 目的分析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技术(PET)检查结果和临床情况,探讨这一新的影象学检查在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行PET检查,并对其中16例行CT或MRI检查。结果(1)20例PET检查的恶性淋巴瘤患者诊断符合率高于行CT、MRI检查的患者;(2)对估计临床分期有参考作用方面PET 为100%,CT、MRI 占66.7%;(3)初步显示PET检查荧光脱氧核糖(FDG)摄取值高低可对区分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提供依据;(4)20例患者根据PET检查代谢值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治疗有效率为85.7%。对照组缺乏此信息,治疗调整者及治疗有效率低于前者。结论PET检查将形态改变和代谢变化有机结合的特点,在恶性淋巴瘤全身探查、早期发现病变、定量分析、显示代谢功能、监测疗效、评估预后诸方面都有其优越性。该检查安全可行,但应注意鉴别假阳性反应;有糖尿病的患者需注意示踪剂对血糖的暂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 临床意义 诊断 pet
下载PDF
Alzheimer病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瑞琅 何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早老年人痴呆 正电子发射 断层扫描 pet
下载PDF
良恶性胸腔积液的^(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志芳 郝新忠 +3 位作者 武萍 张艳兰 李思进 刘建中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3年第8期880-881,共2页
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疾病,其良、恶性是临床最为关心的问题,但准确诊断较为困难。胸腔穿刺所得胸腔积液生化及细胞学检查是判别胸腔积液性质最为常用的手段,但面临敏感性较低等问题。多层螺旋CT(MSCT)以其独有的高分辨力,被临床广... 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疾病,其良、恶性是临床最为关心的问题,但准确诊断较为困难。胸腔穿刺所得胸腔积液生化及细胞学检查是判别胸腔积液性质最为常用的手段,但面临敏感性较低等问题。多层螺旋CT(MSCT)以其独有的高分辨力,被临床广泛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作为一种新的检查手段,其功能代谢与形态学显像的完美结合,为我们诊断胸腔积液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旨在初步评价PET/CT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恶性胸腔积液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18F-脱氧葡萄糖 CT评价 临床常见疾病 pet CT 细胞学检查 积液性质
下载PDF
中国第一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系统——PET—B01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永界 李学军 《现代科学仪器》 1993年第3期4-6,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技术的原理及发展概况,描述了国内第一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系统PET-BOl的结构和性能,并展望了近期内PET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pet 正电子发射 断层成像 成像系统
下载PDF
磁共振全身类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在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毅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1年第4期403-404,共2页
食管癌为常见消化道肿瘤,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患者病死率较高。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首选方式,而术前准确评估患者的肿瘤分期,对指导治疗、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磁共振全身类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为新型磁共振成像... 食管癌为常见消化道肿瘤,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患者病死率较高。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首选方式,而术前准确评估患者的肿瘤分期,对指导治疗、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磁共振全身类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为新型磁共振成像技术,其扫描范围大,且能抑制正常组织的信号,进而更好地显示病变组织[1]。基于此,本研究分析磁共振全身类PET成像在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患者 磁共振成像技术 肿瘤分期 消化道肿瘤 外科手术 pet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 扫描范围
下载PDF
超声与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在甲状腺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18
作者 肖巍巍 李静雯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7期2154-2159,共6页
近年来,随着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越来越高,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在临床实践中,超声是甲状腺癌筛查的首选方式,但诊断灵敏度有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在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分期、治疗疗效和预后评估等方... 近年来,随着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越来越高,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在临床实践中,超声是甲状腺癌筛查的首选方式,但诊断灵敏度有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在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分期、治疗疗效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超声和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等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可实现多角度评估甲状腺结节的图像特征和分子特征,极大提高了甲状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优化了甲状腺癌的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超声 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甲状腺核素显像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19
作者 花永虹 蒋国梁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46-548,共3页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和治疗 NSCLC 肿瘤 常见 肺癌患者 死亡 作用 pet
下载PDF
用于小动物实验研究的微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朝晖 《现代仪器》 2001年第4期1-4,共4页
microPET是基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临床诊断技术发展起来的专门用于小动物活体实验研究的断层显像装置。与临床用PET系统相比,它在多项技术上做了重要的改进,显著改善了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利用这一工具,可以在整个时间进程中对单... microPET是基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临床诊断技术发展起来的专门用于小动物活体实验研究的断层显像装置。与临床用PET系统相比,它在多项技术上做了重要的改进,显著改善了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利用这一工具,可以在整个时间进程中对单个小动物体内放射性示踪剂浓度进行动态跟踪和反复测量,提供高质量的图像和定量分析结果,从而达到在动物身上进行一系列人类疾病综合研究的目的。在致病机制、基因工程和药物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研究 微型pet系统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