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锥形束CT三维体积测量评估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治疗后的牙根吸收 被引量:8
1
作者 高娟 吕航苗 +2 位作者 马慧敏 赵一姣 李小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9-726,共8页
目的:探索运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牙根体积的方法,研究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过程中,上下颌中切牙的牙根长度、牙根体积变化规律和牙根吸收的特点。方法:选取20例因骨性Ⅲ... 目的:探索运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牙根体积的方法,研究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过程中,上下颌中切牙的牙根长度、牙根体积变化规律和牙根吸收的特点。方法:选取20例因骨性Ⅲ类错[牙合]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患者,于正畸去代偿治疗前1周内(T0)、正畸去代偿治疗后正颌手术前1周内(T1)及术后正畸治疗结束后1周内(T2)三个时间点拍摄CBCT,应用三维重建技术测量上下颌中切牙的牙根长度、牙根体积(包括牙根总体积、根颈部及根体部体积),计算长度减小百分比和体积减小百分比,并测量正畸治疗前后牙齿移动的距离。数据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不服从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上下颌中切牙牙根长度和牙根体积变化的差异,分析其变化规律和牙根吸收的特点。结果: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过程中,上下颌中切牙的牙根长度和牙根体积均明显减小(P<0.05),根颈部和根体部的牙根体积均明显减小(P<0.05),根体部牙根体积的减小量更加显著,上中切牙根体部牙根体积减小量百分比为(30.51±23.23)%,下中切牙为(23.24±11.96)%。与上中切牙相比,下中切牙牙根体积的减小量和减小量百分比均较小,且上中切牙根体部的体积减小量大于下中切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正畸阶段去代偿治疗上颌中切牙以控根移动方式腭向移动,下颌中切牙移动方式为唇向倾斜移动。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过程中,上下颌中切牙的牙根长度和牙根总体积均减小,变化规律相似。牙根体积测量提示牙根根颈部也存在牙根吸收。上下颌中切牙牙根吸收量的差异可能与牙齿移动的距离和方式相关。利用CBCT三维重建体积测量评估牙根吸收可以弥补牙根长度测量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正畸正颌治疗 锥形束CT 牙根吸收
下载PDF
骨性Ⅲ类患者正畸-正颌治疗后牙槽骨结构改建的锥形束CT测量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启航 芦昕 +6 位作者 童磊 商永慧 李帅 刘文 周建华 袁荣涛 郭庆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729-3735,共7页
背景: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颌的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患者侧貌的改善和后期的恢复情况,而观察患者下前牙牙槽骨改建这一类微观的研究较少。目的:应用口腔X射线侧位片和口腔锥形束CT评价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 背景: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颌的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患者侧貌的改善和后期的恢复情况,而观察患者下前牙牙槽骨改建这一类微观的研究较少。目的:应用口腔X射线侧位片和口腔锥形束CT评价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的下前牙去代偿疗效及牙槽骨结构改建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康复大学青岛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正畸科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15例,治疗前后拍摄头颅X射线侧位片测量下前牙在牙槽骨中的角度及线距等指标,锥形束CT测量和分析下前牙唇/舌侧骨开裂长度(d-La/d-Li)以及骨开裂/骨开窗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从X射线侧位片来看,与治疗前相比,下前牙去代偿后相应牙槽骨改建量变化明显,牙根明显向牙槽骨中心移动,但较正常个体仍有部分差距;②锥形束CT测量发现几乎所有牙齿治疗后牙槽骨骨开裂/骨开窗的长度和宽度都得到很大的改善,有的牙槽骨改建甚至已经达到了健康人水平;③治疗前大部分患者往往因为牙齿代偿生长而造成下切牙唇/舌侧的骨开窗/骨开裂,而在术前正畸阶段通过去代偿使牙槽骨改建,牙齿角度发生明显变化,术前正畸使上前牙内收,下前牙唇倾控根,但是术前去代偿量往往不足;在正颌手术阶段,颌骨位置通过定位导板切除,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后退;术后正畸过程中精调效果更好,虽然牙齿与颌骨位置均有一定程度的复发趋势,但术后正畸更接近正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治疗 下前牙去代偿 骨开裂 骨开窗
下载PDF
数字化辅助的CBL在研究生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教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胡芝爱 邹淑娟 +1 位作者 祝颂松 陈建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辅助的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研究生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教学中的应用,以提供教学模式新思路。方法:将30名口腔正畸专业一年级研究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PT讲解知识点配合病例图片展示的传统教... 目的:探讨数字化辅助的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研究生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教学中的应用,以提供教学模式新思路。方法:将30名口腔正畸专业一年级研究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PT讲解知识点配合病例图片展示的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增加三维数字化辅助的CBL教学,即在常规讲授教学前组织研究生学习三维数字化软件在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典型病例中的应用。采用随堂测验和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和教学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堂测验中,对照组得分为(9.87±1.71)分,实验组得分为(11.40±1.99)分,实验组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在课前对此次课程的期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满意度综合评价中,实验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三维数字化辅助的CBL教学模式应用于研究生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值得在正畸研究生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案例教学法 -外科联合治疗 研究生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Ⅱ类伴下颌偏斜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1例
4
作者 杨瑞婷 许雅芬 +1 位作者 张洁 周迎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712-715,共4页
对严重的成人骨性Ⅱ类伴下颌偏斜畸形患者一般采用术前正畸去代偿,手术矫正颌骨畸形,术后采用正畸精细调整咬合关系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方式。湖南省长沙市口腔医院收治1例成人骨性Ⅱ类伴下颌偏斜患者,给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患者面型... 对严重的成人骨性Ⅱ类伴下颌偏斜畸形患者一般采用术前正畸去代偿,手术矫正颌骨畸形,术后采用正畸精细调整咬合关系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方式。湖南省长沙市口腔医院收治1例成人骨性Ⅱ类伴下颌偏斜患者,给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患者面型、咬合关系均改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下颌偏斜患者治疗前综合评估其下颌偏斜的严重程度、形成机制和患者的主诉,并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设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骨性Ⅱ类 偏斜 联合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对侧貌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
5
作者 尹志刚 郭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57-61,共5页
目的:观察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临床疗效、正畸效果及侧貌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在笔者医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70例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正畸-正... 目的:观察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临床疗效、正畸效果及侧貌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在笔者医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70例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正畸-正颌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获取头颅侧位片,分别测量患者牙性、骨性及软组织等相应指标,并收集35例同期来院进行口腔检查的正常[牙合]患者作为对照,观察患者正畸效果及侧貌软硬组织变化情况。并观察患者口腔相关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整体治疗结束后,UI-NA、UI-LI角度均较正畸治疗前减小,LI-NB角度较正畸治疗前增大(均P<0.05);UI-NA距离较正畸治疗前缩短、LI-NB距离较正畸治疗前增大(均P<0.05);SNA、LI-MP角度均较正畸治疗前增大(均P<0.05),SNB、ANB、MP-SN角度均较正畸治疗前减小(均P<0.05);面凸角、鼻唇角较正畸治疗前增大(P<0.05),颏唇角、软组织面角均较正畸治疗前减小(均P<0.05);Sn、UL’点至VRL距离均较正畸治疗前增大,LL’、Pg’、Si点至VRL距离均较正畸治疗前缩短(均P<0.05)。正颌术后1个月与整体治疗结束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治疗结束后,OHRQOL评分较正畸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正畸治疗后及正颌术后1个月(均P<0.05)。结论:正畸-正颌联合具有较好的正畸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侧貌软硬组织,且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联合治疗 效果 侧貌软硬组织 面型改善
下载PDF
手术优先与正畸优先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超勋 田凯月 +1 位作者 马晓辉 张凯宇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目的比较正颌手术优先模式与传统正畸优先模式在治疗牙颌面畸形时患者基本情况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差异,为临床上选择何种治疗方式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91例牙颌畸形需行双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比较正颌手术优先模式与传统正畸优先模式在治疗牙颌面畸形时患者基本情况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差异,为临床上选择何种治疗方式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91例牙颌畸形需行双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术前正畸分为手术优先组(135例)与正畸优先组(56例),从性别、年龄、术前安氏错牙合分类、分块截骨发生率、手术时长、麻醉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炎症反应(术后最高体温)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手术优先组在分块截骨发生率(手术复杂程度)、手术及麻醉时长上均高于正畸优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优先模式虽然可以缩短治疗周期,但是在手术复杂程度及手术时长方面显著升高,在选择手术优先模式时需慎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治疗 手术优先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振泽 林军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747-751,共5页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作为针对骨性牙颌面畸形的主要治疗手段,要求正畸、外科、耳鼻咽喉、整形美容等多学科的参与,并且追求高精度、高标准以及最大限度功能修复。正畸调整与外科手术的局限性在于手术方案设计层面会出现两学科不协调的情况...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作为针对骨性牙颌面畸形的主要治疗手段,要求正畸、外科、耳鼻咽喉、整形美容等多学科的参与,并且追求高精度、高标准以及最大限度功能修复。正畸调整与外科手术的局限性在于手术方案设计层面会出现两学科不协调的情况,而人工智能在正颌外科领域的渗透恰能填补这一缺陷,保证了其效率化、精准化。现对人工智能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的最新应用做以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治疗 人工智能 多学科联合治疗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颌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上中切牙牙根吸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邓旭霞 刘雅飞 +1 位作者 尹洪杰 吕翔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756-759,共4页
目的分析骨性Ⅲ类错颌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上中切牙牙根吸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骨性Ⅲ类错颌患者80例160颗上中切牙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的一般资料。采用David根吸收分级法评估牙根吸收情况。根据正畸正颌治疗后患者是否发... 目的分析骨性Ⅲ类错颌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上中切牙牙根吸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骨性Ⅲ类错颌患者80例160颗上中切牙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的一般资料。采用David根吸收分级法评估牙根吸收情况。根据正畸正颌治疗后患者是否发生牙根吸收分为吸收组与未吸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骨性Ⅲ类错颌患者上中切牙在正畸正颌治疗后发生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32例患者60颗(37.50%)上中切牙发生牙根吸收,其中牙根吸收评分3分48颗,2分10颗,1分2颗,平均吸收量为(2.11±0.76)mm。两组患者的牙根发育情况、治疗疗程、上中切牙牙齿移动距离、是否拔牙及余留牙周膜面积估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牙根发育情况、治疗疗程及是否拔牙是骨性Ⅲ类错颌患者正畸正颌治疗过程中上中切牙发生牙根吸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性Ⅲ类错颌患者正畸正颌治疗后上中切牙发生牙根吸收率为37.50%;牙根发育情况、治疗疗程及治疗过程中是否拔牙是上中切牙发生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 联合治疗 牙根吸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颞下颌关节思考成人安氏Ⅱ^(2)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
9
作者 李榕 赵青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698,共12页
安氏Ⅱ^(2)分类错[牙合]畸形以前牙内倾型深覆[牙合]、磨牙远中关系为特征,患者的前牙切导异常,导致下颌运动轨迹被迫后退。多数患者表现出下颌后缩,并伴有咀嚼肌疼痛、关节盘移位以及髁突位置异常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对于安氏Ⅱ^(2... 安氏Ⅱ^(2)分类错[牙合]畸形以前牙内倾型深覆[牙合]、磨牙远中关系为特征,患者的前牙切导异常,导致下颌运动轨迹被迫后退。多数患者表现出下颌后缩,并伴有咀嚼肌疼痛、关节盘移位以及髁突位置异常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对于安氏Ⅱ^(2)分类的成人患者,正畸治疗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主要是改善前牙舌倾、打开咬合以及协调上下牙列和颌骨的矢状向关系,但相关治疗措施对于颞下颌关节的影响尚有争议。本文综述了成人安氏Ⅱ^(2)分类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特征、正畸治疗及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总结了有利于恢复正常盘-髁关系的咬合板治疗措施,以期能为成人安氏Ⅱ^(2)分类患者正畸治疗的临床诊断和方案设计提供参考,最终实现咬合和关节的协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2)分类错[牙合] 颞下关节紊乱病 关节盘前移位 治疗 联合治疗 咬合板
下载PDF
手术优先模式治疗骨性III类错颌畸形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娜菲斯·阿不力米提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870-876,共7页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是矫正严重牙颌面畸形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正畸–正颌治疗和手术优先方案(surgical first approach, SFA)。常规正畸–正颌治疗包括3个不同的治疗阶段:术前正畸去代偿、正颌手术矫正骨骼和术后正畸调整咬合。为了防...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是矫正严重牙颌面畸形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正畸–正颌治疗和手术优先方案(surgical first approach, SFA)。常规正畸–正颌治疗包括3个不同的治疗阶段:术前正畸去代偿、正颌手术矫正骨骼和术后正畸调整咬合。为了防止术前正畸引起的面部畸形进一步恶化,缩短整体治疗时间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研究者们提出了手术优先入路。即患者术前不进行正畸治疗,直接进行手术截骨,再术后正畸改良咬合关系。与传统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相比,SFA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同时适应病例的选择也更为严格。SFA作为传统正畸治疗的替代方案,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为了达到更完美的效果,其对数字化的应用,术前手术设计和操作者能力的要求不断增加。本文就手术优先方式的发展、适应证、非适应症、优缺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优先 联合治疗 外科 数字化技术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配合正颌手术治疗骨性Ⅲ类偏颌的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5
11
作者 卢妍竹 赵芮 +2 位作者 简繁 孙洁 赖文莉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2期123-130,共8页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配合正颌手术治疗骨性Ⅲ类偏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例骨性Ⅲ类偏颌患者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正畸治疗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正颌术式为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加颏成型,并结合文献回顾分析。结果 术中植入8颗种...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配合正颌手术治疗骨性Ⅲ类偏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例骨性Ⅲ类偏颌患者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正畸治疗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正颌术式为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加颏成型,并结合文献回顾分析。结果 术中植入8颗种植钉配合数字化[牙合]板进行颌间牵引,术后通过垂直牵引使后牙咬合紧密;患者依从性良好,通过1套矫治器完成术前及术后正畸治疗,建立磨牙尖牙Ⅰ类关系及前牙正常覆覆盖,下颌前突及偏斜改善良好,术后1年稳定性良好。文献复习结果表明,无托槽隐形矫治配合正颌手术的应用已较为普遍,相较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无托槽隐形矫治数字化的特性使其与计算机辅助的正颌手术设计之间的配合更为紧密,可供探索的空间更广阔。结论 对依从性良好的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高效完成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简单病例,其数字化设计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治疗 无托槽隐形矫治 开[牙合] 反[牙合] 支矢状骨劈开术 颏成型术 面部不对称 间牵引 数字化医学 数字化[牙合]板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旭霞 张君 +2 位作者 张文娟 李娜 史洪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在矫治前和手术后不同时期颌面部硬组织角度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方法选取24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在矫治前(T0),正颌手术后3个月(T1)、术后1年(T2)和术后3年(T3)拍摄... 目的探讨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在矫治前和手术后不同时期颌面部硬组织角度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方法选取24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在矫治前(T0),正颌手术后3个月(T1)、术后1年(T2)和术后3年(T3)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反映颌面部硬组织变化的16项角度指标,比较矫治前和正颌手术后不同时期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T1与T0的比较:除N-S-Ar、N-S-Ba、N-S-Go、NBa-PtGn以及Y轴角的变化很小,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11项指标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T2与T1的比较:SNPo、U1-SN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T3与T1的比较:仅U1-SN变化明显(P<0.05)。4)T3与T2的比较:所有测量项目的变化均很轻微,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硬组织测量角度在术后3个月到术后1年期间即术后正畸治疗阶段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并未对手术效果产生根本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骨性Ⅲ类 -治疗 头影测量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畸形对咽腔影响锥束CT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宏伟 王建国 +1 位作者 蔡智芳 李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0-322,327,共4页
目的:探讨借助锥束CT三维重建技术,定量分析成人骨性Ⅲ类畸形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咽腔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29例患者(男15例,女14例),所有患者治疗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锥束CT扫描。分别测量鼻咽段、腭咽段、舌咽段和喉咽段4... 目的:探讨借助锥束CT三维重建技术,定量分析成人骨性Ⅲ类畸形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咽腔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29例患者(男15例,女14例),所有患者治疗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锥束CT扫描。分别测量鼻咽段、腭咽段、舌咽段和喉咽段4个平面的冠状径、矢状径和横截面积以及各区段的正中矢状面积。结果:术后组与术前组相比,鼻咽段和腭咽段2个平面的截面积、矢状径和正中矢状面积,术后组均大于术前组(P<0.05);舌咽段和喉咽段2个平面的截面积、矢状径和正中矢状面积,术后组均小于术前组(P<0.05)。结论:骨性Ⅲ类畸形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咽腔的舌咽段和喉咽段有缩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腔 锥束CT 联合治疗 骨性Ⅲ类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颜面不对称患者头颅定位后前位片的非对称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奕 陈燕 包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目的分析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颜面不对称患者头颅定位后前位片测量指标的非对称性。方法选取不同程度颜面不对称患者45例,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头颅定位后前位片进行测量,采用单样本t检验将治疗前测量指标的非对称率与个别正常人群的非对... 目的分析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颜面不对称患者头颅定位后前位片测量指标的非对称性。方法选取不同程度颜面不对称患者45例,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头颅定位后前位片进行测量,采用单样本t检验将治疗前测量指标的非对称率与个别正常人群的非对称率进行比较,通过相关系数的分析,归纳出颜面不对称患者倾向于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测量指标,并得出其参考值。同时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测量指标非对称率的差异。结果有14项指标治疗前的非对称率与个别正常人群的非对称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中与Me[X]具有较高直线相关关系的指标为Ag[X]。28例患者以下颌骨体部不对称为主,15例患者以下颌升支不对称为主,2例患者同时存在下颌体部和下颌升支的不对称。Me[X]等15项测量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颜面部的不对称主要集中在面下1/3,以下颌体部不对称为主要表现。当与Me[X]具有高度直线相关关系的指标Ag[X]的非对称率大于参考值下限11.31%,Go[X]的非对称率大于参考值下限9.79%,且Me[X]大于参考值下限5.2 mm时,该患者的治疗方案更倾向于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不对称 后前位片 联合治疗
下载PDF
24例骨性Ⅲ类伴偏颌畸形患者隐形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聂萍 姜宁 +4 位作者 丁琴凤 张雷 蔡鸣 朱敏 王旭东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评价骨性Ⅲ类伴偏颌畸形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伴偏颌畸形患者24例,其中,实验组(n=12)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照组(n=12)采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分... 目的:评价骨性Ⅲ类伴偏颌畸形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伴偏颌畸形患者24例,其中,实验组(n=12)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照组(n=12)采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分别进行术前和术后正畸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指标及满意度问卷调查评分。采用SPSS 20.0软件包中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头影测量指标SNA、SNB、ANB、U1-SN、L1-MP值均发生显著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2组参数分别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美观性、舒适度、便捷性、咀嚼效能以及语言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均为8.8±0.5分(P>0.05)。结论:骨性Ⅲ类伴偏颌畸形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对联合治疗的美观舒适性及效果较为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骨性Ⅲ类错[牙合] -联合治疗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安氏Ⅲ类错软组织角度改变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娜 张文娟 +1 位作者 史洪涛 张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探讨骨性安氏Ⅲ类错采用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患者在矫治前和手术后不同时期颌面部软组织的角度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方法:选取24例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在矫治前(T0)、手术后3个月(T1)、1年(T2)及3年(T3)时拍摄... 目的:探讨骨性安氏Ⅲ类错采用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患者在矫治前和手术后不同时期颌面部软组织的角度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方法:选取24例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在矫治前(T0)、手术后3个月(T1)、1年(T2)及3年(T3)时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颌面部13个软组织标志点,测量所形成的角度,采用SPSS12.0软件包分别计算均值和标准差,利用q检验(Newman-Keuls法)比较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1)术后3个月与矫治前相比,除上下唇角(A’UL-B’LL)外,其余15项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a与手术后3个月相比,下唇基角(S-N’-B’)、面型角(G-Sn-Pos)(P<0.01);面凸角(Ns-Sn-Pos)、软组织面角(FH-Sn-Pos)、Z角和UL均有显著差异(P<0.05)。(3)术后3a与术后3个月比较,下唇基角(S-N’-B’)、面型角(G-Sn-Pos)(P<0.01),面凸角(Ns-Sn-Pos)、软组织面角(FH-SnPos)和全面凸角(Ns-Prn-Pos)、Z角、UL均有显著差异(P<0.05)。(4)术后3a与术后1a比较,面型角(G-Sn-Pos)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后3a内与软组织颏前点(Pos)相关的测量角度均有较大的复发趋势,但总体上看,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Ⅲ类错[牙合] -联合治疗 头影测量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术前正畸去代偿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少华 莫水学 +1 位作者 庞煊奈 陈亚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46-349,352,共5页
目的:通过头影测量分析研究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在治疗前和经术前正畸后手术前骨性和牙性的垂直向、矢状向变化及牙齿去代偿情况,分析总结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术前正畸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包括... 目的:通过头影测量分析研究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在治疗前和经术前正畸后手术前骨性和牙性的垂直向、矢状向变化及牙齿去代偿情况,分析总结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术前正畸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包括行完善的术前正畸的骨性Ⅲ类患者25例,治疗前根据临床检查、头影测量分析和模型分析等与正颌外科医生会诊制定治疗计划。经过术前正畸、正颌手术和术后正畸观察患者疗效。结果:大多数患者的术前正畸为非拔牙矫治,少数为拔上颌双尖牙和因龋坏等原因拔除其他部位的牙齿。经过术前正畸去代偿治疗,骨性方面垂直向和矢状向的关系均无变化。在牙性方面大多数上前牙代偿情况没有明显变化,而下前牙去代偿比较完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畸形术前正畸可以去除大部分下颌前牙代偿,但是上前牙去代偿效果不明显。虽然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但术前正畸并未达到完全去代偿。能否完全去除代偿及有无必要完全去除代偿,仍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联合治疗 术前 去代偿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口腔功能间隙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匡威 段建民 +7 位作者 汪维健 谭家莉 王桥 李潇 何黎升 商洪涛 赵晋龙 刘彦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992-994,共3页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病例,随着关系的改变,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5例骨性下颌前突病例,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20例骨性下...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病例,随着关系的改变,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5例骨性下颌前突病例,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20例骨性下颌前突患者观察期内不经任何治疗,作为对照组,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较术前口腔功能间隙测量值减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前口腔功能间隙面积实验组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口腔功能间隙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口腔功能间隙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可使口腔功能间隙明显减小,术后应防止发生舌咽功能紊乱,并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治疗 骨性下前突:口腔功能间隙
下载PDF
正颌正畸联合治疗上前牙及上牙槽骨严重前突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勇 房兵 沈国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观察正颌正畸联合治疗上前牙及上牙槽骨严重前突的疗效及稳定性。方法:选择双颌前突成年患者28例,其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18~35岁。术前正畸完成后,LeFortI型截骨术联合上颌骨前段截骨术将上牙槽骨-上前牙整体竖直并后退,术后正... 目的:观察正颌正畸联合治疗上前牙及上牙槽骨严重前突的疗效及稳定性。方法:选择双颌前突成年患者28例,其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18~35岁。术前正畸完成后,LeFortI型截骨术联合上颌骨前段截骨术将上牙槽骨-上前牙整体竖直并后退,术后正畸调整咬合关系。拍摄治疗前、术前正畸完成、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治疗后5个月时间点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测量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减小(11.77±9.9)°(P<0.001),上牙槽骨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减小(6.24±3.9)°(P<0.001),上下中切牙长轴交角增大(19.4±8.6)°(P<0.001),上中切牙突度减小(6.62±2.2)mm(P<0.001),露齿减少(3.82±3.6)mm(P<0.001)。上切牙唇侧牙槽骨厚度变化不大(P>0.05)。软组织表现为鼻唇角增大,上、下唇后移及颏前点前移。术后各阶段测量指标无明显变化,手术效果稳定。结论: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可有效改正上前牙及上牙槽骨严重前突、改善露龈,维持牙根唇侧有足够的牙槽骨厚度,治疗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治疗 骨前段截骨术 前突 竖直
下载PDF
Moebius综合征患者牙颌面特征及正颌正畸治疗远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蔡鸣 沈国芳 +3 位作者 房兵 朱敏 毛丽霞 聂萍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9-37,共9页
目的:评价正颌正畸联合治疗Moebius综合征患者的牙颌畸形的远期疗效。方法:Moebius综合征患者3例,经正颌正畸联合会诊制订治疗计划,按照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的联合治疗模式进行系统治疗,随访1~6a。结果:Moebius综合征患者的... 目的:评价正颌正畸联合治疗Moebius综合征患者的牙颌畸形的远期疗效。方法:Moebius综合征患者3例,经正颌正畸联合会诊制订治疗计划,按照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的联合治疗模式进行系统治疗,随访1~6a。结果:Moebius综合征患者的牙颌特征主要表现为严重的骨性开畸形。对于牙颌畸形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正颌正畸联合治疗进行矫正,但由于升颌肌群功能障碍,开矫正的复发倾向比较明显,需要术后密切随访治疗。结论:正颌正畸联合治疗能够矫正Moebius综合征患者严重的骨性开畸形,正颌手术后的长期随访对防止开的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ebius综合征 骨性开 联合治疗 外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