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自金融伦理视角的比较分析 |
单美姣
邓戎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6
|
|
2
|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减贫效应——基于PVAR模型的经验分析 |
胡宗义
唐李伟
苏静
|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
2014 |
9
|
|
3
|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比较成本优势与制度互补 |
胡金焱
李永平
|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4
|
新疆地区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供需影响因素研究 |
陈治国
李成友
李红
辛冲冲
|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5
|
中国农村二元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再考察——基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视角 |
陈亮
陶冶
|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6
|
基于演化博弈的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合作机制研究 |
沈红丽
李宁
|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7
|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接问题探讨 |
钱水土
刘佳
|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8
|
中国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垂直合作模式 |
邵阳
张崭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7 |
6
|
|
9
|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关系研究综述——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一个制度视角 |
左臣明
马九杰
|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5 |
21
|
|
10
|
江苏省农户贷款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对比分析的视角 |
刘荣茂
陈丹临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
11
|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关系研究综述——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一个制度视角 |
左臣明
马九杰
|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5 |
12
|
|
12
|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交叉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
赵大伟
李建强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3
|
论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垂直一体化” |
刘杰
燕兴胜
|
《长沙大学学报》
|
2007 |
7
|
|
14
|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效率分析 |
巴红静
孟耀
|
《经济与管理》
CSSCI
|
2013 |
1
|
|
15
|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垂直合作的绩效及激励机制设计 |
范香梅
朱彩慧
|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6
|
论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替代与互补 |
刘杰
刘子兰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1
|
|
17
|
加强农村金融监管,构建有效率的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基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比较视角 |
魏珍爱
|
《云梦学刊》
|
2013 |
3
|
|
18
|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比较分析 |
张顺葆
|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9
|
关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有效对接的思考 |
张伟
李庆茹
刘江涛
|
《内蒙古金融研究》
|
2009 |
1
|
|
20
|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不同交易机制 |
赵善华
|
《金融经济(下半月)》
|
200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