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言若反——论老子的辩证逻辑 被引量:7
1
作者 孙中原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内容博大。其中,在老子的一系列辩证命题中,都体现了正言若反的特点。在庄子看来,欲还大道,需绝圣弃智,同时,"道"的特点之一即为"道不可言",欲还大道,亦需拥有"与天和"的审...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内容博大。其中,在老子的一系列辩证命题中,都体现了正言若反的特点。在庄子看来,欲还大道,需绝圣弃智,同时,"道"的特点之一即为"道不可言",欲还大道,亦需拥有"与天和"的审美心境。解读老子和庄子的上述命题,对于深入理解他们的哲学思想大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庄子 正言若反 “道不可 绝圣弃智 “与天和”
下载PDF
正言若反——《老子》的悖异修辞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云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35-237,共3页
《老子》的语言精美洗练,但其末章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却让历来读《老子》的人大惑不解,也引来众多的不同解读。其实从修辞角度看,这是用特定的表达形式表现特定内容的问题。《老子》中所阐释的"道"及其蕴涵的... 《老子》的语言精美洗练,但其末章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却让历来读《老子》的人大惑不解,也引来众多的不同解读。其实从修辞角度看,这是用特定的表达形式表现特定内容的问题。《老子》中所阐释的"道"及其蕴涵的矛盾统一的辩证思想,用通常的逻辑推论式的正面表述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子就用一些看似不合常情常理、背离常形常态的语言来表达,以突破人们思维中的经验性,即"正言若反",也就是悖异修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悖异修辞 正言若反
下载PDF
《老子》:“正言若反”“不笑不足以为道”的“吊诡·反讽”之道 被引量:1
3
作者 任博克 赖锡三 +2 位作者 莫加南 陈慧贞(整理) 李志桓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17,共17页
莫加南(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我是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的老师莫加南,非常开心可以担任今天活动的主持人,今天是我们跨文化汉学共生哲学的第三场活动,非常荣幸可以再一次欢迎任博克老师跟我们一起讨论《老子》的问题。今天任博克当我们的... 莫加南(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我是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的老师莫加南,非常开心可以担任今天活动的主持人,今天是我们跨文化汉学共生哲学的第三场活动,非常荣幸可以再一次欢迎任博克老师跟我们一起讨论《老子》的问题。今天任博克当我们的导读人,帮我们进一步了解《老子》,讨论的题目是《〈老子〉:"正言若反""不笑不足以为道"的"吊诡·反讽"之道》。今天与任老师对话的是赖锡三老师,非常期待他们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言若反 《老子》 博克 老子 吊诡 跨文化 主持人
下载PDF
异名同谓与正言若反——《老子》道论中若干命题的再讨论
4
作者 郎宝如 赵利伟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0-94,共5页
“有"与“无”是异名同谓,同属形而上的层面,只是认识上的差别,并不存在空间上蕴涵与被蕴涵的关系,也不存在前后相续的时间次序。“正言若反”是老子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其目的是以言去言,最终消解差别,使人领悟不可言... “有"与“无”是异名同谓,同属形而上的层面,只是认识上的差别,并不存在空间上蕴涵与被蕴涵的关系,也不存在前后相续的时间次序。“正言若反”是老子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其目的是以言去言,最终消解差别,使人领悟不可言说的道。说它显示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在未弄清作者本意的情况下,人为拔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异名同谓 正言若反
下载PDF
老子的“求同”思维与“正言若反”
5
作者 宋思运 《甘肃理论学刊》 2015年第2期47-50,共4页
"正言若反"是老子思想重要的特征,"正言若反"的实质就是老子所说的"正言"与世人的一般认识"若反"。"正言若反"作为一种思想现象,其背后隐藏着老子独特的、与世人一般具有的"求... "正言若反"是老子思想重要的特征,"正言若反"的实质就是老子所说的"正言"与世人的一般认识"若反"。"正言若反"作为一种思想现象,其背后隐藏着老子独特的、与世人一般具有的"求异"思维相反的"求同"思维。"求同"思维及其所决定的"正言若反"不仅来源于老子独特的"道"世界观,更直接决定了老子独特的"德"价值观、"弃智"认识观以及"无为"实践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言若反 求同思维 道世界观 德价值观
下载PDF
正言若反——老子的修辞哲学
6
作者 周念哲 詹大好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第3期28-31,共4页
"正言若反"被学界广泛地认定为集中体现了老子的言说思想。老子提出"正言若反"后,自古至今,不同学者分别从训诂学、辩证法、逻辑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对其进行了阐发,形成了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然而,在这些论著中,基... "正言若反"被学界广泛地认定为集中体现了老子的言说思想。老子提出"正言若反"后,自古至今,不同学者分别从训诂学、辩证法、逻辑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对其进行了阐发,形成了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然而,在这些论著中,基于西方修辞学视角的研究成果却鲜有所闻。结合老子"正言若反"中"正反""正言""正若反"等要义以及《道德经》中的一些文本证据,我们可以推断出老子"正言若反"的修辞哲学内涵:基于言说守正的话语伦理、基于二元对立和似非而是的或然性以及基于反向言说的修辞韬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正言若反 修辞哲学
下载PDF
《老子》中“正言若反”的朴素辩证思维原则 被引量:6
7
作者 孙中原 《中州学刊》 1981年第3期78-81,共4页
黑格尔是对西方辩证思维成果作过全面研究,并在唯心主义基础上建立了辩证逻辑体系的哲学大师。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误认为《老子》和中国哲学没有创造一个“范畴”〔规定〕的王国,断言“中文里面的规定〔或概念〕停留在无规定... 黑格尔是对西方辩证思维成果作过全面研究,并在唯心主义基础上建立了辩证逻辑体系的哲学大师。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误认为《老子》和中国哲学没有创造一个“范畴”〔规定〕的王国,断言“中文里面的规定〔或概念〕停留在无规定〔或无确定性〕之中”,“中国语言”“还简直没有,或很少达到”“对思维规定本身有专门的和独特的词汇”的地步。这说明他对《老子》和中国哲学的偏见与无知。当然,我们不能对一个生活在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家过高要求,而应当批判地吸取我国历史上丰富的辩证思维成果,以创立为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辩证逻辑科学体系。基于这种考虑,我们的目光自然要投向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而丰富的辩证思维体系,即《老子》的哲学。我认为在《老子》的体系中,具有原则和中心意义的,是“正言若反”的命题(从逻辑角度说)。正确理解、分析和评价这个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言若反 《老子》 辩证思维 黑格尔 辩证逻辑体系 联系词 判断表 中国哲学 我国历史 任继愈
下载PDF
正言若反—读王尔德《谎言的衰朽》
8
作者 陈于思 《心事》 2014年第6期157-157,共1页
通常来说,有“直谅”美称的人,我们往往无法与之成为很要好的朋友,而有时善用谎言规劝安抚的人,也不能就此被我们定为虚伪之辈,而充作仇敌。在钱钟书先生看来,“大凡最自负心直口快的人,同时也最受不起别人的规劝”。所以爱用直... 通常来说,有“直谅”美称的人,我们往往无法与之成为很要好的朋友,而有时善用谎言规劝安抚的人,也不能就此被我们定为虚伪之辈,而充作仇敌。在钱钟书先生看来,“大凡最自负心直口快的人,同时也最受不起别人的规劝”。所以爱用直谅刺他者,也并不喜欢他人拿直谅来戳己,从而,我们可以看出谎言的诞生可以适当地促成人际之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言若反 王尔德 钱钟书
下载PDF
关于老子“正言若反”修辞思想的思考——以《战国策》为例进行个案分析
9
作者 关飞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10年第3期139-140,共2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老子的"正言若反"的修辞思想,然后解说他在《战国策》中的具体演化形式,最后用实例加以证明。《老子》"正言若反"的语言观后世的影响深远。尤其是在《战国策》中,有较多的实例体现了这种高超的语言... 本文首先介绍了老子的"正言若反"的修辞思想,然后解说他在《战国策》中的具体演化形式,最后用实例加以证明。《老子》"正言若反"的语言观后世的影响深远。尤其是在《战国策》中,有较多的实例体现了这种高超的语言艺术。其中的许多篇章运用了老子"正言若反"的修辞手段,以说为谋,有效地实现了预定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言若反 修辞效果 转化 纵横家
下载PDF
论《老子》正言若反的表达方法
10
作者 李培艳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9年第4期69-71,共3页
《老子》虽形式上简为语录,内涵却博大精深。在构思和表述上,落笔于道德,用意于广远。“正言若反”是《老子》文章的显著特点,更是老子以一贯之的修辞手段和思维方式。
关键词 《老子》 正言若反 特色
下载PDF
正言若反 曲全相推——论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辩证推理
11
作者 何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3-89,共7页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指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辩证逻辑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古典美学理论中之所以含有十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一个主要原因是...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指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辩证逻辑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古典美学理论中之所以含有十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美学家们常常运用辩证的逻辑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推理 正言若反 中国古代美学 条件推理 辩证矛盾 西施 审美 中国古典美学 庄子 中国古代文化
下载PDF
正言若反:老子的逆向思维方式
12
作者 孔祥睿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2-13,共2页
从老子《道德经》的七十八章入手,探究老子独特的“正言若反”思想,从“不”和“无”的否定表达方式、二言对立的论述方式、因果转换的辩证方式三个方面论述老子的逆向思维方式——反面对于正面的辩证意义,能够发现老子“正言若反”思... 从老子《道德经》的七十八章入手,探究老子独特的“正言若反”思想,从“不”和“无”的否定表达方式、二言对立的论述方式、因果转换的辩证方式三个方面论述老子的逆向思维方式——反面对于正面的辩证意义,能够发现老子“正言若反”思想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言若反 老子 逆向思维
下载PDF
《老子》“正言若反”的辩证思想及其价值省察
13
作者 李淼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59-64,共6页
《老子》“正言若反”命题以“道”为前提和哲学依据,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反者道之动”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总规律,“正言若反”则是“反者”的集中展示和深刻体现。“正言若反”提出于《老子》第七十八章,但“正言若反”式命... 《老子》“正言若反”命题以“道”为前提和哲学依据,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反者道之动”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总规律,“正言若反”则是“反者”的集中展示和深刻体现。“正言若反”提出于《老子》第七十八章,但“正言若反”式命题在《老子》中普遍存在,它是理解《老子》朴素辩证法原则的“题眼”和“钥匙”。“正言若反”式命题具有四种表达范式,“正言若反”的辩证思想是中国传统道家文化辩证思想的精华,在唯物辩证法视阈内,其在事物运动发展、矛盾的普遍性及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等方面仍具有思想活力,为我们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提供新的研究向度,并对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融合研究具有逻辑方面与方法论层面的双重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正言若反 辩证法
下载PDF
简论古典诗词中“正言若反”的现象
14
作者 朱顶才 《语文知识》 2015年第4期44-46,共3页
正言若反,也称为隐嘲,或称为反讽、反语。正言若反,就是内心的想法不从正面直接道出,而是借助反话,委婉曲折地透露出来。这种语言技巧的本质,就是正话反说,使用可避免直接言说的浅露急切,使言辞更加隽永含蓄,意味深长,能更好... 正言若反,也称为隐嘲,或称为反讽、反语。正言若反,就是内心的想法不从正面直接道出,而是借助反话,委婉曲折地透露出来。这种语言技巧的本质,就是正话反说,使用可避免直接言说的浅露急切,使言辞更加隽永含蓄,意味深长,能更好地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正言若反的现象在古典诗词的创作中较为广泛地存在,对诗词的表情达意有着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言若反 古典诗词 技巧 词的创作 表情达意
下载PDF
道的概念与正言若反——论老庄的辩证逻辑思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中原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4年第1期2-6,4,共6页
老子是道家创始人、道教所敬奉的教主,庄子是道家又一重要代表人物,司马迁谓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见《史记·老庄列传》),人们常并称老庄,可见其思想一脉相承。记载老庄学说的《老子》、《庄子》二书为道教重要经典。道... 老子是道家创始人、道教所敬奉的教主,庄子是道家又一重要代表人物,司马迁谓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见《史记·老庄列传》),人们常并称老庄,可见其思想一脉相承。记载老庄学说的《老子》、《庄子》二书为道教重要经典。道家与道教思想,涉及多种学术文化领域,乃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为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本文拟从逻辑角度试析老庄有关思想,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言若反 辩证逻辑 辩证思维方法 《庄子》 《老子》 赫拉克利特 黑格尔 中国逻辑 逻各斯 中国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正言若反
16
作者 王朝闻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7-38,共12页
上一章论艺术的基本形的装饰性,涉及非艺术的花瓣结体的均衡对称.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为什么有些自然现象或艺术现象,存在着不均衡的均衡,不对称的对称?探讨这个问题很有必要,但是必须结合观赏者的审美反应.所谓不均衡或不对称,是指客体... 上一章论艺术的基本形的装饰性,涉及非艺术的花瓣结体的均衡对称.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为什么有些自然现象或艺术现象,存在着不均衡的均衡,不对称的对称?探讨这个问题很有必要,但是必须结合观赏者的审美反应.所谓不均衡或不对称,是指客体的外在形态,也是指主体的初级感觉.不均衡的均衡或不对称的对称,既是对象的内在形态也是主体高一级的感觉.自然界的花瓣、树枝、叶脉,一般的状态是均衡和对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鳄鱼 均衡对称 正言若反 彩陶纹饰 原始陶器 寄居蟹 造形 不对称 燕子 陶钵
原文传递
正言若反
17
《金融博览》 2013年第21期1-1,共1页
去年去了.今年又去了,两年连续去了两次尼泊尔和不丹。有朋友问我,明年还会去吗?我说.如果不变,我每年都去,如果变了.就再也不去了。我喜欢宁静的不丹,变了.她就不再是我心目中所向往的圣地了.也许就再也不去了。
关键词 正言若反 尼泊尔 不丹
原文传递
正反聚合——《老子》的主要表现式
18
作者 胡安良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3-72,共10页
“在20世纪中间这50多年,哲学研究异乎寻常地关注语言、符号和交往问题”(《大英百科全书》)。这不仅因为语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哲学的丰富和发展;而且因为:语言作为认识的直接对象,它是间接对象(这里指哲学思想)的符号,符号如何正确标... “在20世纪中间这50多年,哲学研究异乎寻常地关注语言、符号和交往问题”(《大英百科全书》)。这不仅因为语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哲学的丰富和发展;而且因为:语言作为认识的直接对象,它是间接对象(这里指哲学思想)的符号,符号如何正确标志对象,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问题 问题 哲学研究 老子哲学 正言若反 有无相生 内在统一性 卦爻辞 日中则昃 不知之知
下载PDF
老子“反”范畴的文论意蕴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文强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9期56-60,共5页
"反"是老子辩证思维的中心范畴,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有着深远影响,因而其内涵中也具有了一定的文论意蕴。从文艺理论发展历史来看,"反"范畴的文论意蕴主要包括有无相生、正言若反和返朴归真三个... "反"是老子辩证思维的中心范畴,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有着深远影响,因而其内涵中也具有了一定的文论意蕴。从文艺理论发展历史来看,"反"范畴的文论意蕴主要包括有无相生、正言若反和返朴归真三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有无相生 正言若反 返朴归真
下载PDF
老子反向思维方式探微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少惠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61-66,共6页
“反者道之动”、“正言若反”是老子提出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老子对“道”概念的抽绎、道学体系的建构及其特质的说明皆与这种反向思维方式密切相关,把握住这一思维方式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老子哲学的丰富内涵。同时,从事物的负面... “反者道之动”、“正言若反”是老子提出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老子对“道”概念的抽绎、道学体系的建构及其特质的说明皆与这种反向思维方式密切相关,把握住这一思维方式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老子哲学的丰富内涵。同时,从事物的负面、否定面了解和认识事物的思维路径及其方法对今天仍具极大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思维 思维方式 老子哲学 万物 者道之动 《老子》 正言若反 质的规定性 无为而无不为 孔子儒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