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棘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 1819)稚鲎在台湾澎湖青螺湿地复育关键因子探讨
1
作者 陈温柔 李桂芬 曾雀芬 《世界生态学》 2023年第1期67-78,共12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三棘鲎的稚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 1819)与环境因子有关的觅食活动。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台湾澎湖青螺湿地实施6次净滩活动之后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分布于青螺湿地的三棘鲎稚鲎夏季活动频度明显活跃,在2019... 本研究主要探讨三棘鲎的稚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 1819)与环境因子有关的觅食活动。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台湾澎湖青螺湿地实施6次净滩活动之后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分布于青螺湿地的三棘鲎稚鲎夏季活动频度明显活跃,在2019年7月下旬与8月分别记录到25只(壳宽30.0~132.0 mm,平均约61.3 mm)及42只(壳宽28.0~147.0 mm,平均约57.8 mm)的稚鲎;其中8月所记录稚鲎个体偏小体型且数量明显多于7月(Mann-Whitney U test, Z = 1.783, p = 0.036)。数据也显示三棘稚鲎生长达第7期稚龄(壳宽25.1~31.0 mm)的个体才开始于退潮后进行广布式的地表觅食活动,且明显群集于排水系支流,流速缓慢,水深不及体高( 10 cm)之处。另外轨迹数据表明,第7~10期稚鲎在觅食活动前进时的方位是均匀的(Rayleigh Z test, r = 0.1422, Z = 0.4653, n = 23, p > 0.05),但总体爬行轨迹是体现偏向正趋流性行为(positive rheotaxis) (Nonparametric Binomial Test: test value = 45˚, test proportion = 0.5, n = 23, p = 0.011)。结论:台湾澎湖青螺湿地的三棘鲎保育,近来备受关注。例行调查中,特别是实施人为适宜干预之后(如净滩活动),纪录到三棘鲎稚鲎量随而增多;我们认为是脆弱的觅食微栖地已得到改善的结果。推测缓慢的水流有助于三棘鲎稚鲎觅食,支持趋化觅食策略假说;提出水流因素的管控是稚鲎栖地建设与管理之一优先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棘鲎稚鲎 复育措施 正趋流性行为 青螺湿地 台湾澎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